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改变的CT表现分析与研究

2021-11-29 05:11
中国伤残医学 2021年17期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间隙

张 雪

(鞍山市双山医院CT科,辽宁 鞍山 114031)

强直性脊柱炎(AS)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好发于男性,通常发病于骶髂关节,随着病变逐渐发展可以累及脊椎、膝关节、髋关节等关节结构[1]。晚期可造成关节畸形、融合,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大[2]。CT检查是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改变的重要方法。本研究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改变的CT表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纳入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00例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改变患者。其中男性69例,女性31例,患者年龄20-61岁,平均年龄(30.6±5.9)岁,病程2-9年,平均病程(3.8±1.2)年,其中ESR升高54例,HLA-B27阳性98例。入选标准:(1)患者临床上具有不同程度的关节肿胀、活动受限、腰背疼痛等症状,符合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改变临床诊断标准,病历完整。(2)患者依从性较好,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剔除标准:(1)骨肿瘤疾病的患者。(2)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患者。(3)精神障碍性疾病患者。(4)合并其他严重骶髂关节病变影响临床观察的患者。

2 方法:所有患者进行CT检查,采用同一台CT扫描仪器飞利浦(MX6000),检查范围:髂前上棘-耻骨联合,扫描过程中患者取仰卧位,调节螺距1mm,层厚3mm,电压1200kV,电流200mA。窗宽1600HU,窗位 550HU,扫描过程中重点观察骶髂关节间隙、关节面及其下骨质和附近软组织的改变情况。

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强直性脊柱炎分级定义0级为正常;I级为骶髂关节面略有模糊,骨皮质连续性受损但关节间隙正常,且无骨质破坏;Ⅱ级为骶髂关节面模糊,骨皮质局灶硬化软骨改变,关节间隙正常;Ⅲ级为关节间隙异常,且部分关节强直;Ⅳ级为关节完全强直。

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CT分级结果采用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5 结果

5.1 CT征象:100例患者CT均表现为骶髂关节髂骨侧受累,其中13例关节完全性强直,小梁呈贯通状,骶髂关节间隙消失;25例关节面模糊、间隙假性增宽或变窄;55例髂骨侧毛糙、骨质硬化且不同范围扩散;7例单侧关节间隙增宽,髂骨侧关节面毛糙伴骨质硬化。

5.2 CT分级:100例患者中92例双侧骶髂关节受累,8例单侧骶髂关节受累,其中0级0例,I级14例(14.00%),Ⅱ级24例(24.00%),Ⅲ级34例(34.00%),Ⅳ级28例(28.00%)。

讨 论

强直性脊柱炎好发于青年男性,可以导致患者畸形、残疾。强直性脊柱炎主要表现为中轴骨为主的结缔组织受累,早期诊断并及时对症治疗对于改善患者临床预后生活质量意义重大[3]。强直性脊柱炎延误诊治的患者往往由于病变持续进展,骨性结构遭到严重破坏,从而使得患者的骨骼出现畸形改变并遗留严重的后遗症状。目前该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研究透彻,临床治疗难度较高,需要结合多种治疗方法进行综合干预。虽然该病的发病和免疫因素相关,但相关指标检测过程中自身抗体阴性是区分该病和其他结缔组织疾病重要依据。同时HLA-B27 阳性也可以作为该病诊断重要依据。临床早期表现为滑膜炎症,伴有不同程度的纤维素渗出以及渗出物质在关节面的沉积,引起滑膜非特异性炎症改变。滑膜周围软组织可出现水肿。随着滑膜炎症加重,关节软骨以及软骨内骨遭到破坏,并可以伴有骨质增生的改变。软骨内骨化使得关节强直的程度不断加重,最终表现为完全性强直。常见骶髂关节双侧对称性发病,因髂骨侧关节软骨较为脆弱,更容易受到损伤因素侵蚀,因此髂骨侧多发。少部分患者单侧起病,导致关节两侧病变差异明显,轻重不一。

骶髂关节病变是最常见的初始病变部位,临床主要采用影像学检查骶髂关节病变,常用的检查手段为CT检查。既往临床虽然采用X线进行关节检查,但相比之下X线检查的分辨率较低,对于细微的关节结构变化显示不够清晰,难以提供更加全面的信息,不利于临床医生的诊断。本次研究结果表明,CT扫描的特征显著,CT检查可以在患者尚无明显关节症状的时候发现早期的关节病理改变,从而帮助临床实现早期诊断的目的,为患者的临床治疗争取更多的时间。同时,相比X线CT关节扫描检查更加有利于临床医生将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和其他疾病相互区别,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例如以女性高发的类风湿关节炎也是双侧起病,但主要累及上肢小关节,通过CT检查可以明显地鉴别。再如以老年人高发的骨性关节炎主要累及髋关节、膝关节等负重大髋关节、膝关节等负重大,和强直性脊柱炎具有一定的差异。结合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正常骶髂关节位于骨盆后壁骶、髂骨之间,由骶骨和髂骨耳状面所构成,表现为前宽后窄, 表面凹凸不平的关节骨性结构。骶、髂骨耳状面互相紧贴, 其间不存在间隙。通过CT检查可以有效显示非关节韧带和骶髂关节滑膜,如关节间隙大于2 mm,则随层面上升韧带间隙逐渐加宽, 髂骨面骨皮质对称但不均匀,且由前往后呈现变薄状态[4]。临床上对于出现髋部疼痛,CT扫描表现为骶髂关节模糊、毛糙改变的男性青年均应该高度怀疑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可能,并进一步完善其他检查明确诊断。结合CT检查的相关特点,临床医生可以高效、快速地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并对病变进行细化分级,提高诊断的针对性。

综上所述,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改变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临床利用CT扫描有利于早期诊断该疾病并与其他常见的易混淆疾病相互鉴别,提高诊断效率,并根据具体的病变分级进行对应处理,为临床治疗、预后评估提供重要的依据,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强直性脊柱炎间隙
晨僵、腰痛须警惕强直性脊柱炎
间隙
核磁共振对布鲁菌性脊柱炎与结核性脊柱炎的鉴别价值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可以生育吗
飞行过载及安装间隙对主安装节推力测量的影响
给你
苦难的间隙
强直性脊柱炎氧化应激及中医药干预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35例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