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电话指导现场第一目击者心肺复苏对院前急救心肺复苏成功率及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

2021-12-07 00:43李勇运国利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1年12期
关键词:存活率自理目击者

李勇 运国利

摘要:目的:本文将主要研究120电话指导现场第一目击者心肺复苏对院前急救心肺复苏成功率及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方法:将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60例进行急救心肺复苏的猝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患者给予120急救电话指导心肺复苏的方法,而对照组则是接急救电话后并未进行医疗指导,以此来比较两组之间的心肺复苏成功率、存活率、可自理生活率以及不可自理生活率。结果:两组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对比:观察组患者的复苏成功率高达97%,而对照组患者的复苏成功率只有70%,因此观察组患者的复苏成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120急救电话指导第一急救现场心肺复苏有利于提高猝死患者的心肺复苏成功率,较好的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值得临床医学推广应用。

关键词:120电话指导 第一目击者 心肺复苏 院前急救 成功率 患者预后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12--01

猝死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危急情况之一,猝死分为很多种,但根据有关调查结果表明,源于心源性猝死占所有猝死情况的比重最大。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每年死于心脏骤停的患者为2500万人左右,其中有70%左右的事件都发生在院外。为了提高目击者的急救实施率以及患者的存活率,本文主要就120急救指导现场第一目击者心肺复苏对院前急救心肺复苏成功率及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进行了探究,具体情况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文将选取本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60例进行急救心肺复苏的猝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所有患者的来院顺序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观察组患者给予120急救电话指导心肺复苏的方法,而对照组则是接急救电话后并未进行医疗指导,以此来比较两组之间的心肺复苏成功率、存活率、可自理生活率以及不可自理生活率。观察组男13例,女17例,年龄在35~75岁,平均年龄为(54.1±4.5)岁;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在30~70岁,平均年龄为(44.5±5.2)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具有可比性,并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1.2急救方式

1.2.1对照组:对照组的所有患者都是第一现场目击者接通急救电话后并未进行相应的医疗指导,在医护人员向目击者询问患者的基本症状以及具体位置后,即刻调遣本院的医护人员到达现场,对患者进行现场检查、急救治疗以及相应的运转工作。

1.2.2观察组:观察组的所有患者都是第一现场目击者接通急救电话后,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具体内容有:(1)首先指导现场施救者判断患者是否处于呼吸心脏骤停而需要及时进行心肺复苏的状态,如果是则立即进行急救指导;(2)院前医护人员应该嘱咐施救者让电话处于免提状态,这样既能方便施救者听清具体指导方法又能便于施救者一边听从医院的急救指导一边对患者进行急救,极大的节省时间;(3)随后现场施救者将手机放置地上或者是耳边,让患者处于平卧姿态,随即解开患者的衣领以及腰带;检查患者的口鼻腔是否有分泌物或者是呕吐物,如果有则马上将患者的头部轻轻偏向一侧进行清理;如果遇上患者有假牙的情况,则需要取下患者的假牙再进行口鼻腔分泌物的处理;(4)而后现场施救者立即将自己的双手交叉,双臂垂直在患者两乳头中间的连线处进行按压急救;按压频率为每分钟100次以上,深度大于5cm,辅之于人工呼吸对患者进行急救。

1.3评价指标:两组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对比;两组患者预后情况对比。

1.4统计学分析

将本文涉及数据全部录入到Excel表格,使用SPSS20.0软件包处理所有试验数据,不良事件发生率、临床疗效为计数资料([n(%)],=0.05为校准数据,X检验),平均年龄为计量资料([n()],(P<0.05)为校准數据,t检验),分析组间数据差异及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对比

经过表中可知,观察组患者的复苏成功率高达97%,而对照组患者的复苏成功率只有70%,因此观察组患者的复苏成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主要表现如下表1所示。

2.2 两组患者预后情况对比

经过表中可知,观察组患者的存活率达67%,可自理生活者有30%,仅有一人不能自理生活,而对照组的存活率只有33%,不能自理生活者高达50%,因此观察组患者的预后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主要表现如下表2所示。

3.讨论

综上所述,120急救电话指导第一急救现场心肺复苏有利于提高猝死患者的心肺复苏成功率,较好的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急救现场目击者在心肺复苏知识方面上的不足,值得临床医学推广应用。因为猝死情况带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仍然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才能真正的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陈官华. 电话指导心肺复苏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J]. 山东医药,2010,50(14):91.

[2]卫鹏羽,朱晓凤,黄红英. 电话辅助心肺复苏在院前急救中的研究进展[J].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9,8(04):240-241.

[3]王妍. 院前急救前调度电话指导(MPDS)对急救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 名医,2019(08):118.

猜你喜欢
存活率自理目击者
神秘来客
日本癌症10年平均存活率为57.2%,胰腺癌最低仅5.3%
目击者隔街相望
我会“自理”啦
基于实践平台提升幼儿自理能力的教育与思考
“喵星人”占领名画
植物栽培温室大棚养殖林蛙试验
温度对克氏原螯虾苗种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心理干预对轻中度脑瘫儿童综合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人工扩繁异色瓢虫幼虫和蛹最适贮存条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