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幼儿照护课程思政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2021-12-12 09:31周玉立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2021年11期
关键词:家政课程内容婴幼儿

周玉立

“课程思政”,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施教主体在各类课程教学过程中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地设计教学环节,营造教育氛围,以间接、内隐的方式将施教主体所认可、倡导的道德规范、思想认识和政治观念有机融入教学过程,并最终传递给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主体, 使后者成为符合国家发展要求的合格人才的教育教学理念。[1]课程思政的内涵很丰富,覆盖的范围也很广泛,本文主要聚焦职业素养在婴幼儿照护课程实施中的改革实践与探索。

我校作为国家首批婴幼儿照护人才培养单位,也是湖南省“三全育人”首批试点高校。对婴幼儿照护课程进行思政教育改革是我校落实育人、育才目标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婴幼儿照护方向)课程为例,阐述婴幼儿照护课程思政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一、幼儿照护课程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思政教育融入课程内容不完整

2021年1月份,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托育机构保育指导大纲(试行)》,明确了托育机构为婴幼儿提供的照护服务内容包括:创设适宜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和活动,提供生活照料、安全看护、平衡膳食和早期学习机会,促进婴幼儿身体和心理的全面发展[2]。该文件还对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业务能力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可作为企业对婴幼儿照护服务从业人员的考核标准,以及高校婴幼儿照护课程内容重构的重要依据。我校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于2018年申报成立,于2019年7月完成第一批课程体系的设置工作。也就是说,课程内容的重构先于政策标准的出台。这就导致了课程内容在重构时没有完全囊括《托育机构保育指导大纲(试行)》中所要求的知识点和技能点,直接导致某些婴幼儿照护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和要求没有被融入课程思政教育中。

(二)课程中的思政元素缺乏系统设计

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婴幼儿照护方向)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目标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其中,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设置的依据是岗位工作能力和课证融通要求,素质目标依托于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达成而得到落实。作为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婴幼儿照护方向)的课程,所涉及的岗位工作能力和课证融通要求有相同之处。由于对课程思政元素缺乏系统的规划,再加上课程标准制定者自身理解的局限性,导致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出现重复,而某些关键性素质目标又没有得到应有的强调。

(三)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单一

教学方法选用的主要依据是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婴幼儿照护方向)将每一门课程的内容劃分成不同数量的子任务,再根据每个子任务的教学目标来选定教学方法(详见表1)。通过对6门幼儿照护课程教学方法的统计我们发现,主要教学方法包括: 案例分析法、讲授法、项目教学法等,辅助教学方法包括:翻转课堂教学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法、情境模拟法、角色扮演法、小组讨论法等。结合对任课教师的访谈和教学现场观察,目前,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婴幼儿照护方向)的任课教师实际使用的主要是案例分析法和讲授法,辅助以情境模拟法,其中,课程思政目标主要依靠教师讲授来达成。

二、婴幼儿照护课程思政改革的实践

针对本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探索和实践。

(一) 课证融通,夯实思政元素顶层设计

根据本专业相关技能等级证书和资格证书的考核标准,以及职业岗位需求,我们打破了原有的课程框架,将课程内容进行模块化重构。课程内容的改革重点之一就是如何在课程中丰富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我们将6门幼儿照护课程的内容进行了统整,分为照护和教育两大模块。照护模块包括:营养与喂养、膳食指导、安全防护、卫生保健、生活照料等项目;教育模块包括:心理发展、早期发展指导、学习环境创设等项目,再将每个项目划分子任务,每一个子任务又分为不同的教学内容,每个教学内容融入相应的课程思政元素。

以“婴幼儿语言发展与教育”和“早期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为例,我们结合《托育机构保育指导大纲(试行)》中的保育重点:动作、语言、认知、情感与社会性,以及“1+X幼儿照护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中早期发展指导模块的技能考核要求,将上述两门课程进行融合分解,设立“0~3岁婴幼儿发展与指导”课程(详见表2)。

结合“0~3岁婴幼儿发展与指导”课程的特点,我们还将优秀的传统文化、爱国主义教育、人文关怀精神、疫情防护常识等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

(二)多元评价,落实课程思政教育

传统的课程评价和考核方式主要是实操考核和理论考试,没有针对课程思政教育进行的考核。对婴幼儿照护课程的思政教育进行了整体规划之后,我们对课程的考核评价方式做了多元化的改革,确保课程思政教育的落实。

首先,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婴幼儿照护方向)成立了以学生代表、行业导师、专任教师、教学督导、兄弟院校专家为主体的课程评价小组。在学期之初,教研室就要求任课教师将课程思政教学方式和预期评价主体进行上报,再由教研室统一协调制订评价计划。每个学期每门课程至少进行两次评价,每次评价至少由三方主体组成。

其次,评价方式的多元化。评价方式是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婴幼儿照护方向)教研室课程思政教育评价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的评价方式包括师生访谈、岗位实习实训测评、“线上+线下”结合评价、问卷调查、素质考核等。实施评价时,评价主体交叉使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完成对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的落实情况了解。

每次评价之后,评价小组及时反馈信息,并与专任教师进行即时交流,反思改进措施,形成教师自我提升的行动研究循环。

(三)育训结合,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方法

近几年,国家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将人才培养直接与市场需求相连接,让市场直接检验人才的质量[3]。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婴幼儿照护方向)提出了“育训结合”的课程教学思路,减少教师全盘讲授、单纯的案例分析和低效率的小组讨论,加大了练习法和现场教学法的比重,建立校内实训基地练习、校外实训基地见习、暑假校企合作企业协岗实习等机制,育训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在仿真或真实的岗位工作情境中提升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 田鸿芬,付洪. 课程思政:高校专业课教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J].2018(4):99-103.

[2]国家卫生健康委.托育机构保育指导大纲(试行)[EB/OL].(2021-1-12)[2021-9-17]. http://www.nhc.gov.cn/rkjcyjtfzs/s7785/202101/deb9c0d7a44e4e8283b3e227c5b114c9.shtml

[3]孙善学.对1+X证书制度的几点认识[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7):72-76.

猜你喜欢
家政课程内容婴幼儿
无创吸痰法在婴幼儿呼吸道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课程思政视域下职业院校实训课程内容的重构
坚守与创新
家政服务员应如何发现并应对婴幼儿异常情况
2019年国家级家政服务政策盘点
2019年省级家政服务政策盘点
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管理模式研究
析课程内容 谋教学佳策——“数的认识”模块知识的教学思考
中介型家政O2O企业价值链优化策略
新生态学校如何诠释课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