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道沟煤矿绿色矿山建设探索与实践

2022-02-17 01:37焦希锋白清才
陕西煤炭 2022年1期
关键词:矿山煤矿绿色

焦希锋,王 力,朱 旭,白清才

(1.西安东升地质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陕西 西安 710054;2.陕西德源府谷能源有限公司三道沟煤矿,陕西 榆林 719400)

0 引言

府谷县三道沟煤矿隶属于陕西德源府谷能源有限公司,于2005年由国家能源投资集团与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府谷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是陕西德源府谷能源有限公司规划建设“2×60万kW+4×100 万kW”电厂的配套煤矿。三道沟煤矿2016年6月正式投入生产运营,目前生产能力已达到9.0 Mt/a的设计规模,是国家能源集团在府谷县境内最大的安全高产高效矿井。矿井设计可采储量为9.27亿t,设计服务年限为76.3 a。属中水分、特低灰、特低硫、中高发热量、富油的不粘煤(BN31)和长焰煤(CY41),是良好的动力用煤及气化、液化等化工工业原料。矿井采用平硐单水平开拓全井田,综合机械化采煤方法,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矿井采用中央分列式通风系统,机械抽出式通风方法。采用胶带运输机连续封闭运输,采用无轨胶轮车进行井下辅助运输。

1 绿色矿山建设目标

绿色矿山是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崭新矿山形象[1]。建设绿色矿山是矿山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2]。三道沟煤矿始终以“安全高效、绿色环保、和谐发展的现代化新型矿井”为目标,践行绿色矿业发展理念,按照绿色矿山建设标准编制并落实绿色矿山建设实施方案,着力提升矿区环境面貌,优化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积极推进矿区生态修复,严格履行节能减排和能耗核算制度,激发矿山科技创新活力,构建新时代矿业文明和地企和谐关系,打造府谷县绿色矿山建设“排头兵”。此外,三道沟煤矿正积极开展陕西省绿色矿山入库申报,同时按照绿色矿山建设方案继续深化各项工作,争取早日实现国家级绿色矿山的建设目标。

2 绿色矿山建设成效

2.1 场区环境

三道沟煤矿地面建设工程占地紧凑协调,布局科学合理,功能分区完善。工业场地整体环境优美整洁,场内道路均为硬化水泥路面;进场道路采用双向四车道设计,运煤车辆与普通车辆之间设置有隔离护栏,道路两侧栽植有松树、新疆杨等乔木绿化林带;主要建筑物标识、道路指引牌、交通警示标志、停车引导牌设置整体统一规范,齐全醒目;制定有专门的矿区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由专人负责分类、清扫、打理,管理规范、有序。

建矿以来,矿山把精心打造“花园式”生态矿山作为造福员工和促进企业和谐稳定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大力实施“绿化、美化、净化”工程建设,共计投入绿化费用1 300余万元,工业场地内绿树成荫,职工生活福利区内鸟语花香。工业场地内已栽种白杨树、垂柳、李子树、新疆杨、山桃、金叶榆、草坪、苜蓿等林木,厂区道路、进场道路两侧种植了松树、杨树绿化带,绿化面积共计50 000 m2;风井场地种植了白杨树、垂柳等林木及草坪,绿化面积达7 000 m2;排矸场按照标准进行台阶式平整,以乔灌草结合的方式进行植被恢复。矿区可绿化面积达100%。

2.2 资源安全高效开发利用

根据煤层赋存条件,三道沟煤矿配备首套国产7 m大采高综采设备[3-5],井下原煤全部经过筛分洗选,采区回采率、原煤入选率均满足绿色矿山行业指标。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形成了“矿安全自主+系统安全自控+区队安全自治+班组安全自理+岗位安全自律”的“五自管理责任体系”,安全生产时间达到10 a以上,多次荣获“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安全先进单位”等称号。

2.3 节能减排持续发展

三道沟煤矿注重加强节能技术应用和清洁生产管理,积极推广节能环保装备应用。在胶带机、主通风机、供排水等重点环节采用变频节能装备;加强井下污水复用利用[6]。加强辅助运输车辆无污染、零排放的管理,利用车辆制动及尾气检测系统每月对车辆进行上线检测,确保车辆尾气排放达标,净化井下环境。优化生产环节,合理利用设备、电力、材料等资源,加大清洁生产投入、淘汰高能耗设备。

煤电一体化运营的管理优势值得充分挖掘[7-9]。三道沟煤矿扎实开展了“三来三去”,即“煤来电去、煤来灰去、水来汽去”工作。“煤来电去”实现效益超千万,煤矿为电厂提供低价的煤源,降低了电厂燃料成本,电厂为煤矿提供持续稳定的供电,降低了煤矿生产用电成本;“煤来灰去”实现互利共赢,煤矿将电厂产生的粉煤灰用于井下防灭火和排矸巷覆盖,不仅降低了矿井采空治理所需的材料费用,而且减少了粉煤灰排放对地面环境的污染;“水来汽去”正在稳步推进,通过三道煤矿矿井疏干水经过处理后用作电厂生产用水,电厂再将水蒸汽反送到煤矿用于生产生活取暖。“三来三去”取得了丰硕成果,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推动了矿山循环经济的发展,保障了三道沟煤矿绿色矿山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2.4 科技创新和改造升级

三道沟煤矿为促进科技创新平台搭建,培育创新团队,制定了《科学技术工作管理办法(2013年)》《人才培养实施方案(2015年)》《科技管理实施细则(2018年)》等一系列科技创新管理制度,逐年落实。矿山成立有以总工为首的矿科委会,每季度召开技术例会;建立了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将技术创新、技术攻关等方面的成果,作为职称晋升、提拔任用、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科技创新管理日趋成熟。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充分发挥激励机制。提高了工程技术人员、技术工人投入科技工作的积极性。建矿至今,共开展科研项目28项,获得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经费投入共计4 853.14万元;申报专利89项、成功获批36项;发表科技论文71篇,取得“五小”成果774项。井下复用水系统改造、三废一危创新治理、井下排矸巷研究利用等项目为煤矿节约了大量经济成本,有效促进了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

三道沟煤矿重视科研技术创新、技改研发及设备改造等领域的专项投入。按照集团公司统筹规划,逐年制定科研开发项目、更新改造工程和设备购置计划,年度经费投入超过上年度主营业务收入1.5%以上,满足绿色矿山建设科研及技改投入要求,为煤矿安全绿色高效生产贡献科技保障。2017—2019年度科技创新及技改投入见表1。

表1 三道沟煤矿科技创新及技改投入一览Table 1 List of investment i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ical transformation of Sandaogou Coal Mine

2.5 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和生态修复

按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积极推进矿区生态修复治理工作。已开展村庄搬迁、工业广场崩塌治理、塌陷区地裂缝治理、土地平整覆土、损毁植被恢复、进场道路植被恢复、排矸场平整覆土复绿、水土污染监测等工程。开设有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与土地复垦基金账户,已累计缴纳基金1.27亿元。

为加强采空区生态,打造地质环境治理示范区,需对采空塌陷区进行原始地貌恢复治理[10-12]。现已累计投入地质环境治理专项费用1.2亿元。坚持宜农则农,宜林则林的原则,种植杜松、油松、樟子松、侧柏云杉等150余万株,将原有荒山变为人工林区。截至目前,三道沟煤矿已经完成采空塌陷区治理1 000余亩,绿化植树3 000余亩。初步形成瓜、果、林、农、水、路相融合的绿色矿山加生态农业示范区。2020年,三道沟煤矿成功获得榆林市首批生态保护修复示范点建设单位称号,将进一步发挥规模示范效应,推动区域矿山环境和生态修复工作深入开展。

2.6 地企和谐

三道沟煤矿始终坚持党建引领、贯彻国能发展战略和国神管理方针,以“艰苦奋斗、开拓务实、争创一流”为文化口号,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时代矿业文明建设特色的企业文化。职工关怀方面,依托党团工各级组织,重视职工思想、生活,关注职工身心健康,在安全生产的同时能及时妥善处理好各种利益纠纷,至今未发生重大群体事件。职工收入水平稳步提高,员工满意度均达80%以上。在发展煤矿生产的同时,以“振兴区域经济,造福老区人民”为宗旨,以“生产发展必须协调生态环境”为理念,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先后投资1.5亿元为周边村庄植树绿化、治理塌陷土地,完成移民搬迁350余户。不断健全完善地企和谐政策制度,围绕地企和谐大力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推进当地生态恢复和经济发展,改善当地群众的生活质量,不断促进矿区和谐和社会稳定,先后荣获“双百帮扶工程先进企业”“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先进企业”“地企共建和谐企业”等称号,广受当地群众好评。

3 结语

绿色矿山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三道沟煤矿将把绿色矿山建设作为矿山生产全过程的不懈追求。在后续建设工作中,三道沟煤矿将根据国家级绿色矿山建设的指标要求,结合矿山实际确定的绿色矿山建设规划总体目标和工作任务,以矿区环境生态化、开采方式科学化、资源利用高效化、企业管理规范化和矿区社区和谐化为基本要求,统筹矿山发展的资源、环境和社会等多方面关系,坚定不移走创新、协调、绿色、和谐的高标准绿色矿山建设之路。

猜你喜欢
矿山煤矿绿色
绿色低碳
四大“矿山修复”方法
在矿山里耕耘(国画)
智能化矿山建设在中小型矿山的应用探讨
我国矿企海外十大矿山简介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英国深井煤矿关闭
英国深井煤矿关闭
上半年确定关闭煤矿名单513处
去年95.6%煤矿实现“零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