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优化策略研究

2021-12-01 02:00王鑫春合肥富煌君达高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品牌研究 2021年28期
关键词:经营财务财务管理

文/王鑫春(合肥富煌君达高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作为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制造业是我国经济的支柱行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长时间以来,受到传统意识的影响,许多制造企业在内部控制管理方面还存在许多的不足,对企业的运营生产效益有着严重的负面影响,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制造企业建立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可以有效规避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风险问题,对资源进行科学有效的配置,保证企业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及时性,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一、财务内部控制的概念和内容

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主要涉及人员管理、岗位职能、财务管理和资产管理等几个方面,是企业构建能够使各个业务流程之间建立联系和制约管理的措施和手段,是企业为了保证企业资产的完整性以及获取信息数据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在企业内部开展的自我管理、评估控制、规划决策等一系列手段,目标是对自身的经营管理能力进行提升,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财务内部控制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检查控制。在企业内进行日常的内部和外部审计,通过有效的监控手段对财务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2)轮岗制度。通过轮岗制度,能够将责任进行有效的划分,保证工作人员的有效履职;(3)人员培养。通过定期组织专家到企业开展讲座以及定期外派学习等方式,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养,使他们更加有效地完成财务工作,为企业经营提供人才基础[1]。(4)书面资料管理。通过书面报告将财务管理中的注意事项发送到具体人员手中;(5)保证资产安全。定期对企业物资进行盘点和清理,并进行记录,安排专门的人员进行保管;(6)业务记录。要保证业务流程中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便于报告使用者清晰地了解业务进程,让员工在职责范围内进行工作权利的行使;(7)职责划分。依据企业业务特点,对任务进程进行有效的划分,明确岗位责任,使员工之间互相协作又相互监督。

二、财务内部控制的作用

当前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制造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各种新的挑战。在PMI 稳定上升的同时,生产指数和新增订单都不断增加,生产需求不断增多,市场环境逐渐优化和完善。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未来的发展中要依据市场环境的变化,对自身行业的特征进行全面梳理,开展产业结构性改革,从而适应当前社会对制造行业提出的新要求。在制造企业经营过程中,实现资源的全面整合,实现管理模式的优化,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为企业资产和资金安全提供保障,是企业开展管理模式改革的重要目标[2]。基于此形势下,强化对企业财务活动的控制,保证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并促进企业资产升值,对制造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财务内部控制作为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一环,通过完善财务关键岗位责任制度,明确财务各岗位工作权限,健全票据管理办法、固定资产管理办法、财务收支审批制度、会计核算要求等,来加大对会计工作的管控,规范会计收支活动,规避财务舞弊,减少企业资源流失的现象。

三、制造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人员缺乏执行力

当前许多制造企业受到固有经营模式和理念的影响,主要的发展模式是进行生产规模的扩大以及加工技术含量较低的产品,造成企业在产业链中的位置处于下游,产品附加值较少,利润相对不高。管理者在经营过程中将工作重心放在产量和效益的增加上,对于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主要体现为财务人员自身的专业能力较差、缺乏工作执行力等。受限于企业发展状况和经营水平,企业的财务管理方法和手段无法满足企业发展需求,尽管部分企业依据国家要求进行了内控体系的建设,但是执行力较差,无法在财务管理和业务流程中起到应有的效用。

(二)预算编制缺乏经营指导效用

企业预算管理体系是内控体系的关键内容,但是从当前制造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中可以看出,许多企业存在着各岗位关联较强、生产流程复杂、环节设置过多等问题,为了保证财务数据的真实性,适应复杂的管理流程,企业需要通过预算管理实现经营效益的提高,避免风险问题的出现。同时,企业在进行预算编制时依然采用传统的核算、整理、增量预算的模式,编制的预算不符合实际经营状况,影响了预算的落实。此外,企业未能根据预算有效地执行、监督、考核,造成预算管理对企业经营活动的指导作用无法充分发挥。

(三)缺乏对成本管理的重视

由于制造企业经营的产品附加值较低,所以成本管控是保证经济效益的核心手段,但是当前制造企业在进行成本管理过程中,依然遵循节省的原则,企业未能从战略层面实现市场的拓展和生产模式的转型,造成企业存在产值较低和耗能较高的情况,不利于企业在生产中的效益最大化。

(四)缺乏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

企业在进行内部控制管理时,风险管理是一个重要的环节。由于制造企业规模较大,对资金的需求较多,所以在经营过程中加强对风险的管理是内控开展的核心内容,但是当前许多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内控体系,尚未设置风险监控、预警、考核和评价部门,风险管理工作由财务管理部门兼任,主要对财务报告进行整理和汇总,缺乏对信息的充分发掘,这一模式使得各种风险问题无法得到有效管控,潜在风险无法及时地识别,在企业正常的经营中埋下了隐患[3]。

(五)财务内部控制手段相对滞后

受传统管理体制的影响,大部分制造企业的财务管理以手工操作为主,涉及的会计数据都需要财务会计以手工方式开展采集、整合、分析等工作,这也使得制造企业的财务管理流程相对烦琐,待需处理的数据规模较大,影响了财务内部控制的高效率展开。同时,以内部控制为核心,制造企业所制定的各项财务管理制度需要良好的监督体系作为保障,而制造企业目前所采用的监督审计手段相对滞后,仅通过财务报告分析、会计舞弊事件审计等方式分析财务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这种监督方式远远滞后于财务管理活动,也无法做到实时监督。

四、制造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管理优化措施

(一)通过岗位责任制促进员工执行力的提高

为了保证内部控制体系的有序运行,制造企业应当将自身管理体系的改革当成工作的关键内容和切入点,加强人力资源和岗位责任制建设,不断地对管理体系进行优化和模式完善。在进行岗位建设过程中,要落实岗位责任制度,将责任分配到岗位和个人,依据不相容岗位分离的原则,将岗位的具体责任和权利进行明确,为企业各项经营活动的有序开展打好基础。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目前制造企业在业务方面的特点使得企业存在财务人员综合素养不高、对业务流程不熟悉、对财务内部控制内容了解不全面等情况,企业应当积极地组织员工进行管理教育和专业能力培训,使员工能够清楚地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和落实中的关键点,从而保证内部控制制度在企业中的发挥效用。

(二)有效地落实预算的编制和管理工作

为了保证企业内部控制管理重要作用的发挥,企业要对现有的预算管理体系进行完善和更新,将全面预算编制和落实办法以文件形式纳入企业管理制度当中,根据企业业务特点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预算编制方法的选择,依据岗位特点和生产的不同阶段进行预算内容的细化与分解,并将预算落实情况当作部门业绩考核与岗位绩效评估的重要依据,对预算超出部分进行原因的追溯和分析[4]。特别是在进行预算编制过程中,财务管理部门要依据实际经营现状跟外部环境变化进行有效的调整,每个季度对企业具体的经营状况跟实际的财务指标进行认真的核对和分析,积极地参与预算考核制度以及经营者考核制度的制定,并对预算落实情况进行动态跟踪,为企业领导者制定决策提供数据支持,避免预算的不科学为企业经营带来风险问题,促进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加强企业成本管理,提高竞争能力

为对企业成本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企业要对外部经济环境和内部战略规划进行全面分析,对企业成本管理与核算的流程进行优化,保证业务活动分析以及管理规划工作有序进行,制定出科学的成本管理规划方案,并依据岗位和生产阶段的不同进行问题的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此外,要在企业内树立科学成本管理的理念,不能为了谋求生产成本的降低而牺牲产品质量,通过对市场需求的全面调查,进行产品的研发和升级,提高企业商品的附加价值,在保证企业市场竞争力以及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同时,促进生产成本的降低。

(四)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体系

首先,企业要定期开展培训,制定责任落实制度,促进企业财务人员风险观念的提升。定期组织财务风险管理的专项讲座,不断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管控水平和应对风险能力。建立责任落实制度,明确各个岗位的责任和权利,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责任观念,保证其严格按照规范开展工作。其次,制造企业要构建完善的风险评估体系和风险应对系统,及时掌握行业环境、政策等的变化情况,对企业潜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控制,保证企业在行业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再次,企业要针对自身生产经营情况,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对风险进行及时识别,并采取措施进行解决,避免风险扩大。在这一环节,制造企业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建立风险预警系统,设置风险预警指标,作为识别风险要素和判断风险登记的标准。预警指标应当包括:其一,反映企业运营能力的风险预警指标,例如: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资产报酬率等;其二,反映企业债务结构和资金风险的预警指标,例如:资金流动比率、现金比率、资产负债率等。通过制定完善的风险评估指标,风险预警系统可以将风险预警机制与指标评估直接联动,监测制造企业的财务管理状况。一旦出现企业资金周转率下降、财务杠杆失衡等问题,可以触发报警系统,反馈到风险管理部门与管理层,提醒企业做好事先防范工作,增强企业的风险应对能力。最后,制造企业要制定风险应急预案,从而更好地对风险进行管控。依据企业的规模和经营状况,结合财务管理水平,制定符合自身情况的应急预案,保证预案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对投入加大的重点项目要加强审批流程的规范,建立完善的决策体系,保证项目立项的科学性,在谨慎的同时要保证企业经营的创新性,提高企业经营决策的效率和质量。

(五)创新财务内部控制方式

创新财务内部控制方式可以维护企业合法经营,并保证会计数据和固定资产的安全性。因此,制造企业需要引进更先进的财务管理手段,搭建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一方面,以信息共享平台为核心,加强各部门之间、各环节之间的信息共享,使得管理层也能够实时掌握制造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利用信息共享平台,将财务管理模块与采购模块、生产模块、销售模块、质检模块、客户管理系统等进行端口对接,以此可以加强财务部门与采购部门、生产部门、销售部门之间的联系,打破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沟通壁垒[5]。另一方面,利用信息技术改变财务内部控制监督方式,例如:制造企业可以建立风险预警系统,以资金、资产、库存、债务、数据、人员等作为监督对象,分析评估财务风险,并对财务内部控制执行情况进行实时监督,保证各项财务管理制度能够落实到位。

五、总结语

综上所述,财务内部控制是制造企业实现自我内部管理的重要方面,建立健全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可以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进行全面的监督和评价,通过加强预算管理、构建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加强成本管理、提高内控活动的规范性,将财务内部控制落实到企业日常工作流程当中,有效降低企业财务风险,保证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为企业经济效益的增加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经营财务财务管理
财务重述、董事长更换与审计师变更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高级会计人才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浅析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如何应用管理会计
国企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