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乡村振兴视域下的乡土文化资源

2021-11-27 07:16王文征
现代农业研究 2021年6期
关键词:乡土资源农村

王文征

(衡水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 河北,衡水 053000)

1 乡土文化资源具有的价值

想要探析乡土文化资源具有的价值,就必须先了解乡土文化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的作用。乡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思想精神存续的载体,包含着:故事传说、名胜古迹、名人诗歌、传统技艺、家族民俗等方面的内容。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对乡土文化的意义进行分析:其一,在物质层面,乡土文化体现着乡村的山川草木、建筑风貌、具有民俗风格的工艺品、乡村特色食品、乡村特产用品等物质的总体风貌;其二,在非物质层面,乡土文化关乎传统制度、生产生活组织方式、民俗文艺表演、传统思想精神等农村发展的关键“软实力”。由此可知,乡土文化在乡村振兴事业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首先,乡土文化的传承对助推乡风文明建设具有指导性意义。农民的收入有怎样的提高,并不是乡村振兴战略研究的重点问题,农民是否具有良好、端正的“精神风貌”才是决定乡村振兴战略成败与否的关键。乡土文化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与重要支撑,在农村建设工作中发挥着延续历史传统、为人民指引前路的重要作用。无论是乡村、城市还是社会、国家,如果在发展中失去了文化作为支撑,那么就好比是大厦失去了地基,将无法实现长足、稳定的发展。

其次,乡土文化的发展与保护,直接关系到乡村振兴事业中乡村整体凝聚力的提升。乡土文化在乡村人民心目中往往拥有很高的地位,或者至少受到了大多数乡村人民的重视。作为村镇区域内一众村民的精神共识,十分有必要得到政府的充分支持与保护。支持乡土文化的发展,有助于乡村人民形成强烈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并产生对家乡的自豪感,这种自豪感有助于激发乡村人民的民族自信与爱国热情。

最后,乡土文化所蕴含的文化资源,即乡土文化资源,是乡村振兴的资源基础。在乡村,无论是美食、特色医药还是名胜古迹、传统制度都蕴含着浓郁的民族地方气息。相比于城市,乡村在民族文化的传承上发挥着更大的作用;相比于城市,乡村所蕴含的文化资源也明显更多。故此,保护乡土文化资源,就是保护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命脉,既能够促进旅游业、畜牧业、手工业等行业的发展、为乡村的发展提供经济保障,又有利于乡村生态文明的建设。

2 乡土文化资源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2.1 民族特色文化资源正在逐渐减少

民族特色文化资源是乡土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外来文化的冲击与现代社会转型发展速度的加快,对民族特色文化资源造成了严重的威胁。红酒、咖啡、牛排在许多年轻人心目中的地位已经远远超过了冰糖葫芦、狗不理包子、羊肉泡馍。外来文化的到来虽然不能被一概而论地当作资本主义的渗透,但是从客观角度分析,其到来仍然对乡土文化资源构成了一定的威胁;另一方面,在农村现代化速度日益加快的形势下,越来越多的名牌服装、现代化的生活用品随着物联网技术的普及逐渐融入了农村人民的生活,诸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已经进入了千家万户。故此,手机代替了信鸽,摩托车和汽车代替了作为交通工具的马匹,舒适大方的休闲运动服代替了华丽却缺乏实用性的民族传统服饰。此外,以非遗项目为代表的,许多民俗表演与民族技艺等非物质形式的乡土文化资源,也在农村现代化的背景下开始日益减少。许多非遗项目甚至遭遇了“伴随项目传承人的离世或病重,相关技艺立即失传”、“传承人无法将自己的技艺准确、完好地传承下去”等困境。从政府的角度分析,政府对传承人发展事业的扶持力度仍存在不足,另一方面,由于缺少相关政策支持,有意学习并传承民俗技艺的有志青年得不到应有的帮助和激励。故此政府亟需通过加大宣传力度与制定相应政策两个渠道,来唤醒民众对于非物质民族特色文化资源的重视及传承、保护意识。

3 乡土文化资源遭到污染

农村现代化建设为百姓创造了幸福的生活,提升了人民的生活质量,与此同时,随着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速度不断加快,许多不良因素对乡土文化资源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

3.1 “不良之风”吹进了乡村

买彩票、喝红酒、玩电子游戏,已经成为了当前乡村社会的普遍性娱乐活动。买貂皮大衣、买豪车、买钻戒,盲目攀比、公然炫富已经成为了许多村民的家常便饭。在部分农村地区,年轻的学生们将获得的资助与大把的时间投资在网络游戏上,甚至为了逃避课业负担而选择了逃学、辍学的不归路;相比之下,在部分特别贫困的农村地区,空巢老人与留守儿童得不到应有的关爱,父母迫于生活的压力外出打工,进一步加剧了人才的流失,制约了相关村镇的发展,导致未成年人得不到很好的教育,自然有害于乡土文化资源的传承[4]。

3.2 “迷信之风”吹进了乡村

受农村现代化发展与社会文化多元发展共同的影响,“迷信”这股歪风邪气有了“抬头”的趋势。随着村镇广播站等精神文化传播阵地被逐渐荒弃,祠堂、寺庙等宗教性场所的兴建成为了部分农村发展的趋势,有些邪教徒众则利用了这种趋势,大肆宣扬封建迷信知识,更有甚者,利用了农村人民的真诚与知识方面的匮乏,向农村人民宣扬有害社会安全的言论,严重地污染了相关乡土文化资源。

3.3 “消极之风”吹进了乡村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发达,在经济条件稍好的村镇里,许多村民都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手机或电脑。令人始料未及的是,原本为了开阔人们眼界,丰富人们知识储备而发明的互联网,居然成为了一条传播歪风邪气的重要渠道:许多“键盘侠”肆意在网络上发表对社会不公现象的激进评论或消极评论,对国家大事指手画脚,对不同民族的文化横加嘲讽;有些“博主”为了增加自己的“热度”而不惜发表一些不实言论,散布不良信息,制造紧张氛围,骗取人们的关注。在这样的歪风邪气滋生的网络中,部分年轻人因为长期接触甚至被迫接受上述消极的信息,而产生了心理上的自卑与民族文化上的不自信,进而失去了传承本土文化的信心,导致那些本应被保护并传承下去的家风家训无法得到有力的传承,对国家民族精神的传承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4 对乡土文化资源发展提出的建议

4.1 维护乡土资源的纯洁性

乡村政府应该加大对以家风家训代表的,乡土文化资源纯洁性的维护力度,避免各种“不正之风”吹进乡村。以家风家训的纯洁性维护为例,乡村政府可以出台相应政策,鼓励新时代的年轻人学习、传播、分享自己的家风家训,鼓励不同的年轻人通过交流家风家训建立友谊、拉近彼此的关系,通过了解不同的家风对古人的处世智慧进行总结与概括,并以概括出的结果更好地指引自己的成长与生活。另一方面,政府应该出台政策,对网络环境进行清洁,避免消极言论污染乡土文化资源,进而腐蚀新时代年轻人的思想。

4.2 重视对乡土文化资源的评价

想要更好地发挥乡土文化资源在乡村振兴事业中的作用,就必须完善乡土文化资源相关的评价机制。乡村政府应该立足于市场发展的需要,以资源所带来的文化、经济效益的水平作为乡土文化资源的相关评价指标,进一步规范对乡土文化资源的保护流程,借助乡土文化资源,助力乡村经济发展,并为保护乡土文化资源提供经济上的保障,形成良性循环,全面打造现代化乡村,为乡土文化资源的传播、保护与传承提供便利,借助互联网技术,无限延长某些濒临消失的乡土文化资源的寿命,让远在天涯海角的有志青年们都可以随时随地为对乡土文化的传承、传播做出自己的贡献。

4.3 加大对乡土资源的保护力度

在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乡村政府应该进一步完善乡土文化资源保护工程的建设。其具体措施是:根据乡土文化资源的特异性,针对不同的乡土文化资源,构建切实可行的资源保护方案;立足于乡土文化资源所固有的传承模式,推进该模式与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合理融合;发展文化相关产业,例如,将具有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制品通过物联网卖向全国各地,让更多的人对乡村的文化产生初步的了解;通过发展“农家乐”事业,让外地游客通过美食、美景对乡村文化产生深刻的印象,加速乡土文化的传播;通过让游客体验骑马射箭等活动,加深其对乡土文化的认识与理解,对乡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

5 结语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乡土文化资源的传承与保护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相关资料进行梳理,对乡土文化资源的发展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展望未来,乡土文化资源的进一步发展必将为乡村振兴事业做出卓越的贡献。

猜你喜欢
乡土资源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乡土中国
资源回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芬芳乡土行
读《乡土中国》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