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罗平县林木栽植技术在森林防火中的应用研究

2022-03-23 20:13黄光宏
农村科学实验 2022年24期
关键词:罗平县森林草原火源

黄光宏

(云南省罗平县林业和草原局,云南 曲靖 655800)

我国地域辽阔,森林覆盖率高,对生态环境改善发挥着很大作用。但相关调查与分析数据记载,在林业经济发展中,乱砍滥伐、毁林开荒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了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各地区森林火灾频频发生,对林业资源具有较大损害,加大了森林资源的损失。因此,积极开展林木种植措施,预防森林火灾的发生,保护森林资源尤为重要。2022年,罗平县林草局扎实落实森林草原防火责任制和狠抓防火措施,取得了很好实效,全年取得了无森林草原火灾、无人员伤亡事故发生的好成绩,有效保护了林业资源。

1.罗平县林木栽植情况及防火栽植树种

1.1 罗平县简介。罗平县是云南省曲靖市下辖的县,西距省会昆明207公里,北距曲靖市120公里,东至贵州省兴义市71公里,南距广西壮族自治区西林县城156公里。

罗平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地貌复杂,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南部鲁布革一带属北亚热带气候,其余均为高原季风气候。夏季受孟加拉湾暖湿气流影响,多大雨和暴雨。冬季受昆明静止峰控制,多阴雨绵绵,独特的气候条件,适宜林木生长。2015年以来,罗平县林业局受理了21家苗木生产、25家木材加工许可申请,经相关技术人员实地勘查,为符合条件的16家苗木生产、11家木材加工企业颁发了许可证。有效推动了罗平县林业持续发展,激发了林业市场活力。

1.2 林木栽植状况。罗平县现有世行和亚行造林面积10509.2公顷,主要是20世纪1991年~1996年期间造的、其中(富乐林场1853.3公顷,马街林场167.1公顷,老厂林场672.7公顷,阿鲁林场1365.8公顷,江外林场4444.4公顷,罗斯林场2005.9公顷),造林树种基本上为杉木、华山松。

1.3 防火栽植树种。为解决造林树种单一,耐火性差,在造林时,在面积达1000亩左右时在林内或林缘周围设计一条20m宽的防火林带,防火林带有林内防火林带和林缘防火林带,防火林带内主要栽植木荷、云南桤木,这些树种,含水率高,耐火性强,为乡土树种,栽后成活率高,成林后遇低强度火灾不易被烧死,还能有效阻隔森林火灾的蔓延。

防火树种主要选择杨梅和木荷,杨梅树主要载植在土壤厚度≤30cm土壤里,成林后林下不生杂草,有利于减少林下森林可燃物载荷量,能有效阻隔森林火灾的蔓延;木荷主要载植在土层厚度≥30cm的土壤里,成林后可燃物载荷量较少。建设的防火林带既能起防火隔离作用,又可以作用材林一起采伐,提高林木经济价值。

2.应用林木栽植技术进行森林防火必要性

2.1 有利于提升防范火灾的针对性。如今,人们对森林资源保护越来越认识到位。为此,做好森林火灾的防范工作,重视林木栽植技术的应用,完善防火机制,加大监督力度,制定完善的监测体系,加大资金投入等将有利于提升开展工作的针对性,使防火工作变得更加精细和到位。

2.2 火灾防范工作更加合理。在森林防火中,加强林木栽植技术的应用,科学防火。不仅具有涵养水源、保护生态、减少碳排等重要作用,也能够助力区域经济的发展,提升民众的生活品质。同时,结合不同林区自身特色,对防火工作进行整体把控,形成完善的火灾预警机制,降低火灾发生频率。

2.3 森林防火流程合理管理更加优化。重视对林木栽植技术的应用,制定完善的火灾防控管理机制,加强工作人员的职责监督,增加森防设施设备,制定完善的防火工作流程,使其迈向规范化、合理化的发展方向。

3.罗平县森林防火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3.1 林区火灾隐患较多。由于林区的特殊性,农地基本上都是以山坡地为主,林区坟墓多,农户野外用火意识淡薄,上坟烧香、烧纸、放鞭炮等现象屡禁不止。另外,焚烧秸秆、烧地也经常发生,境内电力线路相对较多,线路短路极易产生火花,这些问题都将给森林草原防火带来很大隐患。

3.2 野外火源管控难度大。林区周边农户较多,日常的生产生活都在林区,很难管控乱丢烟头、小孩玩火等现象。

3.2.1 林区道路多,无法有效监控进入林区的人员。随着罗平县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等林业项目的有效实施,再加上越来越多的人进入林区,进而增加了火源管理的难度,稍有不慎就会引发森林草原火灾。

3.2.2 地理特征导致管理难度增加。罗平县山高坡陡、地形复杂,部分林区不通公路,没有可用于灭火的水源,人工扑救森林草原火灾难度大。

3.2.3 野外火源管理不到位,增加防护难度。管护人员缺乏,护林员职责履行到位,处罚力度不够,林业行政执法体系不健全,火案查处衔接不上,案件侦破难度大,给森林防护带来管护难度。

3.3 保障不到位,森林防护较为困难。森林防火经费紧张,资金的拨付较为困难,致使森林草原防火受到制约。全县有16个物资储备库,共储备200万元的森林草原防火物资,并且都是常规物资,没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另外,由于各乡镇(街道)财政比较困难,扑火物资普遍缺乏,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防火工作的推进。

3.4 素质不高,经验不足,防火人员缺乏。近年来,从事防火工作的人员都是一些不懂技术、知识亏欠,自身素质不高,扑火经验不足,待遇较低,人员补充不及时,各乡镇(街道)难以组织义务扑火队。

3.5 森林火灾预防技术落后,措施不力。我国的森林防火方针是“预防为主,积极消灭”,要掌握森林火灾的发生发展规律,森林火灾是完全可防可控的。预防森林火灾需要采取行政、法律、经济和工程相结合的办法,运用科学技术手段,进行综合治理,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发生次数。

3.5.1 森林火灾预防监测技术落后。森林火灾预防监测的目的是及时发现火情,监测火灾扩展、蔓延的过程,为迅速控制和扑灭森林火灾提供准确的信息。

由于罗平县在森林防火期地面巡护不到位、瞭望台定点观测建设不足、空中飞机巡护缺乏、空间卫星监测技术系统落后,给森林防火带来了困难,导致在防护期一些森林区成为不能检测对象。

3.5.2 森林防火隔离技术滞后。在森林防火中,罗平县大多数林区仍然采取人为和自然的障碍物来对林火进行阻隔,不能达到林火控制的目的。

3.5.3 行政管理措施执行力度不够。县、乡人民政府森林防火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森林防火组织体系和区域性森林防火联防组织建立较为完善,在行政管理和执行过程中存在一定差距,没有一盘棋,以至于各乡镇在防火中存在一定差距。

4.森林防火的有效对策

4.1 宣传森林防火知识。加强群众专业化森林防火宣传与教育,普及基本的森林防火知识与意识,在群众中创造浓厚的防火意识,加强标语宣传强化群众的防火意识,将火灾防控知识普及到千家万户。进一步地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法律法规来警示人们提升防火意识。

4.2 强化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为让防火工作做到早安排、早部署、重宣传、严防控,最大限度减少森林草原火灾的发生,把握防火工作主动权,确保罗平县森林草原资源安全。罗平县于2021年12月2日组织召开了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专题会。传达贯彻学习省、市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安排部署,要求做好2022年度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确保不发生重特大森林草原火灾及人员伤亡事故。

4.3 强化森林草原扑火队伍建设,提高火灾早期处置能力。罗平县建有专业扑火队1支,队员30人,半专业扑火队14支375人,义务扑火队156支3210人。扑火队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强化扑火队伍森林防火安全知识培训,防止盲目指挥、盲目扑火引发人员伤亡。严格按照罗政办发〔2014〕21号《关于印发罗平县森林火灾应急预案的通知》要求开展森林防火,防止发生群死群伤事件。

4.4 强化源头治理,野外火源管控到位。为了防止发生森林火灾,罗平县严格落实强制性措施管死火源。

4.4.1 严防死守,堵截一切火源入山。在重点时段、重点路口设立临时火源检查点,对上山入林人员及车辆进行严格检查,杜绝火源入山,各乡镇(街道)党政主要领导坐镇值守。

4.4.2 严格落实野外火源管理制度。严禁火源进山入林,消除火灾隐患。

4.4.3 加强人员巡查。各乡镇(街道)制定了森林草原防火、灭火责任制,并严格按照责任制进行落实,确保将人员落实到山头地块,做到“林有人管、火有人打、责有人负”,火情一旦发生,就近、就地进行扑灭。

4.4.4 加强护林员管理。全县护林员做好巡山护林工作,对各自的责任区做到每天不少于2次巡查,在高火险期做到全天候巡护。

4.4.5 落实特殊及重点群体监护责任。针对特殊群体签订痴、呆、傻、聋、哑特殊群体监护责任书,督促落实监护责任。

5.林木栽植技术在森林防火中的应用与建议

5.1 造林设计。造林设计是林木栽植技术的前期准备工作,不仅要考虑到利于种植林木植物的林业生产需求,还要考虑到林间防火布局。

5.1.1森林立地的选择与改造。从预防火灾的角度来看,森林立地时,应尽量考虑森林放坡的坡度、坡位和小地形设置等因素。

5.1.2 森林栽植设计。在林木栽植设计中,应当将山下防火视为重点,根据林地的常年自然风向情况,合理设置林区,易燃的乔木灌木以及经济作物应尽量选择在位置较高的背风山坡上进行集中种植,而具有一定阻燃性状的植物,或含水量较高的藤蔓植物则应当选择在山下冲风位置种植。

5.2 降低林分密度。栽植林木时,尽量选择郁闭性能适宜的树种栽植,不能选择郁闭过早的树种,这样有利于提高自身在土壤环境中的生长竞争力,避免杂草争抢养分,同时,也可以提高幼树的抗病害能力。

5.2.1 郁闭过早,空间受限,影响幼树生长。郁闭会导致生长空间受限,树冠与树冠冲突就会引发种群内的恶性竞争。

5.2.2 郁闭过早,通风受限,影响幼树生长。幼树郁闭过于茂密会对树冠通风产生影响,致使林区过旱分化,影响树木生长状况;郁闭若过快,树木树冠部位会盘错交结,给森林火灾带来极大的可燃物堆积隐患。

5.3 优先培育耐火性较强的树种。在选择栽植树种时,要优先选择不易燃烧的常绿阔叶树种,采用科学的林木栽植方式,减少森林火灾发生的风险;对于针叶树这种易燃的树种类型,种植时要尽量避免大面积连片纯林,可适当在林地内保留一些耐火性较强的常绿阔叶林,并在林缘处栽植相应宽度的阔叶林作为缓冲地带,森林火灾一旦发生,能减缓火势的蔓延速度,确保有充裕的时间去应对。

5.4 加强中幼林抚育管理工作。加强中幼林的抚育管理,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火灾的发生。

5.4.1 加强抚育管理,增强防御能力。要做好中幼林的松土、除草、追肥、控水和病虫害防治工作,保证中幼林快速、健壮生长,尽早郁闭成林,以提高对火灾的防御能力,为以后的防火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5.4.2 清除生长环境,减少燃点。定期清理林区内易燃的枯枝、枯老树、杂草等,减少地表可燃物,将发育不良的幼苗及时移除并补植。在秋冬季节,空气湿度和土壤水分含量较低,极易发生森林火灾,要特别注重林区内易燃物的清理。

5.5.3 加强修剪,防止火灾蔓延。要适度修剪中幼树的枝条,尤其是距离地面较近的枯枝、枯叶,砍除病树及干枯的树干,防止发生火灾时火势迅速向中幼树林冠蔓延。

5.5.4 合理间伐,增强抗活性。对林木分化明显、郁闭度较高的林地,应通过间伐的方式剔除枯树、病树、弱树等,改善林分结构,增强林区的抗火性。

5.5 防火隔离带技术

5.5.1 阔叶林种植。阔叶树叶片大,抗火能力较强、枝叶茂盛、含水量较高、燃点低、油脂成分较少,不仅可以预防火灾,还可以增加森林中的绿地覆盖率,净化空气,能满足火情阻碍的标准。

5.5.2 加强投入,有效防范。科学地投入与防范工作的开展,可以确保林业资源的管理效率,提高林木栽植技术水平,利于保证防火工作质量,因此,在林木栽植技术应用过程中,要重视结合具体区域,注重防火资金投入,科学地开展次生林抚育管理。

5.6 注重森林资源的培育。基于当前的林业资源现状,需要不断开发资源并高度重视对资源的保护,积极做好森林资源的扩大化建设,并注重人工造林以及封山育林等工作。针对性扩大森林面积,注重低产量、差品质的森林资源替换工作,注重高产、高品质品种的选择与研究,提升林业资源的利用价值,促使林业生态效益得以提升。

5.7 加强森林火灾预防技术与措施。对林区进行全方位的预防检测,建立完善的防火隔离带,发现火情,迅速控制和扑灭森林火灾,控制火灾扩散和蔓延,减少森林损失。再者,要配备无人机、检测系统、防火衣物、器械等先进的防火设备,制定完善的防火措施,加强行政监督和执法,采取综合治理的方式,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减少森林火灾发生。

6.结语

综上所述,在森林防火中,对林木栽植技术进行科学、合理地运用,不仅对罗平县防火工程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对提高罗平县的林业价值和效益有着决定性作用。利用林木栽植的方式进行防火,将林木栽植技术应用于森林防火中,引进抗火性强的树木,可以有效预防火灾。因此,只有将罗平县的森林资源保护好,才能进一步促进罗平县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罗平县森林草原火源
双火源隧道火灾数值模拟
不同火源位置情况下的内天井结构建筑
提高森林草原火灾治理能力四川“三州”森林草原防灭火条例获批准通过
关于加强森林草原资源管理与保护工作的几点看法
养蜂技术与蜂产品知识培训会在罗平召开
火源位置对轻型门式刚架竖向位移的影响
吉林省启用森林草原防火信息化科技创新系统
罗平县总工会:联合承办花海马拉松比赛
吉林省主要森林火灾火源的时间变化特征
油菜花开春意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