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性护理对肠造口患儿照顾者照顾负担及并发症的影响

2021-10-23 08:02杨爱花郑琳洋王冉冉李娜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年18期
关键词:肠造口造口预防性

杨爱花 郑琳洋 王冉冉 李娜#

(1河南省人民医院小儿外科 郑州 450003;2郑州大学人民医院 河南郑州 450003)

肠造口是为解除肠梗阻而通过手术做的造口,小儿肠造口多为临时性造口,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护理难度较大[1]。患儿住院期间,多由专科护士进行造口护理,出院后由患儿家属进行照顾。因此,家庭照护在肠造口患儿术后恢复和开展回纳手术中起到重要作用。但由于家庭照顾者缺乏造口护理知识与技能,患儿抵抗力差、造口并发症多等原因,家庭照顾者护理期间易产生较大照顾负担,护理效果不够理想,导致患儿出现严重并发症,影响患儿闭合手术的实施[2~3]。研究表明,降低造口并发症关键是预防,随着国内专科护理事业的不断进步,成人造口专科护理临床上已广泛应用与研究,但针对小儿肠造口的研究报道较少[4]。本研究探讨预防性护理干预对肠造口患儿照顾者负担及并发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8年4月~2020年4月我院行肠造口术患儿及其照顾者9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患儿男23例,女24例;患儿年龄<1个月27例,1个月~1岁15例,1~3岁4例,>3岁1例;照顾者男19名,女28名;照顾者年龄23~40岁,平均年龄(31.65±3.46)岁;照顾者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10名,高中18名,大专及以上19名。观察组患儿男22例,女25例;患儿年龄<1个月29例,1个月~1岁15例,1~3岁2例,>3岁1例;照顾者男17名,女30名;照顾者年龄22~41岁,平均年龄(31.41±3.82)岁;照顾者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8名,高中19名,大专及以上20名。两组患儿及照顾者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入组标准(1)纳入标准:患儿术后各项体征平稳;患儿父亲或母亲为家庭固定照顾者;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患儿出院后交由雇佣人员照护;照顾者为医护工作人员;患有精神疾患,照顾者无法正常交流沟通。

1.3 干预方法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及出院指导。患儿在院期间,专科护士遵医嘱向照顾者讲解患儿肠造口形态、疾病情况、相关并发症及并发症症状;指导其正确挑选、更换造口袋,告知更换时机与方法,不及时更换或更换频率过快造成的危害等;讲解并示范如何清洗皮肤。患儿出院前,护理人员对照顾者进行出院指导,向其发放科室联系方式卡片,出院后可随时咨询,提醒照顾者定期带患儿复查。患儿出院后6个月进行随访,完成研究数据采集。观察组给予预防性护理干预。(1)院内干预:建立肠造口患儿管理档案,专科护理根据患儿档案信息与照顾者进行一对一交谈,告知预防性护理目的及重要性,取得照顾者理解与支持,并告知照顾者与专科护士共同护理时间每次不得少于1 h;对患儿照顾者进行集中健康教育,发放造口护理健康知识手册,手册上印有二维码,可扫码查看完整护理视频,健康教育讲座内容主要为PPT展示造口形态,造口护理产品选择、并发症预防及处理,肠造口袋测量、剪裁、固定、更换方法,患儿饮食、活动、日常生活等护理指导,随后护理人员向照顾者现场演示造口护理具体操作;患儿出院前,对照顾者进行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进行考核,加强其对护理技能的掌握度。(2)院外干预:建立随访记录档案,详细记录每次随访内容,患儿出院后第1个月内每周进行电话或微信随访,1个月后,每月随访1次,随访时间6个月;随访内容主要包括随访员自我介绍,告知随访目的、频率,了解家庭照顾者护理时的难点,解答照顾者问题等。根据照顾者反馈的患儿具体情况给予针对性指导,包括日常沐浴、进食、活动、穿衣、扩肛等,每次随访要求照顾者提供患儿造口照片,观察造口形状、颜色、分泌物及是否出现并发症等,及时调整干预侧重点;创建肠造口照顾者微信群,邀请照顾者在群内分享照护经验,或在群内提出疑问,护理人员给出具体解决办法,并鼓励照顾者相互交流,分担苦恼,缓解心理压力。

1.4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后(出院6个月)照顾者负担、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1)照顾者负担评分:采用照顾者负担量表(Caregiver Burden Inventory,CBI)[5],包括时间依赖、发展受限、身体、社交、情感5个负担,共24项条目,采用0~4分的5级评分法,评分越高,负担越重。(2)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统计患儿干预后造口皮炎、脱垂、狭窄、旁疝及伤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CBI评分比较干预前,两组C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时间依赖、发展受限、身体、社交及情感负担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CBI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CBI评分比较(分,±s)

时间 组别 n 时间依赖负担 发展受限负担 身体负担 社交负担 情感负担干预前观察组对照组47 47 t P干预后观察组对照组47 47 t P 13.12±2.34 13.63±2.48 1.025 0.308 9.67±1.53 11.44±1.86 5.038 0.000 9.42±2.03 9.80±1.96 0.923 0.358 7.04±1.21 8.76±1.98 5.082 0.000 8.99±1.75 9.14±1.56 0.439 0.662 5.13±1.32 7.02±1.48 6.534 0.000 5.73±1.38 5.54±1.60 0.617 0.539 4.49±1.05 5.07±1.20 2.494 0.014 5.85±1.43 5.96±1.71 0.338 0.736 4.26±1.45 5.10±1.58 2.685 0.009

2.2 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肠造口患儿护理不仅包括术后恢复,还涉及主要照顾者负担的改善。有研究显示,患儿照顾者负担的减轻,对于提升其照护能力,促进患儿疾病康复具有积极作用[6]。而传统护理模式以遵医嘱护理为主,缺乏预见性、计划性措施,在减少肠造口患儿并发症及减轻照顾者负担方面效果并不理想[7]。由于国内医疗资源有限,肠造口患儿院外护理一直是护理工作者的研究重点与难点。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CBI各维度评分及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预防性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肠造口患儿照顾者负担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分析其原因在于造口护理专业性要求较高,预防性护理干预采用专科护士一对一跟进式护理,通过提升照顾者造口护理知识与技能,提高其应用造口异常时的处理技能,可避免照顾者在护理过程中产生慌乱,有效预防并发症。肠造口患儿在各种因素影响下面临着短时间内需从院内护理转至院外护理,这就要求家庭照顾者尽快适应角色转变,但专业指导的学习时间有限,容易增加照顾者负担[8]。肖方等[9]研究通过对52例肠造口患儿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指导,有效改善患儿家长焦虑和抑郁情绪,并减少患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预防性护理干预突破了医院护理的局限性,不仅在院内指导照顾者学习造口护理知识及技能,更为出院患儿提供了全面帮助,确保患儿从院内护理转换至家庭护理时做到无缝衔接。预防性护理利用电话、微信等平台提供医疗护理指导,可避免照顾者来回奔波;同时时刻关注照顾者心理状况,通过微信群互动方式,传输正能量事件,可增进组内照顾者之间、照顾者与护理人员之间感情交流,全方位考虑干预形式、内容及时间,从而减轻照顾者负担,改善照顾结局[10]。综上所述,预防性护理干预能够降低肠造口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减轻照顾者照顾负担。另外,本研究样本量较小,随访时间有限,可能存在一定偏倚,未来还需扩大样本量,继续随访研究,以获取远期效果。

猜你喜欢
肠造口造口预防性
普外科护士肠造口护理能力及影响因素分析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常见故障处置及预防性维护实践
RIO 身体评估工具包在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
预防性树脂充填术治疗窝沟浅龋的疗效观察
直肠癌永久性造口患者造口周围皮炎风险的影响因素研究
PRECIXION X-RAY 225生物学辐照仪常见故障维修方法与预防性维护
非离断式底盘剪裁在含支架棒袢式造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在现代高速公路养护中的应用
多功能肠造口栓的设计及在永久性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
尿道造口患者宜多饮富含维生素C的果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