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小学高年级数学学业水平评价

2021-11-15 10:22伍浩波
清风 2021年2期
关键词:学业积极性水平

文_伍浩波

教育系统中的学业评价是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都有相当大的作用。特别是在素质教育和信息化教学不断发展的今天,小学数学的评价方式、评价的作用和意义也在相应地发生变化,而且对学生和教师的作用也更加明显。

信息化技术和传统教学方式的结合,让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小学高年级数学学业水平的评价方式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利用信息化技术评价小学数学学业水平,不仅能帮助学生在毕业前发现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还能让教师及时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对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数学学习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信息化背景下新课标对数学教学的要求

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互联网的应用,加速了数学学科的发展,其在研究领域、研究方式和应用范围等方面有了空前的拓展。数学作为一种手段,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而且能选择与判断现代社会中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大数据概念);数学作为一种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中,“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成为数学课程主要目标。在课程教学中必须遵循三个原则:一是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二是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三是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从而使学生获得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学业水平评价的理念和意义

现代化的数学课堂教学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积极参与、主动发挥的空间和平台,因此信息化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发展方向是价值的取向。评价小学高年级数学学业水平的目的,就是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鼓励并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在知识和学业上得到更好的发展,与此同时,也是教师反思教学和完善教学手段的主要方式。因此,小学高年级数学学业水平评价对信息化技术更好地融入小学课堂具有很大的意义。

学业水平评价需要遵循的原则

笔者认为开展教学评价是教师找出影响学生学业或者教学问题的关键辅助,其根本在于改进教学质量,保证学生顺利毕业,故而在开展学业水平评价时需要遵循本质属性原则、导向性原则、客观性原则以及简单性原则。在发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的同时,必须尊重客观事实,最大限度地保证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评价的方式,无形中增加教师和学生的压力,然后使其化压力为动力,让教师积极对待教学工作,让学生重视自己的学习水平。

信息化背景下开展小学数学学业水平评价的作用

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有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前,小学已经走向了半信息化的教学道路,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对学生进行教学,而在该教学背景下,评价学生的学业水平,能够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特别是高年级的即将毕业的学生,评价他们的学业水平能够让他们产生一种来自毕业的“感觉”,让他们深刻了解自己的学习水平,在最后关头化压力为动力,极大地提升学习积极性和努力程度。同时,评价学生的学业水平还能让教师较为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弥补自身教学方式上存在的不足。

让学生的学习氛围更加浓厚。随着信息化教学的不断完善,小学学业水平评价能够让高年级学生的学习氛围更加浓厚,小学生会对学习数学的基础知识更感兴趣。通过评价学生的学业水平,学生知道了自己在哪些方面还存在不足,并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总之,开展学业水平评价,能够实现课堂教学内容和课外知识的结合,促进学生知识、技能、学习态度以及人际关系的发展。

有利于对教师的教学提供有效的反馈。“了解与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评价教师的数学教学;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诊断学生在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上的不足及存在的问题,以便教师因材施教和进行个别学习指导;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诊断学生学习上的困难和评价学生学习水平;了解发现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数学方法,调整教学计划和内容。”这是学生学业评价要达到的目标。通过学生学业评价,可以评定教师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和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及迁移能力,能为制定新的教学目标提供有效的依据,有利于增强教学的实效。

综上所述,信息化背景下评价小学生的学业水平不仅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够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为教师顺利完成小学阶段的教学任务和学生顺利毕业打下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学业积极性水平
张水平作品
基于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评价与水平划分
作家葛水平
水平有限
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的调研报告
业精于勤
巧创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何调动高校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