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 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2021-12-01 02:00白宝研高新区城市管理局市城管执法总队高新区支队
品牌研究 2021年28期
关键词:营商优化环境

文/白宝研(高新区城市管理局(市城管执法总队高新区支队))

一、营商环境优化给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积极意义

目前,我国经济的发展目标由高速转变为了高质量,尤其是了新冠疫情暴发之后,首先,消费业和服务业实现了对投资业和出口业的取代,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核心动力,在经济增长中逐渐凸显了新经济的重要作用;其次,区域经济发展依然离不开传统产业的支持,在新时期新旧动能的作用下,经济增长质量有所提升。应当精心培养崭新的新动能,做好对其的鼓励;最后,应当细心呵护弱小的新动能,做好对其的引导。所以,需要对深化改革进行加强。

(一)优化营商环境可以实现区域经济发展要素的聚集

改革开放40 多年来,我国的资源优势和人口优势慢慢退去,未来需要创新、人才以及制度来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此背景下,想要加强区域经济发展的质量,就必须凸显出营商环境的市场化、法治化和国家化特征[1]。

(二)优化营商环境可以使市场主体活力得到激发

市场主体可以从微观层面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质量,也可以直接面向营商环境。由于世界经济的发展速度逐渐降低,通过对营商环境的优化,减少企业的税收负担,可以使企业具有更强的竞争力,也是各国最重要的经济提振方式。优化营商环境可以减少市场主体所需的交易成本,降低其准入门槛,使市场主体具有更多的激情参与创新创业活动。

二、当前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

想要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质量,就必须做好对营商环境的优化,其最主要的方式就是制度改革,以市场规律为基础,赋予活力给企业主体,如此可以使政府职能得到更好的发挥,也可以使现代经济的发展具有公平性、高效性和持久性。而对营商环境的优化是一项长期任务,改革永远不会停止。应当以最高的国际标准和国际水平为依据,然而目前各区域的营商环境依然存在不足之处。

(一)需优化的营商环境内容多

针对政府行政效率来说,世界银行在评估营商环境的过程中,主要涉及的评估对象就是市场中的企业,然而营商环境的优化重点就是保持市场经济和环境的公平性、竞争性和有序性,也就是市场中的企业竞争是否公平,有竞争力的企业是否可以获得商机等,但是由于市场中依然存在看不见的“玻璃门”,所以此类常用的衡量指标并不适用,此类看不见的障碍和壁垒关系着营商环境是否可以得到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不均衡发展的软硬件环境,市场竞争中的各主体缺乏创新实力

想要达到全球卓越城市的目标,享有全球分工和竞争的权利,就必须引入优质企业。目前,各区域想要实现对营商环境的优化,就必须改变招商引资的传统要求,将智慧和功能作为重点,而不是资本,同时需要提升制度、城市人文等环境基础。

此外,各区域在发展民营经济期间,国资、外资和民资存在不均衡发展的总量结构,还没有激发其创新活力,但是,发展潜力最强的就是中小企业,这一创新群体的成长性最强,最能够体现出城市经济活力,可以为区域日后的发展提供所需的支持[2]。

三、优化并完善营商环境需要重视的内容

(一)结合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

在优化营商环境期间,想要实现对其中各种问题的解决,就应当采用完善和创新的方法有效地优化营商环境,应当结合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定期开展调研工作,同时需要定期做好对调研现场的管理考察等,全方位地了解存在于经济发展期间的问题,完善优化营商环境期间遇到的细节问题。

应当在当地针对一些企业进行走访,主动了解记录他们反馈的意见,同时,从实际和客观的角度,根据我国在经济转型期间提出的需求,加强探索和研究工作。划分存在于经济发展期间的各类问题,结合针对性的原则,做好对相关解决措施的设计,并结合企业具体的发展需求,建立优化营商环境所需的工作机制,尽量全面解决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如此可以使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更加长久。

(二)对用户体验和评价指标的完善

我国在优化整个营商环境期间,想要有效落实发展原则,就应当从实践结果方面入手,通过与优化措施的结合,来确定发展方向,在优化营商环境期间,做好对各项指标的全面把控,以及对用户体验和评价机制的强化。

通常来说,企业方和投资方需要负责判断最终的营商环境质量,想要更加完善的评价经济发展质量,首先应当在做好营商环境优化的基础上,分析和研究来自世界银行的营商环境发展报告,并做好对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等重点问题的研究,做好对各环节的尽量简化,不仅需要做好营商环境的优化,还应当做好对相关流程的精简,如此可以促进企业更加高效的发展,并为投资方和企业方打造更完善的营商环境。其次,在优化营商环境后,还应当结合针对性原则,做好对其的判断和评价,结合优化工作的开展情况,采用报告的形式,做好对该工作情况的定期或不定期分析评价,将该工作效果直接清晰地呈现给社会各界,如此可以使参与经济活动的企业方和投资方具有更强的归属感和获得感[3]。

(三)开展全面的经济发展调研分析

通过市场调研可以使经济市场得到更加完善的发展,也是营商环境的优化前提。

在调研工作中,首先应当全面、细致、广泛地调查和收集经济市场及投资者的实际发展情况和内在基本需求,同时,应当对企业发展的重难点问题予以明确,并在具体发展期间,还应当以针对性为原则,做好对经济发展问题的收集和探索,保证这些问题可以在日后得到有效的分析和解决。其次,还应当重视讨论的深度和调查的全面性,保证各区域可以全面凝聚经济发展力量,如此可以使上下意识得到全面的统一,同时需要做好对营商环境的重点营造。

四、优化营商环境助力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道:应当做好对国内市场的强大,对发展格局的创新,采用市场化和法治化的理念,做好对国际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

各级决策部署和法律法规应当以党中央决策为依据,做好对发展理念的创新,做好对工作作风的转变,对相关机遇的抢抓,对难题的攻克,如此才可以更加深入地推进营商环境的优化,使市场主体和社会主体更具活力和创造力,也能够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

(一)招商引资与引智并举

招商引资指的就是引进资金和项目,可以加快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速度,促进新兴产业集聚的形成,为当前发展提供所需的资金,获取更多的财政收入,为人员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招商引智的目的就是引进人才和管理经验。如此除了可以从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等方面引进发达地区的成熟企业,还可以引进现代化生产技术,使各区域的产业结构和科技创新得到强有力的支持。采用引资可以实现对资金问题的解决,采用引智可以实现对核心竞争力的提升。通过两者有机结合,统筹兼顾,可以使区域经济的发展质量得到有效提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

(二)四链并举的产业链招商

通常来说,产业链的建立、延伸、补充和强化就是所谓的“四链”,也就是对连接的建立、延续、补充和强化。建链指的就是对新兴产业的战略性建立,就是资本招商;延链指的是各区域利用当地具有强势规模或著名知识产权的产业和企业,在上中下产业链中,寻找不同时期当地可以合作的企业,并对其进行招商,如此可以实现对资源和产业链的优化配置及延伸;补链指的就是各区域利用政府许可的重要资源,例如上市公司或金融牌照等,采用补缺式招商的形式,引入需要此类资源的内外资企业,以此来促进合作共赢的实现;强链指的就是以收购兼并的途径进行招商,将当地存在发展问题的企业纳入强势的国内外企业中,并作为其子公司,通过对投资的引入或升级产品来激发企业活力。总的来说,产业链采用“四链”并举的形式招商,可以减少生产经营所需的费用,使当地的产业链和产业具有更大的市场规模和集聚能力。

(三)产业引导基金和PPP 合作招商并举

地方政府应为各产业的建立提供资金,如此可以对股权投资基金起到引导的作用,并按照1/4 或1/3的比例分配占股,通过对政府信用的利用,对杠杆作用的借助,可以促进社会资本的积极参与。并将此类财政资金作为优质项目的投资资金,此类优质企业应当具有较高的科技水平和良好的市场前景,也可以支持一些产业化、重要的科技成果和技术改造项目,如此可以更好地调整和优化升级产业结构。PPP这一招商引资模式主要就是公私合作,运营管理和投资能力都符合标准的民营企业,可以和社会资本或企业展开密切合作,负责参与建设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双方在订立合同时应当遵守平等协商原则,社会资本应当做好公共服务,政府负责评价公共服务的绩效,并以评价结果为依据,对价所需支付的社会资本。PPP 双方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全程参与,避免了信息不对称问题,然而前期主要的参与者就是民营资本,而在中后期管理建设工作的过程中,最主要的参与方就是政府。PPP 最大的特点就是不追求最大化利润,利益共享和风险共享是完全平等的,如此可以促进优秀商界人士对当地市场化运营的积极参与[5]。

(四)对企业发展问题的解决

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通过壮大自身的公共服务,可以促进企业管理效率和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也可以更加精准利用相关政策等。市场主体应当加强自身的发展辅导作用,为各行业企业家提供相应的培训,并做好对经济发展和涉企政策法规的分析和解读,如此可以使企业的发展信心得到加强。同时应当做好对行政执法的规范,对非强制性地说服教育和劝导示范等手段的利用,以法律法规为依据,对行政强制措施要慎重实施。深化改革行政许可权相对集中的问题,加快“信息孤岛”的打通速度,做好对政府服务标准的统一,在全省或跨省中的快速实现通办业务。此外,应当实施告知承诺制,推行容缺办理,做好对互联网和监管工作的结合,对开放包容的环境的营造等。还应当在上市期间,修复条件相符的企业的信用问题,解决前期改制时遗留下来的问题等,积极协助法律可以解决的问题。此外,行业协会应当加强监管商会,促进其充分发挥纽带作用,促进行业的自律管理。最后应当专项治理中介服务机构,保证市场竞争可以保证公平。

(五)为实体经济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

应当大力发展普惠金融,为存在资金压力、与产业发展相符的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信贷资金。做好对融资服务信息平台的审计完善,借助大数据技术获取对称的银企信息等。

此外,应当做好对财政联动和金融联动的协同强化,保证政府具有较强的融资担保能力,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规模更大的专项贷款资金,为其提供知识产权抵押等融资渠道,快速推进企业上市。最后,各区域应当做好对三级金融辅导体系的完善,对技改等企业加强辅导,如此可以提供更精准的金融辅导。

(六)打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

创新需要人才的支持,创新离不开人才这一核心要素。因此,应当做好对职称评审制及相关工作的完善和加强,拥有专业技能的民营企业人才待遇应当达到职称评审级别,如此可以吸引各类专业人才。此外还应当做好对人才奖励政策的优化,加强对其创新、质量和实效等的重视,激发其创业活力。并且应当以市场化、专业化为原则,做好对人才运作的加强工作,对相关单位引入对接项目、项目运营和创业投资等工作人才需求。同时需要关爱人才,从住房、医疗和就业等方面,重点做好对高层次人才的问题解决。

如此,才可以促进人才的全身心工作,使产业集群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使基础设施得到更快的建设,进而实现对宜居环境的打造,对城市魅力的提升,留住更多的人才[6]。

(七)打造可操作、合理的营商机制

务必做好营商环境的科学建立,这样可以使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得更加合理。机制是保障营商环境的关键条件,所以,各地在做好对营商机制和经济制度出台的同时,制定与政府法律法规相符的准则,这样可以使市场经济得到更加广阔的发展,使营商环境立法理念得到更加全面的推进,使市场经济主体地位得到一定的转变。同时,想要使营商机制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就应当在推行营商机制的基础上,建立有效的评估审核机制。在出台营商机制之前,相关人员和政府政策执行部门应当评估审核营商政策,制定合理的、可操作的营商政策和相关制度,在推行营商机制的同时,应当加强监督管理力度,可以获取到更加透明的营商决策[7]。

(八)保证良好的法治发展环境

在建设营商环境期间,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法治环境。法治环境可以直接体现出当地经商环境的实际情况。目前,许多地区已经做好了对营商环境的优化创新,然而在优化期间也遇到了各种限制,其中最大的限制就是一些企业具有较高的门槛,使得“放管服”改革措施无法得到全面落实,没有建立诚信机制。想要实现对此类限制性问题的解决,就应当做好对信用关系的全面维护,为经济市场发展的重要主体提供法律保障,如此可以使各类经济发展更加顺利、稳定[8]。

五、结束语

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应当以全方位优化和改善营商环境为重点。在创新经济发展机制的同时,应当对营商环境引起高度重视,通过对新经济发展思想的推广,不断探究经济实践活动,以现代化、法治化和科学化为原则,做好对营商环境的重点打造。使营商环境得到根本的优化和完善,做好对经济市场活力的保持和激发,重视创新因素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使营商环境得到全面优化,使我国经济社会得到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营商优化环境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营商环境“优”,一域发展“暖”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优化探讨
关于优化消防安全告知承诺的一些思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优化营商环境的法治保障
营商环境软转型
打造营商环境邀您共同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