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社会文明观的百年考察及时代意蕴

2021-11-29 07:39钟小武涂龙峰
江西社会科学 2021年12期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文明建设

■钟小武 涂龙峰

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不断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发展,在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先后提出了建设“自由光明、文明先进”“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为主要内涵的文明观,是中国共产党开创的人类文明发展新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的社会文明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文明理论的继承发展,是对党百年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的探索总结,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是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之举,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对于建设怎样的国家,实现怎样的社会文明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社会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社会文明程度反映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和文化软实力。恩格斯指出,“文明是实践的事情,是一种社会品质。”[1](P666)社会文明观是对社会文明发展的根本方向、基本内涵与本质要求理论与实践认识,是马克思主义人类社会发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文明建设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古老课题,但社会文明观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与外延,其研究也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一些学者认为,“全球化时代人类及其社会文明发展中一系列重大现实课题的解决,呼唤建构具有综合性、反思性、前瞻性的社会文明学理论体系,把握社会文明发展的命运,指导社会文明的实践。[2]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文明观,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有现实的指导意义。[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任务,“努力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4](P6)。这一重要论述,规定了社会文明建设的工作属性与丰富内涵。本文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主要从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等层面来考察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历程中对社会文明建设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可以说,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紧密结合时代特征和发展实际,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不断推动并创造性地形成和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文明观。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如何推动社会文明不断达到新高度,不断丰富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时代意蕴,更是一个重要课题。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社会文明观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共产党社会文明观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社会文明观的基本内涵和逻辑是:人类文明是一个逐步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过程,资本主义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进步,但它还存在很多弊端,必将被更高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文明所代替。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是一个真正的具有高度文明的社会,“是以现代文明社会的一般情况为前提所必然得出的结论”[1](P575)。概言之,共产主义是现代社会文明的必然逻辑演绎。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文明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文明观为指导,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不断深化对社会文明建设的理论认识和工作实践,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与发展成熟的过程。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提出建立以“自由光明”“文明先进”为主要内涵的社会文明观

在党成立之前,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就积极探索如何改造中国社会、推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问题。毛泽东等人早在1918年发起创办新民学会时,就把改造社会风俗作为其奋斗目标之一,明确提出“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5](P34)的重要宗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把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和什么样的社会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重要命题和任务,明确提出建设一个“自由光明的新天地”[6](P6)“文明先进的中国”[7](P663)。这种社会文明观,在目标上,强调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这种“文明先进”体现在它是一个自由、平等、没有压迫的共产主义社会,是要让“不顾廉耻,甘犯众怒者”绝迹的社会,是反对“一阶级无理的压迫他阶级,一个人无理的压迫他个人”[8](P40)的社会。在途径上,强调要打破封建宗法思想和制度的束缚,摆脱愚昧落后的状态,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没有剥削的、思想文化先进的社会。在方法上,强调刑法、教化等各种方法综合施策,“政刑教化用各有当,不可偏废”[9](P301),从而有了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初步理念。在具体实践上,中国共产党在中央苏区建立苏维埃政权进行局部治国理政时,大力开展移风易俗斗争,在妇女解放、卫生防疫、禁烟禁赌、破除迷信、流民改造和倡俭戒奢等方面采取系列有效措施,并将“自由解放”同增进农民福祉与革命发展需要相结合[10],推动苏区群众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文化水平明显进步,思想觉悟大幅提升,苏区社会风气明显提升;在延安时期,毛泽东提出的“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八个字四个方面的要求得到了党政军民各群体的认同和践行,延安的社会风气为之一新。

总之,这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建设的理论应用到革命斗争实践中,把打破旧世界、建设新世界作为党的社会建设的重要总目标,在革命根据地军民中逐步形成了具有马克思主义思想觉悟的、反对教条主义注重实事求是的思想观念;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和“大公无私,积极努力,克己奉公,埋头苦干”[7](P522)“吃苦在别人前头,享受在别人后头”[11](P1161)的共产主义精神的精神面貌;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封建迷信、提倡民主科学的文明风尚;男女平等、官兵平等和“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行为规范,从而在苏区营造了一种“自由光明的新天地”的社会文明新气象。这在社会文明观的理论、内涵、实践上都做了初步探索,为之后的社会文明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提出建立以“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为主要内涵的社会文明观

建立新中国后,中国共产党人逐步认识到,建设高度的社会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应有之义。早在1949年9月21日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就自豪地宣告,“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12](P345)初步提出了以“高度文化”为主要内涵的社会文明观。1954年,在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毛泽东对社会文明的内涵做了更进一步的阐述,提出要将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13](P350)的社会文明建设目标。“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也因此成为这时期中国共产党社会文明观的主要内涵。这种社会文明观,从思想观念上看,我们党认识到“反映旧制度的旧思想的残余,总是长期地留在人们的头脑里”[13](P450),因此要突出思想的改造和建设,通过系列措施克服“资本主义思想的残余”和“不顾国家利益和合作社集体利益的本位主义思想和个人主义思想”[14](P55),以扫除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干部群众思想观念上的贫困和愚昧。同时,通过系列宣传教育运动来加强共产主义思想教育,推进义务教育的普及,提高人们的社会主义思想觉悟。从精神面貌上看,推崇艰苦奋斗、劳动光荣的价值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助人为乐的社会主义新道德,注重发挥先进典型“发扬正气,压倒邪气”[15](P5)的引领作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向雷锋学习的大规模群众运动,并涌现出“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等一批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卓越贡献的先进人物和时代楷模,在全社会营造了一种“充满生龙活虎般的奋勇前进的革命气概”[14](P90)和改天换地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昂扬斗志,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从文明风尚上看,中国共产党提出“移风易俗,改造国家”[14](P71)的口号来“除旧布新”,领导在全国各地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社会风气治理运动,通过开展群众性的“扫盲运动”和肃清“黄、赌、毒”等扫除旧社会痼疾的专项斗争,反对愚昧迷信,强调社会平等,推动妇女解放,大力破除旧社会的不良社会风气;通过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用法律的形式推动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新思想、新观念、新道德在全社会的树立;通过“三反”“五反”等大力反对贪污、浪费、官僚主义现象,净化党内风气,并用党风带社风,推动社会风尚的极大改变。从行为规范上看,依法打击和惩办盗窃、诈骗、流氓、特务和各种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建立起“同志式的互助合作”关系和“戒躁戒躁、奉公守法”的普遍行为准则;通过开展经常性的群众爱国卫生运动,养成人人讲卫生、家家爱清洁的良好习惯,并进一步促进了社会风气的整体好转。总之,这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社会文明观的认识不断深化,强调思想观念上的社会主义觉悟、精神面貌上改天换地的昂扬斗志、文明风尚上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新风新貌,以及行为规范上助人为乐、遵纪守法的良好社会秩序。

相比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而言,这时期的社会文明观符合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需要,具有鲜明的建设新社会的特征,为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社会文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文明作出了重要探索,积累了宝贵的成果和经验,推动在全社会培育起了崭新的精神面貌和良好的社会风气,为推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汇聚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三)改革开放新时期,提出以“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主要内涵的社会文明观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重要方针和战略举措,持续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精神文明和先进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创造性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对社会文明的认识不断深化,社会文明观不断孕育、更趋完善。

这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社会文明观在目标和内涵上进一步具体化为“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从而为新时期党的社会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这时期的社会文明观,在内涵上开始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重要性,认识到精神文明可以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政治保证,强调社会主义社会“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16](P367)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7](P378)。同时,社会文明观的内涵有了新的扩展,把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作为社会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强调“社会风气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价值导向的集中体现”[18](P430),从而进一步明确了社会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丰富内涵和目标任务,标志着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社会文明观的初步形成。“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社会文明观,在目标上,强调把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为社会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着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在内涵上,强调要着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提升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养,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在方法上,提出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硬”的思想以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理念,强调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要靠教育也要靠法治,强调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法治与德治“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19](P200)。在实践上,在反对思想理论战线精神污染和资产阶级自由化基础上,制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成立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广泛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和“讲文明树新风”等活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加强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从各方面推动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升。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提出以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为主要内涵的社会文明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社会文明建设放到治国理政更加重要的位置,强调“文明是现代化国家的显著标志,要把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任务”[4](P6),以辩证的、全面的观点正确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从而不断丰富社会文明观的科学内涵,进一步明确社会文明建设的地位、目标,提出社会文明治理的现实路径,推动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显著提升,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社会文明观的认识进一步成熟定型,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文明观新境界。

把社会文明放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高度来看待,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双飞的发展过程”[20](P16),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必须锲而不舍、一以贯之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建立与新时代相适应的社会文明,因此也成为新时代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这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社会文明观,在目标上,明确提出要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从而使中国共产党的社会文明观在内涵上更加清晰明了。在路径上,党的十八大把“公民文明素养和社会主义文明程度明显提高”[4](P6)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六大主要目标之一,同时把“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作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之一,强调了社会文明建设在提升国家软实力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在方法上,强调要坚持德治、法治、自治的统一,强调“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使法治和德治在国家治理中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并把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作为“有效整合社会意识”,作为“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21](P163),构建起了德治、法治、自治相统一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凝聚起社会治理的最大共识和强大合力,从而实现社会文明程度的大提升。在实践上,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文明建设,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取得了社会文明建设的明显成效。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级党委政府聚焦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这个首要任务,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主题主线,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大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和新时代文明实践,推动全社会敬仰英雄、学习英雄,不断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着力培养时代新人、弘扬社会新风。特别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得到全面彰显,进一步在全社会形成了崇德向善、明德惟馨的良好风尚,新时代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极大提升。

二、中国共产党社会文明观的时代意蕴

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社会文明的重要论述,积极推进社会文明建设,大力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社会文明观,具有丰富的时代意蕴。

(一)马克思主义社会文明理论的继承发展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文明发展史是不断由低级向高级的历史发展过程,经历了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而文明时代经历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三大时期。马克思恩格斯充分肯定资本主义文明比奴隶制文明、封建制文明具有很大的进步性;同时,又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文明的阶级局限性和历史局限性,指出资产阶级把科学当作“劳动的剥削手段”[22](P142)把“智力转化为资本支配劳动的权力”[23](P438),资产阶级的教育“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把人训练成机器”[24](P417),在某种程度上仍然具有野蛮性质。马克思恩格斯把共产主义社会的文明视为“新文明”,他们描绘了共产主义文明的特征:国家对人的统治将由对物的管理和对生产过程的领导所取代,人类第一次成为自然界的自觉的和真正的主人,每个人都拥有全面发展体能和智能的机会,社会发展将由社会成员共同生产、共同管理、共同分配、共同享有,共产主义文明将是“能给所有的人以幸福的文明”[25](P276)。历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深刻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社会文明,培养什么样的社会成员等一系列关于社会文明的重大问题,不断凝练社会文明的时代特征、科学内涵和实践路径,是对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从“两个文明论”,致力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培育“四有新人”的目标,到“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义,再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要“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都突出促进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的提高,文明素养的提升,是马克思主义社会文明观中国化发展的新成果。

(二)在革命、建设、改革、复兴事业中的探索总结

中国共产党的社会文明观是随着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复兴事业的理论和实践探索而逐步形成和完善的。历代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伟大事业,高度重视社会文明建设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不断深化对社会文明的认识和实践,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社会文明有了初步认识和探索,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对社会文明的认识不断深化,在改革开放后对社会文明的认识更趋完善,进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定型成熟。回溯历史可以发现,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社会文明观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对社会文明的认识推到了一个全新高度,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文明观进行了完善和丰富,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实现了社会文明观的重大突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社会文明理论新境界,使中国共产党社会文明观臻于成熟完善。

(三)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和行为规范,是提高精神境界、营造德治氛围、培育文明风尚的价值底色,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的社会文明程度和发展进步水平,是中国共产党社会文明观的重要思想来源。《周易》中就有“天下文明”“内文明而外柔顺”等关于文明建设的最早记载,而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关于“礼治秩序”等论述更是对我国社会文明发展具有影响深远。梁启超曾说:“凡一国之能立于世界,必有其国民独具之特质。上自道德、法律,下至风俗、习惯、文学、美术,皆有一种独立之精神。祖父传之,子孙继之,然后群乃结,国乃成。”[26(P6)历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强调“中国共产党人是我们民族一切文化、思想、道德的最优秀传统的继承者,把这一切优秀传统看成和自己血肉相连的东西,而且将继续加以发扬光大”[27](P318),不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价值思想、人文精神、哲学智慧、道德规范等奥义精髓和智慧来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与发展。毛泽东提出“古为今用”的思想,认为应该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7](P707)。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明素养,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四)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之举

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没有社会的高度文明,就没有社会的全面进步。历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不断提升对社会文明的认识,进而推动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彰显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在物质文明建设上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绩和历史性进展,书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光辉篇章,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也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与此同时,一些不文明现象、不良社会风气和不文明行为时有发生,社会文明建设还任重道远,在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新发展阶段,更需要在中国共产党社会文明观的引领下,不断提升社会主义文明程度,推动社会文明达到新高度,进而为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

文明是现代化国家的显著标志,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他指出,到本世纪中叶,要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社会文明将全面提升。我们党提出要以更高水平精神文明建设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思想指引,把更高的社会文明程度作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标志之一,社会文明观更加系统化和具体化。中国共产党社会文明观,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和要求,具有强大的思想引领力和精神感召力,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

三、中国共产党百年社会文明建设探索和实践的经验启示

社会文明是一种过程,与社会文化既相互联系又有一定区别,二者不可分割,社会文明与社会文化的相互激荡推动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成立百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社会文明的认识和实践不断深化,形成的社会文明观蕴含着丰富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是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思想指引,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精神动力。站在新的奋斗起点上,建设怎样的国家,实现怎样的社会文明,必须从百年来党的社会文明理论与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

第一,必须坚持理论武装和教育人民相融合,深入广泛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教育。加强理论武装是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的核心。在百年历程中,我们党高度重视思想理论建设,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达到了思想上和行动上的高度统一,进而形成了革命、建设、改革和复兴的强大合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对新时代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社会、生态文明等各方面做出理论概括和战略指引,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我们要始终自觉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自觉用这一思想武装强党、教育人民,为新时代社会文明建设“定向”“固本”。健全完善党的创新理论常态长效学习机制,坚持不懈抓好理论武装,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不断走深走实。

第二,必须坚持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努力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过程中,对社会文明的认识也不断深化、不断成熟,其中一以贯之的是对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坚持。从新中国成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逐步被提出、修改、完善,并把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引向深入,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毛泽东指出了“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7](P390)的辩证法;邓小平指出“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17](P144),物质文明和建设文明两手抓的“两点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正确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必须坚持辩证的、全面的、平衡的观点,强调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决定着我们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和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不仅要家家仓廪实,还要人人知荣辱。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必须坚持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创造新经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努力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第三,必须坚持自治、德治、法治相统一,强化文明实践养成。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公民文明习惯的养成,不仅需要道德约束的“软环境”,也需要法律规范的“硬尺子”,必须坚持法治、德治和自治相统一,强化实践养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在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上相辅相成,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功经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治国理政领域的重要体现。随着我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加速,社会治理和国家治理均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现代社会的流动性加速,陌生程度增加。实现社会的有效治理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必须彰显自治活力、德治正气和法治精神,形成自治、德治、法治相统一的有机整体,强化文明实践养成。大力倡导社会文明新风尚,明确告诉人们,支持什么行为、反对什么行为,哪些行为是要大力倡导的、哪些是要共同反对的,避免引发不文明对文明的挤出效应。培育公民的公共意识、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大力开展社会公德教育。更加强调法治对公民道德建设的保障作用,用严格的执法和管理唤起人们的文明意识,形成人们对文明的敬畏克服管理缺失导致的“公地悲剧”“破窗效应”,不断筑牢社会的底线思维与文明习惯。

第四,必须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结合,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具有重要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21](P164)。建设具有高度社会文明的现代化强国,必须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结合,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扎实开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理研究。积极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介入新时代社会生活的可行路径,中华传统文化在历史上曾发挥了规范社会行为、引领社会风气的巨大作用,通过通俗化的讲解,将其融入当代家庭美德和个体精神修养的建设中,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走入群众的生活中。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推动文艺创新,推出一批精品力作,推动形成尊重崇高、礼敬崇高、追求崇高的社会氛围。

第五,必须坚持党风政风与社风相促进,以优良党风政风带动社风民风。党风政风、社风民风,直接反映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晴雨表”。“官风正则民风淳”,党风政风是影响社风民风建设的重要因素,与社风民风紧密相连、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早在苏区时期,“苏区干部好作风”就成了中国共产党的显著标识。毛泽东在《整顿党的作风》中提出,“只要我们党的作风完全正派了,全国人民就会跟我们学。党外有这种不良风气的人,只要他们是善良的,就会跟我们学,改正他们的错误,这样就会影响全民族。”[28](P31)邓小平也多次指出用党风带政风促社风的重要性,强调“为了促进社会风气的地步,首先必须搞好党风,特别要求党的各级领导同志以身作则”[16](P177)。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作风建设要从领导干部抓起。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要充分发挥各级领导干部在社会文明建设中的关键作用,坚持党风与社风相促进,以优良党风政风带动社风民风,大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猜你喜欢
中国共产党文明建设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请文明演绎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漫说文明
党的政治建设怎么抓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人大建设》建设人大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