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参与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研究

2021-11-27 07:16尹德志蒲唐平
现代农业研究 2021年6期
关键词:城乡社区发展

尹德志,蒲唐平,任 倩

(西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四川,成都 610039)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关键、政府治理为主导、居民需求为导向、改革创新为动力,健全体系、整合资源、增强能力,完善城乡社区治理体制,努力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和谐有序、绿色文明、创新包容、共建共享的幸福家园。2017 年6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指出:“加强党对城乡社区治理工作的领导,是确保城乡社区治理始终保持正确政治方向的保障。”加强和创新社区治理,关键在于体制机制创新,要正确处理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和社区发展之间的关系。本文旨在进一步厘清党建与社会组织,社会组织参与和社区发展治理之间关系的基础上,结合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参与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的现状,提出进一步完善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参与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的体制机制。

1 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发展治理的内在逻辑关系

1.1 党建引领是社会组织参与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障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本质的特征。落脚到社区治理就是要坚持党对社区发展治理的坚强领导,全面发挥党建的带动作用,推进社区发展治理的认识越来越深入,步伐越来越坚定,效果越来越明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和创新社区治理,关键在体制创新。要正确处理“党建引领”和“融合共治”的关系,切实加强党的领导,注重发挥其它社会组织的作用,形成“一核多元、共建共享”的城乡社区发展治理体制,确保各项措施稳步推进。“一核”是根本保证,就是全面增强基层组织引领力。推进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最核心的是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社区党组织是党在城乡社区工作的基础。要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的一条主线,以服务性党组织建设为抓手,切实增强政治引领、组织引领、能力引领和机制引领,有力带动社区自治组织、社会组织建设。

党组织与社会组织存在两层重要关系:一是政治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是坚持党的领导,社区党建是党在群众中最基层的组织力量,巩固和加强社区党建对于巩固基层执政地位十分重要。社会组织是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种服务、参与解决矛盾纠纷、参与社区治理的等重要主体。虽然绝大部分社会组织都是依规进行了备案登记,但是就其内部组织架构而言,一些社会组织缺乏完整的组织架构来确保组织的运行发展和社区活动开展。因此,为保障社会组织正确的发展方向,就需要强有力的社区党建进行引领。二是业务指导与合作共治的关系。社区党建不仅发挥着重要的政治领导作用,而且在社会组织业务开展方面也发挥着积极作用。社区居民构成复杂,权利诉求多样、矛盾纠纷频发,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迫切需要党建的指导。通过党建对社区发展治理的引领,不仅有利于社会组织开展社区服务,而且也有利于社区党建工作向基层下沉,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

1.2 社会组织参与是实现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的重要桥梁和必要纽带

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居家方式、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在不断发生变化。伴随“单位制”向“街居制”“社区制”发展,各种新型社区不断出现。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社区可以分成多种类型。如根据社区所处的地域,可分为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根据社区形成路径,可分为自然社区和行政社区;根据社区成员的纽带和空间关系,可分为内生社区和外生社区。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末我国城镇化率已超过60%,在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协同推进的过程中,城乡社区数量呈快速增长趋势,截至2018 年底,共有社区服务指导中心569 个,社区服务中心2.8 万个,社区服务站14.9 万个,社区养老照料机构和设施4.5 万个,社区互助型养老服务设施9.1万个,其他社区服务设施11.3万个。社区是我国政治和社会的基石,社区治理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伴随社会发展与进步我国社会组织更加丰富。狭义上的社会组织是指政治组织与经济组织之外的第三类组织,比如“非政府组织”“非营利性组织”“志愿者组织”“慈善组织”等。广义的社会组织是指为执行某一种社会职能,有意识、有目地组合在一起,具有一定规模、一定目标、相关章程的政治的、经济的和除此之外的其它组织。我国现存的社会组织大致可分为社会团体类、基金类、民办非企事业单位三类。改革以来,我国社会组织发展迅猛。截至2020 年3 月,全国有依法登记的各类社会组织86万多个,仅四川依法登记的各类社会组织就达4.7万余个,在成都登记的各类社会组织也达10725个。

城乡社区的快速发展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发展治理提供了巨大需求,社会组织的生长夯实了自身参与社区治理的能力。社会组织在加强社区管理、推进社区自治、拓展社区服务、培育社区意识、化解社区矛盾、整合社区资源、凝聚社区力量、活跃社区文化、推进公益事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日益突出,是推动社区发展治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建立健全“一核多元、共建共享”的城乡社区发展治理体制,“多元”是重要依托,必须充分调动社会组织的积极性。在强调“一核”为中心的前提下,发挥“多元”的作用,是实现城乡社区发展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实现路径。

1.3 实现社区发展治理是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参与的重要价值和最终归属

社区发展治理的目标是治理与发展的统一。就治理而言要转变治理方式,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根据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要求,社区治理体系现代化至少应当涵盖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公共权力制度化规范化运行,二是依法保障公民各种合法权利,三是实现依法治理,四是提高社区治理效率,五是有效协调社区主体各方面的利益。就发展而言,通过社区治理不仅要维护社区的良好持续,而且要实现社区发展的目标。通过盘活社区资源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为社会发展和社区治理提供一定的经济基础,甚至为社区居民提供一定的经济收入。通过生态建设改善社区生态环境,为社区居民提供天蓝地绿水净的生态享受。通过文化建设为社区居民提供便利多样丰富的文化资源等。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体现在引领社会组织参与城乡社区治理方面就是要实现社区治理的现代化和发展的全面性相统一。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在参与城乡社会治理中实现社区发展治理的有序和协调既是党建也是社会组织的重要价值和最终归属。

2 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参与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存在的不足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发展治理方面,各地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各地为社会组织深度参与基层治理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搭建平台和拓展渠道,推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形成了新格局。一些社会组织不断创新参与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的模式和方式。如有的社会组织通过参与式方法培育社区社会资本,推动社区发展。有的社会组织在社区中建立以某种特色文化为核心的社区参与式互助体系。有的社会组织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打造集多种公共服务与生活服务于一体的高品质“社区生态圈”,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商业化逻辑”的原则,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有的社会组织坚持以党建引领为主线,形成党建引领+多样服务+多元共治+多方受益的“楼宇生态圈”等。但是伴随城乡社区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组织的不断生长,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参与城乡社会发展治理也存在一些不足。

2.1 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参与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空间缺乏

一些社区经济来源单一,可利用的资源很少,造成社区群众公共空间缺乏。一些集中安置社区,由于前期安置未规划群众活动公共空间,安置区房屋密集、道路狭窄,且出现部分社区居民私搭乱建等挤占了公共空间。社区公共区域的基础设施未及时得到修缮,环境未及时得到维护,社区公共空间治理滞后,导致社区活动都无法正常开展,更谈不上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参与城乡社区发展治理。

2.2 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参与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文化缺失

党建引领需要文化载体,将社区党建、社会组织活动与社区文化建设相结合,更有利于发挥党建的引领作用,但是在一些社区,与经济基础薄弱相比,文化缺失问题显得更为严重。首先是缺乏组织文化活动的专业技术人才,受在编人员老化、更新人员困难、临聘人员不易、社会组织参与动力不足等原因影响社区专业人才和队伍的构建,缺乏造成社区文化团体和相关单位总体呈现出人才缺乏和水平不高。其次是文化资源配置不够优化,社区具有独特的文化底蕴,比如乡贤文化、饮食文化、;邻里文化等,但由于对社区当地优秀的文化资源挖掘不够深入、配置不够优化、内容不够创新,从而造成资源浪费,不能有效融入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不能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2.3 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参与城乡社区治理“痛点”不准

党建是一项系统工程,包含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等,基层党建既要务虚但更要务实。一些社区在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发展治理方面效果不佳,不是党建工作开展不够,而是“痛点”找得不准。一些社区治理失序发展不力从表面看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比如:因历史原因造成的房屋边界、土地边界、历史积怨、家庭内部不和谐、财产权分割、老人赡养等问题,这些所谓的小事影响了社区发展治理的大事。一些社区邻里纠纷时有发生,成为影响社区和谐的最大因素,一些社区往往忽视这些“痛点”。

3 构建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参与城乡社区发展治理路径的对策

在社区发展治理的大背景下,对基层党组织参与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的途径、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进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发展治理,需要从多方面进行探索和创新。

3.1 构建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参与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的领导机制,突出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也是最大的政治优势。对于基层来说,在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发展治理中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不断增强党组织的政治引领能力既是城乡社区治理的特色与优势,也是巩固基层政权的必然要求。社会组织是社会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重要载体,发展社会组织是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因此,社会组织建设必须以坚持党的领导为前提,发挥社会组织在社区发展治理方面的作用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3.2 构建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参与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的参与机制,推进共治共享

共同参与是加强和改进社区建设和管理的基础和前提。一是要鼓励社区居民参与。比如动员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考评工作。二是要促进社区党员参与。鼓励懂管理、懂技术、懂方法、有时间、有热情的党员配合社区干部参与社区治理工作。三是要组织社区单位参与。争取社区单位在资金、场地、人才方面的支持。坚持社会参与,实现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共建共享。大力扶持公益类、文化活动类、社区服务类等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发展治理,即通过党、政、企、社、民等多元主体参与协作,共同推动社区建设和服务更新,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

3.3 构建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参与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的激励机制,实现人才回归

激励对于任何一个社区、党员乃至居民群众参与社区治理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社区党组织在不断加强和改进社区发展治理工作中,要擅于利用激励机制,激励社会组织内部成员的积极性,确保各尽其能。一是形成目标激励。大力宣传社区建设的目标,并为社区党员和社会组织成员所接受和承认。二是物质和精神激励。对在社区发展治理过程中,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嘉奖,增强他们的荣誉感、获得感、成就感。

3.4 构建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参与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的保障机制,加大财政投入

加大财政保障力度,工作经费支持力度和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支出,建立正常的经费增长机制。将社区治理和服务经费,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范围。要进一步深化基层财政体制改革,合理划分各级财政支出责任,强化财政资金的政治属性,建立社区党建和社区服务专项资金,社区自治工作专项资金投入和管理机制,优化资源配置。通过慈善捐赠、设立基金会等方式,引导社会力量重点向社区养老、社区教育、社区文化、社区体育、社区治理等领域进行投入。按照事权对等、资源匹配、力量下沉的原则,进一步做好基层党组织队伍能力、阵地建设,确保基层有人服务、有钱服务、有阵地服务,从根本上彻底解决社区党支部、各类社会组织党建无人、无钱、无阵地现象。

3.5 构建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参与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的协调机制,实现权责一致

社区发展治理需要社会多元主体的参与,包括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村(居)民个人,在社区发展治理过程中,各个治理主体期望达到的治理效果不尽相同,采用的手段和方法也不同。协调是社区工作健康运行的重要保证,通过社区党组织在社区工作中对各种不同利益群体之间进行利益协调,使之形成具有一定共同利益、关系和谐的整体。

3.6 构建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参与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的服务机制,提高服务效能

治理既是管理也是服务,提高治理能力可理解为提高政府和社会组织的管理力和服务力。要通过党建引导社会组织主动关心和服务城乡社区群众,贴近居民,倾听居民的呼声,不断创新载体,更好服务城乡社区发展治理。

4 结语

推进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的工作,社会组织参与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既是城乡社区治理有序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组织的生存的价值所在。坚持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发展治理,实现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社区的向往和追求,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猜你喜欢
城乡社区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城乡涌动创业潮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