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失眠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2021-12-15 14:19段莹张蕊韩晓霞郑酉友吉保民刘兆兰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1年9期
关键词:剂型西药检索

段莹 张蕊 韩晓霞 郑酉友 吉保民 刘兆兰

(1 空军特色医学中心睡眠医学科,北京,100142; 2 北京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北京,100029)

中医将失眠称之为“不寐”,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1]。中医学认为,失眠的病因主要有外邪所感、七情所伤、思虑劳倦太过或暴受惊恐,亦可因禀赋不足,房劳久病或年迈体弱所致[2]。历代中医对于失眠的病因病机阐述不同,但是以《黄帝内经》“阳不入阴,阴阳失调,脏腑失衡”为总纲。现代医学认为失眠是指在有充足的睡眠机会和环境的前提下,仍持续出现睡眠起始困难、睡眠时间减少、睡眠完整性破坏或睡眠质量下降,并引起相关的日间功能损坏[3]。失眠还可伴随各种躯体症状[4-5],甚至可增加交通或工作事故、罹患精神疾病或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6-8]。失眠在成人中的患病率约为10%[9],高达57%的成年人存在失眠症状[10]。失眠的西医药物治疗以镇静催眠药为主,易出现药物依赖和耐药性。因此,系统分析中药对失眠的治疗研究现状具有深远意义。

本文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出发,以中药治疗失眠的随机对照试验为观察对象,分析了从1995年至今发表在国内外各种医学期刊杂志论文的特征和规律。为今后设计和开展中医药治疗失眠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有助于提高整体研究质量,进而促进中医药治疗失眠的应用与推广。

1 资料与方法

1.1 制定检索词 检索词包括“中医”“中药”“中西医”“补充医学”“替代医学”“传统医学”“失眠”“不寐”“睡眠障碍”“随机”等。

1.2 检索范围 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Pubmed数据资源系统等医学文献数据库,下载检索的相关文献题录,通过对题录进行筛选,获得中医药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文献。

1.3 资料提取 设计专用资料提取表,从筛选纳入的文献中提取本研究需要的信息。

1.4 资料录入 采用EpiData3.1软件建立数据库和数据录入控制程序。

1.5 纳入标准 选取中药治疗失眠的相关文献。纳入标准包括:1)试验类型为随机对照研究(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2)纳入研究对象为失眠患者,不限制年龄、性别和病程;3)观察组的干预措施为使用单一中药治疗,或中药联合西药治疗,不限制用药方式;对照组干预措施可为空白对照,或任意既往有证据支持的标准西药用药对照。中药联合西药治疗与同种西药对照的研究予以纳入;4)至少汇报一个结局指标。

1.6 排除标准 符合以下任意一项的文献将被排除:1)与中药、失眠不相关的研究;2)回顾、评论、结果、建议类文献;3)非RCT试验;4)观察组干预措施包含非药物措施(如针刺、灸法)的研究;5)观察组干预措施为多种中成药或药方治疗的研究;6)对照组干预措施包含中医药疗法的研究;7)缺少数据的试验;8)重复文献。

1.7 资料分析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根据数据分布情况计算最小值、最大值,如文献的平均样本量的描述。计数资料以[例(%)]表示。

2 结果

共检索文献7 929篇,提取资料后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后得到有效数据485篇。

2.1 文献发表时间和数量 中药治疗失眠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数量自1995年至2021年呈总体增长趋势,特别是2013年和2016年文献发表数量显著增加。其中2013年较前一年增加18篇,增长率为60.0%;2016年较前一年增加23篇,增长率为79.3%。年度发表文献的数量及趋势如图1所示。

2.2 研究地区 对第一作者所在单位的省份进行研究地区分布分析如表1所示,其中河南、广东、北京、江苏、山东、浙江共发文239篇,占总数的49.3%,可见上述6省市是开展中药治疗失眠研究的热点地区,河南省是开展研究数量最多的省份。

表1 中药治疗失眠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地区分布

2.3 期刊分布 中药治疗失眠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章类型以期刊论文为主,学位论文和会议论文为辅。其中139篇(28.6%)发表于核心期刊,339篇(69.9%)发表于非核心期刊,文献期刊分布如表2所示。表3为文献发表数量排列前10位的杂志。其中,发表中药治疗失眠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数最多的是《光明中医杂志》,发表文章18篇。

表2 中药治疗失眠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期刊分布

表3 中药治疗失眠随机对照试验排名前10位的杂志

2.4 作者人数 中药治疗失眠随机对照试验纳入文献的作者人数分布如表4所示,其中79.79%的文献由1~3名作者署名发表,仅一位作者的文献达到225篇(46.39%)。

表4 中药治疗失眠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的作者人数分布

2.5 研究证型分布 中药治疗失眠随机对照试验纳入文献的受试对象证型分布如表5所示。未辨证分型的研究占总研究数量的30.93%。纳入研究中,痰热内扰证、肝郁化火证、心脾两虚证、阴虚火旺证和心肾不交证是研究数量较多的证型。

表5 中药治疗失眠随机对照试验的证型分布

2.6 剂型分布 中药治疗失眠随机对照试验纳入文献的观察组所采用的剂型以汤药为主,占纳入研究总数的41.86%;颗粒剂次之,占纳入研究总数的5.77%;胶囊排名第三位,占纳入研究总数的4.94%;片剂排名第四位,占纳入研究总数的3.92%。分布如表6所示。

表6 中药治疗失眠随机对照试验的剂型分布

2.7 中药组方 纳入研究中包括自拟方研究168篇,非自拟方研究317篇。其中非自拟方排在前4位的是归脾汤、酸枣仁汤、黄连温胆汤、温胆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枣仁安神胶囊并列第五。分布如表7所示。

表7 中药治疗失眠随机对照试验观察组的非自拟方分布

2.8 对照组西药干预措施分布 中药治疗失眠随机对照试验的对照组西药干预措施分布排在前10位的分别是艾司唑仑片、无对照、安定片、阿普唑仑、佐匹克隆、右佐匹克隆、唑吡坦片、谷维素、多虑平、氯硝西泮。艾司唑仑片作为西药对照组出现研究数最多,为151篇,占31.13%;无对照研究数出现第二,为124篇,占25.57%;上述二者累积占总研究数的56.70%。如表8所示。

表8 中药治疗失眠随机对照试验的对照组西药干预措施分布

3 讨论

本研究在主要数据库中检索中药治疗失眠的相关文献,并根据纳入、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得到有效文献485篇。总体上看,纳入文献数量自1995年起呈增长趋势,可见基于随机对照试验的中药治疗失眠研究近年来得到更多的关注与实践。其中2013年和2016年发表文献的数量显著升高,可能与国内相关学术组织发布权威出版物有关,如2012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睡眠障碍学组发表的《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2014年美国睡眠医学会(American Academy of Sleep Medicine,AASM)出版的《睡眠障碍国际分类(第三版)》。

中药治疗失眠随机对照试验地发表文章以期刊论文为主,目前约2/3的文章发表于非核心期刊,约1/3发表于《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或《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目录》所收录的核心期刊,整体需要提高研究论文水平。从纳入文献的作者人数看,46.39%的研究是由单一作者独立完成的,表明中药治疗失眠随机对照试验的开展较为局限,今后需要扩大研究团队,促进学科交叉,开展多中心研究,联合多家医疗机构或团体,共同关注中医药治疗失眠的问题。纳入文献的证型主要为痰热内扰证、肝郁化火证、心脾两虚证、阴虚火旺证和心肾不交证。这与中医理论对于失眠病因病机的理解基本一致。正常睡眠依赖于人体的阴平阳秘、脏腑调和、气血充足和心神安定。失眠患者或由于心脾两虚,生化之源不足;或数伤于因,阴虚火旺;或心虚胆怯,心神不安;或宿食停滞化热,食热扰胃;或肝火扰动心神;而使心神不安、阴阳失调、营卫失和、阳不入阴。值得注意的是,本次纳入文献中有150篇论文(30.93%)未提及中医辨证分型。辨证论治为中医诊疗过程中的基本原则,无论是八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等角度,只有明确了辨证分型,才能为后续的遣方用药提供基础和依据。在今后开展中医治疗失眠的相关临床研究中需要对辨证论治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重视,提高实验设计的严谨性。从纳入文献的剂型分布情况可见,作为经典剂型,汤药仍然为临床上治疗失眠的常用剂型(41.86%)。不过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颗粒剂型已成为第二大常用治疗剂型(5.77%)。颗粒剂节省了饮片浸泡、煎煮、过滤等多个步骤,方便携带与服用,有助于患者更好地接受中药治疗。

综上所述,中药治疗失眠随机对照试验需要从实验设计、数据管理、论文书写等方面进行完善,积极开展多中心研究,明确研究中涉及的诊断标准、辨证分型,规范西药的使用,提高论文发表水平,为失眠的规范、有效治疗提供高质量证据。

猜你喜欢
剂型西药检索
中药、西药一起吃,会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是不是中药的不良反应比西药少?
头孢菌素类与多种西药联合使用所致的不良反应的临床影响分析
CNKI检索模式结合关键词选取在检索中的应用探讨
不同中药剂型,药效有区别?
瑞典专利数据库的检索技巧
2019年第4-6期便捷检索目录
英国知识产权局商标数据库信息检索
益母草不同剂型临床应用优势浅析
抗感冒药的药学分析与合理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