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孕期及产后焦虑状况自然转归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1-08-30 02:42孙梦云杨业环郑睿敏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1年8期
关键词:孕产孕早期孕产妇

孙梦云,黄 星,杨业环,杨 丽,郑睿敏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北京 100081)

孕产期是女性一段特殊的时期,在这一时期,除了生理发生变化,孕产妇心理也会发生改变。焦虑是孕产期最常见的负性情绪之一,对母亲及后代均有不良影响[1-2]。尽管关于焦虑的研究已经有相关报道,但是目前国内仍然缺乏对整个孕产期焦虑状况的纵向研究。基于此,本研究利用中国孕产妇心理健康队列研究(national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on the mental health of Chinese pregnant women,NSMCP)数据,对孕产期焦虑状况进行追踪观察,旨在探讨中国孕产妇焦虑症状在孕早、中、晚期及产后的转归情况,并对持续性焦虑状况进行影响因素分析,以期进一步探索孕产期心理健康状况,为改善孕产期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参考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10月中国孕产妇心理健康队列研究的5个项目现场(山西省妇幼保健院、吉林省妇幼保健院、广东省珠海市及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的1 210名孕产妇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孕13周以前入组;②本地居住6个月以上;③在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及产后42天均有随访记录;④研究对象在研究前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对问卷理解困难,无法配合完成;未达到有效随访次数。研究对象的平均年龄为(29.53±3.65)岁,大专、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占85.6%,初婚占97.2%,自然受孕占93.4%。本研究通过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伦理审查委员会批准(FY2015-009)。

1.2研究方法

研究采用自填式问卷、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进行调查,要求所有的研究对象在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及产后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问卷填写。其中本研究使用孕13周SAS得分代表研究对象孕早期焦虑状况;孕17周、孕24周SAS得分的平均分代表孕中期焦虑状况;孕31周、孕37周SAS得分的平均分代表孕晚期焦虑状况;产后3天、产后42天SAS得分的平均分代表产后焦虑状况。

调查内容包括研究对象的社会人口学特征、焦虑状况及其他心理健康状况等。其中,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参考标准是以标准得分<50分为无焦虑,50~<60为轻度焦虑,60~<70为中度焦虑,≥70分为重度焦虑。本研究以SAS得分<50分为无焦虑状态,≥50分为焦虑状态。

1.3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研究对象不同时期焦虑情况

研究对象在孕早期焦虑平均得分最高,孕中晚期逐渐下降,产后焦虑得分最低,4个时期焦虑的平均得分有显著性差异(F=60.669,P<0.01);4个时期存在焦虑状态的研究对象分别占19.9%、11.1%、10.5%和10.0%,呈下降趋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315,P<0.01),见表1。

表1 研究对象不同时期的焦虑状态

2.2研究对象孕期及产后焦虑状况的转归情况

在孕早期无焦虑状态的研究对象中,有88.2%(855/969)的研究对象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均保持无焦虑状态,在孕中期、孕晚期、产后仍保持无焦虑状态的比例分别占前一随访时期人数的96.5%(935/969)、95.9%(897/935)和95.3%(855/897);孕早期和孕中期均为无焦虑状态的研究对象中,4.0%(37/935)在孕晚期呈焦虑状态,这部分研究对象中有27.0%(10/37)的人在产后也呈焦虑状态;孕早期无焦虑但孕中期呈焦虑状态的研究对象中,35.3%(12/34)会在孕晚期仍呈焦虑状态,而这部分研究对象中,66.7%(8/12)在产后也呈焦虑状态,见图1。

在孕早期呈焦虑状态的研究对象中,有11.6%(28/241)的研究对象在后续随访时点均呈焦虑状态,在孕中期、孕晚期、产后仍呈焦虑状态的比例分别占前一随访时期人数的36.5%(88/241)、59.1%(52/88)和53.8%(28/52);孕早期呈焦虑状态但孕中期为无焦虑状态的研究对象中,84.3%(129/153)在孕晚期也为无焦虑状态,这部分研究对象中,92.2%(119/129)在产后也为无焦虑状态;孕早、中期均呈焦虑状态的研究对象中,39.8%(35/88)在孕晚期为无焦虑状态,这部分研究对象中,85.7%(30/35)在产后也为无焦虑状态,见图1。

图1 研究对象不同孕产期焦虑的转归情况

孕早期为无焦虑状态的研究对象中,11.8%的研究对象在孕中期、孕晚期或者产后至少呈1次焦虑状态;孕早期呈焦虑状态的研究对象中,50.4%的研究对象在孕中期、孕晚期或者产后至少呈现1次焦虑状态,见表2。

表2 孕早期不同特征研究对象孕产期焦虑发生状况[n(%)]

2.3影响研究对象焦虑状态的单因素分析

孕期及产后始终呈焦虑状态者共28人,孕期及产后始终保持无焦虑状态者共855人。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存在焦虑状态的人群大多年龄较小、文化程度较低、配偶文化程度较低、无业、意外怀孕、有怀孕史、偏瘦、吸烟、收入较少、幸福感较低、丈夫支持力度一般、有遇到紧急或难处理的问题且不主动倾诉求助、孕早期生活满意度较低、气质性悲观、妊娠压力较大、睡眠情况较差、有可疑抑郁或抑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介于5.229~98.573之间,P<0.01),见表3。

表3 影响研究对象焦虑状况的单因素分析[n(%)]

2.4影响研究对象焦虑状态的多因素分析

以整个孕产期始终呈焦虑状态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者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丈夫支持力度一般、孕早期存在可疑抑郁或抑郁是影响孕产期始终焦虑状况的危险因素,孕早期睡眠情况较好是影响孕产期始终焦虑状况的保护因素,其OR值和95%CI分别为4.710(1.333~16.645)、29.471(7.769~111.793)、0.178(0.054~0.583),P<0.05,见表4。

表4 影响研究对象焦虑状态的多因素分析

3讨论

3.1孕产期焦虑状态情况

本研究对研究对象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及产后的焦虑状况及其变化情况进行追踪观察,既往国内开展的类似研究较少。本研究发现我国孕产妇在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和产后各时期呈焦虑状态的比例分别为19.9%、11.1%、10.5%和10.0%,与上海一项研究结果相似[3],但是高于我国河北、陕西等地孕产妇孕早、中及晚期焦虑状态的检出率[4-5],可能由于人群、调查工具、调查时间不同造成,但也提示我国近年来孕产妇焦虑状态检出率不断增高。同时,本研究显示我国孕产妇在孕早、中、晚期焦虑状态检出率呈下降趋势,与安徽省马鞍山市一项出生队列研究结果一致[6]。

3.2孕产期焦虑状态转归情况

本研究系统分析了整个随访过程中研究对象焦虑状态的转归情况,发现孕早期无焦虑状态的研究对象中,有11.8%的研究对象在孕中期、孕晚期或者产后至少发生1次焦虑;而孕早期呈焦虑状态的研究对象中,超过50.0%的研究对象会在孕中期、孕晚期或者产后至少发生1次焦虑,还有11.6%的研究对象在整个研究过程均呈焦虑状态。本研究还发现,如果研究对象的焦虑状态得到改善,将会有效改善后续时点的焦虑状况,例如在孕早期呈焦虑状态的研究对象中,如果在孕中期变为无焦虑状态,则这部分孕妇中会有超过80.0%的人在孕晚期也是无焦虑状态;对于孕早期和孕中期均呈焦虑状态的研究对象,会有近60.0%的人在孕晚期仍是焦虑状态,有超过50.0%的研究对象在产后继续呈现焦虑状态,而若该部分研究对象能够在孕晚期变为无焦虑状态,则仅有14.3%会在产后呈现焦虑状态。

孕期焦虑不仅会使孕产妇的生活质量下降,增加早产的发生风险,还会对婴儿早期的活动水平和注意分散度带来不良影响[6-8]。因此,应重视孕产妇在孕产期的焦虑状况,尽早加强对孕产妇焦虑状况的筛查,重点关注可能出现焦虑状态的人群,通过心理保健等措施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对于筛查出存在焦虑状态的孕产妇,也应通过多种举措改善其焦虑状况,进而促进后续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

3.3孕产期持续性焦虑状态的影响因素分析

本研究通过不同特征的孕产妇持续性焦虑的分布状况发现,孕产期持续性焦虑状态的产生可能与社会人口学特征、家庭基本情况、社会支持情况、心理弹性状况、孕早期心理健康状况有关。年龄在25岁以下、本人或配偶学历较低或者目前为不工作状态的研究对象易发生焦虑状态,与既往文献报道一致[5]。同时,家庭年收入低、对婚姻状况评价一般、丈夫支持情况一般的孕产妇,也容易在孕产期呈现持续性焦虑状态。本研究还发现遇到问题不倾诉或者不主动求助的孕产妇,易发生持续性焦虑状态,与既往研究发现的心理弹性可以直接和间接地缓冲应激对孕妇抑郁和焦虑的负面影响一致[3]。此外,具有孕早期生活满意度低、乐观水平低、妊娠压力水平高、抑郁状态以及睡眠质量差等特征的孕产妇易发生持续性焦虑状态。

本研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丈夫支持力度一般、孕早期存在可疑抑郁或抑郁是影响孕产期始终焦虑的危险因素,孕早期睡眠情况较好是影响孕产期始终焦虑的保护因素。说明良好的家庭支持能够减轻孕产妇的持续性焦虑状态,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9],也提示我们要重视家庭及社会因素对孕产妇心理健康的影响,尤其是丈夫应给予孕产妇足够的支持。我们还要综合关注孕产妇的抑郁、睡眠等健康状况,减少孕产期焦虑的发生。

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研究焦虑状态的筛查主要通过孕产妇自评完成,可能存在一定的主观误差。另外,本研究也未涵盖所有的家庭或社会因素,将来可纳入更多的因素更全面的探讨各类因素对孕产妇焦虑情绪的影响。

猜你喜欢
孕产孕早期孕产妇
孕产妇分娩准备的研究进展
孕早期睡眠时长与午睡频次对妊娠糖尿病的影响
孕产妇死亡24例原因分析
孕早期体重变化与妊娠期糖尿病发生风险的关系
孕产问答
孕产问答
帮你孕早期留住胎宝宝
探讨护理干预在妊高症孕产妇中的应用效果
标准化超声切面筛查孕早期胎儿结构畸形的临床意义
孕产·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