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化学习与整本书阅读教学*——以《三国演义》为例

2021-10-20 02:52卜春富
江苏教育 2021年63期
关键词:三国演义整本书深度

卜春富

借助项目化学习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可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四大名著之一,是我国传统文学的经典作品,蕴含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笔者以《三国演义》为例,谈谈自己在项目化学习视域下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做法和体会。

一、立足“四基”目标引领,引导整本书阅读有序开展

1.设计导读,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语文知识的学习需要浓厚的学习兴趣作为引导,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构建阅读期待,指引学生逐步走向深度阅读。阅读导读任务能够让学生迅速熟悉作品的创作背景,对学习的内容有基本了解。

2.确定项目化学习的基本目标。

在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实施项目化学习的模式,是为了有效解决学生在阅读中容易出现机械阅读、浅表阅读以及虚假阅读的现象。[1]在《三国演义》整本书阅读中,可以明确项目化学习的基本目标:在篇幅巨大、人物众多、情节复杂的内容中,通过深度阅读理清写作的脉络,领会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核。通过学习目标的达成实现学习的拓展延伸,让学生回到循环阅读的起点,在阅读交流中培养思辨能力,在提升文化常识的过程中积累语文知识。

3.立足“四基”,确定整本书阅读内容。

笔者以“四基”为原则来实施整本书阅读项目化学习。首先是基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设定本任务群的学分为1分,课时长度为18课时,教师根据教学安排可以设置在两个学期进行授课。其次是基于文本特征。由于各本书目的文本特征是有差异的,在开展项目化学习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要深度结合书目的文本特征,确定学习计划。再次是基于教师的阅读和教学实际。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之前要做到深入阅读,能够对作品的思想、写作特色等领域做出准确的评判,做好对学生的引导和点拨。最后是基于学生的阅读实情。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规划、科学设计,充分考虑学生群体的差异性特点,做到各个教学环节有序推进。

二、渗透项目化学习方法,促进整本书阅读展开深度学习

1.设计课型,构建整本书阅读教学体系。

通过大量的实践经验总结,笔者确立了阅读指导、话题研讨和展示延伸三种课型来实施《三国演义》的整本书阅读,这三种新课型也确立了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结构体系。

阅读指导课主要是给学生介绍项目化学习的特点和注意事项,作为阅读教学的起始内容,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进行作品的通读。通过学生获得的初步的感性认识确立深度学习的策略,教师针对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开展具体的阅读指导,明确阅读的目的和学习的任务。

话题研讨课贯穿于深度阅读整本书的学习中,是经过阅读后对作品的总结和提炼,也是师生之间答疑解惑的过程,学生在分享的过程中找寻答案,实现自己对作品内容的认识重构,为下一步深度研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展示延伸课处于项目化学习阅读的后期阶段,既是对学生深度阅读学习的检验和总结,也要求学生做到相关知识的迁移,通过深度思考实现思维的跨越,创造性地把阅读和生活实践联系起来,实现自身的价值重塑。

2.项目化学习视域下的阅读教学规划设计。

《三国演义》是以史实为依据,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法创作的历史题材长篇古典小说。为了提升整本书阅读的教学效果,教学时间的安排应尽可能集中。可以根据作品的发展脉络进行项目内容的划分,如可以把作品按照五个部分进行划分:群雄崛起、赤壁大战、三国鼎立、南征北伐、天下归一。具体的教学模块内容规划设计,如表1所示。

表1 项目内容教学规划设计示例

3.项目化学习视域下的阅读教学实施过程。

第一,宏观指导。在阅读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学生可以自行组合,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形成阅读学习共同体。各个小组可以根据教师在阅读指导课中提出的学习问题确立研究计划,在完成规定学习计划的同时,确立本小组的研究项目。例如,有的研究小组研究人物的性格特征,并进行对比分析,有的小组专门研究书中对女性形象的描写等。各个小组确立的研究项目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教师对项目内容和目标进行调整,确保每个小组都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第二,细节展示。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感悟《三国演义》所演绎的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对作品主题的把握是整本书阅读项目化学习中的“规定动作”,而每个小组提出的小组项目学习任务是“自选动作”。教师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合理规划出重点学习内容和难点学习内容,对五个项目模块的学习按照人物形象、描写特点、内容变化开展专题讨论,进行启发式问题的设置,如表2所示。通过问题导向实现作品阅读的项目化学习,教师梳理好作品主题和各个项目模块内容之间的关系,各个项目中子项目问题和讨论专题的设置要构成紧密的联系。

表2 项目驱动性问题设计示例

三、交流学习经验,提升整本书阅读综合素养

1.自主构建书本逻辑框架,把握整本书主题和思想脉络。

通过项目化模式开展的整本书阅读教学,各个项目模块之间构成了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学生能够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准确把握作品的主要思想脉络,能够对作品的主题有更深刻的感知。教师在开展项目化阅读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作品的全貌,学生自己绘制导图的过程也是对作品深度学习的过程。

2.构建话题讨论思辨,提升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品质。

话题研讨的过程中,教师提出的讨论专题和学生自主发现的问题能够使双方在交流中实现思维的碰撞。例如,在讨论“诸葛亮六出祁山”这一专题的时候,学生可以从多角度分析。这些和作品主题紧密联系的专题设置,能够帮助学生在讨论中感悟到作品的深层次内涵。在丰富历史文化知识的同时,学生可以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手法,提升对古典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3.拓展延伸联结生活,实现整本书阅读教学的价值重塑。

教师对学生在整本书阅读学习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和提炼,把学生对作品的多角度认识延伸到日常的生活实际中。例如,可以通过分析性格因素对于个人成败的影响,学生认识到一个人应该具有博大的胸怀和敞亮的眼界。

猜你喜欢
三国演义整本书深度
四增四减 深度推进
深度思考之不等式
《论语》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
2020年思辨式整本书主题阅读1+2书单
《三国演义》骗了你多少年
简约教学 深度学习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