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志护理对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应激反应及睡眠质量的影响观察

2021-12-15 14:19方丹于雪倩胡爱芳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1年9期
关键词:情志下肢骨折

方丹 于雪倩 胡爱芳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福州,350004)

骨折属于一种常见的创伤性疾病,会伴随一定程度的疼痛与患肢活动功能障碍。现阶段,临床通常采用手术的方式治疗骨折,借助固定与复位为骨折愈合营造良好的条件,满足大部分患者的治疗需求[1]。对老年患者来说,手术治疗效果虽好,但术中麻醉会产生不耐受情况,再加上老年患者通常会伴随基础疾病,导致患者治疗中很容易产生恐惧与焦虑等情绪,降低患者的睡眠质量。因此,加强对老年骨折术后的护理干预十分必要[2]。本研究对老年骨折手术患者行情志护理干预的价值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10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中男29例,女20例;年龄62~70岁,平均年龄(66.53±4.74)岁;致伤原因:跌倒25例,车祸24例;骨折类型:股骨颈骨折27例,股骨粗隆间骨折22例。观察组中男28例,女21例;年龄63~71岁,平均年龄(67.65±4.85)岁;致伤原因:跌倒26例,车祸23例;骨折类型:股骨颈骨折2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21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经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

1.2 纳入标准 年龄>60岁且<75岁;下肢骨折。

1.3 排除标准 合并颅骨骨折、脊柱骨折、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等并发症;合并乙醇依赖、药物依赖等并发症;依从性差,无法配合研究者。

1.4 研究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如介绍手术方法注意事项;评估心理状态,加强和患者的交流,改善其不良情绪;监测生命体征与营养学指标;指导开展早期主动与被动肢体锻炼等。

观察组予以情志护理干预:1)系统评估:患者入院1~2 d,对患者的性别、骨折类型等病历资料进行查阅,对患者心理变化原因进行有效分析,尤其是不同情志变化类型,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2)护理原则:对患者情志变化类型进行有效分析,积极关心与帮助患者,坚持以人为本,营造安全且舒适的治疗环境,使恶性刺激源有效减少;3)心理干预:肝郁化火型患者十分易怒,借助以悲克怒的方法处理,护理人员和患者一同回忆患病前后的生活情况变化,尤其是患病后的不便,使患者的心中悲情有效抒发,将心中怒气化解;痰气郁结患者通常较悲观,借助以喜克悲的方法处理,护理人员用幽默的方法和患者交流,使其心中悲思之苦充分发泄;气滞血瘀患者十分焦虑,借助以怒克思的方法处理,护理人员通过肢体动作与语言触及患者,使其焦虑情绪充分宣泄;心肾不交型患者通常会出现恐惧心理,借助以思克恐的方法处理,使用鼓励且安慰的语言诱导患者,使其恐惧情绪充分转移。干预频率2次/周,20~30 min/次;4)呼吸调节:指导患者进行唏、嘘、叹练习,其分别具有养心、护肝、养脾的作用。练习频率3次/d,3~5 min/次;5)松弛训练:指导患者进行收缩与放松肌肉训练,闭目养神5 min,两手握拳持续吸气10 s,吐气时将两拳、颈肩部与胸腹部等慢慢放松,每天进行3~5次。

1.5 观察指标 1)心理应激:根据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对焦虑与抑郁情绪进行评定,均有20个条目,予以1~4分法评分,50分为分界线,低于50分为正常,评分越大,心理应激越严重;2)生理应激:在患者空腹状态下采集4 mL静脉血,对肾上腺素、肾素以及去甲肾上腺素进行检测;3)睡眠质量:根据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予以判定,包括睡眠障碍以及入睡时间等内容,总分21分,分数越大,说明睡眠质量越不佳[3]。

2 结果

2.1 2组患者心理应激评分比较 干预后2组心理应激评分均比干预前低,且观察组干预后心理应激评分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心理应激评分比较分)

2.2 2组患者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以及肾素水平均比较 观察组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以及肾素水平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以及肾素水平均比较

2.3 2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比较 干预后2组睡眠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干预后评分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峻,老年骨折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临床通常采用手术方式治疗。因为老年机体功能日渐衰退,代谢能力明显下降,老年下肢骨折术后的愈合时间明显延长。老年下肢骨折患者通常会存在焦虑与抑郁情绪,对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造成直接影响。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睡眠质量影响因素较多,如年龄、性别以及术后疼痛等,患者睡眠质量的高低对其骨折愈合效果与康复效果有直接影响[4]。因此,加强对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的护理干预十分必要,可使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显著提高。

中医情志护理以辨证施护为原则,使患者的不良情绪充分化解,实现情志畅达的作用,还可以实现脏器、经络阴阳平衡的效果。本研究借助对老年骨折情志类型的评估,予以针对性的施护,肝郁化火型、痰气郁结型、气滞血瘀型、心肾不交型患者分别采用以悲克怒、以喜克悲、以怒克思、以思克恐法处理,并采用呼吸训练与松弛训练等措施,有助于患者心理情绪的有效改善,增强生理功能,促使患者睡眠质量显著提高[5]。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情志护理干预的评估细则不够具体,其次,术后没有比较康复效果,还需要日后进行大样本、多中心的研究。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干预后心理应激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以及肾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干预后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

总之,对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行情志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生理与心理应激反应,促使患者睡眠质量进一步提高。

猜你喜欢
情志下肢骨折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王阿姨骨折康复记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术后强化护理预防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便秘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研究
中医情志关怀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高频超声联合彩超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
情志护理对肾移植术后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对慢性盆腔炎患者实施穴位贴敷+情志护理的效果探析
八段锦功法对艾滋病携带者的戒毒人员情志影响的初步观察
伤筋动骨怎么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