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溺水体育课程教育的开展与普及

2021-11-23 03:49张铭钰唐凤成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23期
关键词:普及游泳青少年

张铭钰 唐凤成

(渤海大学体育学院 辽宁锦州 121000)

防溺水体育课程教育作为安全教育的内容之一,往往被很多人忽视。溺水是影响青少年生命安全的因素之一,而在义务教育阶段,防溺水安全教育的开展相对落后,因此防溺水体育课程教育的开展非常有必要。通过分析防溺水体育课程教育开展与普及的现状得出防溺水重点在校园和农村,只有在家长和教师的共同关注下,防溺水体育课程教育的开展与普及才能得到顺利推进。防溺水教育的开展可以有效减少溺水事件的发生,让防溺水教育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只有这样才能为我国防溺水教育的普及打下坚实的基础。

1 防溺水体育课程教育开展的目的

常言道,水是生命之源,其本意是强调水对人体生长发育的重要意义[1]。生活从简,运动从水,水中运动是一把“双刃剑”,它能够预防身体疾病,是医疗康复、健体与养生的健康运动形式,但也能给人的生命安全带来危害。以国际上相对成熟的水中运动专业知识为基础,不断深入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水中运动,发展健康新路径是践行健康中国的重要举措。有关资料显示,溺水是全世界非故意伤害死亡的第三大因素,也是儿童和青年十大主要死因之一。而在我国,溺水身亡在青少年意外死亡中所占比例近60%,是造成儿童意外死亡的首要因素,开展防溺水体育课程教育迫在眉睫。

2 溺水事故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2.1 危害

青少年儿童溺水事故大多发生于江河湖泊等自然水域,年龄集中在6~15岁[2]。在国内,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中国青少年儿童伤害现状回顾报告》显示,溺水事件已经成为我国1~14岁未成年人的首位死亡原因,占比高达5成。青少年在面对危险时,自身的处理能力和应变能力相对薄弱,没有足够的危险预警意识。对溺水带来的危害认识不够,常常不以为然,掉以轻心。在溺水事件发生时,轻者因水进入口腔和鼻孔,不能进行呼吸,导致呛水,进而会导致呼吸道疾病和脑血管缺氧,给今后的生活带来很多影响,严重的将会导致溺亡事件的发生。

2.2 预防措施

有关研究表明,溺水事件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关键在于对溺水事故的认知、分析和判断,进而寻找规律,为今后开展和普及防溺水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在防溺水体育课程教育中应牢记“六不准”原则。第一,不私自下水游泳;第二,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第三,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第四,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第五,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第六,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在遵守这6个原则前提下,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溺水事件的发生,当面临危险时可以运用所学习的自救知识与技能进行自救。防溺水安全教育可以使学生从思想上清楚地认识到溺水的危害,这样才能更好地预防和减少溺水伤害事故的发生。

3 防溺水教育开展的必要性

3.1 防溺水教育是健康教育、安全教育和生存教育

游泳虽深受大众喜爱,但在游泳时也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风险,防溺水教育的开展可以增强青少年的身体素质。防溺水教育的开展可以根据以下几点进行。

第一,可以根据青少年的心理和认知特点,进行科学的健康教育。应根据青少年的认知和能力特点,在进行英雄主义、助人为乐等教育的同时,进行防溺水的安全教育和伤害预防教育等。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教育、教育阵地建设和相关研究、训练还不能满足未成年人成长的需求,特别是防溺水教育方面迫切需要加大投入力度。

第二,加强安全与自我保护教育。在总结了很多溺水事件后不难发现,自我保护教育与防溺水体育课程教育训练方面的现状相对落后,需要编制一套科学、系统、完整并且能够以多种媒体形式呈现的安全与自我保护教育教材,来完善防溺水体育课程教育的安全体系,使得学生在学会一项游泳技能时可以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游泳锻炼,进而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防溺水体育课程教育是安全教育也是生存教育,学生只有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才能进行学习、运动、劳作。另外,在面临溺水事件时不要见义勇为,要见义智为,运用所学的防溺水知识来帮助他人。

3.2 防溺水体育课程教育能有效培养游泳技能和自救技能

青少年天生就喜欢水中的运动娱乐项目,防溺水体育课程教育的开展能更好地激发青少年学习的兴趣,而兴趣又是最好的老师。在学校,学生只需要通过几节课程就能够学会游泳,除体育教师进行相关游泳技能的教学外,还可以请社会游泳俱乐部或者游泳培训的教练到学校进行专业的教学训练。当学校硬件设施不健全时,教师可以在校外游泳馆进行教学,使学生都能学会游泳技能和自救的能力。研究表明,会游泳能有效减少溺亡事件的发生,防溺水体育课程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游泳技术和游泳技能,学生在学校进行理论知识学习,学习各项泳姿,当自身遇到危险时可以进行自救,同时游泳也是救护他人的基本技能。

4 防溺水体育课程教育的开展现状

4.1 防溺水体育课程的体系化、制度化不完善

体系化和制度化建设可以从2个方面进行分析,其一是宏观调控,主要是国家出台有关防溺水教育的体系和制度。从法律制定到实践要有相对完整的体系,其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等在许多方面值得人们借鉴[3]。学校要把防溺水教育落实到学校教育体系中,形成防溺水体育课程,达到“1+1>2”的效果,形成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防溺水教育。其二是微观规制,在不同的省份和不同的学校形成体系和制度的防范模式,不断完善相应的防溺水教育的目标体系,从全国和地方2个方面健全防溺水教育的体系化和制度化的建设。

4.2 学校游泳体育课程开展落后

通过文献资料和图书查阅可知,我国南北方游泳开展存在很多差异。北方寒冷,游泳开展滞后,而这些不是影响学校游泳课程开展的关键因素。制约游泳课程开展的因素有很多,其主要因素包括场地、资源、师资等。学校在面临这些问题时往往会把游泳课程的开展放在最后考虑,只进行讲座、开班会、看宣传片等教育工作,从而导致了青少年游泳技术能力不足,同时体育教师没有相应的教学经验,安全救生证书和游泳教练证书欠缺,没有专业的游泳体育教师和游泳教练进行教学。学校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结合当地的特色,形成“校社共建,校社共享,校社共治”的局面,为学校游泳课程的开展提供便利。

5 我国防溺水体育课程教育的普及程度

5.1 学校是防溺水课程教育普及的主要阵地

学校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减少理论学习的时长,多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和预案学习。注重教师防溺水安全教育的培训,为防溺水安全教育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学校是儿童最主要的活动场所之一,与非留守儿童相比,学校安全教育对于留守儿童而言尤为重要,可以说是增强留守儿童安全意识,提高留守儿童安全知识和技能水平的主要渠道[4]。一方面学校领导可以向各科教师宣传预防溺水的法律法规及相关的政策,让学生了解防溺水教育的法律法规,帮助学生提升防溺水安全意识;另一方面可对体育教师进行游泳技能培训,进而帮助学生掌握相应的防溺水技能和技巧、预防溺水的方法和相应的救护知识,如CPR、水中拖带、水中解脱等,为防溺水教育的开展和普及奠定坚实的实践基础。

5.2 家庭是防溺水教育普及的关键

农村留守儿童因为缺少父母监护,相应的人身安全教育也不够完善,再加上农村留守儿童自身缺乏人身安全自我保护意识,因此,农村留守儿童容易发生人身安全问题[5]。家长是孩子教育的第一任人生导师,教师是幼儿踏入社会的第一任社会导师,父母与教师的引导都是至关重要的。对于“溺水”,成人通常也是停留在粗浅的认知层面,对于详细的溺水安全知识也是显少熟知,更别提相应的溺水教育。在农村,青少年在假期主要的活动就是几个伙伴一起在湖边、田野、马路边玩耍,下水游泳、戏水、钓鱼等成为他们的主要娱乐方式。随社会的进步及城镇化的发展,外出打工和务农的收入是农村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节假日期间青少年在家里无人看管或受隔代看管,交流不便、管教不严和家长自身文化水平不高等,导致青少年不能很好地认识溺水的危害。

5.3 社会在防溺水教育普及中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社会是一个大环境,在这个大环境下要形成“人人防溺,人人受益”的良好局面。当看见有儿童在未知水域玩耍时,要及时告知儿童或其监护人此区域的危险性,并让儿童到安全的地方玩耍。我国学校安全教育平台中的防溺水警示标牌及各地区水域树立的防溺水警示标牌都是用来警示水域的危险性,从而达到预防游泳溺水的目的[6],因此,政府有关部门要在大型水域设立安全警示标志。在溺水严重危害青少年生命健康的世界共同卫生难题的大背景下,政府、教育部门和社会都迫切需要一些既方便易行又切实高效的防溺水教育理论和方法来规避溺水高危行为,以减少溺水事故的发生[7]。防溺水教育使得儿童能够看懂安全警示标志的寓意,从而能更好地提高儿童的安全意识,帮助儿童远离危险。只有达到人人发现、人人预防、人人制止的良好局面,全社会的防溺水安全性才能提高,溺水事件就会减少,防溺水教育的开展与普及就会在全社会遍地开花。

6 结语

防溺水体育课程教育是一项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完善的教育,在预防的同时要加强管理,加强监护,形成防溺水的意识,并具备一定的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防溺水体育课程教育也是一项系统的安全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生存技能。防溺水体育课程教育的开展与普及,重点在于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只有这样防溺水教育的开展与普及才能真正落实到位,才能保障青少年的生命安全。

猜你喜欢
普及游泳青少年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野外生存的基本装备之普及篇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5G手机打响“普及战”
听说你要去游泳 “妆”一下吧!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
游泳时小腿抽筋了
当代诗词创作的普及和提高
第二单元 做自立自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