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视角下的幼儿戏剧活动

2021-08-02 03:27张世妹毛玉蕊贺思宇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2021年6期
关键词:讲故事戏剧儿童

张世妹 毛玉蕊 贺思宇

一、问题提出

戏剧教育学者林玫君将幼儿戏剧活动分为幼儿自发性戏剧游戏、以“剧场”形式为主的即兴创作和以“剧场”形式为主的表演活动。[1]本研究中的幼儿戏剧活动主要指自发性戏剧游戏,即幼儿运用想象,把生活或幻想中的人物和事件通过自己的表情、语言和肢体表现出来,例如“娃娃家”游戏、自导自演的故事表演等,侧重儿童在活动过程中的主动探索、积极互动及意义创造。

儿童视角代表着儿童对自己周围世界的经历、体验、感知和理解,儿童是他们自己世界的主体。[2] 儿童有着不同于成人的想法和文化,对周围事物有自己独特的认识和看法。通过整理文献发现,我国关于幼儿戏剧活动的研究多集中在价值、作用、组织形式等方面,实践层面研究较少,还处于起步阶段。而且当前幼儿戏剧活动的开展存在功利性强、家长参与少、忽视观演幼儿、教学策略不明等问题。[3]基于此,本研究试图从儿童视角出发,探讨儿童如何看待戏剧活动,具体包括儿童对活动内容、活动形式、活动参与者、活动地点及参与时间的看法,呈现儿童对戏剧活动的观点和想法,分享他们在活动过程中的体验与感受,以期为幼儿园开展幼儿戏剧教育活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选取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8所幼儿园的160名大班儿童(女童、男童各80名)作为研究对象,由课题组成员(共4位教师,每人负责2所幼儿园的访谈)对其一对一访谈,每个儿童访谈时间在20~30分钟不等。征得儿童监护人和幼儿园同意后,访谈全程录音。根据访谈顺序,我们分别给幼儿编码1~160,男童和女童分别用字母M和F表示。例如,第一个访谈的儿童为女童,则该儿童的编码为1F。为尽可能保证访谈内容的准确、可靠,我们选择了大班幼儿作为研究对象,这是因为大班幼儿的自我意识、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的发展相对比较成熟,一定程度上能更加清晰明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此外,研究者还利用被试儿童午休时间和离园时间与班级教师沟通交流,从侧面佐证儿童话语的可靠性。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儿童眼中的活动内容

本研究探讨的儿童对戏剧的认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戏剧的特点

从访谈结果来看,儿童对戏剧特点的认识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戏剧是在舞台上表演的活动;二是戏剧呈现的内容有唱歌、跳舞、演奏乐器,演戏的人戴着面具、化着妆,穿着漂亮的衣服,扮演喜欢的人物或者动物,可以对话,做各种动作(例如,编码93M儿童说戏剧是学小鸭子走路);三是戏剧是话剧,是皮影戏,是变脸;四是戏剧是一群人在一起,有表演者,有观众。

(2)戏剧活动的作用

儿童认为在戏剧活动中可以收获一些本领,比如在活动中能够掌握一些必备的生活技能和生活常识:“我学会了炒菜、做饭,做饭时盐、鸡精、酱油不要放太多,会咸,把吃的放在盘子里要双手拿,不然就掉出去了。”“我可以整理屋子,为自己叠衣服,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整理玩具,把它们放在原先的位置。”“玩的时候可以用微信、支付宝支付。”还有人际交往能力和良好的人格品质:“小宝宝哭的时候要摸摸他的头。”“玩的时候我会和小朋友分享玩具,礼貌对待客人。”“我会帮助‘妈妈收拾东西,擦桌子。”也有儿童表示,戏剧活动让他们逐渐拥有了社会观点取代能力,即能从所扮演的角色的角度来看待事情:“扮演妈妈时学会洗盘子、擦桌子、扫地。”“当厨师时,知道了抓紧工作,不能让客人等太久,注意客人的口味;当警察时,要为大家工作,要正义,不能经不住诱惑和坏人在一起做坏事。”“扮演医生,我知道打针的时候不要害怕、不能哭。” 還有人提到了轻松、愉悦、快乐的体验:“可以很多人一起玩,可以非常轻松,不会有束缚感,很开心。”在儿童眼中,戏剧活动让自己和同伴都有所收获,在快乐的体验中学习,也可以给他人带来快乐、传递快乐。

(3)对戏剧活动的喜爱

被问及对戏剧活动的喜爱程度时,所有参与访谈的儿童均表示喜欢参加“娃娃家”、自导自演类的戏剧活动。喜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戏剧活动中可以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比如孙悟空、警察、奥特曼等。儿童认为这些人物很厉害,很崇拜他们。“我很喜欢在幼儿园和小朋友们扮演奥特曼和钢铁侠决斗,因为很刺激。” “我喜欢当孙悟空,孙悟空很厉害。”“我喜欢扮演警察,可以抓小偷,警察很威风、很酷。” 他们还喜欢小兔子等动物角色,因为这些动物很可爱。“我喜欢扮演小兔子,因为它非常可爱、毛茸茸的。”“我喜欢小动物的扮演,因为小动物很可爱,我家里养了一只大狗。” 二是在戏剧活动中可以拥有很多道具。“我喜欢当白雪公主,喜欢穿漂亮的裙子,还有很多漂亮的衣服。” “可以玩那些玩具,可以做好吃的冰激凌。” 三是戏剧活动可以和小朋友在一起,大家玩得很开心,活动结束后感觉很自豪。“喜欢扮演爸爸、妈妈、小宝宝,因为可以和小朋友一起玩,很开心。”“我喜欢当公主、哪吒、仙子,还有美人鱼,因为在舞台上表演,(会受到)小朋友的喜欢,还会给我们鼓掌。”

(4)喜欢的故事类型和角色

对于剧本,幼儿普遍喜欢新奇、有趣且内容精彩的故事。“我喜欢《母鸡萝丝去散步》,因为倒霉的狐狸很搞笑。”“最喜欢《西游记》,里面有很多妖怪,豹子精、老鼠精、狮子精、蜈蚣精……”“我喜欢的是《给青蛙一个吻》,因为好玩、有趣。”

此外,大多数幼儿喜欢有爱、充满正能量的故事。“最喜欢消防车的故事,因为可以救人、救火。” “最喜欢的是《快乐的童话森林》,因为有一群乐于助人的小动物。” “最喜欢《海象伯伯,我爱你》,因为是一个很有爱的故事。”

经过统计,儿童喜欢的以及喜欢扮演的角色如表1所示。由访谈可知,儿童更喜欢人物类角色,其次是动物类,少部分幼儿喜欢自然事物类角色。儿童喜欢人物角色主要是因为这些人物本身形象正面,比如漂亮善良、穿着漂亮裙子住在城堡里的白雪公主,可以打败好多妖怪的孙悟空等。儿童喜欢动物和自然事物类角色主要是因为它们有趣、可爱:“最喜欢小猪,因为小猪可爱。” “我爱当植物,当树,可以不动,不说话,有趣。” 此外,男童和女童在喜欢的角色上表现出性别差异,男童喜欢勇敢、无畏的男性角色,女童则更喜欢公主类女性的角色。

综上所述,儿童对戏剧活动有自己独特的见解。首先,儿童初步了解戏剧的元素(人物、对话、舞台、主题内容、演员、观众),个别儿童知道戏剧的类型(话剧、皮影戏)。其次,儿童喜欢戏剧活动的原因主要在于能够自由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体验轻松愉悦的活动过程,享受活动结束后的赞美与掌声。

2.儿童眼中的活动形式

(1)开放日活动与非开放日活动

受访儿童中,有71.25%(114名)表示喜欢客人老师还有家长来参观戏剧活动,因为爸爸妈妈或者客人老师来的时候能参与到活动中,激发自己更强烈的表现欲,他们也会得到更多的表扬和称赞。“喜欢他们来看,我喜欢来买东西的客人。” “喜欢有老师或家长看着,因为这样别的小朋友不会乱跑。” “妈妈看到我扮演,她很开心,老师、家长、客人都会夸奖我。” 28.75%的儿童(46名)表示不喜欢家长来看,喜欢自己做、自己演,因为家长在场会害羞,受到干扰。“因为我很害羞,不想被别人看。” “人多会演不好。” “不想他们来看,不自在,而且爸爸妈妈要上班,他们忙。” 总的来说,大部分儿童喜欢开放日活动,儿童喜欢热闹,喜欢父母和老师能够参与活动。

(2)听别人讲故事与自己讲故事

结果显示,约56.87%的儿童(91名)在戏剧活动中喜欢听别人讲故事,约38.13%的儿童(61名)在戏剧活动中喜欢讲故事给别人听,5.00%的儿童(8名)提到在活动中可以轮流讲故事。

由此可知,少数儿童愿意自己讲故事或者轮流讲故事,这说明大班儿童有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愿望,有一定的自我表现欲。多数儿童喜欢听别人讲故事,尤其是听教师讲故事:“想听老师讲,老师知道的故事多,有趣。” “喜欢听别人讲,平时老师睡觉的时候都会给我们讲故事,有的时候午睡完,老师也会给我们讲故事。”

(3)自己参与表演与观看别人表演

有63.13%的儿童(101名)在戏剧活动中喜欢自己参与表演,32.50%的儿童(52名)喜欢观看别人表演,4.38%的儿童(7名)表示喜欢所有人一起参与表演。

由此可知,大多数儿童喜欢自己参与表演。儿童喜欢参与表演的原因是可以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自己参与其中更好玩、更加有意思。这与儿童的学习方式、心理特征、心理需求等有关。儿童具有主动学习的能力,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这种求知欲和好奇心则驱使他们“不知疲倦”地通过亲身体验获取经验,并在表演中加深对活动的理解。也有个别儿童表示喜欢所有人参与表演,因为表演是需要大家共同完成的内容。可见,在活动过程中儿童逐渐有了团队意识,明确了自己的责任与担当。

综上所述,儿童戏剧活动的形式多样,他们更喜欢开放日活动,参与活动的方式呈现多样化,可以听故事、编故事,可以表演,也可以做观众观看表演,还可以一起参与活动。

3.儿童眼中的活动参与者

由表2可知,约78.12%的儿童最喜欢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玩戏剧游戏,因为和好朋友一起玩心情流畅,配合愉快:“和他们一起玩开心,可以玩好多好多的玩具,一起吃饭。” “会选最好的朋友,因为他们和自己配合得最好。” 7.50%的儿童表示最喜欢和哥哥姐姐或者弟弟妹妹玩,因为哥哥、姐姐懂得谦让,弟弟、妹妹可爱。约5.63%儿童表示最希望老师能够参与活动,5.00%的儿童表示最喜欢和比较乖的小朋友一起玩(听老师的话、从不欺负别的小朋友、遵守规则的人),3.75%儿童表示最渴望父母参与活动。

可见,儿童喜欢的活动参与者主要包括好朋友、“乖”的同伴、兄弟姐妹、教师和父母。儿童更喜欢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玩,活动中他们也较为注重规则意识和契约精神。

4.儿童眼中的活动时间与地点

由表3可知,绝大部分儿童喜欢每天都玩戏剧活动,但其中 47.50%的兒童表示也有不喜欢的时候。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是不想扮演自己不喜欢的角色;二是身体不舒服(生病、心情不好);三是参与活动的人太多或者太少。有超过一半的儿童表示玩的时间不够,希望活动时间可以长一点,最好上午和下午都有时间参与。

由表4可知,大多数儿童喜欢在幼儿园进行戏剧活动。其中,53.75%的儿童喜欢在教室里玩,尤其喜欢教室里的角色扮演区,因为里面有很多丰富的材料,可以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个别儿童提到教室里面有舞台,喜欢在舞台上进行表演。30.00%的儿童喜欢在活动室、操场或者户外玩,主要因为这些场所空间大,能够自由施展。16.25%的儿童喜欢在家玩,因为比较安静,不会受到其他人的打扰。

四、教育建议

1.儿童本位,合理选择活动的内容

幼儿戏剧活动不仅包括“娃娃家”、自导自演的故事表演等,其作为幼儿园活动开展的新型综合教育形式,融合了五大领域的活动内容,是一种有效促进幼儿主体有意义学习的活动。[4]本研究调查发现儿童喜欢戏剧活动的原因在于能够自由扮演喜欢的角色,可以体验轻松愉悦的活动过程,享受活动结束后的赞美与掌声。因此,幼儿戏剧活动开展过程中,应坚持以儿童为本,给予儿童主动权,支持他们的自主表达、自主表演、自主创作。例如,《西游记》戏剧活动中,教师不是直接告诉儿童有哪些人物、说什么台词、演什么动作,而是引导、鼓励儿童亲身体验与探索:“你喜欢故事中的谁?”“接下来可能发生什么事情?”“如果是你,你会怎么说,怎么做?”这些问题能帮助幼儿体验人物、情节等戏剧要素,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发展。戏剧活动的主题和内容的选择则应尽可能选择能激发儿童表演兴趣和引发儿童思索的内容,[5]选择新奇、有趣、内容精彩、充满正能量的故事,例如儿童感兴趣的图画书《母鸡萝丝去散步》《老鼠嫁女》等。

2.整合资源,丰富活动类型与形式

研究发现,儿童参与活动的形式有自己讲故事、听别人讲故事、自己表演、观看别人表演等,儿童更多喜欢父母、教师参与的开放日活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因此,相关教育工作者应整合各种资源,丰富戏剧活动的类型与形式。戏剧活动的类型不仅仅是“娃娃家”、故事表演,还应综合运用各种形式丰富活动类型,如哑剧、木偶剧、皮影戏、音乐剧等。例如,在《小熊请客》表演活动中,教师可以采用手指偶等多元的形式呈现。活动中也可教师入戏,赋予教师一定戏剧任务,引导协助儿童更好地理解角色。[6]幼儿戏剧活动的呈现形式不仅仅只有在舞台进行的演出,也包含模仿活动、感官活动、造型游戏、控制游戏等,教师应注意结合多种形式将戏剧活动融入幼儿的一日生活。

3.发挥教师作用,尊重儿童对活动合作者的选择

在幼儿戏剧活动中,教师应与儿童建立一种彼此信赖、彼此尊重的关系,成为好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由于儿童存在个体差异性,教师需要在活动中不断观察,在每个儿童现阶段的水平和能力的基础上适时引导,让每个儿童都能得到发展、取得进步、提高能力。[7] 此外,教师需重视儿童之间的同伴交往。本研究调查发现,儿童更喜欢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参与活动。因此,教师需注重培养同伴间的分工与合作、团结协作、轮流交换的意识。当同伴之间发生矛盾时,教师可抓住教育契机,引导幼儿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例如,两名儿童在活动中因位置变化而发生肢体冲突,教师可就此与儿童讨论:为什么他们会撞在一起?在移动的时候,怎样才不会撞到别人?以帮助儿童逐步建立规则意识,养成遵守戏剧契约的好习惯。

4.合理安排活动时间,提供丰富的活动准备

本研究发现,儿童对活动时间的安排有自己的想法,一半多的兒童表示玩的时间不够,希望活动时间可以长一点,也有儿童表示有时候不想参与活动。可见,不管是室内活动还是室外活动,相关教育工作者要合理安排活动时间,考虑到活动的间隔时间与周期,注意到每次活动的频率及活动时间的相互搭配。调查也发现,儿童喜欢有着丰富材料的活动地点,不同儿童对空间、场地的需求也有所不同。因此,相关教育工作者需提供满足儿童需要的材料及多元的场地空间,提供充分的活动准备。例如,可以利用门厅、走廊、公共区域等园所大环境创设“戏剧坊”“小舞台”“阅读走廊”等情境体验基地,利用教学、游戏活动创设轻松、自由、乐意表现表达的心理环境,让幼儿在自主、宽松的心理氛围中心情愉悦地展开活动。[8]也可根据活动需要,利用废旧材料引导儿童自己动手动脑制作戏剧活动所需要的道具。

(感谢课题组成员顾娟、任建玺对课题的帮助与支持。)

【参考文献】

[1]林玫君. 儿童戏剧教育概论[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9:6-9.

[2] Sommer D, Samuelsson I P, Hundeide K. Child Perspectives and Children's Perspectives in Theory and Practice[M]. Springer Netherlands, 2010:23.

[3]焦敬涵. 幼儿园戏剧活动的现状、问题及对策[D]. 济南:山东师范大学, 2015.

[4]黄玉娇. 幼儿园戏剧活动开展的问题及对策[J]. 山西青年, 2020(17):56.

[5]马琳, 赵文壮. 儿童绘本与戏剧教育的融合:源流,方式和启发[J]. 出版广角, 2020(18) :76.

[6]张金梅. 我国学前儿童戏剧教育的症结与发展趋势[J].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 2019(1): 28.

[7]彭炆. 大班幼儿眼里的皮影教育[D]. 成都:四川师范大学, 2019.

[8]李雪花. 谈“儿童本位”理念下幼儿创意戏剧游戏活动的开展[J]. 华夏教师, 2020 (26):33-34.

猜你喜欢
讲故事戏剧儿童
传统戏剧——木偶戏
戏剧评论如何助推戏剧创作
论戏剧欣赏与戏剧批评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讲故事
戏剧就是我们身边凝练的生活
听妈妈讲故事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