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施工中反季节种植研究

2022-03-23 20:13
农村科学实验 2022年24期
关键词:反季节园林绿化苗木

容 坚

(河北省石家庄市二环路管护中心,河北 石家庄 050000)

园林绿化工程作为现代城市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改善城市环境、助推社会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平衡发展等重要作用,其中反季节种植技术在园林绿化施工中的应用,既能提高园林绿化施工效率,又能打破季节与气候条件对实际施工中种植工作开展的制约。准确把握反季节种植技术应用要点,遵循因地制宜基本原则,将其技术优势充分发挥,实现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综合效益最大化。园林绿化施工中如何应用反季节种植技术,是目前各相关人员需要考虑的问题。

1.反季节种植技术及应用原则分析

1.1 反季节种植技术

相较于按照季节性的传统种植技术,反季节种植技术具有一定先进性,能够配合现代管理手段满足非正常季节及气候条件下对不同种类植物进行种植的需求,进一步提升园林绿化施工效率。反季节种植技术在园林绿化施工中应用,并在做好相应保障措施的前提下,能够有效降低外部环境因素对植物正常生长的干扰影响,做到即使不在该类植物正常生长时间段也能实现有效种植。其中,绿化植物存活率不高是反季节种植技术在园林绿化施工中应用时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随着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加快,园林绿化工程数量日益增多,对反季节种植需求逐年呈上涨趋势,因此,需要加强反季节种植技术研究和改进,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切实提高园林绿化建设水平,助推现代文明城市高质量建设,实现园林绿化工程综合效益最大化目标。

1.2 应用原则

1.2.1 因地制宜

园林绿化工程建设地区的气候环境是否与绿化植物具有较高的适配度,是园林绿化施工中应用反季节种植技术时需要给予高度重视的问题,在实际反季节种植工作开展过程中,相关人员应充分考虑园林绿化工程功能性、地形条件等方面影响要素,再结合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基本要求对种植方法、植物品种进行合理选择。并在此基础上开展针对不同季节气候条件各类植物生长习性的调研工作,为反季节种植技术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最大程度地降低气候与环境条件对反季节种植工作的不利影响,从根本上解决移栽后苗木植被存活率不高的问题。因此,遵循因地制宜基本原则,保证反季节种植技术优势得到有效发挥,保障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效益。

1.2.2 科学管控

种植方法与种植时间是影响反季节苗木植被存活率与生长速度的关键要素,因此,在园林绿化施工中应用反季节种植技术时,施工人员应根据不同苗木生长特征明确种植方法和种植时间,并采用有效的保护措施打破季节与气候因素对反季节种植技术应用的局限,以此提升反季节苗木植被种植成活率。

2.反季节园林绿化种植施工特点

2.1 施工风险系数高

相较于传统种植技术,由于反季节种植技术对各方面操作有着严格要求,且实际应用环节极易受到各类因素干扰和局限,导致反季节种植技术应用效果难以保证。因此,在园林绿化施工中应用反季节种植技术时,需要做好克服季节气候与环境的准备工作,减少此方面对反季节种植技术实现的阻碍。一般情况,在不适宜植物生长的时间段对其进行种植或移栽,极易导致种植后植物出现大量死亡问题;再加上在反季节种植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技术操作不规范、保障措施落实不到位等情况,必然会降低苗木植被存活率,造成严重利益损失。由此说明,反季节园林绿化种植施工具有风险系数高的特点,在实际施工环节,需要充分考虑这一情况,采取有效手段解决上述问题。

2.2 园林绿化效果好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园林绿化工程数量及建设规模也在随之增加与扩大,致使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愈加复杂,对其技术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为了将园林绿化工程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高城市绿水水平等功能作用发挥,在园林绿化施工中合理应用反季节种植技术,不仅能够进一步强化园林绿化效果,也能积极促进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可持续发展,为居民打造健康舒适的城市居住环境。利用反季节种植技术优势,提升园林绿化施工效率与城市绿化工作水平,同时也能为解决城市内部各类污染问题提供助力。

3.园林绿化施工中如何应用反季节种植技术

3.1 种植区域土壤处理

由于土壤是对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有着直接影响的关键要素,苗木植被品种不同,对土壤条件的要求也存在一定差异。在实际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常因各地区土壤条件特性差异而使园林绿化工程视觉效果呈现各不相同。因此,在园林绿化施工中应注重对种植区域的土壤进行妥善处理,根据所选择植物的生长习性对种植区域的土壤条件合理调节,既能满足植物生长所需,又能从根本上保障园林绿化施工质量。

例如,针对普通类型的苗木植被,其土壤厚度最大不超过30cm,若该区域需要种植灌木类植物,则是需要将土壤厚度进行适当增加;同时针对树形高大的乔木类植物,土壤厚度最小不低于90cm。除了明确各类植物种植对土壤厚度要求以外,也要做好土壤酸碱度的调节,通过对反季节种植技术应用情况的调研与分析,各项数据显示,土壤的酸碱性对反季节种植技术应用效果有着一定影响,施工人员应充分考虑种植区域土壤的酸碱度,按照反季节种植技术要求对其进行调节,确保植物生存所要求的条件均得到相应满足,从根本上保证反季节种植环境下各类植物移栽后仍可以保持较高的成活率。此外,施工人员对种植区域的土壤进行处理时,也要充分考虑地形因素对反季节苗木植被生长的干扰影响,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技术工艺对其进行处理,如土地翻耕,提升土壤松散度,为反季节苗木植被提供适宜生长的环境。

3.2 苗木合理选择

由于各类植物生长习性差异,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反季节种植技术在园林绿化施工中的应用,因此,在实际应用反季节种植技术过程中,需要根据园林绿化工程所在地区,考虑气候条件、周边环境等因素,合理选择苗木类型,既能保证移植后的苗木能够存活,又能有效规避利益损失。例如,选用树龄较小的苗木,利用该类苗木较强的生存性和环境快速适应性,以此提升移植后的苗木整体存活率和生长速度保证。对比分析不同苗木植被在不同季节的生长习性,详细记录相应数据,为后续苗木选择提供参考依据,确保苗木选择合理性、科学性,不仅能够满足反季节种植技术应用要求,又能与本地自然环境相适应,保证园林绿化施工顺利进行。

另外,苗木选择工作完成后,对其进行运输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事项:

3.2.1 苗木根部应携带土球,其目的对苗木的根系进行有效保护,并使用草包或麻袋对其树干树枝进行包裹处理,在运输过程中做好定期定量洒水工作,防止水分快速蒸发而影响苗木存活率。

3.2.2 将所有苗木按照固定顺序进行摆放,并将垫层设置在苗木相互接触的部位,再利用绳子对其捆扎处理,其目的是防止运输期间苗木因相互碰撞而产生较大磨损。

3.3 准确把握苗木移植时间

反季节种植技术在园林绿化施工中应用时,施工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和把握苗木最佳移植时间。因树木休眠期普遍在12月至翌年2月和6~9月,处于休眠期的树木,其生存能力较差,所以应避开树木休眠期再进行苗木移植。但因地区环境、气候条件等方面差异,仍要综合考虑园林绿化工程具体要求和实际情况,明确适合苗木移植的时间,既能保证苗木移植后的整体存活率,又能确保苗木能够正常生长发育。

另外,在移植苗木前,施工人员需要对园林绿化区域的土壤情况进行检查,确认土壤条件及含水量是否满足苗木生存要求,若该区域土壤未处理好,则需要再次对其进行处理,直至土壤土质符合苗木生长标准。对土壤进行处理时,可将适量的药剂在土壤中施撒,其目的是起到消毒作用,降低苗木生长过程中病虫害发生几率。同时在移植苗木过程中注重土壤厚度控制,根据不同苗木的生长特征对土壤厚度进行把控,如花卉类植物,其土层厚度最大不超过30cm;灌木、乔木类苗木,土层厚度最小不超过90cm,从而保证苗木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快速生长发育。

3.4 苗木种植

相较于传统种植技术,在种植时间方面,反季节种植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对其有着严格要求,施工人员应根据当前种植季节确定合适的种植时间与种植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合理规划不同种类苗木的种植计划,避免因苗木种植方法操作不当而影响反季节种植技术应用效果,进而降低园林绿化施工质量。

例如,夏季期间种植苗木时,应在早上时间段开展苗木种植工作,前提是要保证降温与遮阳措施准备完善,防止苗木在阳光下暴晒而加快内部水分蒸发速度,最终由于缺水问题造成苗木死亡这一情况出现。在种植过程中,向植物的叶片及根部喷洒适量的水,为其补充水分,可以有效规避上述问题。

冬季期间开展种植工作时,则需要在园林绿化施工区域内搭设暖棚,做好苗木植被的保暖保湿,防止外部环境温度过低而导致苗木植被受到严重冻害。同时,根据实际情况控制浇水量,待土壤完全被水体浸湿后再将保暖材料覆盖在土壤表层,其目的是预防土壤结冰而造成植物被冻伤。

3.5 种植过程技术操作规范控制

苗木种植作为园林绿化施工中的重要一环,直接关系着整个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因此,需要在种植工作开展过程中加强对反季节种植技术操作规范的管控,并精准落实各项保障举措,从根本上保证移植后各类植物整体存活率。例如,在种植苗木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应结合既定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设计方案,明确不同种类苗木所要移植的位置,待中心点选择结束后,在其四周挖掘苗木种植穴,按照苗木类型与规格确定现场种植穴挖掘大小,确保苗木移植后能够正常生长发育。同时将种植穴周边的废土、杂物清理干净,或者将不符合苗木生长要求的种植土及时更换,并合理确定种植土回填时间,再结合不同苗木生长特征对其添加适量肥料,达到增强土壤肥力的效果。

在苗木落穴操作环节,应遵循轻拿轻放基本原则,做好对苗木根部的保护,避免因包裹根部的土球不完整而导致内部根系受损。冬季种植苗木时,必须提前做好防冻防风措施,夏季种植则是需要保护树冠,避免阳光暴晒树冠加快内部水分蒸发速度而降低苗木活性。苗木落穴后,施工人员应及时将苗木外部包裹材料进行清除,让土壤与苗木根部土球充分接触,为苗木提供良好生长空间。同时待种植工作完成后,需要对其进行浇水,控制每次浇水量,防止浇水量过多而出现内涝问题。另外,将适量砂石在挖掘好的种植穴内部均匀铺垫,形成一定厚度的渗透层,其目的提升移植后苗木根部的渗水性与通透性,优化苗木根系生长环境,从而保证种植后的苗木均能正常生长发育。

3.6 苗木修剪

在反季节苗木种植工作开展前,施工人员需要对现场所有苗木进行适当修剪,其目的是延缓苗木水分蒸发速度,增加反季节苗木移植后的存活率,确保不同种类苗木均能正常生长。对苗木枝叶进行修剪时,可将多余的枝叶进行适量修剪,合理控制苗木叶片数量,规避内部养分与水分过度流失问题。由于夏季温度影响,致使该阶段的植物光合作用与蒸腾作用较强,在种植前对其枝叶进行适当修剪,既能有效提升反季节苗木种植成活率,又能保障园林绿化施工质量。修剪作业关系着反季节种植技术应用效果,无论是修剪苗木枝叶或苗木根系,均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操作,避免修剪作业操作不规范而对导致植物受到严重损伤,直接影响对土壤中养分的吸收。因此,需要避免苗木枝叶或根系修剪过度,减少植物死亡问题发生,同时将适量的药粉或杀毒剂在修剪切口位置进行充分涂抹,防止外部病菌进入苗木内部而引发病虫害。

3.7 养护作业

待反季节苗木种植工作完成后,将进入园林绿化工程中的养护作业环节,施工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制定养护计划,综合考虑不同季节对苗木植被正常生长的干扰影响,采取有效养护手段,为苗木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例如,养护人员应在春秋两季着重加强病虫害防治,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措施,减少病虫害发生对苗木健康生长产生的负面影响。在养护期间,对其定期施肥和灌溉,为生长阶段的苗木提供充足养分和水分。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必须明确反季节种植技术应用要点,遵循因地制宜基本原则,根据园林绿化施工要求,科学规划反季节种植工作内容,合理选择苗木品种及规范开展种植工作,同时加强施工过程管控,并做好养护措施,确保反季节植物移栽后能够正常生长发育,进而将其技术优势充分发挥,实现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综合效益最大化。

猜你喜欢
反季节园林绿化苗木
果园反季节抽水贮存
苗木供求信息
市政园林绿化设计创新思考
论园林绿化种植与养护管理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论豆科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长根菇反季节设施栽培技术初探
最新苗木行情
最新苗木行情
香菇反季节覆土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