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深度学习的策略研究

2022-02-27 14:00崔永丽
英语教师 2022年23期
关键词:译林深度初中英语

崔永丽

引言

随着课程改革在义务教育中的不断深入,英语成为课堂教学改革创新的主要对象之一。阅读是初中英语学习的重中之重,也是中考内容中的重点考查对象,因此提高中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刻不容缓。然而,传统英语阅读教学在教学观念、教学方法上脱离学生的需求,所以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开始探究阅读教学新模式。深度学习是一种体现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教学方法,可以驱使他们探索阅读文本的深层内涵,提高其英语阅读核心素养。

一、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开展深度学习的意义

深度学习理念是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中常用的一种教学形式,主要相对于浅层学习而言。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开展深度学习具有如下重要意义:第一,从学习动机来看,深度学习能提升初中生在英语阅读学习方面的动力。教师会根据阅读内容创设一些丰富多变的教学活动,增加英语阅读学习的趣味性和多面性,有效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参与英语阅读。第二,从知识架构来看,深度学习可以有效辅助初中生将知识内化。在英语阅读学习过程中,深度学习模式促使学生从系统化的角度重新审视一篇阅读文本,并在学习中将之前教师传授的英语阅读方法应用其中,从而有效提高在阅读学习方面的实践应用能力。第三,从发展角度来看,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开展深度学习可以提高初中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在深度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有深度的问题供学生思考,便于提高他们的阅读思维能力;还可以布置各种拓展性学习任务,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积极实践、自我反思等。这些整体的阅读学习过程可以改变“读死书、死读书”的英语阅读现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综合能力(王菲 2022)。

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深度学习的应用策略

(一)创设问题,引导学生深度学习

英语阅读是“阅读—思考—分析”的学习过程。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如果没有引发中学生的独立思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不能算是一种成功的教学过程。在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为了加快教学进度或者提高教学效率,主要采用“我提问—我分析—我解答”的循环教学模式,虽然提出一些与阅读有关的问题,但是基本上是自问自答,不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在深度学习模式中,可以结合课文内容提出一些有深度的拓展性问题。这些问题的创设可以从课文出发,也可以结合课文提出一些与生活有关的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在不断动脑的过程中深化英语思辨意识(王勤2022)。

例如,译林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Unit 6 Food and lifestyle阅读文本的内容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饮食种类有关。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结合“饮食种类与身体健康的关系”这一核心内容,设计如下问题:“What kind of food do you like best?Tell me why you like it.”这个问题的创设与课文的主题相关联,同时指向学生的日常生活。学生要想回答问题,必须结合自己日常生活的饮食并思考如何组织语言。例如,有的学生回答:“I like to drink milk.This kind of food can make me strong.”有的学生回答:“I think it’s better to eat more vegetables.Vegetables can balance our nutrition.”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听到不同的答案,促使学生思维拓展和能力提升。

教师可以根据阅读文本的内容创设深度提问,引发学生结合上下文推断、分析答案。以译林版初中《英语》九年级(上)Unit 6 TV programmes的阅读教学为例。Reading板块的英语阅读文本Saturday’s TV program主要介绍星期六电视台播出的节目名单,以及主要节目内容的简介等。关于这部分内容,教师从两个角度提问,第一个角度,从整体概括方面入手提出问题:“How many programs are there in this program guide?Please sum them up.”这个问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文本后的总结和归纳能力。学生可以从每一个小板块的题目中进行分析、总结,按照时间顺序列出节目单的主要内容。第二个角度,从每一个节目的细节入手提问,以体育节目的内容为例提问:“What kind of audience are Saturday’s sports programs suitable for?”。学生在仔细阅读文本后给出如下回答:“Football lovers.”通过以上问题,引导学生深度分析文本中隐藏的元素,提高其在阅读学习方面的思考分析能力。

(二)课外渗透,拓展学生深度学习

语言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随着世界文化一体化格局的出现,以及新课标提倡的“文化素养”理念,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了解课内书本中呈现的文化资料,还应结合课内主题适当拓展相关课外阅读内容,从历史背景、节日习俗、生活礼仪等角度展开中西方文化对比,培养他们的文化意识,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章海勤 2022)。

例如,译林版初中《英语》九年级(下)Unit 1 Asia主要呈现我国在自然景色、人文建筑、民俗风情方面的一些特点,如课本中介绍了我国的建筑文化——故宫,还介绍了著名的旅游城市——桂林等。这些内容是单元阅读的主体。课本中关于其他亚洲国家的介绍相对较少,只在课后板块提到日本等国家,涉及的风土人情文化资料非常少。为了体现亚洲不同国家在文化发展方面的差异性,教师结合单元中给出的国家搜集整理资料,并通过多媒体展示。以日本为例,教师结合单元阅读主题中的自然景色、人文建筑、民俗风情三个主要方面展开拓展阅读赏析。以民俗风情为例,出示如下阅读拓展资料:“Japanese chopsticks are made of wood with sharpened ends.All members of the family have their own special bowls and chopsticks.Among them,chopsticks should choose different lengths according to the children’s different growth ages.”在拓展阅读文本中搭配对应的小视频,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借助图片的引导提高他们对课外阅读文本内容的理解。同时,教师还可以选择其他亚洲地区的国家展开文化对比教学。在国家文化对比中,可以从某一个侧重点出发,如饮食文化、建筑文化等,展开横向对比鉴赏阅读。利用课外阅读文本,既可以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又可以提升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营造情境,增强学生深度学习

进入初中后,英语阅读文本的难度逐年递增,大量陌生的词汇、语法等涌入阅读内容,给学生的阅读带来一定的阻力。尤其是在阅读文本的内容和中心思想的理解方面,更是成为学生英语阅读学习的一个短板。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采用营造情境的阅读教学方式展开深度学习,让学生在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后自主探索知识内涵,同时基于文本内容培养发散思维,深化情感体验(童青春 2022)。

例如,译林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Unit 7 Shopping主要围绕人们日常购物的对话内容展开。课本中给出的阅读文本以购买圣诞节礼物为例,结合购物场景,教师借助多媒体创设不同购物情境,如 bookstore、clothing store、flower shop、toy shop、shoe shop、gift shop等,通过多媒体播放各种生活中的购物场所,并组织学生模仿课本中的阅读文本内容展开自由对话练习,以花店为例,发生如下对话:

A:Hi,Li Ming,Miss Li’s birthday is coming.I want to give her a bunch of flowers.Do you have any good ideas?

B:How about lilies?

A:I’m not sure.She doesn’t seem to like lilies very much.

B:En,you can buy some sunflowers.I know she likes them.

A:That’s a good idea.Thank you.

B:You’re welcome.

通过模仿教材中的阅读文本内容的表达方式,一个新的对话内容产生,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互相交流,记忆和理解阅读文本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并提升英语应用能力。

例如,译林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Unit 6 Bird watching中Zha long—a special place主要讲解位于黑龙江的扎龙自然保护区的一些主要内容。在这部分阅读学习过程中,教师一边让学生阅读一边引导他们观看大屏幕上与扎龙自然保护区有关的画面,并全方位对画面中的内容进行解读。通过对课外资料的拓展和延伸,学生在视觉的引导下有效理解文章内容和深意。

(四)评价总结,助力学生深度学习

评价是英语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无论是哪种形式的阅读教学,教师都可以通过多样化的评价总结方式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目前的优势和不足,引导他们在反思中形成深度阅读能力(黄富海2022)。

例如,在译林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Unit 7 Abilities的阅读教学中,教师结合班级中不同学生个体在阅读学习方面的差异性给出各种客观的评价,为他们指明今后学习的方向。以班级中英语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为例,教师结合课文内容进行一些简单的提问,如“What can we do for children in poor areas?”学生可以从课文中直接找到答案,也可以模仿课本中的回答句型进行自由发挥。关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如果学生给出如下答案:“We can give them some clothes and shoes.”,教师可以这样评价:“The method is good.Next,you can think about what else you can do to help them.”首先肯定学生阅读理解和实践应用的学习效果,赋予他们一定的学习动力,然后给他们提出更深入的思考方向,鼓励他们拓展思维深度。同理,对于班级中英语阅读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要尝试引导他们从多角度发散思维,透过现象看到更深层的内涵。同样的阅读内容,这部分学生可能给出如下回答:“For children in poor areas,we can help them by donating books,exercise books,clothes,shoes and schoolbags.Of course,we can also donate some money to let them buy what they need.”这样的回答内容相对完整,整合了阅读文本中的各种有价值的信息,但是思考方向停留在课文表层,教师这样评价:“The ability to summarize is good.In addition to some good methods in the text,what help can we give them in learning?”这种评价方式先肯定学生的优势,然后根据他们的答案指出在思考方面存在的不足,并引导他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真相进行深度思考,培养其阅读思辨能力。

(五)理解表达,提升学生深度学习

在传统英语阅读教学中,大部分教师认为阅读是一种通过“读”的方式学习新知识的过程。英语教学中的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相辅相成,读、写更是“亲如一家”。在初中英语阅读深度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读、写之间的融合,开展“阅读+写作”的整合教学模式,改变浅层阅读学习带来的短时效果,从各个方面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译林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出现了很多适合读写深度融合的教学内容,且比较贴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如Unit 2 School life、Unit 3 A day out、Unit 7 Seasons等。学生在经过阅读学习后,通过写作的方式练习和巩固课本中学到的知识点。以Unit 2 School life这一课时的阅读教学为例,在本单元的Reading板块中,出现了两篇与介绍学校生活有关的阅读文本,分别介绍不同国家的学生在学校的生活经历,其中出现了一些有价值的英语知识点,如固定短语near the end of the week等。学生在对应的写作主题中经常会使用到这些内容。在结束以上阅读教学后,教师布置同类型的写作练习,如“Imitate the passage in the textbook and introduce your specific life in Chinese school.”,鼓励学生通过写这种输出型技能表达与自己有关的想法,借助仿写、改写、续写等模式实现语言的迁移和拓展,最终实现深度阅读学习的目的。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深度学习时代,传统意义上的浅层阅读已经不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也不利于培养他们在英语阅读方面的综合能力。深度学习理念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推广和应用,打破了传统阅读教学的格局,促使教师通过问题创设、情境设置、文化融合等方式展开英语阅读教学,并在阅读教学中布置各种任务,促使学生时刻保持高度集中的学习注意力,并引导他们利用主观意识分析理解阅读文本内容。

猜你喜欢
译林深度初中英语
基于学习活动观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以译林版《英语》必修第三册Unit 1 “The Amazon Rainforest: a Natural Treasure”为例
基于学习活动观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以译林版《英语》必修第三册Unit 1 “The Amazon Rainforest: a Natural Treasure”为例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如何让初中英语教学更有效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单项选择练与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