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细胞癌

  • 甲胎蛋白、AFP-L3%和DCP在HBV相关肝细胞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于HBV相关肝细胞癌患者的早期诊断。方法 纳入167例受试者,其中肝细胞癌组100例,HBV感染相关肝硬化组(肝硬化组) 67例,通过化学发光酶免疫法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FP-L3%和DCP水平,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进行分析。结果 肝细胞癌组甲胎蛋白、AFP-L3%和DCP水平明显高于肝硬化组(P均﹤0.05)。肝细胞癌组0期和A期比较甲胎蛋白和AFP-L3%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肝细胞癌组0期DCP水平明显低于肝细胞癌组A

    新医学 2023年8期2023-08-24

  • 晚期原发性肝癌免疫治疗现状及研究进展
    心健康。其中肝细胞癌(HCC)占原发性肝癌的75%~85%。由于HCC起病隐匿,大多数患者初诊时即为晚期,失去根治性手术切除机会。随着对HCC的不断深入理解,靶向治疗成为晚期HCC治疗的重点,研发出一系列小分子抑制剂如索拉菲尼、仑伐替尼等,然而治疗效果有限。近年来,随着对肿瘤免疫的深入研究,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为代表的肿瘤免疫治疗在各种癌症类型中取得突破进展。大量ICI应用于临床治疗,包括帕博利珠单抗、纳武利尤单抗、阿替利珠单抗等。ICI单药或者联

    婚育与健康 2023年12期2023-07-11

  • TACE联合靶向药物治疗肝细胞癌的研究进展
    【摘要】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发病率及致死率在我国均居于前列,已经严重危害我国人民的生命健康。对于HCC的治疗方面,仅20%早期发现及诊断的HCC患者有机会接受手术切除、肝脏移植或射频消融治疗等根治性治疗,而更多的晚期HCC患者无法进行根治性治疗,只能被动选择非手术治疗。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目前被公认为是HCC非手术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

    中国医学创新 2023年9期2023-06-25

  • 肌动蛋白丝细胞骨架重塑在肝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摘要】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转移复发仍是一个待解决的临床问题。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是HCC转移复发的重要过程,肌动蛋白丝细胞骨架重塑可能是驱动EMT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肌动蛋白丝细胞骨架重塑促使HCC细胞形成伪足,可为HCC的侵袭、迁移、运动提供结构基础和动力来源。因此,肌动蛋白丝细胞骨架重塑有望成为防治肿瘤细胞侵袭、迁移的潜在靶点。

    右江医学 2023年4期2023-06-23

  • 肝细胞癌射频消融术后导致迟发性膈疝1例及文献复习
    作为临床Ⅰ期肝细胞癌的一线治疗方法。然而随着射频消融技术的发展,与热消融相关的并发症也越来越多。本文报告了1例射频消融术后导致迟发性膈疝的病例,并分析了16例肝细胞癌患者在射频消融治疗后发生膈疝的情况。[关键词] 膈疝;射频消融;肝细胞癌;病例报告[中图分类号] R656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3969/j.issn.1673-9701.2023.02.035膈疝是由先天性、外伤性或医源性损伤引起,使腹腔内脏器通过破损的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2期2023-05-30

  • 肝细胞癌射频消融术后病灶残留的影响因素
    的 分析单发肝细胞癌最大径≤3.0cm患者射频消融术后病灶残留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22年6月金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肝细胞癌最大径≤3.0cm的患者239例,所有患者均行射频消融术治疗,按照术后病灶是否完全消融分为完全消融组(n=219)与病灶残留组(n=20),采用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的差异,进一步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术后病灶残留的影响因素。结果 两组的病灶位于肝段间、肝细胞分化程度、肝纤维化程度、Child-Pu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2期2023-05-30

  • 启动子低甲基化介导NOL9过表达促进肝癌细胞增殖
    。【关键词】肝细胞癌;核仁蛋白9;增殖;甲基化Promoter hypomethylation promotes proliferation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s by mediating NOL9 overexpressionChen Xiyao, Xu Zhen, Wu Zhebin, Zhang Boxiang, Peng Liang, Xie Chan. Department of Infectious

    新医学 2023年4期2023-04-27

  • 超声造影肝脏影像报告和数据管理系统(CEUSLI-RADS)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在肝细胞癌(HCC)诊断中,超声造影肝脏影像报告和数据管理系统(CEUSLI-RADS)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接诊的疑似HCC患者54例为研究对象,为其提供超声扫查,分别采取常规诊断以及CEUSLI-RADS诊断,对比两种方法的检出率以及诊断效能。结果:病理结果、常规诊断、CEUSLI-RADS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9.26%、38.89%、57.41%;以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为参照,CEUSLI-RADS诊断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均

    医学前沿 2022年8期2022-07-16

  • 新型抗肿瘤药治疗肝癌的研究进展
    摘要:原发性肝细胞癌(简称肝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发病率高、预后差、死亡率高的特点,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在全球恶性肿瘤中的排名前列。肝癌的高度异质性影响肿瘤的进展及治疗反应。由于大多数肝癌患者确诊已是晚期,系統治疗成为主要的治疗选择。索拉非尼是2007年推出的第一种多激酶抑制剂,且是之后十多年来唯一可供肝癌患者选择的靶向药物。直到2017年,另一种多激酶抑制剂仑伐替尼获批肝癌一线系统治疗。此外,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已经成为许多实体肿瘤(包

    上海医药 2022年25期2022-05-30

  • 多层螺旋CT(MDCT)和磁共振成像(MRI)对肝细胞癌(HCC)肿瘤结节的诊断价值
    T和MRI对肝细胞癌肿瘤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研究选取我院2019年9月-2022年3月收治的100例患者的研究资料,患者均运用两种方式进行检查,分别为MDCT和MRI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肝细胞癌结节的检出个数。结果:MRI检出结节的个数显著高于MDCT检查,数据比较P关键词:MRI;MDCT;肝细胞癌;治疗方案【中图分类号】 R730.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2)08--01目前,磁共振成像MRI和多层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2年8期2022-05-09

  • 肝细胞癌介入治疗研究进展
    赞松[摘要]肝细胞癌是原发性肝癌最常见的类型。肝细胞癌起病隐匿,发现时多数已进展至中晚期,丧失手术根治的机会。介入治疗具有微创、可重复、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少、适应证广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已成为肝细胞癌重要的治疗手段和中晚期肝细胞癌的首选治疗手段。近年来肝细胞癌介入化学治疗、介入物理治疗以及介入放射治疗取得较大进展,本文对肝细胞癌介入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肝细胞癌的诊治研究提供参考。[关键词]肝细胞癌;介入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物理治疗;分子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2期2022-05-05

  • RGS6表达对肝细胞癌预后的影响
    S6)表达与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HCC肿瘤组织样本100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RGS6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采用Kaplan-Meier生存法和Cox回归模型分析RGS6表达对HCC预后的影响。结果 肿瘤组织中RGS6表达减少与更高肿瘤分级、微血管侵犯、肿瘤生长、Ki67高分值等病理特征密切相关(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组织中RGS6表达减少

    右江医学 2022年2期2022-03-23

  • 在微环境层次肝细胞癌的预防和治疗前景
    伟【摘 要】肝细胞癌(HCC)是起源于肝细胞的恶性肿瘤,随着现代技术的高速发展,我们已经可以在微环境层次对肝细胞癌进行预防与治疗,微环境在肝细胞癌的预防和治疗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微环境中相关物质的含量变化和形态变化等可以提前对肝细胞癌进行诊断,并且通过促进免疫细胞、针对特定靶点的治疗可以消灭肝细胞瘤。这些诊断和治疗方案相较于现在常用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对人体更加具有准确性、针对性和高效性。【关键词】肝细胞癌;微环境;诊断;治疗Prevention and

    婚育与健康 2022年3期2022-03-21

  • 过表达FOXB2对肝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关键词】 肝细胞癌;叉头框蛋白B2;增殖;侵袭;迁移Effect of overexpression of forkhead box B2 on proliferation, invasion and migration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s Liang Junhui△, Chen Zerui, Peng Shuming, Chen Shanjia, Shu Bairong. △Department of G

    新医学 2022年1期2022-02-16

  • 分析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中的效果
    统开腹手术在肝细胞癌治疗中的效果及对患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72例肝细胞癌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腹腔镜肝切除术组(腹腔镜组)和传统开腹手术组(开腹组),各36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患者肝功能指标及机体应激反应指标。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切口长度短于开腹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术

    健康之家 2021年9期2021-12-23

  • 肝细胞癌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分析
    析探讨在临床肝细胞癌的诊断中,分别使用CT诊断与MR诊断的准确率和效果。方法 本研究使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用本院病理诊断确诊为肝细胞癌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患者在本院接受相关诊治的时间,为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对所有样本均实施CT检查和MR检查,并按照不同病灶直径对样本的两种检查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进行分类对比,分析其影像学表现及临床诊断的准确率。结果 所有样本中,CT与MR检查的病灶影像学表现相似;CT诊断对不同直径病灶的诊断准确率均低于M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4期2021-12-06

  • 血清GP73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临床研究进展
    金玉摘 要: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肝癌的主要组织学亚型,属于常见恶性肿瘤,病死率仅次于肺癌和胃癌。因此,盡早确诊疾病、及时制订治疗策略予以有效治疗对提升患者生存率、改善预后意义重大,为探索出适合肝癌早期筛查、病情评估、预后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成为国内外广泛关注的问题,其中GP73 被认为是值得期待的肝癌血清标志物。本文以近5年在中国知网总库数据为研究主体探究血清GP73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临床研究进展。关键词:

    客联 2021年9期2021-11-07

  • 肝细胞癌介入治疗后行增强CT和MRI影像诊断的价值
    的 对比分析肝细胞癌介入治疗后行增强CT和MRI影像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肝细胞癌介入治疗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选患者划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每组有患者4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在术后随访中应用增强CT影像学方法进行复查,研究组采用MRI影像学方法进行复查,对比两组复查结果的准确率。结果 术后4周、24周的复查随访发现,研究组的诊断符合率均高于对照组,对比组间结果,P关键词:增强CT;MRI;肝细胞癌;介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11期2021-11-02

  • 信迪利单抗联合仑伐替尼治疗肝细胞癌患者的应用效果
    的:探究对于肝细胞癌患者信迪利单抗联合仑伐替尼治疗,观察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诊断为肝细胞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仑伐替尼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信迪利单抗联合仑伐替尼治疗,观察两种方式治疗后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疗效评价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信迪利单抗;仑伐替尼;肝细胞癌【中图分类号】R735.7  【文献标识码】A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10期2021-10-21

  • 肝癌干细胞研究进展
    析。关键词:肝细胞癌;肝癌干细胞;干细胞;肿瘤干细胞在这几年来,“干细胞”这个词汇引入肿瘤学里面进行研究,所以被称为肿瘤干细胞,其中有一些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所以被称为“肿瘤起始细胞”,在肿瘤里面起到了主要作用,其余大部分细胞在每个阶段后走向死亡。肿瘤干细胞学说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是肿瘤学的一个重大进步。关于研究肝细胞癌和干细胞的关系这个项目已经很久了。由于提出了肿瘤干细胞理论,逐渐肝癌干细胞也成了研究的热点,招引了许多国内和国外的专家也想

    科学与生活 2021年6期2021-09-10

  • 肝细胞癌关键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傅琳摘要:肝细胞癌是一种高死亡率的原发性肝癌,其有限治疗和较低的化疗敏感性,使得迫切需要寻找潜在的临床治疗靶点和预后判断的生物标志物.为此,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肝细胞癌发生发展的关键基因进行挖掘.从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中下载数据集,并筛选差异表达基因,使用在线数据库DAVID68对筛选到的DEGs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使用在线数据库STRING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PI),利用Cytos

    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2期2021-09-10

  • 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肝细胞癌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非尼联合用于肝细胞癌治疗中,对其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4例肝细胞癌患者分组研究,2组给予TACE治疗,1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索拉非尼治疗,对两组治疗结果、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1组疾病控制率为62.5%,2组为34.38%,两组疾病控制率相比,1组相对更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相比差异不明显,经对症治疗后均明显缓解。结论:TACE与索拉非尼联合用于肝细胞癌治疗中效果理想,可有效控制病情,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值得临床应用。【关键词

    锦州医科大学报 2021年4期2021-09-10

  • 肝细胞癌周围微小病灶的影像诊断及介入治疗效果
    要:目的:对肝细胞癌周围微小病灶的影像诊断以及介入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从本院近年收治的肝细胞癌周围微小病灶影像诊断的10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实施介入治疗,对肝细胞癌周围微小病灶患者血管造影、螺旋CT结果、介入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00例患者在诊断后检查出有40例患者肝细胞癌周围存在微小病灶,其中螺旋CT检查出10例,血管造影检查出9例,螺旋CT联合血管造影检查出21例。经过介入治疗后,患者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甲胎蛋白以及白蛋白水

    医学前沿 2021年9期2021-09-10

  • 血浆环状RNA_0002867对HBV相关性肝癌诊断价值的初步研究
    HBV相关性肝细胞癌(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已发表的测序结果,筛选在肝癌患者的组织和血浆中同时高表达的环状RNA,通过微滴数字PCR(ddPCR)检测35例HBV相关性肝癌患者(肝癌组)及30例HBV相关性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血浆circ_0002867表达水平,电化学发光法检测2组患者的血清甲胎蛋白水平,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浆circ_0002867、血清甲胎蛋白及两者联合对HBV相关性肝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在肝癌患者的组织和血

    新医学 2021年8期2021-08-20

  • 槲皮素在肝细胞癌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抗肿瘤作用。肝细胞癌是一种严重危害生命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在我国的病死率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排第二位。大量报道证明槲皮素可以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抑制肿瘤细胞侵袭转移、增加化疗药的抗癌作用以及改善肝功能等方面对肝细胞癌发挥治疗作用。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槲皮素抗肝细胞癌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关键词:槲皮素;肝细胞癌;细胞凋亡;脂质代谢中图分类号:R282.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21)06-0065-06槲皮素是一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6期2021-08-12

  • HBP21抑制胰岛素诱导的PI3K/AKT信号通路机制
    )信号通路在肝细胞癌中处于异常激活的状态,并且促进癌症的发生发展. 在肝细胞癌中,热休克蛋白HSP70結合蛋白21(Hsp70 binding protein 21,HBP21)处于低表达状态,过表达HBP21显著诱发癌细胞发生凋亡. 利用qRT-PCR技术检测肝癌组织中HBP21的mRNA水平,发现癌组织中HBP21的mRNA水平要低于癌旁组织. 用胰岛素处理肝癌细胞Huh7以激活细胞内PI3K/AKT信号通路,采用qRT-PCR技术和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6期2021-08-02

  • PIVKA-Ⅱ与PTEN联合检测对肝细胞癌患者5年死亡率的预测价值研究
    )联合检测对肝细胞癌(HCC)患者5年死亡率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并进行肝癌根治术的80例HCC患者的临床资料。将5年内死亡的34例设为死亡组,存活的46例设为存活组。取HCC肿瘤组织,检测入组患者样本中PIVKA-Ⅱ及PTEN表达。比较两组的临床相关资料,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CC患者5年内死亡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PIVKA-Ⅱ及PTEN在HCC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进一步用统计学方法分析PIV

    中国医学创新 2021年12期2021-06-15

  • 肝细胞癌介入治疗后经增强CT和增强MRI影像诊断的对比分析
    :目的:探究肝细胞癌(HCC)介入治疗后行增强CT或MRI影像诊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经导管肝动脉化学栓塞(TACE)治疗的77例患者纳入研究,77例HCC患者共88例病灶,对介入治疗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究增强CT与增强MRI扫描诊断对疾病预后的评估效果。结果:77例患者(88个病灶)在接受TACE治疗12个月后随访资料显示,36例(41个病灶)有复发、转移的情况,占比46.75%。增强CT扫描的ROC面积为

    影像技术 2021年2期2021-06-02

  • 血清DCP、CHI3L1联合AFP检测在肝细胞癌早期诊断中的意义研究
    甲胎蛋白 肝细胞癌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combined detection of serum dec-γ-carboxylic prothrombin (DCP), chitosan enzyme 3-like protein 1 (CHI3L1) and alpha-fetoprotein (AFP) on improving the early

    中国医学创新 2021年18期2021-03-27

  • GLUD1在肝细胞癌患者中表达特点的研究
    LUD1)在肝细胞癌患者中的表达特点。方法:在TCGA数据库中下载343例肝细胞癌患者临床数据及RNA表达数据,比较不同年龄、不同种族及不同肿瘤分期患者的GLUD1表达水平;按照GLUD1表达水平将患者排序,并分为高表达组(n=171)和低表达组(n=172),比较两组患者生存时间。结果:GLUD1表达水平与年龄无相关性(r=-0.102,P>0.05)。不同种族间GLUD1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Ⅲ、Ⅳ期患者GLUD1表达

    中国医学创新 2021年15期2021-03-25

  • 肝癌治疗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肝细胞癌;局部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基金项目: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8GXNSFBA281141);2020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自筹经费科研课题(Z20200664);2018桂林医学院中青年教职工科研能力提升项目(2018glmcy074);2020年自治区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02010601097,201910601113)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它是全球第三大癌症死亡原因,全世界每年都有近74.5万人死亡。肝癌高发于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1年12期2021-02-23

  • 基于lncRNA-mRNA共表达网络的HBV相关肝癌生物靶点筛选及综合分析
     乙肝病毒;肝细胞癌;lncRNA-mRNA共表达网络;生物标志物中图分类号:R735.7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21.01.004【Abstract】 Objective To perform bioinformatics analysis on HBV related liver cancer data in public gene expression omnibus (GEO), so as

    右江医学 2021年1期2021-02-22

  • 肝癌组织LncRNATINCR表达水平对术后长期生存的影响
    [关键词] 肝细胞癌;表达;肝切除;长期生存;LncRNA TINCR[中图分类号] R73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20)29-0024-04[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the LncRNA TINCR expression level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tissues on t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29期2020-12-14

  • 术前ALBI分级对肝细胞癌患者术后预后的预测价值的meta分析
    BI)分级与肝细胞癌(HCC)患者术后预后价值的关系。 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收集所有关于ALBI分级与HCC术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9年8月。采用RevMan 5.3和Stata 1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通过漏斗图评价发表偏倚。 结果 共纳入16篇文献,882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术前高ALBI分级患者术后

    中国医药导报 2020年29期2020-12-14

  • CT增强与MRI特异性对比剂增强在肝癌诊断中的价值比较
    磁共振成像;肝细胞癌中图分类号:R735.7;R445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20.10.004【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computed tomography (CT) enhancement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specific contrast en

    右江医学 2020年10期2020-12-14

  • 肝癌组织LncRNATINCR表达水平对术后复发的影响
    疗的132例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RT-PCR 法检测肝癌标本内LncRNA TINCR表达水平,采用ROC曲线和Kaplan-Meier法分析LncRNA TINCR表达水平对肝癌术后长期生存的影响。 结果 肝癌组织中LncRNA TINCR表达水平对术后复发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 0.818,特异度为72.73%,敏感度为83.12%,最佳判读值为1.82(P1.82的81例(61.36%)患者纳入高表达组,而肝癌组织LncRNA TINCR相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26期2020-11-17

  •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对肝细胞癌短期治疗效果的临床研究
    腹手术应用于肝细胞癌短期治疗时的效果。方法:50例患者根据手术治疗方式的差异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分别接受对应的手术治疗,比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长共计4项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在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长三项指标中,腹腔镜组患者的具体值更低,P值均<0.05。结论:相较于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应用于肝细胞癌短期治疗时,对患者机体造成的伤损更小(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量低),可推广应用。【关键

    康颐 2020年16期2020-11-10

  • CLCVP对肝细胞癌行腹腔镜肝叶切除手术相关指标及肝门阻断时间的影响
    LCVP)对肝细胞癌行腹腔镜肝叶切除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及肝门阻断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20年2月于我院接受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治疗的77例肝细胞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38例)与观察组(39例)。对照组采用正常中心静脉压技术,观察组采用CLCVP,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切肝时间、术中失血量)、肝门阻断时间、总住院时间、肝功能指标(AST、TBIL、ALT、AFP)、肾功能指标(SCr、BUN、ALB)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医学信息 2020年19期2020-11-10

  • CT与MRI增强扫描诊断肝细胞癌研究
    增强扫描诊断肝细胞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35例肝细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CT和MRI增强扫描,并与术后的病理报告进行对比分析,比较检验结果。结果:CT和MRI增强扫描多出现“快进快出”型强化,可见包膜强化,MRI动态增强扫描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高于CT,差异显著(P【关键词】 肝细胞癌;核磁共振成像;CT诊断【中图分类号】R24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20)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9期2020-10-26

  • 循环肿瘤细胞在肝细胞癌中的研究应用
    黄平【摘要】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在全球范围内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及死亡率高,预后差,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影响预后最主要原因包括早期诊断困难以及术后的肝癌复发转移。因此,HCC 的早期诊断以及病程监测对改善肝细胞癌患者的总体预后非常重要。循环肿瘤细胞(CTC)是由实体肿瘤脱落至外周血液循环中,与正常血细胞相比较,其标志物以及形态存在着明显差异。随着富集与鉴定技术的进步,在癌症的早期诊断、术后动态监测

    昆明医科大学报 2020年3期2020-10-14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皮生长因子;肝细胞癌;基因克隆;原核表达[中图分类号] R73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20)08(b)-0004-04[Abstract] Objective To construct a prokaryotic expression vector containing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and induce to

    中国医药导报 2020年23期2020-10-09

  • 血清甲胎蛋白、甲胎蛋白异质体、异常凝血酶原、鳞状细胞癌抗原联合检测对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
    )联合检测在肝细胞癌(HCC)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我院就诊的40例HCC患者、42例肝硬化(LC)患者、54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5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学指标及临床资料。检测各组受试者血清AFP、AFP-L3、DCP、SCCA的水平,比较4项血清标志物单独及联合诊断的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结果 与健康组比较,HCC组、LC组、CHB组血清AFP、AFP-L3、DCP、SCCA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肝细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22期2020-10-09

  • 酚酸类化合物抗肝细胞癌作用机制及应用的研究进展
    酸类化合物抗肝细胞癌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方法:以“酚酸”“肝细胞癌”“抗癌机制”“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Phenolic acid”“Anti-cancer mechanism”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PubMed等数据库中组合查询2000年1月-2020年4月发表的相关文献,对酚酸类化合物抗肝细胞癌的作用机制,以及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酚酸类化合物主要通过阻滞细胞周期,减缓细胞有

    中国药房 2020年17期2020-09-21

  • 三氧化二砷对肝癌细胞顺铂化疗敏感性的调节作用
    [关键词] 肝细胞癌;顺铂;化疗敏感性;三氧化二砷[中图分类号] R73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20)19-0029-04Regulatory effect of arsenic trioxide on cisplatin chemotherapy sensitivity of hepatocarcinoma cellsZHU Peifeng   TANG Chengwu   F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19期2020-09-14

  • 血清铁蛋白(FER)、甲胎蛋白异质体-L3(AFP-L3)联合检测诊断肝细胞癌的价值研究
    测,对于诊断肝细胞癌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入院接受治疗的肝细胞癌患者39例作为观察组,另外选择同时期在我院治疗的肝硬化患者作为对照组,然后再选取同期内在我院门诊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40人作为健康组。三组均采取单独检测和联合检测。结果:观察组的血清铁蛋白、甲胎蛋白异质体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两组,肝硬化组高于对照组,三组间检测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关键词:血清铁蛋白;甲胎蛋白异质体-;联合检测;肝细胞癌原发性肝癌

    介入医学杂志(英文) 2020年4期2020-08-31

  • 循环miRNA在肝细胞癌治疗及预后评估中的研究进展
    平[摘要] 肝细胞癌(HCC)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较高的致死率,HCC的早期有效诊断至关重要。微小RNA(miRNA)参与肝癌细胞增殖、分化、迁移、新生血管生成、细胞凋亡等活动过程,有望成为协助肝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的新生生物标志物。本文主要将血清或血浆的miRNA在肝癌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为肝癌的临床诊断、治疗以及评估肝癌的预后提供新思路。[关键词] 微小RNA;肝细胞癌;早期检测;治疗;预后[中图分类号] R735.7    

    中国医药导报 2020年16期2020-07-31

  •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CISD2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意义及功能网络关系
    ISD2)在肝细胞癌(H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临床病理意义及其潜在作用机制。方法Kaplan Meierplotter分析CISD2 mRNA表达与HCC患者5年生存率的关系;在线网页工具STRING构建CISD2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基因本体论富集分析CISD2蛋白质功能;网页工具TIMER分析CISD2在HCC中与免疫细胞浸润含量之间的关系;GSEA分析CISD2高表达在HCC中参与的信号通路。结果(1)CISD2 mRNA高表达的HCC患者的5年总生存

    右江医学 2020年6期2020-07-27

  • STX6在肝细胞癌预后评估中的作用
    )表达水平与肝细胞癌(肝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评估STX6在肝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通过TCGA公共数据库获得371例肝癌组织和肝癌旁组织STX6的表达数据及临床资料,分析STX6在肝癌组织及肝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对肝癌患者的预后影响。使用实时定量PCR检测58例肝癌患者的新鲜冷冻肿瘤组织样本及肝癌旁组织的STX6 mRNA表达水平。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8例肝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和肝癌旁组织、正常肝细胞LO2和7种人肝癌细胞系细胞STX6蛋白表达

    新医学 2020年6期2020-07-09

  • APE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肝细胞癌临床表型的相关性研究
    苷酸多态性与肝细胞癌(简称“肝癌”)不同临床表型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1月1日~12月31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介入放射科住院的125例初诊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提取基因组DNA,采用panel高通量数据分析进行APE1基因分型,分析各基因型与肝癌临床表型的关联性。结果 -141位点杂合突变基因型TG的患者较野生型TT患者出现较晚分期的风险增加(OR=4.513,95%CI:1.411~14.445,P0.05)。-141位点杂合突变基因型TG的患者较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13期2020-06-29

  •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肝细胞癌微环境中的研究进展
    肿瘤微环境;肝细胞癌;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735.7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20.04.014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肝癌,也是导致肿瘤相关死亡的第三大原因[1]。近些年来尽管治疗方法有所改进,但患者的5年生存率仍然很低,HCC發生和发展的机制仍有待进一步阐明。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不仅关注肿瘤细胞本身,也开始关注肿瘤细胞所处的环

    右江医学 2020年4期2020-05-18

  • 肝癌模型小鼠中线粒体源外泌体 基因的差异性表达分析
    泌体基因参与肝细胞癌(HCC)病理过程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 通过RNA-seq和生物信息学手段,分析HCC中差异表达的线粒体源外泌体基因(DEMEs)及其生物学功能。结果 HCC组织中共鉴定出93个DEMEs,其中74个表达下调,19个表达上调。表达下调的DEMEs经功能富集,共富集到4个生物学过程(biological process,BP)、4个细胞组分(cellular component,CC)、2个分子活性(molecular function,

    右江医学 2020年4期2020-05-18

  • 肝癌组织Mortalin表达水平对术后复发的影响
    [关键词] 肝细胞癌;表达;肝切除;复发;Mortalin[中图分类号] R73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20)05-0009-04Effect of Mortalin expression level on postoperative recurrence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LIN Yejue   TANG Chengwu   FEI Maoy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5期2020-05-06

  • 如何从源头降低我国肝细胞癌发病率
    酒精性肝病;肝细胞癌【Abstract】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is the third leading cause of cancer death worldwide, and more than half of the patients are from China. At present, the incidence of HCC in China is still not declining. How to r

    新医学 2020年4期2020-04-27

  • 甲胎蛋白异质体比率和血清异常凝血酶原联合检测对肝细胞癌的临床诊断价值
    )联合检测对肝细胞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于2018年3月-2019年5月收治的肝细胞癌患者83例(肝细胞癌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47例(慢性乙型肝炎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32例(原发性胆汁肝硬化组)。比较三组AFP、Pivka-Ⅱ和AFP-L3%水平,分析AFP、Pivka-Ⅱ和AFP-L3%单项检测与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并对肝细胞癌组Pivka-Ⅱ和AFP-L3%阳性率情况进行统计。结果:肝细胞癌组AFP、AFP-L3%和Piv

    中外医学研究 2020年6期2020-04-27

  • 外泌体相关跨膜蛋白上调整合素促进肝细胞癌中细胞迁移的研究
    膜蛋白基因在肝细胞癌(HCC)中的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以癌症来源外泌体相关跨膜蛋白基因为背景,以模型小鼠HCC组织和健康肝组织为材料,以RNA-seq和生物信息学作为分析手段进行研究。结果 于HCC中发现138个差异表达的外泌体跨膜蛋白基因,它们共参与11个生物学程序、28个细胞组分、9个分子功能、1个信号通路和5个编码蛋白序列特征。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些基因编码的蛋白多数含有拓扑结构域,主要参与细胞迁移、整合素信号通路、细胞粘连及癌症蛋白聚糖信号通

    右江医学 2020年3期2020-04-16

  • 肝细胞癌周围微小病灶的影像诊断及介入治疗效果
    要】目的:对肝细胞癌周围微小病灶的影像诊断以及介入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从本院近年收治的肝细胞癌周围微小病灶影像诊断的10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实施介入治疗,对肝细胞癌周围微小病灶患者血管造影、螺旋CT结果、介入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00例患者在诊断后检查出有40例患者肝細胞癌周围存在微小病灶,其中螺旋CT检查出10例,血管造影检查出9例,螺旋CT联合血管造影检查出21例。经过介入治疗后,患者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甲胎蛋白以及白蛋白水

    健康大视野 2020年4期2020-03-02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相关肝细胞癌的研究进展
    言,其发病与肝细胞癌之间存在极为密切的联系,且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未来将会成为引发肝细胞癌的主要诱因之一。在临床相关研究当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相关性肝细胞癌患者的病情带有较强的隐匿性,很多患者长期无明显症状,这就导致很多患者对病情存在忽略,在临床确诊的时候病情一般已经发展至中晚期,患者的整体预后情况很差。在此背景下,针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相关肝细胞癌患者进行多方面研究十分必要,对于这类患者的临床治疗存在重要意义。[关键词] 肝细胞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研

    中外医疗 2019年28期2019-12-23

  • 肝脏动态增强CT与肝脏MRI诊断肝细胞癌对比效果分析
    脏MRI诊断肝细胞癌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自2017.11~2018.10月间由本院收治的疑似肝细胞癌(HCC)患者80例作回顾性分析,以肝脏动态增强CT检查为对照组,以肝脏MRI检查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肝脏动态增强CT;肝脏MRI;肝细胞癌前言肝细胞癌(HCC)为原发性肝癌常见病理类型,占比达90%。其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但早期症状表现不典型,有一定隐匿性,出现有典型症

    健康前沿 2019年5期2019-10-21

  • 线粒体DNA D-LOOP区点突变和长期慢性肝炎、肝癌的相关性分析
    慢性乙肝相关肝细胞癌(HCC)患者44例,其中31例患者的癌组织和对应的癌旁组织及外周血,7例患者的癌旁组织和相对应的外周血,5例患者有癌组织和对应的外周血,11例癌组织和对应的癌旁组织。同时选取了11例来自肝移植患者供体者的肝组织及对应的外周血作为对照。提取标本的线粒体DNA,设计引物和PCR反应获得线粒体D-LOOP区,对PCR产物进行一代测序。 结果 一代测序数据结果显示长期慢性HBV肝炎可引起炎症肝组织和肝癌线粒体DNA D-LOOP区大量单碱基突

    中国医药导报 2019年26期2019-10-19

  • MBOAT7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生物信息学功能分析
    OAT7 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并进一步探讨 MBOAT7的生物学作用及功能。方法 利用 GEPIA数据库分析MBOAT7 基因在肝细胞癌中mRNA水平的变化,并对MBOAT7 基因的表达水平与肝细胞癌患者生存期进行分析。利用cBioPortal数据库和LinkedOmics数据库分析MBOAT7在肝细胞癌中共表达基因。利用Cytoscape3.7和STRING数据库对MBOAT7共表达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分析。结果 与正常组织相比,肝细胞肿瘤组织中MBOA

    昆明医科大学报 2019年2期2019-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