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与抗血小板药共同治疗脑血栓患者的临床研究

2021-12-07 04:53韦善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1年12期
关键词:神经功能缺损脑血栓阿托伐他汀

韦善

摘要:目的 探究阿托伐他汀+抗血小板药对脑血栓治疗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本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诊治脑血栓患者78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甲、乙两组,甲组39例(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乙组39例(阿托伐他汀+抗血小板药联合用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甲组治疗总有效率(82.05%)低于乙组(97.44%),具有显著差异(X=5.014,P=0.025);治疗前,两组血小板参数比较(P>0.05);经过治疗,两组各项血小板参数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乙组降低效果优于甲组(P<0.05);治疗前,两组NIHSS、ADL评分组间比较(P>0.05);治疗后评估结果显示,两组神经功能缺损和自理能力均有所好转,乙组改善情况优于甲组(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抗血小板药对脑血栓治疗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脑血栓;阿托伐他汀;抗血小板药;血小板参数;神经功能缺损

【中图分类号】R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12--02

前言:脑血栓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该病多见于中老年群体,大多在夜间休息时发病,疾病发展迅速,在发病后的数小时即可到达疾病高峰,患者表现出一系列明显临床症状,受梗塞部位和梗塞严重程度的影响临床症状也会有所不同,患者通常表现为失语、肢体震颤、口角歪斜、视物模糊、肢体感觉障碍等,若脑梗塞的面积过大,还将引发脑水肿、颅内高压,时刻威胁患者生命安全。脑血栓所形成的脑损伤是不可逆的,及早的治疗可以减轻脑损伤面积,提高患者预后效果,而严重的脑血栓在经过治疗后也容易留下后遗症,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因此在出现相应临床症状的时候,应引起重视,及时进行前往医院进行诊断治疗。药物治疗是脑血栓的常用治疗手段,临床实践发现单一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联合用药能弥补这一不足,强化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基于此,本文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诊治的78例脑血栓患者为研究对象,进一步探究阿托伐他汀联合抗血小板药物对患者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我院诊治78例脑血栓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甲、乙两组,每组39例。其中甲组,男性22例,女性17例,最小年龄为52岁,最大年龄为76岁,平均年龄为(62.52±2.75)岁;病程在1-4年,平均病程为(2.62±0.52)年。乙组,男性20例,女性19例,最小年龄为54岁,最大年龄为77岁,平均年龄为(62.83±2.93)岁,病程为8个月-5年,平均病程为(2.73±0.64)年。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审批,对比两组基本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方法

在两组患者入院后均采取常规治疗,包括常规吸氧、抗感染、调节电解质平衡等,同时针对患者的血压、血糖进行控制,使其恢复正常水平,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预防消化道出血、静脉血栓等情况发生。甲组采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大同市利群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准文号H14022744,药品规格:50mg*75片/盒),每天100mg,一日一次。乙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口服阿托伐他汀(浙江乐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20163270,药品规格:20mg*7片 /盒),初始服药剂量为一次10mg,一日一次,后续可依据患者治疗情况酌情增加用药剂量。两组患者均连续服药4周。

1.3观察指标

(1)治疗效果:对两组临床症状以及生理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调查,临床症状消失,恢复生活自理能力,为显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恢复部分生活自理能力,为有效;经过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能力均无明显变化,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有效+显效)/例数*100%。(2)血小板参数:在两组治疗前后对患者血小板参数进行测定,观察两组血小板参数变化。(3)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NIHSS量表对两组神经功能受损情况进行评估,总分为42分,分值越高则患者神经功能受损情况越严重;运用ADL量表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估,分值为0-100分,分值与患者自理能力成正比。

1.4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 SPSS24.0软件,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检验,P<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治疗效果

甲组治疗总有效率(82.05%)低于乙组(97.44%),具有显著差异(X=5.014,P=0.025),如表1。

2.2血小板参数

治疗前,两组血小板参数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治疗,两组患者各项血小板参数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乙组降低效果优于甲组(P<0.05),如表2所示。

2.3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治疗前,两组NIHSS、ADL評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评估结果显示,两组神经功能缺损和自理能力均有所好转,乙组改善情况优于甲组(P<0.05),如表3所示。

3 讨论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持续增多,脑血栓的患病率也随之逐渐升高,疾病具有发作迅速、致残率高等特点,成为影响中老年生活质量的一大重要因素。脑血栓是由于脑血管阻塞所导致的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该病的病因较为多样,其主要受血流动力学异常、血管管壁病变、血液成分变化等因素影响,同时不良饮食习惯、情绪不稳定、年龄增大等因素也会增大患病的风险。脂质代谢紊乱与脑血栓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当机体内的血脂水平超出正常范围时,血管内的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含量会出现显著升高,并出现聚集现象,造成动脉粥样硬化,破坏人体内皮细胞,引起单核细胞堆积,形成血栓。脑血栓危害性很强,在血栓形成后其每秒钟损害的神经元是数以万计的,在短时间内即会破坏患者的运动功能、感觉功能、语言功能,让患者失去对身体的控制,而伴随着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更是会加重患者的不适感,若不予以及时的治疗,疾病将累及身体的其他器官,导致心肌梗死、肺部感染、肾功能不全、脑水肿等相关并发症,严重时还将导致死亡,每年都有许多人因脑血栓死亡,疾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疾病的预防与治疗一直是临床关注的热点问题。

目前对于脑血栓的治疗主要是通过溶解血栓、抑制血小板聚集、调节血脂水平来实现疾病的控制,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恢复患者的身体功能,以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阿司匹林是一种常用的脑血栓治疗药物,药物抑制血小板聚集效果明显,临床被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药物在进入人体后可被小肠所吸收,药效发挥迅速,可以实现长时间的作用,使环氧化酶失活,抑制血小板血栓素A2的形成,同时阿司匹林还具有镇痛、消炎、解热等作用,可以用于抗风湿、抗炎症。阿托伐他汀为降脂药物,其适用于高胆固醇血症、冠心病等疾病的治疗,是临床运用非常广泛的一种他汀类药物,其作用于人体的肝脏,能够抑制还原酶以及胆固醇生物的合成,降低血浆中胆固醇和血清脂蛋白的浓度,减少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数量,从而起到调节血脂水平的作用,此外这种药物还可以修复受损神经,促进血管、神经突触的形成,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在本文研究中,选取我院诊治脑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予以分别用药治疗,结果显示:甲组治疗总有效率(82.05%)低于乙组(97.44%);治疗前,两组血小板参数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治疗,两组患者各项血小板参数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乙组降低效果优于甲组(P<0.05),这与廖伟数等学者的研究结果具有相似性,同时在本文中对患者予以NIHSS、ADL量表评估,治疗前,两组NIHSS、ADL评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评估结果显示,两组神经功能缺损和自理能力均有所好转,乙组改善情况优于甲组,表明了阿托伐他汀联合抗血小板药物对患者治疗的积极影响。

综上,对脑血栓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可以调节患者血小板指标,恢复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参考文献:

[1]冯念斌, 袁文斌, 罗云清,等.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抗血小板药治疗脑血栓患者的疗效[J].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2019, 036(002):86-87.

[2]刘雪原. 阿托伐他汀联合抗血小板药治疗对脑血栓患者的疗效及血小板參数影响的疗效分析[J]. 智慧健康, 2020, 006(009):69-70.

[3]刘宇山.阿托伐他汀联合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脑血栓患者临床疗效分析[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2(17):47-48.

[4]盛明. 阿托伐他汀联合抗血小板药治疗对脑血栓患者的疗效及血小板参数的影响[J]. 中国保健营养, 2019, 029(005):298-299.

[5]胡赛丽, 张茜, 李永生. 阿托伐他汀与抗血小板药对脑血栓血小板参数的影响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 13(19):59-61.

[6]章燕, 隽红燕. 阿托伐他汀联合抗血小板药治疗脑血栓患者的效果及对血小板参数的影响[J]. 中外医学研究, 2018, 016(003):30-31.

[7]王辉. 阿托伐他汀联合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脑血栓患者临床疗效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 019(097):145-146.

[8]廖伟数, 严国山, 陈华,等. 阿托伐他汀联合抗血小板药治疗对脑血栓临床效果、血小板参数及预后分析[J]. 当代医学, 2018, 024(002):87-88.

猜你喜欢
神经功能缺损脑血栓阿托伐他汀
疏血通注射液与奥扎格雷纳联合治疗脑血栓临床效果观察
依达拉奉对短暂性脑缺血的干预效果观察
血栓通粉针剂在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观察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睡前一杯水可以预防脑血栓吗
血府逐瘀汤为主治疗脑血栓形成的观察与护理
睡前一杯水可防脑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