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筋膜触发点联合功能性训练对大学生颈肩痛的实证研究

2021-09-16 08:24高翔吴严冰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22期
关键词:筋膜功能性颈部

高翔 吴严冰

(1.武汉体育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9;2.郑州大学体育学院 河南郑州 4500441)

颈肩痛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疾病,颈肩疼痛可放射至头部、躯干和上肢区域[1]。随着计算机、手机、互联网的普及,颈肩痛的发病人群逐渐年轻化,高发年龄已降至30岁以下,尤以大学生较为突出[2]。肌筋膜疼痛触发点(MTrPs)是骨骼肌内结节处大量高度异常的敏感小点,研究证实MTrPs在损伤的骨骼肌中会出现远部牵涉痛、关节活动度受限和肌肉功能抑制等一系列症状,并抑制了损伤修复及肌肉功能的改善,而灭活MTrPs能缓解骨骼肌疼痛[3-4]。大量研究表明,功能性训练对损伤后的康复有显著效果,且能降低复发率[5]。该研究尝试运用肌筋膜触发点和功能性训练相结合的方法对颈肩痛进行治疗,并观察疗效,为寻求更好的治疗方法提供临床依据。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30名郑州大学体育学院颈肩痛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人,2组基线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年龄18~23岁;除颈肩疼痛外无其他症状,过去1年内出现颈肩疼痛3个月;通过检查有颈部肌肉紧张或条索、局部压痛、活动度受限等体征,但双上肢无颈神经根压迫症状;自愿加入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入组前3个月进行过或正在进行颈肩部康复训练者;进行X线片和物理检查,有病理性颈椎病或典型结构异常者;有运动系统、心脑血管等重大器官疾病者。

1.2 方法

1.2.1 实验方案

实验组采用肌筋膜疼痛触发点联合功能性训练的治疗方法。依据MTrPs理论,采用超声波对MTrPs进行灭活,每周1次持续4周。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情况设计针对性的功能性训练,其原理为拉伸、松解屈颈肌群,加强颈伸肌群力量。训练方法:(1)四向拉伸,5次/组,2~4组,主要作用为拉伸颈伸肌、颈屈肌,改善颈部不适。(2)前后平移颈部收缩练习,15~20次/组,2~4组,主要作用为收缩颈部深层屈肌群,加强颈部屈肌力量,使颈椎保持正常体位。(3)肩部拉伸,5次/组,2~4组,主要作用为放松肩部肌肉,缓解疼痛,改善圆肩不良体态。(4)静态仰头夹背练习,6次/5s,8组,主要作用为提高肩胛稳定性,改善圆肩驼背姿态,提高肩关节力量,改善肩颈部紧张。功能性训练每周3次,持续4周,训练结束后,对受试者进行相关肌肉的拉伸、放松。

对照组:单纯对MTrPs进行超声波治疗,每周2次,持续4周。

1.2.2 实验指标

受试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第2周、治疗后比较3组评分。(1)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表示疼痛状态(分值越低表明疼痛越轻)。(2)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eck Disability Index,NDI)此量表常用于颈椎功能状态评估(分值越高功能障碍越重)。(3)Odom疗效评定,分为优、良、可、差4个等级,此方法常用于疗效评定。

表3 实验组与对照组Odom疗效评定比较[n=15,例(%)]

1.2.3 统计方法

应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使用±s表示;2组之间差异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实验数据表明(见表1、表2),治疗前,2组受试者的VAS、ND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周治疗后,2组受试者的VAS、NDI评分呈现下降趋势,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周治疗后,实验组VAS、ND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因此,肌筋膜触发点联合功能性训练治疗大学生颈肩痛比单纯进行肌筋膜触发点治疗颈肩痛疼痛减轻或消失更快。

表1 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对比(n=15,±s)

表1 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对比(n=15,±s)

注:*表示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2 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NDI评分对比(n=15,±s)

表2 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NDI评分对比(n=15,±s)

注:*表示与对照组比较,P<0.05。

由表4可知,4周治疗结束后,实验组的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因此,肌筋膜触发点联合功能性训练治疗颈肩痛疗效更好且更为持久,不易复发。

3 讨论

实验数据表明,30名受试者在实验后VAS评分、NDI评分、Odom疗效评分3类指标的测试结果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实验组的变化较对照组更显著,说明2种不同干预手段对颈肩痛的影响不同,肌筋膜触发点结合功能性训练的效果更为明显。

MTrPs超声波疗法的理论依据:MTrPs是骨骼肌内结节处大量高度异常的敏感小点,在触发点处按压可以触摸到一条拉紧的肌带[6-7]。MTrPs分为活化触发点和隐性触发点[8],活化触发点表现为自发性疼痛,会引起局部或远处牵扯痛、压痛、交感现象和关节受限等症状[9-10]。

颈肩痛功能性训练的原理:(1)解决肌肉紧张度和力量不均衡的问题,通过功能性训练加强弱肌群力量,牵张紧张肌肉群,可使得两侧肌肉力量、紧张度均衡,减少肌肉的疲劳损伤,从而减小疼痛;(2)进行身体姿态的纠正练习,使各部位的骨骼恢复于正常体位,可有效减少疼痛的复发。通过功能性训练能够有效提高颈部肌肉力量、耐力、柔韧性和颈椎核心稳定,改善患者颈痛与颈椎活动度[11-13],是防止MTrPs形成或复发的重要手段[14]。该研究在实验组进行超声波治疗的同时加强弱肌肉群,拉伸放松紧张肌肉群解决颈部肌力不均问题,使颈部生物力学结构平衡,各部位骨骼恢复于正常体位,达到预防疼痛再次复发的目的。

4 结语

该研究证实,通过对MTrPs灭活同时联合功能性训练对颈痛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进行灭活MTrPs治疗。肌筋膜疼痛触发点联合功能性训练可以提升治疗效果,同时具有协同作用,能够很好地消除疼痛及症状,无不良反应,是一种简单易行、效果明显的治疗颈肩痛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筋膜功能性颈部
颅底筋膜结构的解剖学研究进展
中医外治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
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术前高频超声诊断分析
放风筝注意三件事
筋膜枪,真的那么神奇吗
筋膜枪成“网红”消费品
“网红”筋膜枪有用吗?
亚洲丰系列功能性肥料
造出一个天鹅颈
电视新闻的三大功能性硬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