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建党精神的形成条件

2022-03-24 23:08郭红霞
教育文化论坛 2022年4期
关键词:建党马克思主义理论

郭红霞,杜 凯

(1.中共黔西南州委党校 党史党建教研部,贵州 兴义 562400;2.贵州医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全面深入研究伟大建党精神的形成条件,有助于我们正确并全面地把握伟大建党精神产生的客观条件与必要性,更加坚定贯彻伟大建党精神的自觉性与坚定性,厘清“中国共产党从哪里来”“中国共产党到哪里去”等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1]中国革命先驱们的早期革命实践活动是伟大建党精神形成的重要条件,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文明史、中国近代仁人志士百年抗争史、中国共产党浴血奋战百年奋斗史等皆为伟大建党精神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来源,即伟大建党精神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民族矛盾、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孕育等共同作用下的结果。

一、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民族矛盾促发伟大建党精神

伟大建党精神形成于20世纪初特定的历史背景中。近代中国社会犹如一盘散沙,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以及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上升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1.中华民族百年苦难史催生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构成伟大建党精神形成的历史背景

从《南京条约》的签订之日起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政府先后被迫签订了900多项不平等条约,被要求赔偿17.6亿两白银,而且被迫打开国门,开放通商口岸。“直到1917年,中国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已达92个。列强在租界内实行殖民统治,享有立法、行政、司法、财政等方面的特权,中国政府对租界内部事务没有管辖权”[2],中国劳工被称为猪仔,毫无人权可言。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中国人民遭受的种种屈辱与磨难,决定了实现救亡图存、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是近代中国人民的重大任务。而这段屈辱的近代史催生了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使命,救亡图存的使命为伟大建党精神的形成提供了现实依据。

2.中国仁人志士的艰苦探索,为伟大建党精神的形成提供了肥沃土壤

近代以来,中国遭遇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三千年未有之强敌,中华民族面临着生存危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3]为了战胜劫难,从1851年的太平天国运动到1911年的辛亥革命,不甘心做亡国奴的仁人志士前仆后继、不怕牺牲,向西方列强和国内封建统治者、剥削者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这一斗争过程为伟大建党精神的形成提供了肥沃土壤,使得革命先驱们可以从中汲取养分,在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过程中少走弯路,使得伟大建党精神得以在此后的革命实践与建党活动中生根发芽。

3.中国仁人志士对各种救国方案的选择与践行,为伟大建党精神的形成提供了源泉

近代以来,中国仁人志士对救国方案的选择与践行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奕、文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领导的“洋务运动”。在洋务运动中,洋务派认为中国落后的原因是“器不如人”。简单地说,这个方案主要是学习、运用及制造西方的武器来对付西方侵略者,提倡实业救国。在洋务运动过程中,涌现出一大批实业家和官绅,他们在振兴民族工商业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与西方强大的工商业巨头进行了斗智斗勇的抗争。二是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领导的“戊戌变法”。“维新派”认为中国落后源于“制不如人”,倡议通过改革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在此过程中,谭嗣同等人与保守派进行了殊死搏斗。三是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义和团运动”。义和团运动虽有反对西化、近代化的局限,但在反抗外敌侵略、唤醒广大人民群众觉醒方面有促进作用,为几十年以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定了基础。四是孙中山的“民主共和方案”。孙中山提出了军政、训政、宪政的建国方略和“三民主义”。为了实现民主共和,以孙中山为首的同盟会成员、革命军与晚清政府、北洋军阀等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这四个比较典型的方案都以失败而落下帷幕,说明改良、宪政、议会等制度模式与当时的中国国情不符。他们试图先改变技术,而后改变制度,最后改变思想,再加上仁人志士反抗侵略的斗争没有科学理论指导,没有坚强的政党做后盾,没有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所以这些探索都失败了。相反,中国共产党人先改变思想,而后改变制度,最后改变技术,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有铁一般的组织纪律,有“三大法宝”做后盾,最终获得了巨大成功。所以,伟大建党精神是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多种救国方案的失败中产生的。仁人志士在探索各种救国方案时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所进行的不怕牺牲、英勇顽强的斗争,为伟大建党精神的形成提供了源泉。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蕴含伟大建党精神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促使“五四运动”时期的中国先进分子认清了帝国主义侵略和压迫中国人民的本质,确立了走苏俄革命道路,与工人阶级建立联系,实现知识分子与工人阶级相结合等革命路线,并决定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指导中国的革命实践。我们党所坚持的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科学性、实践性、人民性、斗争性等鲜明特征,为伟大建党精神的形成提供了理论来源。

1.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与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建党精神相契合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真理。我们党从一成立就以此理论为指导,建立组织,引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指导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和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获得了巨大成功。我们党自觉汲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科学凝练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思想内核,内化在党所坚守的理想信念之中。我们党所坚守的理想有两个:一是短期理想,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其目的是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二是终极理想,即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其目的是为世界谋大同。这两个理想共同构成我们党的精神支撑,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奋斗的旗帜,为伟大建党精神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引领。

五四运动前后,以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先进分子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历史唯物论与辩证法,科学分析出近代中国社会危机的根源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指出解决中国问题的根本任务是反帝反封建。我们党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主张符合当时中国社会发展规律。所以,二者在理论与实践上的高度契合为伟大建党精神的形成提供了源泉。

2.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性与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建党精神相吻合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性,体现于马克思主义者的革命实践活动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马克思、恩格斯领导的国际工人运动,建立共产主义者同盟,以《科学社会主义》《共产党宣言》为指导,提出一系列的科学思想、组织章程和革命纲领,以极大的革命热情自觉投入全人类的解放事业中。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党的早期革命者借鉴了上述革命活动模式,先唤醒广大无产阶级,接着把他们组织起来、团结起来,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最后以暴力革命模式成功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

我们党为了担起历史使命,坚决兑现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国家富强的承诺,在建党之前作了较为扎实的实践探索。建党初期,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仰选择并非一蹴而就。毛泽东同志早期对西方的“乌托邦主义”与旧式的自由主义思想有较深的兴趣,并研读相关书籍,后来受李大钊、陈独秀等五四时期先进分子的影响,接触和研究俄国十月革命的书籍和马克思主义著作之后,才确定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他曾经说:“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4]陈延年、陈乔年一开始比较欣赏克鲁泡特金的“互助论”,并亲自主持互助社实验,实验失败以后才转而信奉马克思主义。因此,我们党选择走马克思主义道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经历了一个曲折的探索过程。在此过程中,我们党充分认识到了实践之于理论创新的重要性,实践之于民族复兴的重要性。这正是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特征。

3.马克思主义的斗争性与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建党精神相契合

充满斗争性是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品格,内化于马克思主义者为无产阶级解放去奋斗的实践中,蕴含在其批判性的理论著作中,与其鲜明品格融为一体,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马克思的一生是不懈战斗的一生,斗争性贯穿于马克思的一生,无论是理论战线还是革命实践,都有马克思的伟岸身影:在《马克思的自白》中,他把斗争解读成幸福,把违背真理的屈服理解为不幸;在《莱茵报》工作期间,他所著的大部分评论性文章,无不是直接抨击普鲁士当局的专制主义,痛批普鲁士当局的种种恶行,借以唤醒麻木的普鲁士人民;在《福格特先生》[5]中,他对波拿巴主义的代理人卡尔·福格特的诽谤性著作《我对总汇报的诉讼的答复》进行了抨击,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斗争哲学的理论光辉。

“斗争性是马克思主义遗传给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基因”[6]。我们党在至暗时刻应运而生,面对民族生存危机发出了最为响亮的呐喊。我们党用了28年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新政权,但为此付出了巨大牺牲,据民政部统计:“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28年里,牺牲的全国有名可查的革命烈士达370多万人,无名烈士达70万人之多,平均每天牺牲370多人。”[7]斗争精神贯穿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与伟大建党精神浑然一体,拓展了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

4.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人民性与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建党精神相一致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共产党人与其他阶级政党的区别在剥削没有消灭之前是不会变的。马克思、恩格斯所强调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共产党人坚持的利益与人民利益的一致性,是不分民族的全世界所有无产阶级的共同利益;二是共产党人来自于人民,必须紧紧依靠和团结人民,始终代表全世界所有无产阶级的利益。这与我们党的初心使命和根本宗旨是一致的——党的初心使命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党用百年的时间践行初心使命和根本宗旨,这表明我们党已经把人民性融入自己的血液之中,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人民性与建党使命融为一体,这正是伟大建党精神的落脚点。

三、中国共产党建党先驱们的革命实践创造伟大建党精神

本着共产党人的国际主义精神,列宁在1919年和1920年先后两次对华宣言中提出“废除沙俄与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此举获得中国人民的赞赏,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被先进分子广为传播,为革命先驱们的建党活动提供了理论支撑。我党先驱们的早期革命、建设活动构成伟大建党精神形成的实践基础。南陈北李相约建党是一项非常复杂且惊心动魄的工程,从酝酿、组织、筹备、诞生乃至于建成以后的革命、建设,无不体现着伟大建党精神的丰富内涵。

1.建党早期从酝酿到组织的活动体现伟大建党精神

建党早期,党的活动主要由积极宣传民主与科学思想开始,李大钊等于1918年12月创办《每周评论》,办刊宗旨是“提倡民主与科学,提倡文学革命,反对封建主义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8]。1920年3月,由李大钊、邓中夏等人发起,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在北大悄然成立,这是我国最早系统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组织。何孟雄、朱务善、刘仁静、罗章龙、张国焘、张太雷、于方舟、韩麟符、安幸生等人也参加了北京马克思主义研究会。该组织对我们党的建立和早期活动的开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此时,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开始对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党进行酝酿。党的一大纲领提出,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权,消灭资本家私有制,直到社会阶级区分消除。这表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而是代表无产阶级的利益,彰显了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建党精神。1920年5月,陈独秀主持成立上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成员有李汉俊、陈望道、邵力子、施存统、俞秀松、沈玄庐、李达、陈公培、刘大白、沈雁冰、杨明斋等人。戴季陶、张东荪等人也参加过活动,后因主张不一致而退出。这是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前身,为建党作了思想与组织上的准备。

2.党创建时期从筹备到诞生的活动体现伟大建党精神

1920年6月,陈独秀、李汉俊、俞秀松、施存统、陈公培等人在上海陈独秀家里开会,商讨建立共产党组织,并将这个组织起名为社会共产党,着手进行党的纲领的起草工作。第一次起草的党纲内容主要体现在运用劳工专政、生产合作等手段唤起广大工人阶级与无产阶级的革命积极性,达到推翻“三座大山”,实现社会革命的目的。同年8月,陈独秀写信给李大钊征求对党的名称的意见,李大钊非常清楚社会共产党和共产党的区别,毫不犹豫地把这个组织命名为“共产党”。

当时,陈独秀等人不但承担着领导全国党团组织建立各地马克思主义小组与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组织宣传工作,还承担着制定党的宣言纲领与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筹备工作等。上海早期组织在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中,推动各地建立党团组织以及筹备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等方面都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党的创建过程中发挥了领导核心作用。

1920年10月,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在北大红楼成立,最初成员只有李大钊、张申府、张国焘,后来又发展了刘仁静、罗章龙等人。11月,北京共产党组织召开会议,决定命名为共产党北京支部,会议决定开展宣传和组织活动,建立社会主义青年团。同时创办《劳动者》,受到工人群众的热烈欢迎。1921年7月创办《工人周刊》,指导北方工人运动,并派人到济南、郑州、天津、唐山等地帮助建立革命组织,为党的成立作重要组织准备。党创建时期从筹备到诞生,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做了大量工作,为伟大建党精神的形成提供了实践之源。

3.党建成以后从革命到建设的活动体现伟大建党精神

自1921年7月党成立后,用了28年时间,以牺牲将近2 100万人口的巨大代价铸就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从北伐、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到抗美援朝,共产党推翻了“三座大山”,遏制了外来侵略,让外敌在中国人民用血肉筑成的钢铁长城面前碰得头破血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解除了各种不平等条约;建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初步实现了工业化;提出了“三个世界”理论,赢得了亚非拉国家的广泛支持,成功恢复了联合国席位;推行了改革开放,令中国崛起于全球化的经济浪潮中。

今日之中国,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于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协作下,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9]34,顺利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9]44,也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10]。伟大建党精神形成于党的创建时期,蕴含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体现在党的革命、建设与改革实践中。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伟大建党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他曾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根脉,而伟大建党精神就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来。

1.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源于中国古人对真理、理想的追求

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古人将真理理解成悟道、见道、闻道等。在老子的思想体系中,对真理理论的追求主要是围绕知“道”、守“道”、行“道”而展开,他提出了一整套针对古代君主修身、治国的德行与行为理论。庄子把人追求“真理”当作是“真人”为追求“真知”的人生修炼历程,提出了“且有真人而后有真知”。这种修炼历程的结果是“朝彻而见独”,“见独”就是见道,就是把握了“真知”,把握了“真知”即把握了真理。孔子把“闻道”构成其人生哲学的终极追求,故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这些都体现了中国古人对真理与理想的追求,而这种“悟道、见道、闻道”的思想也构成了伟大建党精神的文化渊源,鼓舞我们党作出开天辟地的创举。

2.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源于中国古人的自强不息精神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勤劳奋斗的民族,这是我们传统文化的精髓,如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等神话故事,又如《周易》所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些都体现了中国古人努力奋斗、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和生存智慧。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了中国古人的自强不息精神,并将这种精神转化在为民族谋复兴、为国家谋独立、为人民谋幸福的实际行动中。我们党既继承发展了中国古人的自强不息精神,又提升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境界。

3.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源于众多圣贤的舍身报国

近代以来,我们为什么没有亡国?龚自珍的“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矣,岂因祸福避趋之”,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秋瑾的“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些都是中国文化所倡导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心怀天下的精神。为了这个国家,无数仁人志士置生死于度外,没有这种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中国早就亡国了。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中华文明拥有绵延数千年的文字记载,这就造就了中国人身上一种厚重的历史感,无论碰到什么事都能在历史中找到榜样。中国共产党人在探寻救国之路时,会自然想到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当国家危机深重时,自然会想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当作生死抉择时,会自然想到司马迁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即使身陷敌人的囹圄,耳边也会想起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深受中国历史上众多圣贤舍身报国思想的浸润,中国共产党人成为一个个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拥有家国情怀的理想主义者。

4.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源于家国情怀与民本思想

《荀子》中有言“天之立君,以为民也”,《孟子》中曾言“民为贵,君为轻”,这些都表达了中国古代人民对民本思想的追求。民本思想为我们党确立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目标奠定了文化基础。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了中国古代民本思想,为我们党正确认识与处理国家、政党、人民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价值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相结合,提出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论断,并系统阐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他将中华传统美德与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相结合,深入挖掘“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传统文化资源,提出了新时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基本要求,彰显了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展现了其治国理政的深厚文化底蕴。所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伟大建党精神形成的文化根基。

总之,伟大的实践产生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引领伟大的实践。伟大建党精神不会凭空产生,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探求救亡图存道路的特殊历史背景下碰撞、融合、升华的结晶。

猜你喜欢
建党马克思主义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神秘的混沌理论
建党百年颂
建党百年
庆祝建党百年(五阙)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