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医院发热门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标准化防控策略的探索

2021-09-22 01:27王楚黄霞姜永梅谭莎莎薛婷徐文超
精准医学杂志 2021年4期
关键词:含氯口罩门诊

王楚 黄霞 姜永梅 谭莎莎 薛婷 徐文超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山东 青岛 266003 1 感染性疾病科; 2 护理与院感管理处)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为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目前已成为全球性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已宣布将该病纳入国家“乙类”传染病,采取“甲类”传染病防控措施[1]。我院作为大型三甲医院,疫情初期我院迅速启动了应对疫情的工作预案,加大管理的力度。面对疫情的长期性与复杂性,发热门诊工作压力与日俱增,加强发热门诊感染防控的标准化建设与管理是医院院感管理的重点之一。运用标准化工作程序[2],可有效做到传染病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我院曾成功筛查并治愈出院山东省首例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截至目前已治愈出院30例该病患者,医患零交叉感染。为了早日战胜疫情,防止发热门诊患者及医护人员交叉感染现象的发生,现将我院突发COVID-19疫情下发热门诊感染防控标准化管理情况报告如下,以期为其他综合医院发热门诊区域的感染防控提供参考。

1 预检分诊感染防控流程标准化建设

遵循以COVID-19防控为主线,以医患零交叉感染为目标,建立标准化预检分诊流程。

1.1 发热门诊设置

在接到上级部门COVID-19疫情发布后,我院立即行动,原有流程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存在一些不尽合理的环节,如何快速调整布局,再造流程是医院防控COVID-19疫情的关键。①迅速启动发热门诊,将发热门诊分为COVID-19疫区发热门诊(简称疫区发热门诊)和普通发热门诊,疫区发热门诊负责接诊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中规定的流行病学史的发热患者,普通发热门诊负责接诊排除上述流行病学史的COVID-19相关表现的发热患者。疫区发热门诊与普通发热门诊在建筑布局上相对独立,并与普通门(急)诊相隔离,标识醒目,均有独立的出入口,符合《山东省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设置规范》要求。②根据COVID-19疫情防控要求,合理划分污染区、潜在污染区、清洁区,各分区间增加物理隔断,同时保证各通道畅通,同时协调施工人员,明确施工方案,进行流程再造。③为筹建定点留观病房,在门诊外围独立区域进行扩建,由院感科全程指导,合理划分“三区两通道”,全部采用分体式空调通过风,各区域严格达到隔离要求。

1.2 预检分诊

根据疫情实时动态的变化和发热患者具体情况,准确分诊。医院在门诊大厅门口设置第一道“关隘式”发热预检分诊处,在医技楼及住院部等开放性通道设预检分诊关口,红外线体温仪测体温,严格查看健康码,体温超过 37.3 ℃的患者由工作人员引导至发热门诊,在疫区发热门诊及普通发热门诊入口处设置第二道分诊关口,实行全天值班制,每班次做好发热预检分诊信息登记。这样缩短了发热患者的就诊时间,避免了院内交叉感染。

1.3 落实首诊负责制

全体医护人员高度警惕,及时发现相关患者,避免漏诊、误诊。一旦发现疑似病例,立即在疫区发热门诊单人、单间隔离。同时按照医院制定的流程上报相关机构和人员。疑似患者离开诊室后,立即消毒诊室并启用备用诊室,并按要求做好各种登记备案;非疑似患者对症处理、居家隔离。

1.4 发热门诊对疑似COVID-19患者接诊的标准化流程

患者就诊,预检分诊护士首先询问流行病学史,无流行病学史,普通发热门诊就诊,经医生筛查,非可疑患者给予对症处理。可疑患者经专家组会诊引导至留观室单间隔离,再进一步筛查。有流行病学史的患者,由专人引导至发热门诊就诊,非可疑患者,给予相应处理,居家隔离观察;可疑患者,至留观室单间隔离,逐级上报。核酸检测阴性,留院观察间隔24 h以上,连续两次核酸检测阴性方可以排除COVID-19。核酸检测阳性,转运至定点医院,进行网络直报。见图1。

图1 发热门诊疑似COVID-19接诊标准化流程

2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实施人员标准化防护,防止交叉感染

2.1 患者管理

进入发热门诊的所有患者及家属必须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由分诊护士指导正确佩戴方法,减少陪人,必要时一患一陪;医生接诊严格执行“一患一诊一室”,医患距离尽量>1 m,防止交叉感染。根据轻重缓急适时调整患者就诊顺序[3]。

2.2 发热门诊区域消毒管理

加强通风及消毒。每日通风换气至少4次,每次至少30 min,有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应先完全清除污染物后再消毒。物体表面、地面用1 000 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或者喷洒消毒,每日4次,作用30 min后清水擦拭。空气消毒机24 h持续运行;夜间对所有处置室、治疗室以及留观室等进行紫外线消毒,时间1 h。物品应该分区使用、分类放置,并采用1 000 mg/L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作用时间至少30 min。含氯消毒液每日现用现配、检测浓度并记录。制定详细的日常消毒登记表,确保每项措施落实到位。每例可疑患者就诊后,启用备用诊室进行接诊。可疑患者单间隔离,同时对其就诊的诊室给予过氧化氢消毒机消毒2 h,将物品表面、地面等用1 000 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或喷洒消毒。

2.3 医疗废物管理

医疗废物不能超过包装袋3/4满,使用双层黄色医疗垃圾袋,采用鹅颈结式封口,分层包扎,确保封口严密。每个袋口贴标识注明科室、产生日期及类别,并注明“新冠”字样。离开污染区之前,在外面加套一层医疗废物包装袋,或用1 000 mg/L含氯消毒液均匀喷洒消毒[4],避免污染,若污染再套一层医疗废物袋,然后按标准化流程转运、处置。

2.4 标本转运

疑似患者的标本逐一采取专用转运箱密闭转运,转运箱用后立即用1 000 mg/L的含氯消毒液进行喷洒消毒。如有遗撒,用吸附材料吸附后,采用1 000 mg/L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拭消毒。疑似患者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若为阳性,立即采用标准负压型救护车一车一人隔离转运至COVID-19专用负压隔离病房,进行集中救治。

2.5 医护人员防护

发热门诊工作人员属于高风险暴露人群,普通发热门诊、疫区发热门诊、隔离留观病房采用二级防护措施,要求穿内穿衣、防护服或隔离衣,戴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帽子,手套、鞋套,严格执行手卫生[5]。一旦发生呼吸道暴露按应急预案处置,具体标准化防护流程如下。

2.5.1穿戴防护用品流程 手卫生→戴医用防护口罩和帽子(进行口罩密封性测试,确保密闭性良好)→穿防护服/隔离衣→戴护目镜/防护面屏→戴手套→必要时穿戴鞋套→确保穿戴符合要求后医护人员方可进入污染区

2.5.2脱除防护用品流程 进入一脱区后手卫生→摘除护目镜/防护面屏→脱除防护服/隔离衣、手套、鞋套→手卫生→进入二脱区后手卫生→摘除帽子和医用防护口罩→手卫生→戴医用外科口罩→进入清洁区。

2.5.3呼吸道职业暴露后的处置流程 发生呼吸道暴露,即刻采取措施保护呼吸道,用规范实施手卫生的手捂住口罩或紧急外加一层口罩,按规定流程撤出污染区。根据情况用清水、0.1%过氧化氢溶液、碘伏等清洁口腔或(和)鼻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后离开,及时上报[6]。

2.6 意外暴露人员隔离

对在诊疗中无意接触过COVID-19或疑似患者的工作人员,尽快组织专家对其进行风险评估,高风险暴露者按密接人员管理。

3 明确岗位职责、修订标准化工作流程、感染防控内容培训到位

3.1 发热门诊医护人员调配

随着COVID-19疫情的发生与进展,发热门诊护士长应针对疫情变化及感染防控的要求,及时对医护人员调配,以满足门诊防护要求[7]。

3.2 修订标准化工作流程及加强医务人员感染防控内容的培训

针对COVID-19疫情,我院制定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预防与控制管理规定》、《发热门(急)诊预检分诊流程》、《门(急)诊预检分诊医务人员着装流程》等文件。发热门诊作为重点一线,认真学习、运用PDCA实施科学化、标准化管理[3],保证有效执行。根据COVID-19诊疗方案的不断更新,不断补充、完善培训内容[8]。采取集中培训、操作演示、网络视频等多种形式,按照各环节的标准化流程对人员进行培训[9],包括预检分诊要求、穿脱防护服、疑似病例的隔离与交接、标本采集与运送等,确保人人达标。

4 健康教育

安抚、宣教到位。疫情高峰期患者常出现紧张、焦虑、恐慌情绪,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正确应对,给予心理疏导,安抚不良情绪[10];进行健康宣教,通过发放COVID-19相关知识材料、播放视频、现场演示等方式,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认知,科学防护,防止呼吸道飞沫及接触等方式传播。指导正确实施手卫生,按照内-外-夹-弓-大-立-腕七步洗手法,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 s;选择一次性外科口罩,深色面朝外,佩戴时将折面完全展开,将口、鼻、下颌完全包住,压紧鼻夹,使口罩与面部能够完全贴合;居家单间隔离、戴好口罩,房间每日通风2~3次,每次至少30 min;限制密切接触者活动;注意咳嗽、打喷嚏对他人的影响及防护等[11];维持良好的就诊秩序,缩短就诊时间。

5 小结

面对COVID-19疫情的突发及进展,有序组织、严格筛查、规范培训、精准隔离、依法依规履行职责,我院发热门诊在COVID-19疫情的标准化防控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先后有200余名医护人员参加了发热门诊工作,无一例发生交叉感染,为战“疫”期间发热门诊的防控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猜你喜欢
含氯口罩门诊
门诊支付之变
合理施用含氯化肥可提高猕猴桃产量和品质
含氯消毒剂,别仅凭名字辨别
戴口罩的苦与乐
因为一个口罩,我决定离婚了
雾霾口罩
含氯尾气处理方法及现状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