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山县山旱地甘蓝新品种对比试验

2021-09-09 12:52黎小斌
现代农业 2021年3期
关键词:单球武山县纵径

黎小斌

(甘肃省武山县蔬菜研究所,甘肃 武山 741300)

武山县位于于甘肃省东南部,天水市西北部,属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县内海拔在1340~3120 m,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0.3℃,年均日照2331 h,年降水量500 mm左右,年均无霜期204 d,境内水资源丰富,渭河及其5条支流横穿全境,年径流量9.37亿m3[1]。武山县坚持绿色、科技、安全的蔬菜产业发展理念,形成了多品种布局、各类型齐抓、高中抵挡并举、特色优质并重和“川区发展设施蔬菜,山区发展高原夏菜”的发展格局[2]。2019年,武山县蔬菜播种面积39.9万亩,总产量130万吨,总产值25亿元[3]。

近年来,武山蔬菜向山区推进,山地蔬菜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山地蔬菜种植主要有豆角、辣椒、甘蓝、菜用马铃薯等,为推进武山县山旱地高原夏菜多样化发展,调整山区群众产业结构,对山地甘蓝进行新品种适应性及筛选试验,筛选出适宜武山县山旱地种植的品质优良的甘蓝品种,为后期推广种植作有力支撑,选择丰产性、适应性、抗病性强的品种进行后续推广。

1 试验情况

1.1 参试品种

参试品种有8个:陇甘1807、陇甘1809、陇甘1811、陇甘1812、陇甘1813、陇甘1819、陇甘1828、陇甘1833,甘肃陇欢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地址陇西县与武山县相邻,气候环境基本相同,陇甘系列甘蓝品种属圆球甘蓝品种,定植后55~60 d成熟,品质好,商品性好;品种适应性广,抗性强,适合露地春秋栽培。

1.2 试验地点

试验地点设在武山县洛门镇牟坪村的山旱地内,洛门镇牟坪村地处县城东部,海拔1520~1910 m,年平均气温10.3℃左右,年平均降水量500 mm右,无霜期195 d,平均日照时数2331 h,光热资源丰富,土层深厚,土壤pH值7.5~8.0。

1.3 试验设计

采取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小区以1.2 m宽地膜双垄沟覆膜,每2垄为1个小区(2.4 m×5 m),共24个小区,在双垄沟膜上单株定植,行距40 cm,株距35 cm,密度4762株/亩。所有参试品种同期育苗、移栽,试验小区四周设置1垄保护行。

1.4 测定指标

8月16日收获,对试验的8个甘蓝品种的农艺性状、单球重和亩产量开展测定。

2 田间管理

2.1 播种

4月28日播种,在武山县蔬菜科技示范园区进行穴盘育苗。6月4日移栽。

2.2 施肥覆膜

撒施磷酸二胺50 kg/亩,尿素20 kg/亩,有机肥80 kg/亩,机械中耕起垄,覆1.2 m双垄沟膜。

2.3 虫害防治

移栽前未发现病虫害,移栽后分别于6月15日1000倍喷施3.2%甲维·氯氰,7月2日喷施800倍氯氰菊酯乳油防治蚜虫、菜青虫等虫害,试验除草不去杂,防虫不防病,以检验各品种的抗病性[4]。

3 试验结果

3.1 不同品种农艺性状比较

3.1.1 不同甘蓝品种平均球纵径。如图1,经过8个品种的试验,陇甘1809的平均球纵径最小,为11 cm,陇甘1811和陇甘1813的平均球纵径最大,均为14 cm,与其他品种差异性显著。

图1 不同甘蓝品种平均球纵径

3.1.2 不同甘蓝品种平均球横径。如图2,陇甘1809的平均球横径最小,为11 cm,陇甘1811的平均球横径最大,为14 cm,与其他品种差异性显著。

图2 不同甘蓝品种平均球横径

3.1.3 不同甘蓝品种平均中心柱。如图3,陇甘1812的平均中心柱长最小,为4.5 cm,陇甘1807和陇甘1828的平均中心柱长最大,均为6.5 cm,其次是陇甘1811和1813均为6 cm,与陇甘1812差异性显著。3.1.4 不同甘蓝品种单球重。如图4,陇甘1809的单球重最小,为0.6 kg,陇甘1811单球重最大,为1.06 kg,其次是陇甘1812为1 kg,与陇甘1809差异性显著。

图3 不同甘蓝品种平均中心柱

图4 不同甘蓝品种单球重

3.1.5 不同甘蓝品种紧实度和底叶色比较。如表1,陇甘1809、陇甘1811、陇甘1812、陇甘1813、陇甘1819、陇甘1833紧实度的相对陇甘1807、陇甘1828紧实,陇甘1807、陇甘1819、陇甘1833底叶色为绿色,陇甘1809、陇甘1811、陇甘1812、陇甘1813、陇甘1828为浅绿色。

表1 不同甘蓝品种紧实度和底叶色比较

3.2 不同品种产量比较

如图5所示,陇甘1809的亩产量最小,为2857.2 kg,陇甘1811亩产量最大,为5047.72 kg,其次是陇甘1812为4762 kg,陇甘1813、陇甘1828、陇甘1819、陇甘1807、陇甘1833的亩产量在3809.6~3952.46 kg,产量相差不大。

图5 不同甘蓝品种亩产量

4 小结

结果表明,甘蓝新品种在武山县山区试验效果较好,较为适宜,平均产量为4006 kg/亩;其中,陇甘1811平均球纵径、横径最大,均为14 cm;陇甘1809、陇甘1811、陇甘1812、陇甘1813、陇甘1819紧实度的相对较好;陇甘1807、陇甘1819、陇甘1833底叶色为绿色,陇甘1809、陇甘1811、陇甘1812、陇甘1813、陇甘1828为浅绿色;陇甘1811单球重最大,为1.06 kg,产量最大为5047.72 kg/亩,其次是陇甘1812为4762 kg/亩,陇甘1809产量最小为2857.2 kg/亩。综合评价,陇甘1811的农艺性状、单球重和亩产量显著高于其他7个试验品种,适于在武山县山旱地进一步推广种植。

猜你喜欢
单球武山县纵径
更正
3个金柑新品种果实发育动态观察
浅谈大学初级乒乓球课程教学中的多球练习法
线性二次型球式滚动机器人运动稳定性研究与测试分析
‘富士’和‘国光’苹果果实发育过程中生理指标初步研究
基于Logistic模型的澳洲坚果果实生长发育研究
“单球+多球”教学模式在乒乓球普修课教学中的实验
武山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中需要改进的问题
武山县2015年全膜玉米密度试验总结
2014年武山县全膜玉米测产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