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些锦上添花 多些雪中送炭

2022-01-01 20:05杜海荣,林升宝
青年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团支部团委团组织

2005年,我大学毕业后入职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可能是因为我大学期间做过系学生会主席,也当过班级团支部书记,所以进厂没几天,公司团委就找到我,希望我能参加公司团的工作。我愉快地答应了。当时我在园区团工委,主要承担服务住宿青年等一些非常具体的工作。

2008年,公司整体搬迁到长兴岛。搬迁过程中,大家的精力主要放在搬迁和连续生产上,相对而言,团的工作有些弱化,一些非必要的活动就不再开展了。搬迁以后,公司整个生产模式发生了变化。原来我们的体制模式是以专业来分各个车间。比如说,负责造船壳的,叫船体车间;负责机械设备的,叫轮机车间;负责电器设备安装的,叫电气车间;还有专门的涂装车间、内装车间等等。但搬迁上岛后,我们引进了韩国造船模式,采用区域化方式造船,从钢板、材料,到切割加工,从分段到总段,最后拼成整条船,再到试航交船。这种生产形式上的变化,使得原有职能部门裁撤合并。比方说,团委以前是一个独立的部门,后来就合并到党委工作部。团干部配备上,我们原来一个公司算上我们各个基层的专职团干部,总共有几十名,上岛以后,理论上来说一名专职的团干部都没有了。现在,我也属于兼职团干部。

那段时间给我的感觉,领导对我们团的工作要求不高,我们自己的力量也比较弱,就是做一些锦上添花的事。因为你没有这个实力,领导也不会特别关注你,也没对你提多少明确的要求。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2015年群团改革前。群团改革以后,感觉马上就不一样了,各方面的要求也严格起来了。

那时,我一直在一线生产部门,负责生产管理这块,也经常出去试航,加班加点都是家常便饭。2015年7月份,厂里派原团委书记去参加一个外地项目的试航,要半年左右时间。那时候,我是兼职的团委副书记。他去试航的时候,公司党委就让我来主持公司团委的工作。2016年,公司原团委书记被我们集团公司调到地区公司去做团委书记,而且团委也要换届。党委就找我谈话,希望我来做公司的团委书记。当时我心里还是挺没底的,因为我从进厂一直是在车间里面。但是我对共青团工作一直是有热情的,虽然心里没有底,但我还是准备挑战一下。

2016年6月7日,公司召开第二十二届团员代表大会。团代会上,我正式当选为公司第二十二届团委书记。 2017年1月1日,公司正式发了调令,3日、4日两天我交接了工作,5日,我正式从原来的生产岗位转岗到党委工作部。讲到这里,插一点,我们公司也是上海解放后第一家厂矿企业成立团组织的单位,1949年6月27日,公司成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江南造船所总支。

我们厂规模很大,青年比例又很高。他们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我们企业共青团组织能够为他们做些什么?当上团委书记后,我要系统谋划公司青年工作怎么更好地开展的问题。我记得我母亲曾跟我说过一句话——眼是孬种,手是好汉。有些事,看着好像不可能完成,或者说目前的能力达不到,但是当你做起来就会发现,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

为了了解青年员工在想些什么,我就主动到很多基层团支部去调研。通过调研,确实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但有的问题,从团组织本身的能力来说,或者从自身的职能职责来说,根本不可能解决,但有一些是能够通过我们的努力而解决的。

我到一个团支部调研的时候,一个团员青年跟我反映一件事情,说他们部门有一个青年因为试航已经两三个月没回家。他因为有些任务涉及保密工作,没法跟家属解释得很清楚。他的爱人就找到厂里来,怀疑他没干正经事,导致家庭矛盾激化。我觉得我们团委可以举办一些活动,让家属能够了解他们的爱人承担什么样的职责,肩负着什么样的使命,加强家属对我们职工工作的了解。这一方面能够让家属更支持我们青年员工的工作,另一方面让我们员工更安心工作。

2016年9月,我们举办了第一期员工家庭日活动,找到长期出差或者加班比较多的青年,请他的父母,或者妻子、孩子一起来参加活动,让他们了解我们厂的历史,知道我们承担着哪些重要的国家任务,再带他们到爱人或子女的岗位上去了解一下他们每天的工作职责,然后我们再开个座谈会。最后,我们发现这个活动效果特别好。召开座谈会的时候,好几个家属都落泪了,说之前不是特别理解,不知道他们承担的工作责任这么重大,使命这么光荣。有的在会上就跟爱人道歉,并表态会支持他的工作。这项活动我们就坚持了下来,截至目前已经开展了49期。2020年正好是建厂155周年,我们团委配合公司组织了一个超大规模的厂庆家属日,一下子请来2000多名家属。这项活动主要是针对因工作原因造成家庭矛盾的青年,已经成为我们公司团委的一项品牌活动,有一定的创新性,也得到公司上下的一致认可。

调研过程中,青年员工还普遍表示暑假孩子没人照顾。特别是一些外地员工,问题更为突出。在老厂时,我们是有托儿所和幼儿园的,上岛以后,这些全部都剥离了。受团市委暑托班的启发,我在想我们自己是不是也能办一个这样的班,解决他们的这个问题。当时困难还是蛮多的,但是我有这个想法以后,就一直在想怎么把这个事情办成。首先,你得有地方,孩子上课的地方在哪里;其次,你得有人,老师哪里来;最后,你得有经费支持。

我们有一个江南技校,离我们厂区步行20分钟的路程。暑假的时候,技校也放假了,有很多空教室,硬件设施都很完整。如果把这块场地借过来用用,那么场地问题就解决了。师资怎么办?我当时也跟技校去沟通过,希望他们出老师。沟通下来,他们场地可以提供,但教师这条路走不通。因为他们老师教授的对象完全不一样,另外他们老师暑假是有其他任务的。后来通过经信团工委牵线,我联系到上海师范大学。大学生每年暑期都有社会实践的需求,正好上师大也有幼师专业。上师大校方问好我们教学点所在的地方以后,重点找了崇明区户籍的大学生来我们这边做志愿者。现在地方解决了,老师解决了,然后就是经费。经费从哪里来?这个项目其实相当于职工福利,工会的经费是可以用的。我了解好政策以后,就去找工会负责人谈,他们表示支持。就这样,经费的事情也解决了。

当时我压力还是蛮大的。我要办这个班的时候,我们分管领导还专门跟我谈过。因为是小朋友,很多风险是不可预知的,必须精细再精细,确保万无一失。我们第一个要考虑的就是孩子的安全问题,制定了很多规章制度,包括孩子的接送,托管时间内的职责划分,孩子的餐饮安全问题以及上师大志愿者的安全问题等,我们都要考虑好。

我们前前后后准备了两个多月,终于把各项事情都张罗得差不多了。第一年我们是实验性质的,周期不敢搞太长,规模也不敢搞太大,就举办了两期,每期两个礼拜,每期招收30个学生。但实际报名的有几百人。

开学第一天,看着家长放心地把孩子交给我们,我就觉得我们前面花费的精力是值得的,也感到特别欣慰。开班当天,我们还搞了一个简短的仪式,把公司党委领导也请过来。这个工作确实解决了职工一个大难题,他们都非常支持我们。去年我们已经办到一期三个班,每期三周,办了两期,又扩展到六个班,每一期招生人数将近100人。今年因为疫情就暂停。现在有需要的职工每年快到放暑假的时候就在打听,什么时候开班,有多少名额。后来,我们将这项工作纳入团市委暑托班的体系。我们也成为上海第一家以企业形式办暑托班的机构。

上海给长兴岛的定位是海洋装备岛,岛上集聚了很多重工制造型企业,聚集了很多青年。但是岛上适合青年休闲娱乐、读书、交友、锻炼身体的场所很少。岛上唯一一家健身会所,离我们公司8.1公里。KTV更远,要将近10公里。影院当时一家都没有,也没有专门的图书馆,其他的娱乐设施也很少。而且岛上的交通很不方便,晚上7点以后就没有公交车。但是青年对这些场馆的需求很高。我就一直想着怎么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有一次我们一个团支部搞厨艺大赛,请我去当裁判。他们搞活动的场地,是工会帮他们协调到的食堂的一个闲置场地。一看到这个场地我就眼前一亮。如果能给我们改建成青年之家,那应该很好。我就琢磨这个事,看功能区怎么划分、经费怎么筹集等,想着把它干成。考虑得差不多了,我就去跟领导汇报。当时面积也没敢想要太多,费用我想着能给我们批个三五十万就顶天了。结果汇报完以后,领导觉得这个事情可以干,而且叫我放开手脚干。要我们重新策划一遍,往大做,要做就把它做好。我听到领导这么说,那就更起劲了。原来的场地楼上有个露台,如果上面加个顶,就变成两层,我们就可以把原来因场地不足而放弃的一些功能区都给放进去。最后我们做了三个方案:第一个版本,费用是200万;第二个版本,费用是300万;第三个版本,费用是450万。最后党委会审议通过的是450万那个方案,我们当时非常激动。但是整个项目的筹建,包括后期的运营,都要由我们团委来负责。前期的筹建很重要,后期的运营某种程度上来说更重要。你不能说花这么多钱把它建好了,后面没人管了,发挥不了它的作用,那钱就打水漂了,这不行。所以在党委会上,我们把运营方案也一并作了汇报,领导总体来说还是比较满意的。

方案是批准了,但实际上操作了以后才知道,更痛苦的是后面的筹建过程。从最初的筹备,到招标、招监理、现场施工、消防、物资的采购等这些问题都是我们需要研究和解决的。也因为这个项目,我把这一套流程都熟悉了一遍。我们厂里有个专门的建设工程部。因为我们自己这部分的专业知识少,就委托他们来指导,协同我们一起来做这个项目。他们一直做这种项目的经理说,我干了这么长时间的工程,没见过预算这么准的,也没见过周期就是按照施工计划来的。他还说,你们招标来的工程队,在我们厂里也干过很多工程,但是这个工程是他们干得最漂亮的一个。

2017年8月30日,我们二楼正式运营,面积是1400平方米,设计的功能区有图书阅览区、小型电影院、模型室、乐器排练室、练习场、咖吧等六大功能区,基本满足青年员工对于休闲娱乐场地的需求。当年12月,我们把三楼也开出来了。

为了保持场馆的正常运作,我们组织了一个由团干部和志愿者组成的队伍,大家轮流值班。这个事情一开始的时候,我还挺担心的。志愿者短期值班问题不大,但能否长期坚持下来还是个未知数。但是到现在,我们一直在坚持。每天场馆的运营时间,工作日是下午5:30至晚上9:30,双休日是中午12:30到晚上8:30。场馆开放初期,因为不放心,我基本上每天晚上都要过去看看。后来我在场馆里装了好多摄像头,实时监控。2019年初步统计一下,我们的接待量超过10万人次,基本上每天维持百余人次的接待量。

这个事情干成以后,我们团委班子提振了很多信心。团组织在整个公司青年心目当中的地位也有了很明显的提升。平时跟青年交谈过程中,还有跟部门领导接触的过程中都能够明显地感觉到。他们对我们的各项工作也比以前更加支持,觉得团组织是在做一些事情。

上面讲的主要是服务青年,此外,我们团委还通过建立突击队等方式来服务公司中心工作。举个例子,我们公司承担着多型国家舰船的建造任务,其中一条重点产品,按照计划要求,2019年年内要交付,时间紧、任务重。当时,海试完以后回到厂里要做交船工程,我们团委发起组织了四支突击队——总装青年突击队、模块青年突击队、涂装青年突击队以及一个多部门联合的职能密配青年突击队。在船停靠码头的第一时间,四支突击队是第一批冲上船的队伍,每个队伍都扛了一面突击队的旗帜。当时我们总经理在码头上接船,他第一时间看到我们几支突击队冲上去,给他留下了一个很好的印象,感觉青年在团组织的引领下知道该怎么干,知道什么时候该他们上。

我觉得企业共青团组织职能的发挥,不一定在主责主业上能起多大作用,反倒是在一些没人管,但大家又希望得到解决的事情上,共青团的作用能够发挥得更明显一些。

我们也在梳理企业团组织的工作体系应该是怎么样的。之前团的工作是以问题为导向的,就是青年有什么问题,我们就去解决这些问题。但是一段时间以后,我在思考我们这一届团委班子能够给整个组织留下些什么经验,形成一些什么机制,值得后来者借鉴。我自己总结出来几点:第一,聚焦一个职责;第二,依靠两支队伍;第三,发挥三项职能;第四,打造四心工程;第五,推进六大板块。

第一,聚焦一个职责。习总书记在跟新一届团中央班子讲话的时候,就明确地指出,共青团归根到底就是要做好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所以,我们的职责就是做好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这个定位我们要明确,我们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为这个服务的,要履行好这个职责。

第二,依靠两支队伍。我们现在没有专职团干部,全是兼职的,这是我们主要依靠的力量。但是仅仅依靠这支力量,显然不能把所有的青年都覆盖到,或者不能有效地覆盖到。所以我们在2018年成立了社团联合会,就是把各个青年的自组织规范化,让他们加入公司团委牵头成立的社团联合会。这样我们团委能够有效覆盖到我们各个团组织覆盖不到的青年。我们现在的职业青年、社会青年,他们很多业余时间更愿意花在自己感兴趣的社团里面。举个例子,我们有个汉服社。虽然我们的小姑娘不多,但是我们当中有一个小姑娘特别痴迷于这个,有好多人也跟着她玩这个。我们还有街舞社、音乐社,另外还有几个体育活动的社团,像篮球协会、跑团、桌球协会和足球协会等。通过各个社团,我们团组织就可以做到有效覆盖。

2018年刚刚开始建立的时候有12个社团,到现在我们已经有18个社团。通过社团,把我们的工作覆盖面有效地进行了延伸,把原来的工作对象变成了工作力量。对我们来说,就是找得到青年,能够把青年组织起来,社团帮我们办到了。另外,在有需要的时候,社团还能帮到我们。比如说厂里面搞庆典,像汉服社、街舞社能很快帮我们找到有特长的青年。特别是今年新冠疫情高峰期,通过志愿者协会我们很快招募到300余名防疫志愿者,为公司的复工复产起到不小的作用。他们日常的社团活动,我们青年家园也可以给他们提供场地和一定的经费保障,也可以帮他们联系外面的一些资源。他们就成了我们团组织所能依靠的第二支队伍。

第三,发挥三项职能,就是团组织要组织、引导、服务青年。这个不用讲太多,本身就是我们团组织要去做的。

第四,打造四心工程。

一是暖心工程,主要是开展一些服务青年、凝聚青年的工作,比如爱心暑托班、员工家庭日、学雷锋等各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特别是青年交友活动,这几年我总结下来,目的性太强的交友活动往往没有很好的效果。相反,我们通过其他活动,无意间促成了几对恋人。比如说我们每年搞迎新晚会,会尽可能借助这样一个活动,来给青年男女创造各种接触的机会。几乎每年一场迎新晚会办下来,都能促成那么一两对,今年已经促成三对了。

二是凝心工程。凝心工程就是凝聚青年,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搞一些青年喜欢的活动。我们每年都会举办公司内部的篮球赛、足球赛。我转岗以后,我们把原来一年举办一次篮球赛,另一年举办足球赛,改成上半年举办足球赛,下半年举办篮球赛。我们每次都有20支左右的队伍参赛,篮球赛20支,足球赛20支。今年受疫情影响,稍微有所管控。我们篮球赛现在还在举行,已经开打一个多月了,有18支队伍参赛。像这种活动,是最有效的凝聚青年方式之一,喜欢的人很多。除了篮球、足球这种大型的赛事以外,年末我们还会举办各类晚会,有些是社团主办,有些是各个支部举办。像新员工联欢晚会我们是一直坚持举行的,而且我们把新员工联欢晚会从原来的室内搬到了室外,像演唱会一样,青年都特别喜欢。我们还帮音乐社举办了一场他们的专场演唱会。通过这些活动,我们就把青年凝聚起来。

三是强心工程,就是做好青年的思想引领。我们打造了一个品牌活动——江南大师说,就在青年家园举办。它的氛围比在厂里的会议室要轻松一点,而且又不是在公司里面,就在我们的生活区里面,大家参与度会更高,要更放松一点。我们请来的人都是厂里面的大师,如我们原来的总工程师、中华船舶设计大师胡可一,我们集团公司首席专家张国新等。

四是燃心工程。可以说,前面三个工程的最终目的都是我们的燃心工程,就是要在岗位上建功立业。这两年我们在推进的,像青年岗位建功行动,能够激励青年成长,培养出一批青年人才,为青年树立榜样。我们还请这些优秀的团队或者个人来分享他们的经验。

最后是推进六大板块,就是我们日常开展的几个方面的工作——思想引领、组织建设、岗位建功、人才培养、文体活动、志愿公益。我想这几项工作,以后会作为我们企业团组织未来的工作框架主体,不会让刚上手的团委书记摸不着方向,至少在一段时间内,他能够按照这个框架迅速有效地开展工作。这也是我们这届团委班子能给我们后续团干部留下来的无形资产。

我很佩服团中央老领导宋德福总结的一段话,他说我特别要感谢共青团,在这个岗位上,我们做惯了“无米之炊”,养成了求人办事,学会了多方配合,练就了借台唱戏,特殊的岗位使我们面临特殊困难,而特殊的困难又使我们经受了特殊的锻炼。我们一旦转业了,遇到了别人习以为常、不认为是良好的财物条件,我们具有了,就会感到如虎添翼,定会干得有声有色。我觉得他那段话很好地总结了我们团干部的一些工作特性。我们的团委工作,党组织和工会都很支持,其实这个过程当中是要看你怎么去跟他们借这个米,怎么去跟他们借这个台。

比方说,有一个团支部,是我们的密配部门,他们的中心业务有段时间特别忙,一些团的工作就落下来了。我去跟团支部书记聊过几次,他有时候也很无奈,说手头工作实在太忙。那我心想光让他去跟他们领导讲,可能不一定能理解,我说我去帮你聊聊。之前我也花了点小心思,我不能直接去跟他领导说这个事,当作凑巧来他这边交流工作。我去了以后,先跟他聊其他方面的工作,后来我就讲,我发现你们部门有个青年队伍好像这段时间特别忙,我说要不我帮你宣传一下,我可以把青年找过来了解一下情况,推一期宣传报道。他觉得这个好像挺好,就答应了。等我把他这个事情干好,宣传了他们的那个队伍,实际上也就是宣传他们部门。弄好以后,我再和他讲党支部应该怎么支持他们工作就很顺利了。

这个事情干好以后,他觉得团支部是能帮点忙。从那以后,他对团的工作,对他们支部的工作,对我们公司团委的工作都特别支持。所以,有时候工作还是要花点小心思。如果我直接跑过去质问他,效果可能适得其反,反倒可能会结下梁子。所以,我想这个本身也是对我自己能力的一个锻炼,另外一个也帮我们那个团支部书记走出了困境,同时也让党支部能够了解我们团支部的工作。

所以我觉得到基层了解、调研,哪怕跟他们聊聊天什么的,跟他们进行沟通,能够达到的效果跟你简单的开会或文件传达是完全不一样的。就是多走访、多调研、多了解,发现问题后进行沟通,然后寻求支持、找到资源,最后解决问题。少些锦上添花,多些雪中送炭,这是我这几年总结下来的工作经验。

猜你喜欢
团支部团委团组织
探究通过基层团组织提升青工工作状态的方法
“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团工委)”名单(共三百一十二个)
“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团总支)”名单(共四百三十一个)
湘西北第一个团组织:社会主义青年团常德地方执行委员会
关于如何做好企业团委工作的思索
探析如何加强油田社区基层团组织建设
发挥群团组织带头作用——全国人大代表吴洪芹接受境内外媒体采访
创建“雷锋团支部”立足岗位学雷锋
中学团支部希望得到指导
文化扶贫榜上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