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eb of Science分娩体验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2022-03-21 10:06邱浩妃
全科护理 2022年8期
关键词:发文图谱聚类

邱浩妃,林 田

分娩体验(Childbirth experience)是产妇对其所经历的分娩过程一种复杂、多维、主观的评价,不仅针对分娩结局,也包括分娩过程中对周围的人和事进行的生理和认知层面的感知和互动[1]。其作为一种手段,可以了解产妇心理,对其进行评估,有助于提高产后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早产产妇与早产儿生活质量,也有助于优化护理程序以及相关政策的制定。目前,使用CiteSpace软件知识图谱分析学科热点等已在护理学方面有所应用[2-4]。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知识可视化分析有助于探索某一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5]。因此,本研究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运用CiteSpace 5.8.R3软件分析国外分娩体验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及前沿,以期为国内开展分娩体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1 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了来自生物科学等各领域具有核心影响力的权威期刊,收录的文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国内外学科前沿发展态势[6]。本数据来源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选择主题字段智能检索,检索式:(Puerpera OR Primipara OR Multipara)And(Birth experience OR Childbirth feeling OR Delivery of care OR Experience),文献类型限定为“Articles OR Review Articles”,语种限定为“English”,检索时间限定为“2000-01-01至2020-12-31”检索记录共376条。

1.2 研究工具 本研究工具采用CiteSpace5.8.R3进行数据分析,CiteSpace是由美国德雷塞尔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陈超美教授开发的一款使用JAVA语言信息可视化分析软件,它适用于多元、分时、动态的复杂网络分析,成为近年来信息分析中最具特色和影响力的信息可视化软件[7]。本研究纳入文献Time Slicing为2000—2020年,Year Per Slice为1年,Pruning选项勾选Pathfinder、Pruning sliced networks 和Pruning the merged network,其余选项均为默认值。

2 结果

2.1 文献数量分布 由图1可知,近20年来,分娩体验领域整体呈稳步增长状态,说明该领域是当今学者的研究热点。依据曲线的走势,可以将分娩体验的核心研究大致分为3个阶段:起步阶段(2000—2002年)、低缓阶段(2006—2008年)、发展阶段(2017—2020年)。而2017—2019年文章数量激增,可能是因为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了产时管理改进分娩体验的指南,并且提出决定女性对分娩体验满意程度的4个重要因素分别是:个人期望、支持鼓励程度、医患关系的质量和决策制定中的病人参与[8]。

图1 分娩体验领域相关文献数量分布

2.2 学科分类 由分娩体验领域学科方向知识图谱分析可知,分娩体验研究领域共涉及56个研究方向,其中发文量>30篇的有5个学科,文献量位居首位的学科是产科学&妇科学(Obstetrics & Gynecology),发文量156篇;其余是护理学(Nursing),发文100篇;公共环境&职业卫生(Public,Environmental & Occupational Health),发文44篇;儿科学(Pediatrics),发文42篇;普通内科(General &Internal medicine+Medicine,general& Internal)发文69篇。

2.3 合作知识图谱 对分娩体验英文文献自2000年—2020年进行合作网络图谱分析,在CiteSpace参数设置时间跨度设定为“2000—2020”,时间切片跨度选择1年,节点类型选择“国家”,点击“GO”,生成了96个节点,165条连线。由表1可见,美国发文量60篇,居首位;中国33篇,排第2名;瑞典32篇,排第3名;日本28篇,排第4名;英国25篇,排第5名。从表1可见,美国的合作中心度为 0.32 最高。图 2中的美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连线也最多,综合来看美国与各个国家均有广泛的合作。而我国虽然发文量排第2位,但中介中心性仅为0.03,说明了我国同其他国家的合作较少,未来在分娩体验领域中需要加强国际之间的合作。在作者方面,发文最多的是EMI MORI、KUNIE MAEHARA、YAP SENG CHONG、HIROKO IWATA、HONGGU HE、AKIKO SAKAJO,发文量各为8篇,而且其首次发文量全在2014年。

表1 国家发文量

图2 国家合作关系

2.4 关键词共现、聚类分析 以关键词为网络节点构建关键词聚类图谱[9]分析显示,出现频次≥30次的关键词共10组,频次≥50次的关键词有5组(见表2);研究聚焦于以下3个方面:①研究人群为妊娠期妇女;②分娩体验及护理;③分娩的危险因素。由于关键词较多,为了提高研究领域的精确度,本文借助CiteSpace软件的关键词聚类这一功能,将联系紧密的关键词进行汇总形成聚类,得到图3所示的关键词聚类图谱。CiteSpace依据网络结构和聚类的清晰度,提供了聚类模块值(Q值,即Modularity)和聚类平均轮廓值(S值,即Silhouette)2个指标,一般认为Q值>0.3就意味着聚类结构显著,S值>0.5认为聚类合理,S值>0.7意味着聚类结果是令人信服的[10]。图3左上角的数据显示Q值=0.748 9,S值=0.906 1,因此该聚类图谱的聚类结构十分显著,且结果令人信服。

表2 出现频次≥30次的关键词

图3 关键词聚类图谱

2.5 关键词探测 突现词是从大量的主题词中探测出来,根据词频的变动趋势,来确定某一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分娩体验领域突变词分析可知,选取了前7个突变强度高的关键词,依次为持续时间(duration)、产后抑郁症(postpartum depression)、管理(management)、支持者/同伴(cohort)、恐惧(fear)、患病率(prevalence)、产后(postpartum),见图4。根据时间维度上的解读,持续时间(duration)为突现周期、时区最长的一个关键词,整体跨度为4年,管理(management)持续时间较短。而恐惧(fear)、患病率(prevalence)、产后(postpartum)这3个关键词在2020年以后持续存在,说明具有连续突发性,有能力在未来继续成为前沿的研究热点,是值得重点关注的。研究方向聚焦于产后心理护理、管理以及患病率上,所以社会与医疗卫生机构应重视产后心理护理对女性的影响,并给予充分的理解与支持。

图4 分娩体验领域关键词爆发点图

3 讨论

3.1 发文量 本研究利用可视化软件,探讨2000年—2020年分娩体验领域的研究热点,且文献数量呈上升趋势发表的论文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出该研究学科的发展程度及研究水平[11],从图1每年的发文数量看,产妇的分娩体验领域文献整体是增加的,由此可见分娩体验已逐渐引起国内外研究者的重视与关注。而美国作为此研究领域发文量的大国,共发文60篇,这可能与美国的科研实力与社会经济能力有关。再者是此研究领域相较于其他的研究领域来说,还处于摸索状态、进行前期的探索,后期可能需要相关研究学者进行大量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工作,与其他国家加强合作,促进相关领域的发展。

3.2 国家、学科分析 从国家之间的合作程度来看,可以发现大部分国家对分娩体验的研究都在本国内独立进行,一些发达国家保持了与其他国家一定的合作频率,如美国,国家、地区以及机构之间的合作已成为主流。 在所有包含文献的地区中,澳大利亚从2000年就已开始进行分娩体验的研究,推测与澳大利亚护理事业发展较早、较快有关。中国对此领域发展较晚,知网数据库检索最早此类文献于2008年发表[12],应提高对产妇分娩体验领域的重视程度。从上述结果可见,产科学&妇科学、护理学等相关研究的发文量最大,是研究的主要方向。

3.3 研究热点 关键词是对文章主题的高度概括和简洁。在分析过程中经常使用常用的关键词来识别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本研究频次高的关键词为“women、pregnancy、risk”。有研究表明,产妇最害怕的是会阴侧切,其次是疼痛以及自己处于无法控制的局面,而疼痛是导致分娩不满意的重要原因之一[13]。分娩时剧烈的疼痛使肾上腺素产生增多,甚至使产妇产生长期的情绪障碍,干扰分娩的进程且不易控制。医师需要识别产前心理干预的高危女性,进行早期的干预,减少产妇后期的心理问题[14]。而且与未生育妇女相比,经产妇患乳腺癌的风险比在产后5年达到高峰[15]。另外,高突变关键词中恐惧(fear)是持续了20年还在突变的节点,因文献截止时间为2020年,因此暂时认为这个节点突变结束时间为2020年,可以从这个方面研究分娩体验领域的影响。且分娩恐惧是孕产妇在分娩时对分娩应激以及对分娩过程中事件未知的恐惧[16]。Khwepeya[17]调查了孕妇以及产后妇女的恐惧程度,研究表明相对于产后妇女而言,孕妇更容易经历高度恐惧。所以,医护人员应在分娩前引导孕妇建立一个积极的分娩期望,鼓励其参与到分娩的各项决策中,使产妇能够拥有一个接近分娩期望的分娩体验[18]。而突出强度最高的词是支持者/同伴(cohort)为4.32,产妇在经历分娩的过程中,除了来自亲人的社会支持外,来自专业人员的支持对于分娩体验满意度也有重要的影响,如产科护理人员的有效沟通、支持和同情。产妇感觉自己得到尊重,有助于积极分娩体验,可能会改善妇女和婴儿的结局[19]。

4 小结

本研究应用CiteSpace文献可视化软件对376篇近20年分娩体验领域的研究文献的发展趋势、学科及热点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目前国内外对于分娩体验领域相关研究并不多,发文量也未出现大幅度增长,整体文献量较少,说明此研究领域需要进行进一步深入研究。目前发文量最多的国家是美国,在进行国家、机构、作者合作网络分析时发现各个国家科研联系并不紧密。此外,本文数据库只选用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2000年—2020年的文献进行分析,涵盖范围不广,研究结果局限,今后可扩大数据采集范围,利用多个数据库,进一步对分娩体领域的研究热点、主题及分布进行分析。

猜你喜欢
发文图谱聚类
一种傅里叶域海量数据高速谱聚类方法
基于图对比注意力网络的知识图谱补全
绘一张成长图谱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面向WSN的聚类头选举与维护协议的研究综述
图表
改进K均值聚类算法
主动对接你思维的知识图谱
基于Spark平台的K-means聚类算法改进及并行化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