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D理念下的旧城中心区改造更新探讨

2021-11-22 15:43陈英姿南宁轨道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现代经济信息 2021年20期
关键词:旧城区中心区旧城

陈英姿 南宁轨道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旧城中心区改造更新是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必然经历的重要阶段,是为解决城市化快速发展带来的居住问题与社会矛盾而提出的方法。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发展逐步由粗放式向精细式转变,城市更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城市环境卫生、居住条件等诸多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旧城中心区改造更新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TOD理念下的旧城中心区改造更新探讨对于现阶段我国城市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TOD理念概述

TOD是英文Transit-Oriented-Development的缩写,指的是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TOD理念最早起源于美国,二战后的美国城市无限扩张,同时私家车数量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城市人口向郊区迁移,城市中心地区逐渐衰落,造成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建筑设计师哈里森提出了TOD理念,以公共交通为导向进行城市发展,公共交通包括机场、火车站、公共汽车站、地铁以及公交车干线等,以公交站点为中心,以十分钟内步行路程为半径,在其周围建立城市中心或者广场,集交通、娱乐、商业等一体化,通过交通政策和土地有效利用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交通拥堵问题,促进城市高质量集约化发展。目前我国应用TOD理念进行旧城改造更新案例较少,还处于探索阶段,在实际的旧城改造中还需要注意国内外国情的差异,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1]。

二、TOD 理论与旧城中心区发展之间的关系

TOD理念的提出能够对城市土地进行有效利用,利用交通政策缓解交通拥堵,并减少城市人口出行对机动车的依赖,有效缩短通勤时间,促进城市集约化发展。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旧城中心区面临着保护与发展更新的问题。从旧城中心区保护方面来看,旧城区见证了城市的发展进程,同时也承载了很多人的历史记忆,旧城区所遗留下来的古老建筑、传统街巷等都是重要的历史信息载体,旧城区的保护需要对这些重要的历史遗迹进行保护和修复。然而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旧城所承载的生活习惯、思想意识等也会逐渐发生变化。

从旧城中心区发展来看,旧城中心改造更新是为了解决旧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使之能够贴合时代发展,顺应城市发展需求。首先,TOD理论下倡导以公共交通为导向,对于旧城中心区而言,公共交通体系十分成熟,无需再次投入此类交通资源;其次,TOD理论在城市功能方面倡导高密度、混合性,旧城中心区本身就具有大量的历史建筑,具备多元化功能属性,在进行改造更新时只需要对这些功能进行深入挖掘,融入现代化功能即可;再次,城市空间设计方面,TOD理论倡导步行优先,强调城市空间品质以及可持续发展,这与旧城中心区使用者想法不谋而合;最后,TOD理论强调旧城中心区的独特性,在进行一些站点设置时要避免与其他城区同质化,对于旧城中心区来说,其所具有的历史建筑、街巷等本身已经形成了独有的特性标志,是改造更新过程中需要加强保护与充分运用的[2]。

三、旧城中心区改造更新的现状

(一)旧城中心区空间结构难以满足现代人的实际生活需求

旧城中心区是城市发展进程中最早发展起来的地区,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中心区依然保留着众多古老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空间较小但充满浓浓的生活气息,给人以亲切、舒适的感觉,它在城市人际交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促进了社区文化的传承。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现代人们对城市生活有了更高的需求,旧城中心基础设施不足、建筑物老化等问题成为生活在旧城中心区人们面临的重要问题,旧城区逐渐难以满足人们实际生活需求。除此之外,旧城中心区本身空间不大,然而城市的发展又将更多商业功能、办公功能等引入了旧城区,虽然一定程度上方便了居民生活,但是也使得旧城区空间更加狭小,大量机动车辆的涌入造成了严重的交通拥堵,旧城街道也被大量机动车占满,旧城区交通便利优势逐渐不再,还造成了旧城管理的困难。

(二)缺乏TOD理论指导

TOD理论强调以公共交通站点为中心,在其周围进行住宅、商业、娱乐等一系列功能的开发,其设计初衷是想通过对公共交通资源的有效利用减少人们对机动车辆的依赖,有效提升城市公共交通资源利用率,保持城市交通畅通,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的城市空间环境。然而对于我国旧城中心区而言,需要对其建筑、基础设施、社会人文等诸多方面进行改善,同时,TOD理论在我国旧城中心区改造更新实践中并不多,缺乏理论指导性,在具体的旧城中心区改造更新过程中还需要充分结合我国实际国情,使其能够适应我国城市发展需求[3]。

四、TOD理念下的旧城中心区改造更新探讨

(一)加强土地复合利用,提升旧城中心区土地资源利用率

土地是城市中重要的资源,在土地利用方面TOD理念强调高密度、混合性使用,可以将公交系统与商业、文化、医疗、办公等紧密联系起来,建立立体化空间,例如,可以改变建筑类型,在同一栋楼内综合住宅、办公、商业等诸多服务,促进城市相关要素之间的渗透。此外,TOD理念倡导公共交通为导向,在进行土地符合利用时,还可以以交通为线索,通过合理规划交通模式改变土地利用格局,解决旧城发展中交通拥堵和土地资源不足之间的矛盾;最后,加强旧城中心区与周边区域的资源整合。通过旧城中心区与周边区域相关要素的互相渗透和联系,促进旧城中心区区域整合。

(二)优化城市功能

旧城中心应当具有多样化的功能,可以充分满足不同群体的使用需求,在进行城市功能优化方面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首先,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城市产业升级,将旧城中心重工业、制造业等迁至郊区,形成以商业、金融、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对于废弃的旧工厂、仓库等进行改造,赋予旧建筑新的功能,例如可以将旧工业厂房改造成博物院或者展览馆等;其次,提升旧城区零售行业发展活力,以旧城区大型商场为中心,完善周围商业街环境治理和交通整顿,为居民提供良好舒适的购物环境,形成集娱乐、购物、休闲于一体的商业中心,提升旧城中心城市活力;最后,改善旧城环境,提升居住品质,旧城区整体环境较为脏乱差,应当对此加强治理,对于老旧社区要加强环境改造,对具有历史意义的古老建筑进行改造修复,保持其原有风貌,对于出现严重问题的建筑物由政府统一进行拆除,整理土地重新规划。

(三)城市空间发展策略

旧城区空间规模较小,在进行改造更新时,一方面要注意开发强度,为城市留下合理的空间规模,TOD理念倡导公共交通为主的出行方式,在进行空间开发方面可以通过拓宽原有街道、优化交通管理模式等方式,提升公共交通通行能力,减少交通拥堵,同时注意控制旧城区内建筑密度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对旧城区适度开放,避免开发过度造成空间拥挤。另一方面要对旧城区有限的空间潜力进行充分挖掘,使其能够充分适应现代城市化发展需要。例如,旧城区有很多古老街道,商业类建筑年久失修,其质量及观赏性都出现了大幅下降,可以对这部分建筑进行改造更新,对其内部进行改造加固,对其外观进行重新装修,使其重新焕发活力,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街道,既完成了旧城中心区改造更新又很好地保留了古老建筑的历史价值,充分发挥了成熟空间的巨大潜力。

(四)旧城环境景观改造更新

首先,加强旧城中心区绿化。在旧城区,虽然随处可见百年大树,街道上植物十分繁茂,但是在社区内部普遍缺乏完善的绿化,因此需要对旧城区整体进行绿化,对老旧小区增加绿植覆盖面积,还可以增加居民屋顶绿化、窗台绿化等,形成立体式的绿化环境,并结合旧城区自然水系资源,构建公园景点,大力改善旧城环境景观;其次,完善旧城区基础设施。TOD理念强调“以人为本”,随着时代发展,旧城区基础设施已经难以满足现代人们生活需求,因此,需要对旧城区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完善。包括交通、水电、燃气等诸多民生工程,基础设施涉及众多资源环境问题,在进行规划时需要对区域内人口密度、资源环境等进行综合考核,在对现有基础设施资源充分利用的同时,增加非盈利公共设施建设,为旧城区居民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满足旧城居民基本生活所需;最后,TOD理念下,强调高密度、可持续发展。在进行旧城环境景观改造更新时,需要引入现代化技术理念,加强对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促进旧城生态环境与城市更新可持续发展,为人们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4]。

五、结语

TOD理念在我国旧城中心区改造更新中运用较少,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本文通过对TOD理念进行阐述,分析了旧城中心区改造更新现状,以TOD理念为指导,对旧城中心区改造更新进行了深入探析,其中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需要改进,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相信旧城区改造更新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对此,相关从业人员还需要加强TOD理念学习,借鉴国外发达国家旧城改造成功案例,不断提升我国旧城改造水平,促进我国城市更快更好发展。

猜你喜欢
旧城区中心区旧城
非遗文脉传承下城市旧城区更新设计
浅谈旧城更新中建筑立面整治的策略与意义
转向盘中心区试验及数据处理
城市中心区地下人居环境空间规划
城市中心区异型交叉口改建方案研究
南昌市旧城区废弃铁路景观再生设计研究
浅议房屋征收稳评入户应注意的问题——以某旧城区改建项目入户调查为例
中国城市新旧城空间规划的历史经验
基于CiteSpace的旧城改造研究热点分析
对当前城市旧城改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