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骨折应用MRI的临床诊断价值和影像学特征研究

2021-11-25 01:55常邵乐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12期
关键词:CT诊断

常邵乐

摘要:目的探究骨质疏松骨折应用MRI的临床诊断价值和影像学特征。方法选取50例骨质疏松骨折患者为对象,研究时间是2019年9月-2020年9月,均实施CT诊断、MRI诊断,对比诊断结果。结果MRI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CT诊断,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骨质疏松骨折患者使用MRI诊断,有效检出疾病,具有显著应用价值。

关键词:骨质疏松骨折;核磁共振技术;影像学特征;CT诊断

【中图分类号】R2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2--01

骨质疏松症为临床常见疾病,以老年人为高发群体。随着年龄不断增长,骨骼中物质逐渐流失,骨质发生进行性退化,继而诱发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患者发病以后,极易出现骨折,如骨质疏松脊柱骨折等[1]。当前,临床在诊断股骨头坏死时常采用CT诊断、X线片诊断等,但存在误诊与漏诊现象。我院为了提高骨质疏松骨折患者的治疗,在其检查中应用了核磁共振(MRI),其检查的效果较好。本文将以近年来(2019年9月-2020年9月)50例患者为对象,探究骨质疏松骨折应用MRI的临床诊断价值和影像学特征。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50例骨质疏松骨折患者为对象,研究时间是2019年9月-2020年9月,所有患者中,男性患者共计26例,女性患者共计24例;年龄是43-78岁(61.18±5.76)岁。纳入标准:(1)《骨质疏松骨折诊疗标准专家共识》(2012年)为诊断依据,确诊疾病;认知正常;均熟知本次研究,并表示自愿参加。本研究已经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心肺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凝血功能异常;妊娠期,哺乳期;严重内科疾病;服用激素者;恶性肿瘤者;髋关节脱位者,股骨颈骨折者;不配合研究者。

1.2方法

CT诊断:运用16排螺旋CT对于患者的整个膝部进行扫描,扫描的方式可以是平扫以及增强扫描。详细参数设置如下所示:螺距(1.375-1.5:1),电压(120kv),电流(200-250毫安),层间距(5.0mm),层厚(5.0mm),造影剂共计100毫升,3.0毫升/s注射。

MRI诊断:设备是Philips Intra 1.5T,引导患者选取仰卧位,足部先运用仪器,患肢放置在线圈的中心位置。扫描参数:TE:13.8毫秒,TR:500毫秒,矩阵:256*256,视野在180毫米。梯度回波序列扫描,设置参数如下:TR最小值,视野(250mm),层厚(3.0mm),层间距(0mm),矩阵(256*512)。

1.3观察指标

详细统计两组患者的检出率。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应用SPSS 23.0 对比分析,包括计数资料、计量资料,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

2 结果

2.1 检出结果对比

MRI诊断以后,检出患者共计48例,占比96.00%;CT诊断以后,检出患者共计40例,占比80.00%。对于诊断准确率,MRI检查组更高,与参照组比较P<0.05(X2=4.0546)。见表1。

2.2疾病影像学特点分析

50例患者中,陈旧骨折14例(28.00%),新鲜骨折36例(72.00%)。MRI影像学检出率高于CT检查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 讨论

当前,我国老龄化社会严重,骨质疏松症患者数量不断增多,引起更多人的重视。骨质疏松骨折患者可采用保守治疗、手术治疗,需明确疾病特点,结合实际情况确定治疗方案。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不断发展,CT诊断、MRI诊断广泛应用于临床,相比于X线诊断,敏感性与特异性较高,在骨质疏松骨折患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地位[2]。与CT比较,MRI可以对于软骨组织的检查做出比较清晰的图像,能够非常清楚的反映组织损伤的程度[6]。MRI成像技术有别于CT扫描,它不仅可行横断面,还可行冠状面、矢状面以及任意斜面的直接成像。同时还可获得多种类型的图像,如T1WI、T2WI等[3]。MRI影像具有良好的组织对比,但正常与异常组织的弛豫时间有较大的重叠,其特异性仍较差。MRI对比剂可克服普通成像序列的限制,它能改变组织和病变的弛豫时间,从而提高组织与病变间的对比[4]。

本次研究表明:MRI診断准确率明显高于CT诊断,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MRI检查对骨质疏松骨折诊断准确率较高,而且其图像也更为清楚一点,可以方便医生进行观察,能够更加容易的对于患者的情况作出相应的诊断[11]。MRI检查中,其软组织会展现出很多不同的信号,能够为其进行相应的反馈,有着较高的分辨率,尤其是出血以及水肿,MRI检查的敏感度会更高。另外,MRI检查是经过多个平面的参数重建将相应的受伤组织部位的情况进行相应的成像,而且,图像的清晰度以及对比度都要高,能够有效的将骨折的情况与严重程度反映出来[5]。

综上所述,骨质疏松骨折患者使用MRI诊断,有效检出疾病,具有显著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马驷娟. 试论骨质疏松骨折应用MRI的临床诊断价值和影像学特征[J]. 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1):169,171.

[2] 刘斌,刘向阳,王国平,等. 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椎旁肌肉MRI指标测量及临床意义[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9,23(4):578-583.

[3] 刘静芸. 骨质疏松和转移瘤致椎体压缩骨折的MRI早期鉴别诊断价值[J]. 饮食保健,2019,6(44):199-200.

猜你喜欢
CT诊断
CT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临床价值研究
CT及MRI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价值
外部性脑积水的CT诊断及临床治疗价值观察
低场磁共振和CT诊断脊柱创伤的初步对比探究
颈深部多间隙脓肿临床分析
胰腺癌患者术后腹部感染的CT诊断及鉴别
探讨胰腺癌和反复发作性胰腺炎的临床与CT鉴别诊断
肺部癌性空洞与其他空洞的CT诊断价值分析
CT诊断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微循环改变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大面积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的CT诊断意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