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治疗在腕关节运动损伤中的应用

2021-11-23 03:49张宁宁张弘毅何曼卢泽南郭长利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23期
关键词:腕关节电针针刺

张宁宁 张弘毅 何曼 卢泽南 郭长利

(承德医学院 河北承德 067000)

腕关节由8块不规则的腕骨组成,由韧带连接,彼此间相互交错接触。腕关节运动损伤的发病率较高,发生损伤时及时给予有效干预至关重要。常用的西医疗法以口服或外用镇痛药物为主,可暂时缓解患者疼痛感,但无法根治且长期服药可能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中医电针疗法在临床上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方法,给予腕关节运动损伤患者电针治疗,可从根本上起到止痛、促进血液循环、刺激结缔组织等作用,副作用较小且疗效显著。因此,探究电针治疗在腕关节运动损伤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1 腕关节运动损伤的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

腕关节运动损伤包括撕裂、出血、肌腱脱位等,发生损伤后患者会出现疼痛感、肌肉僵硬,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工作。

1.1 病因病机

急性损伤不受年龄限制,以局部肿痛、关节活动度受限为主,源于在体育运动、生产劳动、日常生活中造成的关节韧带、肌腱的撕裂伤,力度过大伴有撕脱、骨折与脱位症状。慢性劳损可致软组织撕裂、肌腱移位、局部出血等,源于关节超负荷过度劳累或长期反复操劳,损伤部位严重程度因某一韧带、肌肉、肌腱长期处于紧张或收缩状态而日益加剧。

1.2 临床表现

急性损伤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腕部疼痛、肿胀明显、活动时关节功能受限。慢性劳损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无明显肿胀、大幅度活动时伤处痛感明显。不同损伤部位的疼痛表现有所差异,如肌腱等复合损伤临床表现为向各种方向运动均有疼痛感;桡侧副韧带损伤临床表现为桡骨茎突部发生疼痛;尺侧副韧带损伤临床表现为尺骨小头处发生疼痛;腕背侧韧带损伤临床表现为腕关节用力掌屈时背侧发生疼痛;屈指肌腱损伤临床表现为腕关节用力背屈时掌侧发生疼痛等[1]。

2 电针治疗在腕关节运动损伤中的具体应用

关于腕关节运动损伤的治疗,西医治疗通常是予以患者布洛芬胶囊等镇痛药物,长期服用会降低患者对药物的敏感性。结合腕关节运动损伤的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给予患者中医电针疗法,行气止痛、疏通经络,在减轻副作用的基础上促进损伤软组织及时修复,便于及时改善患者腕关节功能。

2.1 电针治疗方法介绍

采用局部取穴、循经取穴等方法,对腕关节运动损伤患者进行电针治疗。以阳池、阳溪、大陵、阿是穴等为主穴,以外关、内关、阳谷、合谷、后溪、曲池、手三里等为配穴。患者或坐或卧,经皮肤消毒后依次针刺主穴与配穴,30°角进针,不捻转,连接电针仪,依据患者耐受度,结合电针仪的规律跳动来加强刺激局部穴位。每次取4~6穴,1次20min为宜。

急性腕关节扭伤患者取坐位或卧位,以侧腕部阳池、阳溪、阿是穴、合谷、手三里等穴为主,用75%酒精常规消毒针刺部位皮肤,采用直刺、斜刺等方法,针刺10~20mm,得气后留针15min。连接电针仪,依据电针的疏密波、连续波等波形变化,行针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准,刺激局部穴位,以增强治疗效果,

腕关节陈旧性软组织损伤患者予以电针治疗,取双侧风池、肩中俞等穴,进针直达骨膜,不求针感,连接电针仪,行针及留针期间叮嘱患者主动配合。依据电针的连续波波形,通电刺激40min,强度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宜,遇到痛点或关节受限等情况再次行针,改善疼痛或关节活动受限症状。每天1次,1个疗程5~7次。期间注意观察患者滞针、皮下瘀血等情况,以及不良反应[2]。

2.2 电针治疗应用效果分析

腕关节运动损伤以急慢性软组织损伤多见,属于临床多发病、常见病,对运动员或非运动员的正常生活具有一定影响。腕关节运动损伤主要是因气血阻滞不通而致局部疼痛,中医认为治疗关键要点在于血离经脉、经络受阻、不通则痛,结合辨证取穴电针治疗,针刺阳池、阳溪、大陵、阿是穴、以外关、内关、阳谷、合谷、后溪、曲池、手三里、风池、肩中俞等穴,直刺或斜刺连接电针仪,利用电针的不同波形来治疗关节损伤,相较于西医镇静止痛疗法效果更为显著,且副作用较小[3]。

鉴于电针治疗方法的优势,将其应用于腕关节运动损伤治疗,针刺不同穴位可取得相应功效。较为典型的穴位功效具体如下:阳池穴、阳溪穴、阳谷穴属手三阳经的穴位,同处于腕背横纹处,阳池居中、阳溪在前缘、阳谷在后缘,可单独针刺,亦可配合使用,针之具有消肿止痛、清热祛风、通经活络、抗炎退热等功效;取大陵穴,实为手厥阴心包经的输穴和原穴,针之具有和营通络、宁心安神等功效,配八脉交会穴的列缺穴则主治腕下垂无力症状,兼具舒畅经筋之用;针刺阿是穴,重在止痛,属以压痛点为电针的要穴;外关穴、内关穴属手少阳三焦经与手厥阴心包经的要穴,一内一外,针之具有沟通表里、解痉止痛、疏经通络等功效;合谷穴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原穴,针刺该穴具有镇静止痛、通经活络、舒利筋节等功效,同时可致清泻阳明之郁热;后溪穴属手太阳小肠经之穴,又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针刺该穴具有行气血、通经络等功效;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针刺该穴可缓解手臂肿痛;手三里穴为手阳明大肠经之穴,属多气多血之经,且与足阳明胃经相连,针之具有气血畅通等功效;针刺风池穴、肩中俞穴,具有调和气血、通经活络等功效,促使腕关节陈旧性损伤组织恢复正常;神门穴属手少阴心经之穴,针之具有补益心气、缓解疼痛、调节自律神经等功效;大鱼际处于手掌部,针刺该穴可有循经远治或近治之用,缓解手指痉挛、麻木瘫痪效果显著;手五里穴属手阳明大肠经之穴,与足阳明胃经相连,针刺该穴可使气血畅通,具有通经散瘀止痛等功效[4]。

3 腕关节运动损伤应用电针治疗的对策建议

电针治疗属于临床针灸治疗的一项形式,适用于急慢性疼痛的治疗。面向腕关节运动损伤患者,电针疗法加强了电流通过人体的刺激感,辨证取穴以达到止痛、镇静、促进气血循环等效用,从而获得良好的疗效。联系临床实践,为促使电针治疗在腕关节运动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最佳,现提出如下几点对策建议。

3.1 注重针刺穴位的合理选择

结合急性损伤、慢性劳损等病因病机,科学鉴别诊断腕关节运动损伤情况,如腕舟骨骨折、桡骨远端无移位骨折等,从而有效掌握关节损伤程度及患者疼痛感受等信息。依据腕关节处不同穴位的针刺原理,选择符合患者实际情况的针刺穴位,如阳池、阳溪、大陵、阿是穴、以外关、内关、阳谷、合谷、后溪、曲池、手三里、风池、肩中俞等,针刺次数与周期可视患者损伤部分的轻重情况来定。具体而言,按传统中医针灸理论,循经选穴、辨证施治,电针仪连续波刺激强度应以患者能耐受为度,利于软组织修复及形成骨折端骨痂,从而充分发挥行气止痛、疏通经络的治疗作用。此外,选穴时要结合电流回路要求,采取邻近配对取穴方法,检查针刺部位,严密观察患者的临床反应,若有必要应及时调整行针与留针位置,使得临床效果更加良好[5]。

3.2 明确电针治疗的注意事项

在腕关节运动损伤临床治疗中,电针疗法刺激程度应以患者耐受情况为基准,在针具上通以接近人体生物电的微量电流,以针和电相结合的方法刺激穴位并配合语言暗示,使得患者全身放松,便于取得更佳的临床疗效。对腕关节运动损伤患者采用辨证取穴电针疗法,直刺或斜刺连接电针,使用电针仪之前注意将强度调节旋钮调至零位,从低频至中频持续通电15min,通电时切忌电量忽大忽小,更应避免让电流直接从心脏部位穿过;事先告知患者电针通电后会产生酸、胀、热等感觉,以及局部肌肉的节律性收缩,调节患者心态,提高治疗依从度;腕关节运动损伤电针疗法一般5~7次为1疗程,急性损伤每天可电针治疗2次、慢性劳损疗程可延长(1疗程为10次),亦可按照患腕疼痛程度或关节活动受限症状调整疗程时间,建议2个疗程之间的休息时间不少于3天。

3.3 善用电针治疗的辅助疗法

为了取得更佳的临床疗效,根据腕关节运动损伤患者的病情特点,予以电针治疗的同时,可采取中药内服、中药熏蒸、按摩推拿、康复锻炼等辅助疗法。对于急性损伤患者,可给予电针治疗直至疼痛或关节受限程度减轻,继而根据腕患处的不同辨证选取相应的穴位,腕患位于尺侧掌面,取神门、阳谷等手少阴心经和手太阳小肠经之穴;腕患位于腕部正中,取外关、内关、大陵等手厥阴心包经和手少阳三焦经之穴,并用点、按、揉等手法推拿于穴位,起到缓解疼痛、疏通经络、畅通气血等作用。对于慢性损伤患者,可以电针疗法为主、推拿治疗为辅,相互配合,软化腕患处硬结,减轻软组织的黏连程度,理筋通络,便于更好、更快地恢复腕关节运动损伤患者的患腕功能[6]。

4 结语

临床上腕关节运动损伤是发病率较高的损伤类型,损伤部位涉及肌肉、肌腱、韧带等诸多局部软组织。对于腕关节运动损伤,及时治疗及正确预防尤为关键。为更好地恢复腕关节运动损伤患者的患腕功能,针对腕关节运动损伤的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合理运用电针疗法,通过电流作用于针灸之上,对患腕处形成电流刺激,达到其他疗法不能比拟的治疗效果,有助于加强治疗腕关节运动损伤的作用。

猜你喜欢
腕关节电针针刺
排石汤结合电针穴位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分析
清明的雨
电针治疗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单纯针刺与针刺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治疗对比
研究多层螺旋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应用于腕关节损伤的影像诊断价值
1.5T与3.0T核磁共振对腕关节软组织损伤影像诊断探讨
腕部外伤别只看骨折不看脱位
电针联合两色金鸡菊提取物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Vimentin、α-SMA、TGF-β1及p-smad2表达的影响
腕关节痛:骨关节疾病中不能承受之轻
新疆抓获75名“针刺”嫌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