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硫酸氢钠及亲水柔软剂对涤纶/羊毛混纺织物服用性能的影响

2021-09-25 03:33陈和平刘光平曾跃兵刘丽芳
毛纺科技 2021年9期
关键词:亲水性亲水涤纶

陈和平,刘光平,曾跃兵,刘丽芳

(1.东华大学 纺织学院,上海 201620; 2.重庆三五三三印染服装总厂有限公司,重庆 402260)

涤纶/羊毛混纺织物广泛应用于服装面料,有着挺括度高、耐磨性好、抗皱性好等诸多优点,但也存在着亲水性差、有刺痒感[1]等问题。涤纶/羊毛混纺织物产生刺痒感除了与纤维直径、刚度、长度等因素有关外,还与羊毛鳞片有关[2],人体皮肤接触羊毛时会产生刺扎的不适感,大大降低了其服用舒适性。为提高面料的服用舒适度,可对羊毛鳞片进行处理。常见的处理工艺中,树脂处理法工艺简单[3],但处理后织物手感偏硬,并且由于纤维表面树脂薄膜会脱落,导致耐久性差;酶处理法[4]安全、作用条件温和,但是存在着损伤纤维内部结构的问题;氯化法[5]处理成本低、效果明显,不过由于处理后的废水含有卤化污染物对环境有害,不符合环保理念。微溶解法是一种溶解固体表面、但是基本不损害其内部结构的方法,已被运用在棉麻织物改性上[6],但在羊毛刺痒手感整理上未见报道。为了不破坏羊毛内部结构并且能低成本、环保高效的消除羊毛鳞片,本文采用NaHSO3/尿素微溶解体系对羊毛鳞片进行溶解[7],NaHSO3和尿素能分别破坏鳞片表层的二硫键和氢键,以此来改善羊毛织物的手感。由于二者均是廉价易得、运用广泛的工业品,在羊毛改性上有大规模应用的潜力。

涤纶纤维强力高、耐热性好、面料挺括,但是吸湿性差,易起静电[8]。为了改善涤纶服用舒适性,可通过物理改性和化学改性[9]来降低其疏水性。常见的碱减量法[10]用于亲水处理高效简单,但是处理涤纶/羊毛混纺织物时,不但会损伤涤纶强力,也会直接溶解羊毛纤维。等离子体[11]、高能射线辐射接枝处理等方法虽然能得到亲水性涤纶,然而目前并不适合工业化大生产。柔软剂整理是一种简便高效的手感改性方法,在生产中常用于棉、涤纶的手感改善[12]。为了兼顾织物手感及亲水性,本文采用NaHSO3/尿素体系和天银FC-271阳离子型亲水柔软剂对涤纶/羊毛织物进行处理,研究其对改善织物刺痒感、亲水性的影响。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材料

涤纶/羊毛80/20混纺平纹织物(重庆三五三三印染服装总厂有限公司),经向密度252根/(10 cm), 纬向密度206 根/(10 cm)。

试剂:亚硫酸氢钠(分析纯,北京伊诺凯科技有限公司)、尿素(分析纯,上海凌峰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无水乙醇(分析纯,上海凌峰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天银阳离子型亲水柔软剂FC-271(青岛天银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去离子水(实验室自制)。

1.2 实验仪器

P-A0染色轧染小样机(无锡阳搏印染机械设备有限公司)、FA2204C电子天平(PrecisaLite公司)、WG-9000鼓风干燥机(天津市通利信达仪器厂)、KT-24P摇摆小样染色仪(靖江市华夏科技有限公司)、超声波清洗机(广东固特超声股份有限公司)。

1.3 实验方法

1.3.1 羊毛微溶解整理

裁取10块10 cm×10 cm的涤纶/羊毛混纺织物试样,置于无水乙醇中超声波清洗5 min,再用蒸馏水反复清洗后于烘箱60 ℃干燥20 min备用。将清洗后未处理的涤纶/羊毛织物作为对照组,经过以下工艺处理后的织物作为实验组。

称取60 g尿素加入1 L去离子水中配制1 mol/L尿素溶液,然后分别加入0、10、20、30、40 g NaHSO3,依次标为试样1#、2#、3#、4#、5#;将清洗后的涤纶/羊毛织物置于不锈钢杯中,再加入200 mL不同质量浓度的NaHSO3/尿素溶液,然后将不锈钢杯置于摇摆小样染色仪中振荡,染色机电脑输入频率为50 Hz,反应温度为80 ℃,时间为2 h;然后将织物取出,用去离子水洗净,在60 ℃烘箱中干燥15 min。

1.3.2 亲水整理

优选刺痒感整理后的涤纶/羊毛织物,采用天银亲水柔软剂FC-271浸轧处理,试剂质量浓度分别采用10、20、30、40 g/L 4个梯度,对样品的处理方法和编号如表1所示;浴比均为1∶20,采用一浸一轧工艺,轧余率80%,烘焙温度130 ℃,烘焙时间90 s。织物试样整理见表1。

表1 织物试样整理 g/L

1.4 测试与表征

1.4.1 刺痒感主观评价

羊毛刺痒感的评价目前并无统一标准,参照FZ/T 30005—2009《苎麻织物刺痒感评价方法》测试整理后试样的刺痒感,根据刺痒的感受,将刺痒感划分为5个等级,分级标准见表2。

表2 刺痒感评价分级标准 级

测试时为了更精确反应刺痒感受,将织物置于测试者前臂、颈部、肩部3个触觉敏感处,3处测试均完成后进行刺痒评级。青年人群触觉较为敏锐,为保证评级准确,测试选择5位身体健康青年测试者,每个试样的刺痒感评价值由5位测试者进行评价,取平均值。测试者基本信息见表3。

表3 测试者信息

1.4.2 表面接触角测试

根据标准DB44T 1872—2016《纺织品 表面润湿性能的测定 接触角法》,采用德国Dataphysics公司OCA15EC型接触角测试仪,裁剪70 mm×40 mm试样,用双面胶黏贴在76 mm×46 mm玻璃片上,用5 uL大小的液滴进行测试,每个样品测试10次,取其平均值。

1.4.3 表面形貌观察

采用DXS-10ACKT扫描电子显微镜(上海田京电子光学公司)对试样表面形貌进行观察。

1.4.4 化学结构测试

采用Nicolet 6700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赛默飞世尔科技公司)测试试样的红外化学结构。

1.4.5 力学性能测试

采用南通宏大公司HD026NS多功能电子织物强力仪,根据GB/T 3923.1—2013《纺织品 织物拉伸性能 第1部分: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条样法)》测试织物断裂强度,试样长度为(250 ± 2) mm、宽度为(50±2) mm,夹距为200 mm,拉伸速度为100 mm/min。

根据GB/T 3917.3—2009《纺织品 织物撕破性能 第3部分:梯形试样撕破强力的测定》测试试样撕破强度,试样尺寸为(75±1) mm×(150±2) mm。

2 结果与讨论

2.1 刺痒感评价

根据以上工艺,对织物进行测试,试样刺痒感评价结果见表4。由表4可知,随着NaHSO3质量浓度的增加,涤纶/羊毛混纺织物的刺痒感逐渐下降,在质量浓度为30 g/L时刺痒感降低为2.8级;当质量浓度增加到40 g/L时刺痒感保持不变。刺痒感有一定程度下降有以下2点原因:羊毛鳞片的溶解使得纤维摩擦因数下降,减少纱线的原纤化从而降低刺痒;少量—SH在被氧化时生成了—SOXH,降低了纤维的刚度。本文将NaHSO3质量浓度优选为30 g/L,添加亲水柔软剂对试样进行处理,测试结果表明二者的复合作用可显著降低试样刺痒感。在NaHSO3、亲水柔软剂质量浓度均为30 g/L时,试样刺痒感降低为1.2级;继续增加亲水柔软剂的质量浓度,试样刺痒感略有降低;但综合考虑试样刺痒感及生产成本,本文优选NaHSO3、亲水柔软剂质量浓度均为30 g/L。

表4 试样刺痒感评价结果 级

2.2 亲水性能分析

不同条件下涤纶/羊毛混纺织物的接触角测试结果如表5所示。由表示出,NaHSO3/尿素溶液处理后试样1#~5#的接触角从142.2°逐渐下降到137.5°,亲水性略有提高,主要是因为羊毛鳞片的溶解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试样的亲水性;但添加亲水柔软剂后,试样接触角显著下降,亲水柔软剂浓度为40 g/L时试样接触角降低到119.3°;此外,试样4#的接触角为137.9°,试样6#的接触角为125.7°,说明亲水柔软剂比NaHSO3/尿素溶液对试样亲水性的改善作用更为显著;而试样9#的接触角为124.1°,与试样6#的接触角接近,进一步说明在改善亲水性方面,主要是亲水柔软剂在发挥作用。

表5 接触角测试结果

2.3 纤维表面形貌分析

不同条件下羊毛纤维表面形貌如图1所示。可见,未经NaHSO3处理的羊毛纤维表面有着完整、清晰的鳞片结构(图1(a))。随着NaHSO3质量浓度的增加,鳞片的破坏程度也在逐渐加剧。低质量浓度溶液下鳞片的表面被钝化,鳞片密度虽然没有变化但有脱落的趋势(图1(b));在NaHSO3质量浓度达到20 g/L时,鳞片已经有部分脱落,鳞片厚度变薄,表面光滑程度增加(图1(c));在NaHSO3质量浓度达到30 g/L时,鳞片的溶解程度更加明显,其厚度显著下降,边缘变得模糊 (图1(d));在NaHSO3质量浓度达到40 g/L时,鳞片结构基本消失,羊毛纤维表面变得较为光滑(图1(e));在对NaHSO3/尿素处理后的织物进行柔软剂整理后,鳞片特征基本消失,羊毛纤维表面的光滑程度大大提高(图1(f))。

图1 不同条件下羊毛纤维表面扫描电镜照片(×1 000)

2.4 红外光谱图分析

图2 整理前后试样的红外光谱图

2.5 力学性能分析

不同处理条件下,涤纶/羊毛混纺织物的撕破强力、断裂强力测试结果见表6。由表6示出,试样1#~5#的拉伸和撕裂强力均随着NaHSO3质量浓度的上升而略有下降,这与羊毛纤维表面鳞片溶解有关,羊毛鳞片的减少会降低纤维表面摩擦因数,使得纤维间抱合力降低,从而影响织物强力。但试样中涤纶纤维占比80%,涤纶纤维基本不受NaHSO3/尿素溶液影响,因而强力略有下降。而试样9#的经纬向拉伸断裂强力仍呈下降趋势,但撕裂强力有所提高;这是由于经亲水柔软剂处理后,纤维变得平滑易于滑动,在经受撕裂作用时易于形成较大的撕裂三角区,从而提高撕破强力;但是纤维间抱合力降低,从而降低了拉伸断裂强力。

表6 试样断裂强力及撕破强力 N

3 结束语

采用NaHSO3/尿素微溶解体系,可部分溶解羊毛纤维表面鳞片,再经亲水柔软剂整理后,能够进一步降低织物刺痒感、改善亲水性。在NaHSO3和亲水柔软剂质量浓度均为30 g/L时,羊毛纤维表面鳞片出现明显溶解现象,织物刺痒感明显下降,亲水性有所改善,显著提升了织物的服用性能。值得注意的是,该溶解体系在处理有色毛/涤纶混纺织物的过程中,高温下会出现织物染料掉色的情况,实际生产中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染色与微溶解的工序。

猜你喜欢
亲水性亲水涤纶
涤纶短纤维干热收缩率测量不确定度分析
影响涤纶短纤维干热收缩率因素探讨
涤纶十字异型色丝生产工艺实验分析
江心岛
舒适首选,青岛新维纺织迭代涤纶受追捧
一种亲水性温敏聚合物荧光探针的制备及用于农产品中铝离子的检测
木本油料文冠果APETALA2基因全长cDNA序列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城市公共游园中对人亲水性的安全性思考
高温引爆“亲水”经济
聚偏二氟乙烯亲水改性专利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