元认知理论下小学语文非连续性文本教学探讨

2021-07-27 17:03苏雅文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元认知连续性文本

摘   要

元认知理论由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弗拉维尔提出,它是解决当前非连续性文本教学困境的重要工具。当前小学语文非连续性文本学习的难点主要是对非连续性文本的认识不清晰,学习资源有限,评价手段不足。本文尝试在元认知理论视角下提出小学语文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对策,即:找准目标,精选内容;精选方法,适用为宜;注重运用,融入生活;了解倾向,激发动机。

关键词

元认知理论  小学语文  非连续性文本

在信息时代,各种非连续性文本因为信息容量大而在生活中使用度很高,出现得越来越频繁[1]。现代社会越来越要求公民具有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能力,以便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现在国际通行的PISA测试中,阅读素养的测试就有很多非连续文本的阅读测试内容。2011版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也对非连续文本的阅读提出要求。课标要求高段的学生能够阅读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包括由多种材料组合而成的非连续性文本。但是一线教师对于非连续性文本的形式与特征是否能夠准确认识?日常教学中是否能够有效地进行训练?学生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发展到底是什么情况?我们需要深入地思考和研究。

一、元认知理论概述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弗拉维尔最早提出了元认知理论。这个理论最早出现在心理学研究中,后来又延伸到教育学、语言学等多个学科。元认知理论认为,个体本身的认知过程和结果,以及其他相关事情的知识是认知的对象,可以根据具体的目标进行有效的监控、主动的调节、连续的协调。这个理论的核心也可以归纳为对认知的认知。

在我国,元认知理论引入时间也较早,而应用最多的是语言学习策略量表,这是美国的语言应用学家瑞贝卡所研究出的一种元认知工具。语言学习策略框架理论在第二语言学习中应用得非常多,它是美国教学研究专家奥玛丽等人的研究成果。根据对现今语文学习与教学研究状况的观察与分析可以看出,元认知理论在小学语文非连续性文本教学中有着巨大的应用价值,但是它也是普遍被忽略的一个学习要素。对于小学语文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来说,元认知理论的认识影响变量和认识过程,还有元认知与阅读间的关系等研究对于学习目标的制定、学习策略的选择、学习方式的指导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甚至可以说,元认知理论是解决当前非连续性文本教学困境的重要工具。

二、小学语文非连续性文本学习的难点

很多教师习惯于教学连续性文本,学生在学习非连续性文本时普遍感觉有一定的难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非连续性文本的认识不清晰

从教学实践来看,学生在生活中大量接触非连续性文本,但是大部分学生对于什么是非连续性文本却并没有清晰的认识。在调查中发现,学生经常会把杂志、漫画、新闻等当作是非连续性文本。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些文本在形态特点与功能上与非连续性文本之间有类似的地方。例如漫画与导览图就有相似的地方,说明文与说明书也相似。此外,非连续性文本经常是多种文本混合而成,在非连续性文本中常有连续性文本的部分,例如图文结合的一些报刊文章。最后,非连续性文本也与记叙文有一些相同的行文方式,例如书信。

不光是学生,有一些教师也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的目标内容来确定文本知识,关于文本的概念是以实例来支撑,对于混合文本等不常用的文本类型了解甚少,对于非连续性文本的概念也不够清楚,特别是把通知等实用文体认为是非连续性文本。但绝大多数教师都认为,教师应当通过具体的实例来带领学生感受非连续性文本,认识非连续性文本。同时也要注意到,很多教师对于非连续性文本的认识是不到位的。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对于以非连续性文本教学为主题的教研不够多、不够深入。

2.非连续性文本的学习资源有限

现在来看,学生学习非连续性文本主要途径还是书本,他们在作业与考试中能见到的非连续性文本资源并不多。还有一些学生反映,在日常学习中很难接触到非连续性文本资源。从教师的角度来说,也鲜有教师能够经常引导学生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内容,更多的教师是在试卷中出现相关考题后才带领学生在讲评试卷中对非连续性文本进行讲解。在现有的语文课本中,虽然也有非连续性文本的内容,但是数量较少。从学习形式上来看,教师在中年级教学中会涉及到表格或目录等教学非连续性文本的内容[2],但一般不会开设专门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课。很多教师也反映,学校进行的非连续性文本的专项研讨非常少,区级以上层面的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研讨活动也并不是非常多。因此,部分教师认为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并非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更多的教师是从提取信息和培养概括能力的角度来认识非连续性文本的学习。

3.非连续性文本的评价手段不足

评价手段单一一直都是小学语文学习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与之相关的还有评价主体单一、评价目标单一、评价标准模糊等诸多问题。对于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教学来说,评价问题也是制约其发展的问题之一。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对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价值倾向进行考察,还要重点考察学生阅读量的提升。但是课标中对于阅读评价的建议更多的是对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更加注重阅读的人文性的考察。而非连续性文本从用途上来看更多地是强调工具性,强调阅读、分析、思维能力的运用。非连续性文本更加注重程序性知识,并非常态的阅读只要增加积累、加强背诵就可以有效地提高阅读能力与效果。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否则就无法用来解决其所运用的实际问题。非连续性文本包含的内容更加多样,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评价不能采用传统的阅读评价方式,要研发出更具有针对性、更具可操作性的阅读评价工具。

三、小学语文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的策略

面对小学语文非连续性文本学习的难点,在元认知理论指导下,小学语文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

1.找准目标,精选内容

对于语文教学来说,任何教学内容的处理都要首先明确教学目标。要通过确立教学目标为后续的教学设计与组织明确方向。同时,在不断细化教学目标的过程中,为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提供重要的保障。所以,教师在设计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时,要科学整合材料,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加强学生对非连续性文本的内涵与用途的理解,加强学生对其中所传递信息的把握。除了直观教学之外,教师还要积极地引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效率,实现各个教学环节之间的紧密衔接[3]。例如,一位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养蚕记录表时,就让学生在认真阅读记录表的基础上了解蚕四次蜕皮的具体情况,从而了解蚕的生长状况。但是教师也并非止步于学生对信息的提取,还让学生交流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分享阅读表格后的心得体会。

除了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还要精心选择教学的内容。教师要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寻找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内容,不断丰富学生的阅读方式,帮助学生高效学习非连续性文本。在寻找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还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归类,可以用综合性学习的形式来学习非连续性文本,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兴趣,锻炼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能力。例如,针对《拔苗助长》这则公益广告画,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插图,结合文字形成第一印象,之后进行思维和推理,实现对非连续性文本的有效了解,从而体验到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乐趣,帮助学生提高兴趣与能力。

2.精选方法,适用为宜

阅读小学语文非连续性文本最重要的是提取有用的信息。非连续性文本中蕴含的信息量大,阅读时需要思考,让学生在众多的信息中准确而快速地抓住要点,是完成阅读任务的关键。而小学生一般能够有效提炼简单的信息,但受年龄的限制,在对复杂信息的提取上往往会遇到困难。

阅读非连续性文本要运用到推理、概括、判断等多种思维。从整体上看,要对文本信息进行逻辑推理、判断分析;从细节上看,要再次描述信息,对信息进行重构,融入个人的个性化理解。例如,在阅读说明书时,因为说明书一般都会有很多的文字信息,因此学生首先要做的是提取出关键词,掌握信息的类型,比如药品说明书中每一段文字前的“主治”“慎用人群”等。接着,学生应挑出需要重点阅读的信息。对于药品说明书来说,看它的目的不同,关注的信息点也不同。如果是病人,就要關注用量与疗效;对于检验人员来说,就要关注有效期和文号;对于医生来说,还要关注适用人群等信息[4]。

“自我提问法”也是非连续性文本教学中常用到的一种阅读方法。它主要是帮助学生形成问题意识,不断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要帮助学生在阅读非连续性文本时养成问题意识,可以鼓励学生在阅读时用心思考下面这些问题:这个文本讲的是什么内容?已有的知识中对这些内容有什么样的了解?阅读时要注意提取哪些信息?在阅读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尝试着深入思考:这个文本最核心的信息是什么?能不能用词语来概括?各个部分间是如何联系在一起传递信息的?在完成阅读后,让学生继续思考:我通过阅读文本得出的结论与生活中的体验一致吗?这些信息对于我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有没有帮助呢?带着问题去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对于信息的获取是非常有帮助的。在阅读中带着问题思考,可以让学生的思维保持高度的活跃状态。但这种方法的运用也需要教师事先对学生的思维与表达进行严格的训练。

3.注重运用,融入生活

非连续性文本的学习不像连续性文本那么感性,因此很多学生都不感兴趣,但是生活中却经常要用到这种技能。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在情境化的教学中感受到非连续性文本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例如,让学生利用图表、对联、公益海报等内容与形式来宣传节约水资源。一位教师先给学生提供了一张漫画,画面上水管出水口有一滴水正准备滴落,而下方是开裂的土地。学生在观察这幅漫画后自主创作出宣传保护水资源的口号。还有一位教师让学生根据运动鞋的商标来为厂家设计宣传口号。这样的练习将非连续性文本的创作和阅读整合在一起,与生活实践融为一体,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5]。

创设密切联系生活的生动情境,可以让学生自我代入,不会感到无从下手。一位教师在教学阅读说明书时就创设了“为淘气包马小跳解决三个难题”这一情境,然后分别引领学生阅读菜肴说明书、洗衣粉说明书、药品说明书。淘气包马小跳是学生耳熟能详的故事人物,三种物品的说明书也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能接触到的,学生感觉身临其境。这样设计后,学生似乎在进行阅读闯关,整节课都保持着一个活跃的状态。

4.了解倾向,激发动机

非连续性文本是近几年才被人们关注的一种语文教学内容。为了保证学生能够消除畏难情绪,教师要敏锐地把握学生的阅读倾向,选取学生在生活中喜闻乐见的非连续性文本作为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像漫画式的文本、电影海报等,都是很好的选择。但也并不是所有的非连续性文本都能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兴趣,教师还要注意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第一,要帮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一定要由易到难,先简单,再困难,循序渐进,让学生获得学习的信心。第二,要引导学生认识非连续性文本在生活中运用的广泛程度,认识到形成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的重要性,体会到这种能力将会帮助自己有效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让学生在内心中产生学习非连续性文本的愿望,产生学习的内驱力。第三,要引导学生正确地归因。鼓励学生不断努力学习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方法,引导他们相信只要努力就可以有效地掌握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方法,并不断在实践中提高阅读的效率与速度,达到阅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颜秀美.小学语文非连续性文本的有效教学策略探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8,4(09):229-231.

[2] 胡群芳.浅析非连续性文本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7(18):135-136.

[3] 轩颖,李荣冉.基于比较的小学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6(26):34-36.

[4] 陈幼芳.小学语文非连续性文本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学周刊,2020(16):63-64.

[5] 陈文友.小学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策略谈[J].新教师,2018(10):42-43.

[作者:苏雅文(1988-),女,福建厦门人,香港教育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生。]

【责任编辑   白文军】

猜你喜欢
元认知连续性文本
基于元认知的数学焦虑研究
不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解的非线性连续性
非连续性实用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例谈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元认知策略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半动力系统中闭集的稳定性和极限集映射的连续性
连续性
元认知在大学英语教改中的应用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