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综合发展干预对婴儿营养状况及神经心理发育的影响

2021-08-30 02:42栗新燕王文丽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1年8期
关键词:月龄婴儿发育

栗新燕,王文丽,杨 缨

(内蒙古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0)

在生命早期根据儿童的身心发育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早期综合干预,可有助于儿童身体、心理、社会适应性的发展,充分发挥潜能,对其一生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根据神经科学相关研究,1岁以前是儿童大脑发育最快、可塑性最强的时期,也是儿童体格发育最快、营养性疾病高发的关键时期。因此,本研究选取0~1岁婴儿,对其采取科学的指导和适宜的刺激,旨在观察早期综合干预对婴儿生长发育、营养以及神经心理发育的促进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6月于内蒙古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出生的227例健康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n=109)和对照组(n=118),随访至12月龄。入组标准:出生体重>2 500g;胎龄37~41周;向家长说明研究的主要目的和注意事项后,家长自愿参与到研究中,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出生时存在先天遗传代谢性疾病,无出生缺陷、窒息等情况。研究组男59例、女50例,对照组男62例、女56例,两组婴儿性别、出生身长、出生体重、喂养方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研究已通过本院的伦理审查。

1.2研究方法

1.2.1研究内容

采用自制调查问卷了解研究对象及家庭的一般情况、母亲孕产期及主要带养人情况等,并建立个人档案。对研究组实施早期综合干预措施,包括①生长发育监测:分别于婴儿3月龄、6月龄、12月龄接受健康检查,评估体格发育,并指导家长绘制生长曲线,进行生长发育的连续监测;②早期综合指导:根据不同月龄段婴儿的发育特点和婴儿发育评估结果,指导家长进行大动作、精细动作、社会交往、智能等方面的促进训练;③认知能力训练:根据早期评估指导结果,利用情景式训练室良好的环境,依个体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认知能力训练;④营养与喂养指导:根据喂养方式及体格发育状况进行个性化的营养指导;⑤家庭养育环境指导:在了解家庭情况的基础上指导家长提高养育技能、改进教养方式,选择合适的亲子活动等;⑥家长课堂:每三个月召开一次家长课堂及亲子沙龙,由儿童保健专家讲授婴幼儿早期综合干预的重要性、常见喂养与营养问题、婴幼儿常见病的防治知识、婴幼儿发育行为特征及科学育儿方法等,并观察带养人与婴幼儿的游戏交流过程,给予个体化指导意见,制定早期训练教育计划;⑦发放健康教育图册,进行育儿咨询答疑。对照组在婴儿3月龄、6月龄、12月龄进行常规的保健理论宣教,定期随访。

1.2.2效果评估

①营养状况评估:比较不同月龄段两组婴儿的身长体重以及缺铁性贫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等营养性疾病的患病情况;②神经心理发育状况:采用《0~6岁儿童发育筛查测验》(development screening tests,DST)进行测试,结果以发育商(development quotient,DQ)表示,包括运动、社会适应、智力三个能区,DQ<70为异常,DQ在70~84之间为可疑,DQ≥85为正常。

1.3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两组婴儿营养状况的比较

研究组6月龄身长、12月龄身长、12月龄体重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041、-2.499、-2.761,P<0.05),见表1;另外,研究组6月龄、12月龄患缺铁性贫血和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比例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510、3.912、4.684、4.854,P<0.05),见表2。

表1 两组不同月龄婴儿身高体重比较

表2 两组营养性疾病患病情况比较[n(%)]

2.2两组婴儿神经心理发育状况比较

研究组在6月龄、12月龄发育商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300、4.006,P<0.05),见表3;分析6月龄、12月龄发育商异常占比和可疑占比,研究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3 两组不同月龄婴儿发育商比较分)

表4 两组不同月龄婴儿发育商异常情况比较[n(%)]

3讨论

3.1早期综合干预措施可有效促进婴儿生长发育,降低营养性疾病的患病率

本研究从新生儿时期开始对研究对象进行干预随访,结果显示研究组6月龄的身长、12月龄身长体重均优于对照组。以往有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12月龄身长体重高于对照组,而6月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说明早期进行营养指导以及生长发育的连续监测等有利于促进婴儿的体格发育,而且随着月龄增大,促进作用愈加明显。另外,研究组6月龄、12月龄时缺铁性贫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患病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也与他人研究结果基本一致[3]。婴儿出生后1岁内是第一个生长高峰,体重增长非常快,也是容易发生营养性疾病的重要时期,提供充足、合理的营养是儿童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也是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关键要素[4]。本项目对研究组进行了一系列的营养指导,如出生后的母乳喂养指导,帮助母亲掌握正确的母乳喂养技巧,对母乳不足的母亲评估奶量,进而指导混合喂养,以达到充足营养的摄入;在4~6月龄对家长开展了辅食添加情景式营养指导,包括不同月龄添加的辅食种类,转换辅食性状等喂养知识的讲解,并现场演示辅食的制作,与家长进行互动答疑,根据研究对象的喂养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早期综合干预措施结合理论和实际操作演示,对家长指导更具操作性,也更具有针对性,可有效促进婴儿生长发育,降低营养性疾病的患病率。

3.2 早期综合干预措施可有效促进婴儿的神经心理发育

婴幼儿的生长发育过程复杂,受遗传因素和教育等外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良好、适宜且全面的早期教育,可促进儿童的神经心理发育,有助于激发儿童的潜能[5-6]。本项目中实施了早期综合干预措施的研究组在6月龄、12月龄的神经心理发育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与以往研究结果类似[3,7-8]。这些研究表明对婴儿进行早期指导、认知训练、家庭养育环境指导等综合干预措施对儿童的运动、智能及社会适应能力具有良好的促进效果。大量研究已证明脑的结构和技能形成由基因和个人经验共同作用,儿童的认知、语言、社会及情感能力都受到儿童早期发展经验的所塑造,且能力的形成存在敏感期。当处在敏感期时,特定神经回路的发展及其行为的协调具有最大的可塑性[9]。本研究中的儿童早期综合发展的相关干预措施是基于儿童神经心理发育的敏感期和关键期,按照发育进程进行大运动、精细运动、认知、情感、社会适应能力的相应指导与训练,并针对家长进行家庭养育环境指导,制定个体化促进方案,可有效促进婴儿的神经心理发育,提高婴儿发育水平。

综上所述,本研究探讨的儿童早期综合干预模式涵盖儿童体格发育、疾病预防、营养促进、神经心理发育等多个方面,在促进婴儿生长发育的同时,可有效降低营养性疾病的患病率,提高神经心理发育水平,促进婴幼儿身体、心理、社会适应性的全面发展,值得在儿童保健工作中推广。

猜你喜欢
月龄婴儿发育
高清大脑皮层发育新图谱绘成
艺术家婴儿推车
青春期乳房发育困惑咨询——做决定
湖州33月龄男童不慎9楼坠落上海九院对接“空中120”成功救治
提高育肥猪出栏率合理的饲养密度
孩子发育迟缓怎么办
不同月龄荷斯坦牛产奶量的研究
纵向发展 应对“婴儿潮”
不同月龄婴儿ABR正常值分析
中医对青春发育异常的认识及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