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对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流动力学及Lp-PLA2、Hcy水平的影响*

2021-10-14 10:20高颖姚定国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9期
关键词:桂枝黏度黄芪

高颖, 姚定国

(1.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苏州九龙医院 内分泌科, 江苏 苏州 215000; 2.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内分泌科, 浙江 杭州 310053)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lower-extremity arterial disease,LEAD)是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常见的慢性血管并发症,如不及时干预,不仅会导致患者发生下肢缺血性溃疡和坏疽,还可能增加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健康[1-2]。现代医学对于LEAD治疗,主要采取抗血小板聚集、扩血管药物及控制危险因素等措施进行干预,但疗效常难以达到预期,探讨有效的防治方法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中医药以其多靶点、多效应、整体调节的特点,已成为临床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T2DM合并LEAD的防治中也表现出独特优势[3]。中医认为,T2DM合并LEAD属于“脉痹”、“血痹”等范畴,为本虚标实之证,以气阴两虚为本,血瘀脉阻为标,应行益气养阴、活血化瘀通脉之治法[4-5]。黄芪桂枝五物汤是治疗“血痹”的经典方,具有健脾益气养阴、活血通痹之功效,且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6],但目前关于其对于T2DM合并LEAD疗效的研究报道尚少见,特别是关于其作用机制仍缺乏深入研究报道。近年的研究发现,脂蛋白相关磷脂酶(lipoprotein 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和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可能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与T2DM合并LEAD的发生发展相关[7-8]。因此,本研究旨在观察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T2DM合并LEAD的疗效,并通过检测患者血流动力学及Lp-PLA2、Hcy水平变化,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2月—2019年10月收治的T2DM合并LEAD患者为研究对象,要求T2DM诊断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中相关标准[9],LEAD诊断符合《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诊治中国专家建议》中相关标准[10],气阴两虚证兼血瘀证中医分型诊断符合《糖尿病足中医诊疗标准》[11],入选患者年龄18~70岁,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时排除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伴糖尿病急性并发症者、合并其他内分泌疾病者、恶性肿瘤患者、既往有下肢手术史者、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及对本试验用药过敏者。共纳入T2DM合并LEAD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n=60)与观察组(n=60),2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见表1。

1.2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均予以抗凝、抗血小板聚集及控制血糖等基础治疗,并予以饮食、生活方式干预。对照组予以西洛他唑片(国药准字H20046390,重庆华森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口服,100 mg/次、2次/d)、前列地尔注射液(国药准字H20103100,西安力邦制药有限公司;每次10 μg溶于10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1次/d)。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予以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汤方组成为黄芪30 g、桂枝10 g、白芍15 g、生姜18 g、大枣10 g、天花粉20 g、党参15 g、鸡血藤15 g、当归10 g、川芎10 g、地龙12 g、水蛭10 g及甘草5 g,并随症加减,神疲倦怠、气短懒言者在原来配方基础上加党参至30 g,五心烦热、皮肤干燥者加玄参、知母各10 g,头重如裹、肢体麻木者加白芥子、法半夏各10 g;1剂/d,水煎,取汁300 mL,于早晚2次分服。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

1.3 观察指标

1.3.1一般资料和不良反应 收集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T2DM病程、Fontaine's分期及下肢病变部位等]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包括头痛、皮疹、恶心呕吐及腹泻等)。

1.3.2疗效评价[12]对2组患者治疗后疗效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评价,规定治愈为临床症状、体征(患肢疼痛、麻木等)基本消失,中医症状评分降低≥90%;显效为临床症状、体征(患肢疼痛、麻木等)明显好转,中医症状评分降低≥70%;有效为临床症状、体征(患肢疼痛、麻木等)有所好转,中医症状评分降低≥30%;无效为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无好转,中医症状评分降低不足30%;以治愈、显效、有效合并为总有效。

1.3.3血管踝肱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ABI)检测 2组患者于治疗前后取仰卧位,于双侧踝部、上臂分别放置气袖,采用血管超声仪(美国Boston Science公司)进行足背动脉或胫前动脉、胫后动脉及肱动脉收缩期的动脉压,并计算2者的比值即为ABI。

1.3.4中医症状评分 2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2]进行中医症状评分,将病情严重程度分别计0分(无)、1分(轻度)、2分(中度)及3分(重度)。

1.3.5血流动力学检测 采集2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静脉血4 mL,采用DV-S型黏度计(美国Brookfield公司)进行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的测定,采用Wintrobe法进行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测定,采用微量热沉法进行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的测定。

1.3.6炎症因子检测 采集2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静脉血5 mL,3 0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Lp-PLA2及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的测定(试剂盒为上海舜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产品),采用酶循环法进行Hcy的测定(试剂盒为中升北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产品);两组均于治疗前、疗程结束后分别测定1次。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对照组与观察组T2DM合并LEAD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照组与观察组T2DM合并LEAD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2.2 临床疗效

观察组T2DM合并LEAD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观察组和对照组T2DM合并LEAD患者临床疗效[n(%)]

2.3 ABI及中医症状评分

治疗前2组T2DM合并LEAD患者ABI及中医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2组T2DM合并LEAD患者治疗后ABI增高、中医症状评分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T2DM合并LEAD患者治疗后ABI增高、中医症状评分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观察组和对照组T2DM合并LEAD患者ABI及中医症状评分

2.4 血流动力学指标

治疗前2组T2DM合并LEAD患者间全血黏度、血浆黏度、ESR及Fib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T2DM合并LEAD患者全血黏度、血浆黏度、ESR及Fib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2DM合并LEAD患者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ESR及Fib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观察组和对照组T2DM合并LEAD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

2.5 血清Lp-PLA2、Hcy及hs-CRP水平

治疗前2组T2DM合并LEAD患者间血清Lp-PLA2、Hcy及hs-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T2DM合并LEAD患者血清Lp-PLA2、Hcy及hs-CRP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2DM合并LEAD患者治疗后血清Lp-PLA2、Hcy及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观察组和对照组T2DM合并LEAD患者血清Lp-PLA2、Hcy及hs-CRP水平

2.6 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2组T2DM合并LEAD患者不良反应主要为头痛、皮疹、恶心呕吐、腹泻等,均为轻微症状;2组T2DM合并LEAD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观察组和对照组T2DM合并LEAD患者的不良反应[n(%)]

3 讨论

LEAD的主要病理改变是动脉粥样硬化,血管中膜钙化,动脉硬化狭窄、闭塞,引起下肢缺血缺氧,诱发血管病变,其发生发展与炎症反应、血管内皮功能紊乱及胰岛素抵抗等密切相关[13]。早期积极防治对于延缓LEAD进展、提高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表明,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T2DM合并LEAD疗效较好,能够有效改善ABI、中医症状评分及血液流动学,缓解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良好。

中医认为,T2DM合并LEAD属于“脉痹”、“血痹”等范畴,属于本虚标实之证,本为气阴两虚,标为血瘀脉阻[14-15]。根据“久病入络”之理论,认为糖尿病治疗失宜,病情迁延,日久脏腑柔弱,耗气伤阴,气虚血行无力,血滞不流成瘀,且脾虚津凝生痰,痰瘀互结,脉络不通,筋脉痹阻、失养,而致诸证[16]。本病以老年患者居多,其元气不足,气血亏虚,气滞血凝、阻滞脉道,正如《灵柩·营卫生会篇》曰“老者之气血衰,其肉枯,气道涩”,阐述了气虚是本病发生之关键[17]。《素问·痹论》有云:“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指出血液凝固不畅、瘀血阻塞脉道是“脉痹”的关键发病机制[18]。因此,从“气虚血瘀”之中医病机出发,T2DM合并LEAD治疗需标本兼顾,在益气养阴的基础上,还应注重活血化瘀通脉。

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中,黄芪益气健脾,党参补肺健脾益气、养阴生津,二者均为补气之要药;天花粉为滋阴生津之王,既可清热泻火,又可生津止渴;桂枝温经通痹;白芍养血和营,与桂枝合用可调营卫、通血痹;当归、川芎养血和营、活血化瘀;地龙、水蛭活血化瘀,善于搜剔窜透,攻通邪结,活血通络,并可引诸药下行,直达病所;鸡血藤、大枣、生姜补血活血,和营通络;总之,全方标本兼顾,合奏益气养阴、活血化瘀、通经活络之功效。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ABI高于对照组,表明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T2DM合并LEAD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扩张血管平滑肌,减小周围动脉阻力,提高搏动指数,缓解临床症状。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既能够补益宗气、养阴生津,使脾能生化,又可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攻补兼施,从而促进机体恢复[19]。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不仅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力,还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白芍具有松弛血管平滑肌,提高器官血流量的作用;桂枝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当归、川芎具有显著抗炎作用;地龙具有消炎通络的作用;鸡血藤可抗血小板聚集[20-21]。由此可见,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能够通过发挥多角度、多靶点作用而促进T2DM合并LEAD患者病情缓解。

血流动力学检测能够反映机体血液循环状况[22],本研究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全血黏度、血浆黏度、ESR、Fib均低于对照组,表明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能够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肢体血供,进而减轻动脉硬化闭塞症状,这可能与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具有的抗血小板聚集、舒张外周血管及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有关。

炎症反应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动脉闭塞过程[23]。炎性细胞因子释放、浸润,可引起平滑肌细胞增生、内膜增厚及血管重塑,进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动脉硬化闭塞[24]。Lp-PLA2是一种新型的炎性反应介质,在促进AS形成中有着重要作用[25-26]。Lp-PLA2主要由成熟的巨噬细胞合成、分泌,能够水解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上的氧化卵磷脂,促使炎性反应发生,诱导动脉内膜损伤,导致血管病变[27]。Hcy作为一种血管损伤性氨基酸,能够引起血管内皮损伤,激活机体凝血功能,诱发动脉血管炎症反应,进而导致动脉硬化性病理改变[28]。研究显示,Lp-PLA2、Hcy介导的炎症反应可能参与了T2DM合并LEAD的发生发展[29]。hs-CRP是典型的炎症反应标志物,通过多种途径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30]。因此,检测血清Lp-PLA2、Hcy及hs-CRP对于疗效评价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Lp-PLA2、Hcy及hs-CRP均低于对照组,提示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能够有效抑制炎症反应,从而可能延缓病情进展。

综上所述,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T2DM合并LEAD患者,能够改善其血流动力学,降低血清Lp-PLA2、Hcy及hs-CRP水平,缓解临床症状,提高ABI,增强疗效,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但本研究样本量较小,其结果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猜你喜欢
桂枝黏度黄芪
黄芪“跑步鸡”带领乡村产业“跑”起来
“补气之王”黄芪,你吃对了吗?
基于发动机油运动黏度计算高温高剪切黏度的研究与应用
黄芪枸杞茶补气血虚弱
PMA黏度指数改进剂对减振器油性能的影响
内燃机油黏度特性和分类标准
黄芪是个宝
喊魂
我的发现
睡前一杯水可以预防脑血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