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对我国保险业发展的挑战

2022-02-06 12:41欧阳钰蕾
山东纺织经济 2022年2期
关键词:保险业肺炎新冠

欧阳钰蕾

(新疆财经大学 金融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2)

新冠肺炎以其大流行特征迅速上升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其潜伏期长、无症状患者较多、以及突发性的特点,对整个社会的安全稳定和经济秩序都有一定冲击。在疫情爆发初期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最为明显,2020年一季度在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考验下,国内生产总值为206504亿元,同比下降6.8%。虽然目前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且疫苗和相关治疗药物都已研发出世,但变异的新冠病毒仍然频繁冲击人们的生活,新冠肺炎疫情呈常态化趋势,对各行各业都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其中,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金融行业或我国金融行业的各个市场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冲击[1]。保险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其职能向专业化与多元化方向发展,其具备风险管理、财富管理、社会保障等多项重要职能,在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发挥显著作用。保险出现的初期人们对保险职能的认识停留在经济补偿,亚当·斯密认为保险只有经济补偿一个功能,即所谓的“单一保险功能说”[2]。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保险的参与者和规模逐步扩大,各类风险事件的发生加速保险产品的开发,保险的职能也愈加多元化,逐渐演变为现代保险。在中国,保险市场高速发展,已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保险市场。保险在中国的发展仰仗多种因素:首先,保险的社会保障职能得到政府的大力推行,保障居民个人的生活,有助于解决老龄化、看病难等现实社会问题,从而维护社会稳定;其次,随着经济的发展,民众金融素养的提高,理财意识加强,保险作为财富管理的重要手段,愈加得到投资者的青睐;最后,世界经济一直处于波动之中,对于个人和企业来说,保险所具有的风险管理特征,具有规避风险的现实意义。

1 引言

早在2003年非典时期,保险的职能作用就多被研究。张响贤等[3]和郑伟等[4]都分析了非典对保险行业的影响以及应对措施。但是研究角度略有不同,张响贤等研究发现疫情为健康险的发展创造了机会,但寿险业务略有疲态,应及时调整经营方略;郑伟等则重点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提出治理措施,分别是非典产品推新保持平衡、保险行业发展注意“产寿平衡”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的“财保平衡”保障。许闲等、刘炳磊等和杨霞等都基于非典疫情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对比视角进行探讨[2,5~6]。其中,许闲等主要探究了保险行业的职能演进,包括损失补偿和风险保障的常规职能以及类社会保障和社会管理等延展职能。刘炳磊等和杨霞等的重点是探讨此类重大卫生公共事件对保险业的影响,刘炳磊等研究发现疫情所带来的正负影响都存在,但是非典时期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被新冠肺炎疫情的部分正面影响所中和;杨霞等主要从保险业的需求和供给端分析,认为非典时期对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的需求均无显著影响,但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对行业发起了新挑战。之后,有学者陆续更细致的探讨了新冠肺炎疫情对特定保险产品的影响。李琴等结合某三甲医院医疗保险科自应对疫情以来提供的服务实践以及采取的措施,对医保服务的成果以及不足之处进行总结[7]。赵亮等[8]和封进等[9]都研究了新冠肺炎疫情对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的影响,认为城镇职工的养老保险基金在这次疫情影响下直接表现为缴费收入的大幅下降,提出增加养老基金自平衡能力和推行积极财政政策等可持续性建议。薛惠元等建立失业保险基金精算模型分析不同政策参数下失业保险基金周期性平衡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还需继续拓展失业保险制度的覆盖面[10]。

本文基于保险业在中国发展的市场环境,结合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对于我国保险业的具体影响,重点探讨我国保险业后续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以期补充此类文章。

2 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对保险的影响

2.1 医疗保险金支出的大幅提高

根据国家医保局数据,2020年各地医保部门向新冠肺炎患者定点收治机构预拨专项资金194亿元,全年累计结算新冠肺炎患者医疗费用28.4亿元,其中,医保基金支付16.3亿元。疫情期间国家医保局将新冠肺炎患者和疑似病例都纳入保障范围,并且对医保的限制条件做了修改,取消了支付限额、用药量限制等约束条件[11]。而且大多数保险公司在不增加保费的情况下将新冠肺炎纳入多种健康保险产品的责任范围。除此之外,新冠肺炎的不断变异,导致我们现在并不能完全控制这一病毒,还需考虑医疗保险金的后续支出问题。

2.2 保险需求的波动

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复暴发,导致许多企业受到不定时的冲击而无法营业等影响。甚至少数小微企业在资金链周转方面存在问题,直接导致企业破产。企业停工意味着盈利的不确定性,企业的经营压力增加。而对个人来说,尤其是没有正规职业或者收入不稳定的人来说,收入大幅下降,对保险的刚需也就随之下降。2020年累计原保费收入4.53万亿元,虽然实现了同比增长6.12%,但这一增长主要体现在健康险业务,该业务共实现8173亿元,同比增长15.67%。新冠肺炎疫情的突发和引起的恐慌心理,使得不少人选择购买将新冠肺炎疫情纳入责任范围的健康险种,因此健康险受到的需求冲击较小。

2.3 保险行业形象的提升

在疫情突发的初期,大多数保险公司响应社会需求,迅速将新冠肺炎纳入大部分健康险产品的责任范围。并且不止于此,保险公司还扩大了其公益活动的范围和深度,除了向疫情灾区捐款、提供医疗物资等,还及时通过互联网渠道在全国范围内赠送包含新冠肺炎感染和身故责任的保险,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尤其是对于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工作人员,如医护人员、公安民警和社区人员等及时提供有关疫情的保险。对维护社会稳定大有助益,提升保险行业的整体经营形象。

3 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对我国保险业发展的挑战

新冠肺炎疫情与非典相似,同属于由呼吸道疾病所引起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因此,新冠肺炎疫情对于保险业的影响可以与非典时期的影响进行比较定性分析,但是其又与非典不同,新冠肺炎病毒更为复杂,出现了常态化趋势。从短期来看,新冠肺炎疫情对于我国保险行业既有正面影响又有负面影响;而从长期来看,应重点关注此次疫情常态化对我国保险业发展所带来的挑战,有助于推动我国保险业转型,向专业化、国际化方向发展。

3.1 医疗保障制度的深化改革

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本就处于改革转型时期,未来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发展方向主要依托基本医疗保险,同时以医疗救助为托底,还有其他医疗保险以及商业健康保险产品为辅的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体系[5]。新冠肺炎疫情的常态化,更突出了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迫切性。随着民众金融素养以及健康意识的增强,加之疫情的冲击,更凸显了医疗保险的重要性,民众对于医疗保险的需求愈加强烈,医疗保障制度的服务性需求更加全面和专业。一方面,基本医疗保险还需继续推进,尤其是在偏远地区;另一方面,对于商业健康险,应鼓励保险公司积极创新产品种类,增加投保人的可选择种类,打造完善的医疗保障产品体系。最后,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复性可以说是对我国医疗保险体系的检验,政府应注重考察我国医疗保险体系在疫情中所表现出的优势和不足,对于推进其深化改革具有现实意义。

3.2 风险的鉴定及评估

新冠肺炎疫情从暴发至今已有两年时间,是全球需要攻克的“敌人”。非典和新冠疫情威胁人民生命安全并且引发大规模经济损失,相比之下新冠疫情的情况更为严重。就海内外整体环境看,生物安全灾难极有可能成为继自然灾害、人为灾害和恐怖主义袭击之后需要面对的第四大灾难[6]。

系统性风险与非系统性风险的最大区别是能否通过分散化来消除。具体来说,系统性风险主要包括市场风险、巨灾风险等类型。在保险市场,非系统性风险多数会纳入保险产品的责任范围,而系统性风险的认定则比较特殊。以巨灾风险中的一类风险——地震灾难为例,其或是会在保险产品的相关责任条款中列明除外,或是会将其归入保险产品的拓展责任范围内。就新冠肺炎的现在影响局面来说,其符合系统性风险的特征,影响范围的确广。但是也有部分原因是因为现阶段人们对新冠肺炎病毒的认识还不足,可用于治疗疫情的药物有限。现在,疫苗接种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中,但是变异的新冠病毒非常“狡猾”,全世界仍在大力研发更有效的疫苗和药品。在这种趋势下,新冠肺炎疫情在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的之间的界定还不明确,这对于保险产品的制定有重要的意义,也是保险业全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3.3 保险业国际化进程的推行

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前,整个国际经济走势较为低迷。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迅速在全世界范围内蔓延,更是拉低了世界经济的走势。国内保险公司进行海外投资或者并购的行为难度提升,而国外保险市场想进入国内市场也多有不畅。在此冲击下,国内保险业推进国际化进程必将会受到影响,不过也可以借此时间做好准备,以便后续可以更顺利的推动我国保险行业国际化。首先建立专业的国际保险业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培养人才,提升国内保险业的业务能力;其次在大数据化时代,运用数字科技发展保险市场,金融科技的运用对于保险市场开拓业务渠道、降低运营成本、开发客户等都有重要推进功效;最后,各保险公司还是要注重发展公司内部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强与高度国际化保险企业的沟通,学以致用。

3.4 保险业服务体系质量的提升

随着金融市场整体服务意识的提升,客户满意度对于金融行业的发展十分必要。金融科技为此次保险行业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下的服务体系提供了强大的助力。一方面,赔付端借助金融科技可以更快为新冠肺炎患者进行理赔,减轻医疗费用负担;并且对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其它产品的理赔都可以通过线上开展。另一方面,销售端通过金融科技可以继续开展营销业务,新冠肺炎疫情的常态化使人们更加注重保持社交距离,但是借助大数据等数字科技技术能够将新客户的开发和老客户留存方面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并且对于产品销售中的合规要求,能够在线上实现“双录”以及电子签名。保险业的数字化转型需要兼顾多方面,提升客户满意度的同时也要注意客户隐私的维护,开展线上营销时合规要求也要严格达标。如何专业、安全的运用金融科技是保险业需要重视的事项。新冠肺炎疫情的常态化可以作为推动保险业各部门服务整体联动的契机,推进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用互联网作为技术支撑,有序做好保险业服务管理工作,切实提升服务质量[7]。

3.5 保险业资产的配置

保险业资产的投资方向主要包括存款、股票、债券等,疫情加剧了金融市场的波动,对于投资需要更加谨慎,尤其是境外投资需要更全面的投资分析。人们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恐慌心理依然存在,保险公司需加大新产品的开发和业务营销能力,减少保费的流失。总的来说,保险业资产配置需更加谨慎。第一,放眼经济长期走势,低利率的局面有可能长期持续,对于资产投资中各比例分配应及时审时调整,做好长期方案。第二,强化资产负债匹配管理,防范资产错配风险[12]。除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打造保险产品的多样性之外,对于现金流、收益率等方面的公司财务管理应更加严格规范。第三,资产配置偏战略性,十四五规划对中国产业布局提出了新发展方向,保险行业结合自身行业特点以及产业布局的走向,可以通过战略性资产配置方式合理规划。

4 结论

全球范围尚处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之下,但随着接种疫苗工作的大力推进,全球经济走势在未来必然又会呈现另一番景象。保险业受疫情常态化影响所产生的正面和负面影响,是否会被中和或者呈现出正或负的影响尚无确切数据证明,但其带给我国保险业的挑战是不可忽视的,如何抓住挑战变机遇,才是我国保险业发展的要点。

猜你喜欢
保险业肺炎新冠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四)
新冠疫苗怎么打?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小知识
您想知道的新冠疫苗那些事
聚焦新冠肺炎
一分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珍爱生命,远离“新冠”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知识问答》
保险业:为“一带一路”建设护航
2018年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3.8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