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肝细胞癌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2021-09-10 07:22李培先
锦州医科大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肝细胞癌

李培先

【摘要】目的:将TACE与索拉非尼联合用于肝细胞癌治疗中,对其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4例肝细胞癌患者分组研究,2组给予TACE治疗,1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索拉非尼治疗,对两组治疗结果、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1组疾病控制率为62.5%,2组为34.38%,两组疾病控制率相比,1组相对更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相比差异不明显,经对症治疗后均明显缓解。结论:TACE与索拉非尼联合用于肝细胞癌治疗中效果理想,可有效控制病情,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TACE;索拉非尼;肝细胞癌

【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6-5328(2021)04-025-02

肝细胞癌(HCC)为临床常见、多发的一种原发性肝癌,是一种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1]。肝细胞癌发病病因较为复杂,多与家族史、病毒感染、环境等因素相关,患者发病后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纳差、肝区疼痛、腹胀消瘦等。肝细胞癌转移多发生与中晚期患者,无法对其进行根治性治疗,TACE为最常用的一种姑息治疗法,但单用疗效不理想,容易出现一系列毒副作用。2008年NCCN指南将索拉非尼列入中晚期肝细胞癌治疗方法[2]。本研究将TACE与索拉非尼联合用于肝细胞癌治疗中,旨在评价其疗效与安全性。报道见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进行时间在2017年1月~2018年7月,对象为我院收治的肝细胞癌患者,共64例,根据治疗方式对其分组,分成1组(n=32)与2组(n=32)。1组男19例,女13例,年龄39~72岁,平均(53.21±11.42)岁。2组男18例,女14例,年龄41~73岁,平均(53.23±11.45)岁。两组资料进行比较后,差异不明显(P>0.05),有比较意义。

1.2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均符合诊断标准;对本研究知情,且自愿签署同意书。排除:精神疾病者;临床资料不完整或丢失者;妊娠期、哺乳期女性;对研究使用药物过敏或有禁忌症者。

1.3方法

2组给予TACE治疗,术前进行止呕,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股动脉,将5F导管置入,于腹腔肝动脉开口处进行造影,对肿瘤靶血管进行确定,超选进入供应肿瘤的分支血管。随后注入氟尿嘧啶 1000 mg+顺铂50mg+吡柔比星 50 mg+超液化碘油 5 至10 m L,行栓塞治疗。术后进行护肝水化治疗。

1组联合TACE与索拉非尼治疗,TACE治疗方法与2组一致。术后3至7天,给予索拉非尼(山东鲁抗立科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3417)口服用药,剂量400mg/次,1日2次,根据患者用药期间毒副反应、耐受性适当调节药物剂量或停药。

1.4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疾病控制情况,以实体瘤疗效标准对患者疾病控制情况进行测评,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进展(PD),疾病控制率=(CR+PR+SD)/总例数×100.0%。观察两组治疗后毒副作用情况。

1.5统计学方法

分析软件使用SPSS17.0,%表示计数资料,经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疾病控制情况分析

观察表1可知,1组疾病控制率为62.5%,2组为34.38%,两组疾病控制率相比,1组相对更高(p<0.05)。

2.2兩组毒副反应分析

1组出现腹泻、皮肤不良反应共11例,不良反应率为34.38%,2组出现脱发、腹泻等不良反应共13例,不良反应率为40.63%,两组均对症治疗后,不良反应均显著改善,且组间差异不明显(x2=0.833,p<0.05)。

3讨论

肝细胞癌在临床十分常见,目前TACE为治疗其标准方法之一。TACE通过局部注入化疗药物,可对肿瘤细胞进行杀灭,促进其凋亡。对肿瘤供养血管进行碘油栓塞,可对其血供进行阻断,促进肿瘤细胞缺血缺氧坏死,对肿瘤进展与肝内转移进行有效抑制[3]。但近年来有大量研究证实,当肿瘤处于缺氧状态时,血管生成机制会启动,会产生VEGF,诱导肿瘤侧支血管形成,采用TACE治疗术后局部复发会对介入治疗远期疗效造成一定影响。

叶新平[4]研究认为,将TACE与索拉非尼联合用于肝细胞癌治疗中效果理想,可有效提升疾病控制率。本次研究中,将索拉非尼与TACE联合用于肝细胞癌患者治疗中后,疾病控制率为62.5%,与单纯使用TACE的患者34.38%相比,明显升高,与叶新平研究一致。索拉非尼为多靶点抗肿瘤药物,为小分子多激酶抑制剂,其作用机制为对VEGF-2、VEGF-3、c-KIT等与肿瘤新生血管生成及发展相关的络氨酸激酶受体活性进行抑制,对肿瘤新血管生成过程进行阻断,同时可提升TACE化疗作用[5]。此外索拉非尼还可对RAF、ERK等信号传导通路进行抑制,进而阻止肿瘤细胞增殖与生长,为临床首个被证实可改善晚期肝细胞癌患者生存时间、质量的靶向药物。

综上所述,将TACE与索拉非尼联合用于肝细胞癌治疗中应用价值较高,可改善患者生存,提升疾病控制率,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应强,杨建勇,王于,等.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大肝癌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13,93(13):987-991.

[2]孙恒,韩文杰.TACE联合索拉非尼对不能手术切除肝细胞肝癌的疗效分析[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4,23(5):486-488.

[3]张明娟,刘佳,向晓星,等.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肝癌的Meta分析[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5,22(2):148-154.

[4]叶新平,彭涛,尚丽明,等.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中晚期肝细胞性肝癌的临床研究[J].中国癌症防治杂志,2013,5(3):242-245.

[5]王占龙.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研究[J].中外医疗,2016,35(1):126-127.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总医院 150088

猜你喜欢
肝细胞癌
异常凝血酶原联合甲胎蛋白在原发性肝细胞癌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替吉奥节拍性化疗联合TACE治疗晚期HCC的安全性分析
单纯微波消融及其联合无水酒精注射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分析
对比分析肝内型胆管细胞癌与肝细胞癌采用CT的鉴别诊断
细胞自噬在原发性肝癌发生与防治中的生物学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