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加快形成橄榄型收入群体结构

2021-12-14 13:18戴元湖
群众 2021年22期
关键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劳动者

戴元湖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江苏省委十三届十一次全会指出,要在新的起点上促进共同富裕。不断壮大中等收入群体,逐渐形成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体的橄榄型收入群体结构,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特点。人社部门作为重要的民生保障部门,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促进更多普通劳动者拥有稳定的就业、合理的收入、充分的社会保障,着力增加广大城乡居民的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推动加快形成橄榄型收入群体结构。

以稳定扩大就业为有效途径,助推城乡居民工资性收入增长

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城乡居民稳定就业是增加城乡居民工资性收入的基本前提。人社部门坚持把稳就业、保就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紧抓实,“十三五”以来,全省城镇累计新增就业820.57万人,城乡就业人口总量近4900万人,为壮大中等收入群体奠定了坚实基础。

促进劳动者稳定就业。统筹推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退捕渔民等重点群体就业,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2%以上,城镇零就业和农村零转移家庭持续保持动态清零。积极应对中美经贸摩擦、新冠肺炎疫情等冲击,制定实施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措施。加强宣传教育,规范招聘行为,着力提高用人单位合法用工和劳动者平等就业的法律意识,积极营造良好就业环境。加强基层人社平台标准化建设,基本建成覆盖城乡、五级贯通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和“15分钟人社公共服务圈”。加快推进“互联网+就业服务”,推动服务模式从“一站式”向“一窗式”“移动式”升级,不断提升就业服务的可及性和群众的获得感。

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进一步拓宽培训资金使用范围,扩大培训规模,积极推行终身职业培训制度,把有需求的城乡劳动者全部纳入培训范围,大力开展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专项培训行动,帮助劳动者实现更高质量就业。深化技能人才评价改革,支持社会主体有序承接技能等级认定工作,赋予企业更多的技能人才评价权,鼓励部、省属企业和民营龙头企业开展第三方评价认定工作,对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持有人,按规定給予培训鉴定、就业创业等补贴。

增加劳动者工资收入。健全政府、工会、企业共同参与的工资收入分配协商协调机制,指导企业运用集体协商机制建立符合企业实际、劳动者认可的工资收入分配制度。健全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充分考虑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均衡性,适当提高不同类别地区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幅度,逐步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释放更加积极的共同富裕政策效应。健全企业薪酬调查和信息发布、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位、人工成本预测预警等制度,加强对地区重点行业、新兴行业以及技能人才等重点群体工资价位的指引,完善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以更加积极的政策和市场信号柔性引导企业合理提高职工工资。

以鼓励支持创业为主要抓手,助推城乡居民经营性收入增长

创业是富民之源,鼓励和支持自主创业是增加城乡居民经营性收入的主要来源。人社部门始终把创业作为群众致富的最大潜力所在,全面优化创业环境,大力培育创业主体,积极畅通创业渠道,支持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有效拓展城乡居民经营性收入增长空间。

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实施全民创业行动计划,重点针对大学生、农民、科研人员、城镇失业人员、留学回国人员、复员转业退役军人等“六类群体”,提供全过程扶持,即创业前免费提供政策咨询、创业培训、项目推介、开业指导等服务,创业初提供财政贴息贷款,创业中落实一次性创业、带动就业、场地租金等各类补贴,创业后享受重点群体税收优惠。“十三五”以来累计兑现各类创业补贴17.1亿元。将创业担保贷款升级为“富民创业贷”,把个人和小微企业最高贷款额度分别提高到50万元、300万元。“十三五”以来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63.86亿元,有效缓解了创业者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丰富创业载体项目。运用就业创业服务补助政策,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创业投资机构等,因地制宜打造集创业培训、政策咨询、融资服务、创业交流、跟踪扶持于一体的新型创业载体,着力提高创业孵化效果。立足区域特色经济和产业集聚发展,在全省规划建设县级以上各级各类创业载体3053个,其中国家级创业示范基地8个、省级创业示范基地441个。每年认定一批省级创业示范基地、遴选一批省级大学生优秀创业项目,分别给予最高100万元和1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补助。

优化创业培训服务。完善城乡统一的创业培训补贴制度,将有创业意愿和培训需求的劳动者全部纳入创业培训服务范围,将专业机构、社会力量纳入政府购买服务或培训补贴范围。开展创业培训“进社区、进乡村、进高校”活动,在全省167所高校全部建立就业创业指导站,面向社会建成5000多个公共创业服务机构、近2000人的创业指导专家团队。“十三五”以来全省人社部门共支持城乡劳动者成功创业171万人、带动就业683万人。

以社保扩面提标为有力保障,助推城乡居民转移性收入增长

社保是托底之手,稳步提升社保待遇水平是增加城乡居民转移性收入的重要渠道。人社部门大力实施“制度完善、全民覆盖、待遇提升、优质服务”四项行动计划,建立起覆盖城乡各类人群、制度架构基本健全、待遇水平稳步增长、服务水平持续优化的社会保障体系,织密扎牢民生保障安全网。

健全社保制度体系。积极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现基金省级统收统支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进一步提升基金的统筹共济水平。全面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行与企业职工相同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模式,在消除养老保险“双轨制”问题上迈出重要步伐。建立健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统一城乡居民参保缴费和财政补贴标准,着力提升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一体化水平。聚焦新业态人群,探索开展平台企业从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

扩大社保覆盖范围。大力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建成省级集中的覆盖1.11亿人基础信息、8608万人参保信息的全民参保登记基础数据库,有力促进职工和城乡居民全面持续参保。聚焦重点群体,积极推动在城镇就业的新业态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持续巩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成果,适龄居民参保率和基础养老金发放率始终稳定在95%以上。创新出台超过法定退休年龄工作人员和实习生参加工伤保险政策,大力推进建筑、铁路、公路、水运、水利、能源、机场建设工程项目农民工优先参加工伤保险。

提高社保待遇水平。根据国家统一部署,连续多年调整企事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2021年全省退休人员人均基本养老金水平上调4.5%。建立健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2017年起基础养老金省定最低标准每年按照不低于8%的增幅逐年提高,2021年调整后达173元,有力保障了广大城乡居民共享发展成果。充分用好各方面的有利条件,积极扩大企业年金覆盖面,落实职业年金制度,多层次提高退休人员的老有所养水平。

(作者系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

责任编辑:孙秋香

猜你喜欢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劳动者
劳动者
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劳动者的尊严不应被“扔”在地上
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河北省城乡居民医保整合的主要成效与思考
人力资本、城镇化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在云端
劳动者之歌
退休后可以从职工养老保险转为居民养老保险吗
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