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海建植管护技术探讨
——以广西北部湾花卉小镇为例

2021-11-28 10:24李秋荔林正聪
绿色科技 2021年7期
关键词:花海花卉景区

李秋荔,林正聪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钦廉林场,广西 钦州 535099)

1 引言

近年来,我国花卉旅游日益兴旺,许多花海景观深受人们的喜爱,全国大部分景点争相打造花海景观以吸引游客,大幅度增加了旅游人流量,同时带动了景区的餐饮服务、传播了地方民俗文化,如盐城大丰的荷兰郁金香花海、青海门源油菜花海等。追溯起来,利用大面积色块花卉造景形成的花海景观是由国外花卉旅游传播而来[1]。在建植花海的探索中,最重要的是设计打造与景区环境相协调、适应当地小气候、有较高观赏价值、同时能通过造景体现当地民俗文化的花海景观。本文以广西国有钦廉林场北部湾花卉小镇(广西五星级乡村旅游区、2019年第一批广西森林旅游系列等级花卉苗木观光基地、广西现代特色农业三星级核心示范区,以下简称小镇)为例,探讨花海建植及管护的技术,以便为今后花海建植作参考。

2 花海建植地概况及选址

北部湾花卉小镇位于广西钦州市钦南区沙埠镇坭桥村,距离钦州市区20 min车程,小镇地处广西南部沿海,北部湾北岸,位于北纬21°35′~22°41′,东经107°72′~109°56′,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热冬暖,雨量充沛,全年日照时间长,年平均气温可达22 ℃,1月日平均气温在10 ℃以上,7月白天平均气温高达33 ℃,年降雨量高达2104.2 mm,相对湿度81%[2]。夏季时间长且高温高湿、冬季时间短但干燥少雨是其主要气候特征,每年6~9月有台风影响。小镇所属地形为丘陵,起伏不大,坡度较缓;土壤为沙壤土。

建设花海的选址需要考虑很多因素,首先,要考虑花海建设的目的,一般景区建设花海最大的原因是吸引游客,增大客流量,通过打造花海亮点带动提高整个景区的经济效益。景区客流量已饱和,则无须再耗费巨大精力打造花海。其次,是考虑景区的位置,多数人均是利用周末时间带家人、朋友自驾出游,因时间关系无法远行,因此花海多选择在距离城市较近的郊区或著名景区的必经之路上,车程1 h以内为佳。再次,是考虑花海建植地的地形、土壤、小气候特征及水质等条件,平缓开阔连片的地形适合规划大面积的花海,梯田、斜坡类的地形适合打造立体层次感较强的花海,适宜的土壤、气候、水量有利于打造高品质的花海景观,还能有效的降低花海的建植及管护成本,从而提高其经济效益[3]。北部湾花卉小镇均满足以上要求,比较适合建植大面积花海,在小镇入口处选择花海建植。

3 花海布局设计

为打造高品质花海,景区需根据不同的地形,对花海进行建植场地造型布局设计[4]。布局设计时应考虑立体小品、花海图案、颜色相搭等元素的融合。国内较为成功的花海造型设计主要有大丰荷兰郁金香花海、广东番禺百万葵园等,他们运用不同花种形成的不同色块拼种出彩虹、陶壶流水、爱心、花路等平面图案,再利用钢架、五色草、时令花卉等制作立体绿雕、花雕点缀,打破了大面积种植单一品种的传统花海建植模式,成功的把现代元素融进花海造景里面。北部湾花卉小镇地形条件与其相似,2019年国庆节展现的花海是利用红黄两色鸡冠花拼种五星红旗图案、混色格桑花做铺垫,再以荷兰风车及热气球等园林小品点缀,以体现花海层次感。

4 花海技术实施

4.1 花种选择

花海建植品种选择主要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即应综合考虑种植地的气候、土壤、水质、风俗文化等因素。花海品种多种多样、丰富多彩,根据植株的形态特征分类,可分为草本花卉、宿根花卉和木本花卉,草本花卉根据生长周期的长短可分为一、二年生草本花卉和多年生草本花卉[5,6]。许多景区为打造一年四季不同花卉盛开的景观效果,多选择一年生草本花卉和部分宿根花卉,主要有格桑花、郁金香、向日葵、金鱼草、鸡冠花、一串红、百日草、矢车菊、硫华菊、百合、风信子等[7];也可利用一年生花卉搭配多年生花卉打造立体错落有层次的群落景观,多年生花卉多选择马鞭草、火炬花、秋海棠、五色梅等[8]。

我国南方气候特点以高温高湿为主,较适合种植耐高湿耐贫瘠抗性好的花卉品种。北部湾花卉小镇地处南方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高湿天气明显,选择种植品种时应考虑本地适应性较强的向日葵、格桑花、鸡冠花、彩叶草、千日红等[9]。

4.2 建植地备耕和播种

4.2.1 除杂

对待植地块上的杂草进行人工拔除和使用广谱除草剂的方式结合处理,减少花海种植苗期杂草生长的速度和数量。同时对地块内的枯枝、石块、建筑及生活垃圾等进行清理。

4.2.2 浅翻整地

施放除草剂15~20 d后,对枯草进行烧毁或直接打碎翻耕(第一翻)进土里,要求翻耕深度20-30cm,同时人工清理翻出的草根、枯枝、石块、建筑或生活垃圾等。

4.2.3 施肥放药

选用氮磷钾含量比例为15∶15∶15的复合肥作为基肥(15~20 kg/亩),混入辛硫磷(预防地下害虫)均匀撒于土面,犁地机作业对其进行打碎浅翻,使基肥和土壤表层均匀混合,此工序需特别注意的是,辛硫磷见光分解,需要晚上进行作业。

4.2.4 开沟起畦

按照设计好的宽度对花海进行开沟起畦,起畦方向需考虑坡向和排水,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小镇花海第一块地形平缓,为利于排水,起畦多顺坡而下;第二块坡度较大起畦走向与坡面等高线平行。畦宽多根据实际情况而定,考虑到小镇花海使用喷淋水带进行喷灌,水柱喷淋半径为1.5 m,小镇花海畦宽为3 m。畦沟宽为25 cm、畦深10 cm,这样可以使花海开花后无明显行沟从而达到连片效果。

4.2.5 平整施药

开沟起畦后,畦边所堆积的大块泥土及畦面坑洼处需人工进行击碎平整,以防地面积水及表土太粗不利于幼苗扎根。由于小镇高温高湿的气候特点,平整地块后需在表面喷洒一遍杀菌剂(如敌克松),预防幼苗发生病害。

4.2.6 播种

花海建植通常有两种方式,一为直接撒种到地,二为先在苗床育苗再移植入地。为降低成本,对格桑花、硫华菊、鸡冠花等品种小镇选用撒种的方式进行种植,根据花卉品种称量出每畦用种数均匀撒播种子,一般来回撒播3次,并马上淋透一次水,注意洒水量不宜过大,以免将种子冲成堆或冲走,造成后期花海密度不均匀。对于向日葵等花型较大的品种不宜撒种,可直接点播到地;对于金鱼草、大花飞燕等精品花卉品种可先在大棚内进行穴盘育苗,再移植花田,以提高发芽率,减少种子使用量。

4.3 花海的管护

4.3.1 发芽及间苗

花卉种子发芽时间主要受品种、温度和水分的影响,大多数花种的发芽时间在3~20 d左右,发芽最佳温度为15 ℃,温度越低,大部分花发芽所需时间越长,小镇格桑花12月份撒种的种子发芽时间较8月份撒种的时间晚了2~3 d。发芽期间要保持表层土壤湿润,出芽后可点炮或制作稻草人以防止鸟类啄食幼苗,同时全面检查花田内种子发芽情况,要及时查缺补漏对发芽稀疏的地方补撒种子或移苗,撒种过密的按照“留强去弱”原则对其进行间苗,注意移苗或间苗后应及时淋透定根水。

4.3.2 浇水和施肥

根据花苗的不同生长阶段,需合理浇水。幼苗期花苗娇嫩,主要以勤喷细水为主,水量做到保持土壤湿润即可,待花苗生长成熟需加大浇水量,在花海郁闭后水分流失较少可减少浇水次数。

基肥不能满足花海植物整个生长期的需肥量,为确保花海效果需及时追肥。施肥遵循“薄肥多施”的原则,待花苗长至5~10 cm,出第一对真叶时需进行第一次追肥,后每5~7 d追肥一次,生长期以施平衡肥为主,浓度由浅入浓以防止烧苗,到达花期前可喷施高磷高钾的复合肥进行促花。

4.4 病虫害防治

花海植物病虫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原则。小镇虫害较少,病害较常发生,需定期喷淋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广谱杀菌剂,杀菌剂不宜只使用一种,应多种交替使用以防产生耐药性,夏季下雨后要施放四聚乙醛预防蜗牛啃食花茎。

5 结语

(1)当前小镇选择用于花海栽植的品种还比较少,为避免同花重种、无花可种的情况,应根据景区实地情况,试验引种部分国内外已成功种植的新花卉品种,成功后再推广种植,打造极具特点的景观,增加游客新鲜感,提升游客量。对于未在本地种植过的外地新引进品种,应先进行试种再选用,以降低风险。

(2)小镇花海布局设计比较单一,今后可考虑使用草本花卉和木本花卉相结合的方式打造花海,使用木本花卉打造栅栏、花墙、花柱、花瓶等造型,搭配草本花卉做大面积造景,增加花海层次感,同时,也利于减少交替更种的面积,打破全草本花海种植旧模式,减少成本投入。

(3)当前花卉设计还相对缺乏文化内涵,今后设计建植时应考虑把当地的民俗文化融入其中,并根据市场加入创意文化元素,打造具有独特特色文化的花海,赋予其内涵、生命,让他人难以模仿和超越,以显著的提高花海景观的品质。

(4)花海建植受外部环境因素较大,前期可采用播种和植苗两种方式,除了建植时直接播种外,还应考虑部分室内大棚育苗,以便因外部不良天气影响时,花海出苗不齐时,有苗木可以补植。同时,大棚育苗也可以调控花期。

(5)花海是旅游业的热门产物,正处于上升时期,小镇在今后花海建植管护上仍需进行改革创新,朝着特色化、精致化、差异化方向不停地进行探索和试验。

猜你喜欢
花海花卉景区
花海
2021国际花卉展览会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花海寻踪
『摘牌』
《花卉之二》
《静物花卉》
“摘牌”
某景区留念
徜徉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