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引领下的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

2022-02-04 08:13韩忠岭张妙言
中国音乐教育 2022年10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核心素养

韩忠岭、张妙言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 年版)》列出了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三个方面: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和文化理解,从音乐学科审美育人特征的学科育人价值角度,引领了高中音乐课堂教学设计改革。①在以往传统的音乐教育教学领域,以单一课时教学活动为组织方式,容易导致教学内容的碎片化,难以适应并实现核心素养新形势下以美育人的目标,音乐课堂教学亟待改革创新。本文以高中“大单元教学设计”为研究对象,以课程标准所列学科核心素养为理论参照依据,探讨在教学实践中应如何实现核心素养教育从理论到实践、从知识到育人的运用策略。

一、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内涵

大单元教学设计中的“单元”与传统意义上教材构成的教学单元、教学模块看似相同,都是教学内容的组织单位,但二者的编排逻辑和教学目标指向却大相径庭。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单元”是以内容为导向、围绕着教学内容中的共同要素进行编排,从而形成以知识文化为主题的内容集合。而本文所提到的大单元教学设计中的“单元”,是以学习要求和能力形成发展为中心,是以实现学生对音乐艺术文化的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和文化理解的教学目标为内容依据构建,是以生为本的教育观念的体现,也是以更加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的学习任务的集合。换言之,它更符合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要求。

那么,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大”究竟体现在哪里呢?首先,大单元的内容编排具有更强的逻辑性。大单元的编排是教师以学生的能力发展、素养提高为导向,从学科核心素养入手,根据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认知规律,倒推对教学内容的选择、编排顺序和呈现方式,从而将这部分内容整合成更具有逻辑性的教学单元的过程。以核心素养为中心的教育观,“强调教育应以人的能力素质形成为本,更加关注育人、树人的价值,其实践重在追求以人为本实施运作”②。因此,单元的各个组成部分不再是仅体现教学内容共同要素的碎片,而是一个能够深度对接核心素养的环环相扣、螺旋上升的整体。

其次,大单元教学设计并不止于上述教学内容的重新编排,更为核心的是其设计和实施过程。大单元教学设计不是简单地以课时为单位,将重组后的单元内容进行独立的设计,而是更加整体、宏观地统筹安排。教师应将与学科核心素养对接的大单元教学目标进行细致划分,分解成几个课时核心目标,每一个课时就俨然成为实现单元总目标的学习任务或教学手段。有学者把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单元主题教学划分为“绪论课、专题课、探究课、练习课和反思课”③,如若借鉴到高中音乐课单元主题上,则应根据学科特点做出相应改变。即综合考虑学科特点的影响和学时的限制,可以对高中音乐相应的课时进行整合,引导学生在专题学习中掌握学习方法、理解学科核心概念、开展音乐实践、获得情感体验和共鸣,逐步形成音乐学科的核心素养。

二、大单元教学设计的价值

(一)打破课时局限,实现育人目标

在以往乃至现在许多的音乐教学设计中,教师大多以课时为单位来备课和上课,较少以单元整体意识来设计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由于受课时限制,教师通常要在短短的45 分钟内完成三维教学目标,灵活性较低,致使许多教师会直接按照教材顺序进行教学,甚至形成“一课一曲”的固定模式。这种模式割裂了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不能充分挖掘音乐作品的教育价值,也不能满足学生对音乐学习的需求,使得知识学习呈现碎片化,能力素养形成效果低下。

融合多节课时而成的大单元教学设计则能够打破单一课时教学模式的局限,使课堂教学从一节45 分钟的音乐课扩展成为一个个由不同主题命名的“音乐学习周”或者“音乐学习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沉浸在音乐学习的氛围当中,可将学生的音乐学习场所,从教室扩展到课外音乐活动场所,乃至更广阔的生活空间。这样,下课铃声的响起不再意味着音乐教学活动的结束,课堂教学的时间与空间也将延伸、扩大。

(二)打破教材顺序,形成单元主题

大单元教学设计最大的特点就是以单元为单位,围绕单元主题综合、整体地进行教学设计,由此,教学内容也必定要围绕着单元主题遴选安排。这就需要教师梳理教材的内容,对教材进行二次课程资源开发,整合出一个具有整体逻辑性的“大观念”,作为学生进行音乐学习的单元主题。

“大观念”是近年来教育改革中新近引进的概念,也称为“大概念”,主要意指构成知识领域的学科核心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融合与联结的整体观念,也指一种可迁移的、抽象的、习得缓慢并逐渐深化的学习过程。④“大观念”上位学习是构建大单元教学中最核心、最上位的概念学习过程,而对“大观念”统领的知识掌握过程则是大单元教学的下位学习。近年来,基于“大观念”的单元设计研究在一些学科课程中频繁出现,这种“大观念”学习的方式相比于传统课时教学中“一课一曲”的碎片化学习更具有逻辑性和高效性,若将其引鉴到高中音乐课堂,将非常适合已经具备一定逻辑思维能力的高中学生。这种方式有利于学生从纵向上掌握学习方法,去解决未知的音乐问题并鉴赏音乐;从横向上探索知识之间的联系,理解知识的核心概念,在头脑中建立起知识的网络,逐步形成高阶思维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

(三)打破教师本位,把课堂还给学生

传统的音乐课时教学在知识与技能目标和“一课一曲”的教学内容导向之下,往往呈现出以“教师讲授示范,学生被动听讲”为主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背离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念和原则,在很大程度上抹杀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热情。在课堂上,学生被动地听教师分析音乐作品的要素,课堂学习气氛枯燥乏味;只有当教师开始播放一些有趣的音乐视频时,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课堂气氛才有所变化。

在大单元教学过程中,第一个课时一般更适合作为“战略谋划课”。教师主要以构建学习目标和指导学习方式方法为教学基础,打造单元整体学习内容格局,因此可以某一个具体的音乐作品为例,明确学习任务目标和要求。经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在接下来的课时中,就可以利用所掌握的学习方法进行探索,完成自主性学习的任务。

(四)打破评价难题,多元评价学生

通常在音乐课程结束以后,教师习惯于使用双向细目表来评价学生,评价的内容主要以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为主,导致教学评价往往流于形式,难以有效评价,有些教师甚至干脆不予评价。此外,评价的方式也很单一,大多借用一般文化课中所采用的分数评价方式,结合期中、期末等终结性定量评价,以分数来衡量学生,这显然并不适合音乐学科,也无法基于此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的认识和评估。

大单元教学设计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与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要求环环相扣,这就决定了大单元教学评价着重评价的不是知识与技能,而是学生音乐素养能力的形成与提高。因此,大单元教学评价可以立足单元整体学习内容的素养能力形成效果,其内容上有着比课时教学更宽广的视野、更多元化的评价指标,可以对学生进行更全方位、立体化的评价。

三、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实践探索

以“人音版”高中音乐教材《音乐鉴赏》为教学内容基础,笔者选取了本地某校高一年级作为教学实践对象,以“校园歌曲”作为大单元教学主题,以学堂乐歌为学习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大单元教学设计实践探索。

(一)做好理论准备,摸清实际情况

在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之前,教师首先要认真分析教材,了解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其次,还要摸清学生的学习基础,在学生现有的知识和能力基础上,注意学生之间的差异,有的放矢地开展个性化教育。此外,教师还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中的相关内容,解决“学生要到哪里去”的问题,找到育人的方向。

在审美感知方面,经过教材第一单元的学习后,在学生能够较为系统地掌握鉴赏音乐的要素和分析乐曲的基本方法,以及具备一定的鉴赏能力和知识的基础上,可以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在艺术表现方面,高一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视唱简单歌谱的能力,因此可以选择性地为他们安排一些歌曲学唱,尤其是学唱一些较为流行的校园歌曲。在文化理解方面,高一学生已经对历史大事件和年代划分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同时也具备了资料查阅能力,但是逻辑思维能力仍参差不齐。

(二)梳理教学内容,确定单元主题

大单元教学设计更加注重的不是教学内容在形式上的变化,而是学生是否掌握了某种知识、具备了某种能力。“大单元教学设计最大的差异在于划分单元的依据不是内容,而是立足学科核心素养,整合目标、任务、情境与内容的教学单位。”⑤因此,音乐教师要将教学内容与音乐学科核心素养进行对接,引导学生将教学内容作为工具,围绕教学内容开展研究性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

在以教材为基础的同时,在审美感知的培养上,为了避免课堂学习内容的枯燥,笔者选择了学生普遍较为喜欢的校园民谣作为对比聆听的素材。一方面,可以从横向上拓宽学生的知识广度,满足高一学生的学习需求;另一方面,可以从纵向上帮助他们掌握校园歌曲形成的历史,形成“校园歌曲”的大观念。在艺术表现上,利用《音乐编创》教材第五单元“歌词写作”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初步掌握编创的基本方法,体验音乐编创的乐趣。在文化理解上,从历史事件情境导入,展现清末民初的时代背景,同时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点的梳理,形成逻辑线索。经过上述准备,最终笔者选择将“学堂乐歌”和“校园民谣”整合成“校园歌曲”大单元。

(三)划分单元教学课时,编制单元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大单元教学设计也不例外。其中,单元教学目标作为承接课程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的中间环节,起到了总领每一节课、实现课程总目标的重要作用。因此,在设计单元教学目标时要统筹考虑,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例如,可以将“校园歌曲”单元划分为两个课时,第一个课时主要对接的是审美感知和文化理解素养培养,第二课时主要对接的是艺术表现素养形成,具体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核心目标如表1 所示。

课时主题 课时核心目标 单元教学目标不一样的校园歌曲(一课时)1.通过情境学习,了解学堂乐歌的时代背景、风格特点、代表人物和相关影响;2.聆听体验学堂乐歌,探讨歌曲创作特点;3.对比聆听不同的学堂乐歌作品,感受西洋调式和民族调式的区别,理解世界音乐文化的多样性我是校园音乐家(一课时)1. 对比聆听学堂乐歌和当代经典校园民谣,感受二者的不同;2. 通过依曲填词编创活动,体验音乐编创的乐趣;3. 打造“课堂演唱会”实践舞台,让校园歌曲的歌声响彻课堂1.审美感知:聆听并分析《黄河》《祖国歌》《送别》《春游》,初步了解学堂乐歌的创作特点,体会作品表达的情感,进一步理解和学会鉴赏音乐的方法;2.艺术表现:掌握填词的基本技巧,尝试编创歌曲,感受体验音乐创作;3.文化理解:了解校园歌曲的背景、创作、演唱等相关知识,对比聆听音乐作品,增进对音乐文化多样性的理解

(四)制订学习任务,设计教学环节

教学环节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是最能体现以学生为本理念的关键环节,也是核心素养落地的必经之路。在进行高中音乐单元主题教学设计的过程中,由于“内容多、课时少”,有的时候一节课就要完成一个章节内容的教学,因此笔者将本单元整合成了审美感知课和艺术表现课,将文化理解贯穿于这两节课之中。接下来,笔者主要以审美感知课为例来展开教学环节的设计。

1.课堂导入,创设真实情境

一部音乐作品就像在讲述一个故事,甚至它具有比故事更加丰富的情感表达。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要想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音乐作品的美,就要先把故事讲好,把抽象思维转化成便于学生理解的形象思维,让学生身临其境,产生情感共鸣。一般来说,情境的创设可以通过语言、演示、联系生活等方式来实现。

2.感知理解,形成思维方式

知识梳理的主要目的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前文提到的“把故事讲好”,也就是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让学生对某种风格或体裁的音乐作品、某一时期的音乐作品或作曲家,产生基本的认识和理解。这样学生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才能根据“故事情节”,体会作品中情感的表达和流露。另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的音乐思维,让学生能够通过音乐作品的表象看到它背后的创作规则,逐步掌握鉴赏音乐的方法。

3.实践探究,问题驱动知识迁移

学生自主进行实践探究的过程,就是利用已经学过的理论知识来解决未知音乐问题的过程,是知识的迁移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抛出问题的方式驱动学习任务,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内化知识,在自己的亲身实践之中掌握学习方法,从而获得直接经验和情感体验,实现从知识到能力、从听到做的转变。而教师则充当一个“支架”的角色,帮助学生解决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在这种教学设计之下,学生已然从一个被动听讲者转变成了自主学习者。

4.拓展延伸,沟通课堂内外

大单元教学设计中的拓展延伸环节不仅仅能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更是沟通课内课外和学生生活的桥梁。通过对比聆听、综合性艺术表演等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对知识产生更加深入的理解,建立起音乐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从而提高在课余时间聆听、表现、创造音乐的兴趣和热情。

5.反思总结,归纳学习方法

著名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了学习风格理论,即把学习者分为视觉型、听觉型和动觉型三种类型。学习者一旦找到了自己的学习风格之后,再采用合适的方法就可以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鉴于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有所不同,在反思总结环节可以采取不同的学习方法。

6.课后作业,课时延展学习升华

高中教学课时有限,课堂上难以完全容纳全部学习内容,需要教师把一些学习内容延展至课堂外,而课后作业可以有效补充课时学习的不足。课后作业是大单元教学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课时教学的进一步拓展,区别于以往传统课时教学模式的课后作业,应避免形式主义的“为环节程序而作业”。

本文受篇幅字数所限,对上述两个课时的各教学环节实践探索设计,仅做缩略展示,记录如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课堂导入通过谈话法导入清末民初的历史背景,通过演示法播放电视剧《觉醒年代》中学生唱学堂乐歌的影视片段,营造历史情境导入课程回答有关历史问题;观看视频感知理解1.理解学堂乐歌概念,认知有关知识点;2.以《黄河》为例,结合所学音乐鉴赏的要素对作品进行分析理解1.回答展示课前查阅的相关资料内容;2.回顾音乐鉴赏的要素和方法,通过学唱感受歌曲

实践探究 通过讨论法解决歌曲鉴赏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鉴赏歌曲《祖国歌》《送别》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鉴赏评析歌曲《祖国歌》《送别》拓展延伸 创设情境,请学生扮演音乐教师或音乐频道的主持人,向大家介绍学堂乐歌 课堂活动表现反思总结 引导学生讨论学堂乐歌的历史意义,并融入课程思政教育元素 课堂讨论课后作业1.教师提前录制微课视频《春游》,引导学生课后深入探究学堂乐歌,布置课下自主学习任务和要求;2.布置自主学习任务:自主检索经典校园民谣;个人演唱准备+小组集体演唱准备若干首,下节课举行课堂校园民谣拉歌比赛;简要记录歌谣的相关知识内容,如年代、创作者、演唱者、情感表达、背景等,以备比赛展示1.自主或小组共同观看视频《春游》,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如绘画、配乐诗朗诵、演唱、演奏、舞蹈、小组合作表演等,展现歌词所描绘的场景,表达自己听到歌曲之后的心情并交流分享;2.小组学习方式:准备个人和小组集体演唱的校园民谣歌曲;3.小组内分工合作,记录所准备歌曲的有关知识,以备比赛展示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课堂导入 引导学生回顾学堂乐歌知识,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展示以“春游”为主题的作业,并对微课中所学内容进行总结概括 作业展示,交流分享感知理解 以《音乐编创》教材第五单元“歌词写作”的相关内容教学为基础,了解编创歌词的基本要求,总结韵脚的使用方法,引导依曲填词活动 讨论探索歌词编创的方法,交流展示实践探究 通过依曲填词活动,引入校园民谣歌曲,开展校园歌曲演唱拉歌赛,展示自主学习的成果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拉歌赛,同时融入个人演唱和知识讲述比赛拓展延伸 引导学生讨论学堂乐歌和校园民谣歌曲的不同,形成校园歌曲发展历史脉络意识 小组间讨论,形成校园歌曲艺术整体发展知识脉络反思总结 总结“校园歌曲”单元学习内容,进行简短学习评价,鼓励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展开课后探究 交流学习心得,师生互评课后作业 整理并熟练演唱自己喜欢的几首校园歌曲,作为个人保留演唱曲目

(五)制订评价标准,选择评价方法

大单元教学设计并不是仅仅依据期中、期末等考试成绩来考查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而是在每一个课时或单元教学结束之后,围绕它们的核心目标,对标一到两个核心素养,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信息搜集、成果展示等全方位的评价。在评价方法的选择上,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可以贯穿课堂始终,在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采取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相结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实施。尤其对于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可以多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生看到自己在音乐方面的潜能,引导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音乐,从而建立起长期乃至终身热爱音乐的思想情感和态度意识。

四、大单元教学设计的现实意义

(一)破除“唯教材论”,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大单元教学的设计和实施过程对教师来说也是一种成长。首先,它促使音乐教师走出自己的“舒适圈”,破除“唯教材论”的错误认知,积极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在深度理解学科核心素养和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将教学设计的核心从教材转移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的提高上。其次,它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课程整合与资源开发能力。大单元教学设计的过程,也是教师梳理和拓展教学内容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对教学内容之间的逻辑联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具备了更加广阔的视野,能够站在研究型专家的角度上思考教学问题。

(二)培育核心素养,实现育人目标

音乐学科核心素养是大单元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和落脚点。对于教师来说,设计的大单元教学活动目标不仅对标学科核心素养,而且整个教学活动的展开也是紧紧围绕着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和文化理解三个方面发展的,通过全方位、立体化的评价,展现出学生“真实性学力”的提高。由此可见,大单元教学设计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实现以美育人的目标。

(三)实现学生主体地位,提高思维能力

大单元教学设计和实施都体现着生本教育的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特别是大单元教学的实施过程,更加强调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掌握和对知识的理解,因为这一切都是要靠学生自己努力建构完成的。所以,学生能够通过自己收集资料、小组探究合作等形式对方法和概念进行主动的建构,形成对事物完整的认知,掌握学科领域的“大观念”。

结 语

在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之下,大单元教学设计由于其逻辑性和有效性,得到了越来越多教师和学者的关注,在涌现出很多优秀教学案例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这还需要广大的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以求不断优化并提升大单元的教学效果,真正做到为学生的发展而教育。

注 释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 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年版,第5—— 6 页。

② 韩忠岭《走向“立德树人”“育人为本”的国民音乐教育——从改革开放以来基础音乐教育哲学思想嬗变看“核心素养”》,《中国音乐教育》2021 年第1 期。

③ 李志慧《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单元主题教学研究》,《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6 年第4 期。

④ 盛慧晓《大观念与基于大观念的课程建构》,《当代教育科学》2015年第18 期。

⑤ 崔允漷《如何开展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设计》,《北京教育(普教版)》2019 年第2 期。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核心素养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