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小镇“五色”振兴升级发展策略探究
——以惠来县靖海镇为例

2022-02-14 09:28花亚伟梁维林胡捷虹
山西农经 2022年21期
关键词:五色文化

□花亚伟,梁维林,林 伟,胡捷虹

(1.广东粤电靖海发电有限公司,广东揭阳 515223;2.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广东佛山 528231;3.中国农业银行靖海支行,广东揭阳 515223;4.驻靖海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广东揭阳 515223)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全国各地因地制宜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为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装上“助推器”。经过不懈努力,靖海镇人居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基础设施水平逐步提高,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仍存在经济基础薄弱、产业竞争力不强、乡村人才缺乏等问题。虽然具有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优势,但仅停留于“靠海吃海”的简单发展模式。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滨海小镇如何实现升级发展成为相关人员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1 靖海镇乡村振兴现状及存在问题

1.1 靖海镇乡村振兴发展现状

靖海镇隶属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是一个有着近千年历史的文化古镇,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既有优质的厚层高岭土、玻璃砂等矿产资源,又有沿海沙滩等优良的林业资源以及种类繁多的龙虾、鲍鱼、海胆、石斑、紫菜、鳗鱼、鱿鱼等海产品。靖海镇劳动力资源充足,性别构成较为平衡,但缺少高端人才。主要旅游景点有古城墙、南北古炮台、客鸟尾石笋区、石碑山灯塔、普惠岩等,但产生的经济效益较少,虹吸效应不强。同时,古城功能定位不明确且建筑保护不佳,以传统种养殖业为主,具备一定的农业发展基础,但产生的农业附加值较低[1]。

1.2 靖海镇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

1.2.1 脱贫攻坚成果有待巩固

一是村集体经济收入单一且落后。当前,靖海镇大多村集体收入主要依靠土地征收和租借渠道,农业产业底子薄弱,耕地量少质差,农业产业缺乏特色和亮点,缺乏具有“造血”功能的产业。二是脱贫户个人发展参差不齐。靖海镇原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已全面脱贫,但部分脱贫户的自我“造血”能力不足,抗贫困风险能力较差,存在一定数量的脱贫不稳定户,返贫风险较高。

1.2.2 基础设施水平较低

一是公共设施有待完善。经过脱贫攻坚帮扶工作,部分重点村面貌得到极大改善,但全镇总体面貌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在乡村水、电、路、防灾减灾等基础设施上需下工夫。二是美丽乡村建设仍有差距。镇域内景观风貌较少,村民自建房未经过统一规划,风格杂乱,未能充分保留靖海镇古城古村的传统文化特色。

1.2.3 公共服务能力不足

一是乡村文化挖掘不够、资源匮乏。靖海镇拥有丰富的传统特色文化,但缺乏配套支持及建设,英歌舞队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难以保证日常训练。二是乡村小学办学条件较差。靖海镇多数小学均年久老旧,难以给学生提供安全良好的学习环境。基础教育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缺乏教育资源,在美育教育方面亟须补短板。

1.2.4 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不高

一是滨海旅游资源开发不足。靖海镇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绝大多数处于野生散养状态,未进行统一规划利用。部分已开发的地区由于开发力度及技术水平较低,未能达到预期效果,难以成为旅游热点。二是土地撂荒较多、利用不足。靖海镇土地资源较为紧缺,受制于产业发展、土壤条件等,存在众多撂荒浪费现象。

1.2.5 基层党组织建设有待提升

一是需要加大党建阵地建设力度。靖海镇党建引领示范阵地建设存在一定滞后性,需加强对党建阵地的完善,规范打造党员活动中心,抓好党员活动与学习园地建设。二是乡村人才匮乏、人才流失严重。靖海镇本地青年人毕业后基本处于外流状态,返乡就业创业人数较少,导致乡村发展后继无人[2]。

2 “五色”振兴赋能滨海小镇升级发展的对策

充分发挥靖海镇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和自然资源优势,围绕“五个提升”重点任务,聚焦村民“急难愁盼”问题,因地制宜谋划项目,科学筹谋发展对策,以乡村振兴“五色”赋能滨海小镇,从“靠海吃海”向“靠海兴镇”升级,有力推动靖海镇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巩固拓展、乡村振兴取得实质性成果。具体对策有以下几点。

2.1 以红色党建强基,推动组织振兴

2.1.1 夯实镇村党组织建设根基

切实履行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发挥镇村党组织领导作用,调动镇村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确保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规范化、标准化。以党建引领为重点抓手,建设党建活动室,打造基层党员活动园地示范点。加强新时期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定期开展特色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开展评优评先活动。加强与周边村委、重点企业的联系共建,依托外部优势力量,持续提升自身组织能力。

2.1.2 打造农村基层党支部样板

发展壮大农村党员队伍,加大在青年农民特别是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发展党员的力度。发动单位下属党支部与靖海镇各村委(共有21 个行政村、2 个社区)结对开展党建共建,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服务群众、公益慈善、关怀慰问等系列活动。以建设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抓手,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完善村规民约,激发群众形成向上向善的道德追求,发扬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精神,凝聚形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力量[3]。

2.1.3 提升镇村基层治理水平

深入开展乡村治理“百镇千村”示范创建活动,健全完善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探索创新乡村德治有效实现形式,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作用,引导新乡贤积极参与乡村治理。完善社会组织参与制度,引导社会组织在自我管理服务、自我约束的同时,履行好公益职能,营造共建、共治、共享乡村治理新格局。健全镇村基层网格化治理体系,完善“网格长+网格员+志愿者”机制,提高网格化治理能力。

2.2 以蓝色经济驱动,推动产业振兴

2.2.1 加强海洋文化推介,培育滨海特色产业

发挥当地自然资源禀赋优势,大力培育和发展现代民宿、镇村旅游、镇村文创、共享经济等文旅产业新业态,形成“两天一夜”的精品文旅线路。以加强渔业设施建设为基础,发展钓具生产、海钓体验、水上娱乐、导钓服务、渔家民宿、节庆赛事等亲海项目。以靖海镇特色海鲜为主题,对沿河海村道、铺面进行古风改造,打造集美食、海产品加工、旅游、夜市体验为一体的海鲜古风一条街,并将其发展为海鲜文化特色网红打卡点。

2.2.2 发挥滨海水域优势,推进现代渔业发展

加大渔业科技推广服务力度,推广鲍鱼等主导品种的立体养殖综合技术、池塘高产技术等多项养殖技术,提高养殖效益。做好水产品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筛选工作,提升全镇鱼苗质量。加大对科技示范户的培训力度,确保渔民养殖更加科学规范,提升渔业养殖生态环境及水产品质量,提高渔业产量和效益。实施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专项监督抽查工作,创办水产健康养殖与规范用药示范区,创建水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基地,带动无公害养殖发展。

2.2.3 发挥“线上展销”优势,推动农副产品“出海”

深入挖掘本地产业优势及“出海”发展需求,以“惠来五宝”为抓手,在ITOE 广东国际贸易数字博览馆上打造“惠来五宝云展馆”,建立惠来农副产品集中展示和面向海内外推广的数字化平台,重点展示推介荔枝、凤梨、鲍鱼、猪脚和鱼丸5 种惠来特色农产品。建立揭阳市农副产品集中展示和面向海内外推广的线上精品展示平台,助力地区特色农副产品走向全国、全世界,打造名牌产品,为区域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4]。

2.3 以绿色发展固本,推动生态振兴

2.3.1 加强人居环境整治,焕亮圩镇新风貌

以增强农民群众的生态意识、文明意识和卫生意识为着力点,开展“整治村庄环境、共建绿色家园”活动,以及美丽乡村风貌提升行动、绿化美化亮化行动,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深入开展农村河道小流域综合整治工作,成片推进农村河道、沟渠、池塘清淤疏浚,保护好村域水面、水质,实现河道清洁、水体流畅。深入抓好“六乱”行为综合整治,完善农村垃圾处理机制,配套建设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设施,并逐步打造农村公共厕所服务体系。

2.3.2 力推高效生态种植,打造特色“订单农业”

以创建市级农村土地流转示范片为契机,建立“整村委托—连片流转—全体分配”模式,推动胡萝卜、番薯种植产业化,逐步形成从种子科研到田间种植、技术集成、采收加工、冷链物流、品牌打造及出口销售的完整产业链。

充分利用闲置土地,根据市场“订单”进行农产品种植,实现闲置土地有效开发利用,创建集自然、人文禀赋、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引领带动现代农业发展,打造靖海镇特色农业品牌。

2.3.3 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推动惠农新能源建设

积极顺应“碳达峰、碳中和”新发展趋势,深入挖掘靖海镇鱼塘、农场、学校等闲置空间资源,积极推进以农业、渔业与光伏产业相结合的惠农新能源项目。同时,深入开展低碳科普宣传,倡导绿色生活方式,通过沉浸式游览体验、场景式应用示范体系,大力推动以低碳主题公园、绿色美食广场为主体的环保产业项目,打造一批广东省内独具特色的低碳系列主题景观,有力带动地方人气及经济增长。

2.4 以金色希望引航,推动人才振兴

2.4.1 强化新农人建设

建立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动态研究谋划帮扶工作举措,分类分级落实帮扶政策,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大力开展“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农村电商”“乡村工匠”“高素质农民(渔民)”等培育工程,促进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和增收致富。建立补贴培训激励机制,组织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创业培训、工匠精神培育和职业素质培养等工作。

2.4.2 强化人才返乡建设

加快推进实施“人才下乡、干部返乡、能人回乡”计划,充分利用现有工业园区及闲置厂房、零散空地等存量资源,整合建立面向返乡创业人员的创业孵化基地。完善乡贤回乡投资创业支持政策,落实融资贷款建设补助、税费减免、用地扶持、荣誉嘉奖等政策措施,吸引外出人员、企业家回乡投资办实业、捐资办公益。发挥金融在镇村产业发展中的重要功能,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开展农村普惠金融服务。

2.4.3 强化美育教育建设

依托本村乡贤力量,推动建立镇村两级教育促进会,为基础教育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建立基础教育帮扶一揽子计划,对学校进行再规划再设计,不断改善小学办学条件。积极开展送教入村活动,为当地小学生送去爱国主义教育、个人安全防护等专题课程。开展助学奖教等系列暖心行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动力。推动美育教育帮扶,开展持续、稳定、有效的美育教育帮扶和指导活动,并发动组团单位高校师生利用暑期开展“三下乡”活动。

2.5 以古色铸魂,推动文化振兴

2.5.1 深挖历史底蕴,焕发古城活力

制订乡村历史文化保护规划,对有价值的文物古迹、传统村落、传统建筑、农业遗迹、革命遗址等文化遗产进行修复保护和活化利用,使历史记忆、地域特色融入乡村建设和保护。坚持原真性和创新性发展,导入现代文化、商业、旅游气息,加快推进古城区立体式微改造步伐,促使古城集聚人气,推动古城蝶变。加大古城文化宣传,通过景墙、石碑、亭廊等景观元素,挖掘、提炼、展示本地历史文化和名人事迹。

2.5.2 传承非遗文化,打造靖海名片

加强传统文化的挖掘、保护和传承,打造具有靖海底蕴、靖海特质的乡村文化产业。加大对乡村文化能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激励和扶持力度,支持开展收徒传艺、教学、交流活动,创造良好的传承条件。进一步挖掘乡村非遗资源,继承发展极具潮汕特色的节日、礼仪、民俗和习俗。大力培育乡村文艺团体,稳步打造英歌舞非遗传承和人才培育基地,开展专业化、系统化的排练,重点培育传承人。

2.5.3 强化公共文化服务,丰富乡村文化生活

发挥全镇公共文化机构辐射作用,推进建设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拓展公共文化服务“互联网+”项目,不断延伸、扩大服务的覆盖面和受益面。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拓展文化惠民项目服务内容,开展形式多样、接地气的群众文化活动,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多样化、高品质的精神食粮。结合“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推进文化“三下乡”活动,开展优质文艺惠民演出活动,丰富当地老百姓的业余文化生活,提升民众的文化艺术修养。

3 结束语

乡村振兴是一项久久为功的伟大事业。文章结合广东省新一轮驻镇帮镇扶村工作模式的特点和要求,通过研究分析滨海小镇的发展现状及存在困难,提炼总结出滨海小镇新时代跨越发展的思路与对策,为靖海镇深入实施海洋兴镇战略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其他滨海小镇乡村振兴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五色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五色为功——孙博文的艺术探索与价值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五色饭 红蛋蛋
五色田畈
五色呈祥——谈一谈作品“时来运转”带来的创作思考
五色入五脏一年更健康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