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时代劳动教育的价值审视

2022-03-24 23:08蒋桂芳
教育文化论坛 2022年4期
关键词:机器劳动人类

蒋桂芳,李 丽

(1.郑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2.河南省社科院 组织人事部,河南 郑州 451464)

智能时代,生产、生活愈发便利的同时,各种谋生劳动的机会也在减少,随着人与劳动的疏离,劳动概念、劳动习惯和劳动意识也疏离了,沉溺于自动化、智能化享受的人们变得慵懒、依赖、被动、浮躁、失落等。离开了劳动,人的创造活力失去根基,社会的人文精神逐渐枯萎,人的精神世界失去源头活水,人慢慢走向异化和非人。现实中不乏不会劳动、不愿劳动、不爱劳动的人,甚至有人轻视体力劳动,歧视普通劳动者,不珍惜劳动成果。在不影响智能普及、社会进步的同时,强化人的劳动本质属性,就成了劳动教育的历史使命。

一、劳动之于人

1.劳动是人的本质属性

劳动是创造物质和精神产品的过程,是人维持自我生存和社会发展的手段及基础。马克思认为,劳动是真正的人的“生命活动”,是能区别人与动物的活动,他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可以根据意识、宗教或随便别的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当人们自己开始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时候,他们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1]24恩格斯也在《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一文中指出:“首先是劳动,然后是语言和劳动一起,成了两个最主要的推动力,在它们的影响下,猿的脑髓就逐渐变成人的脑髓。”[2]513所以,劳动是专属于人的运动,是人的生命活动的一种形式,是人和其他动物区别的根本所在,同时将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分离开来;但同时因为劳动可以直接作用于自然界,因此,又将人类社会和自然界联系起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指出,“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3]。由此可见,劳动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属性,也是人和动物区别的本质属性。在现实社会中,人正是通过自己的劳动来创造价值,同时也在价值创造过程中确证自我的存在。

2.劳动创造了人类世界和人类历史

人类在与周围世界打交道的过程中,通过智慧制造出用以改造客观事物的工具,从无到有创造出自然界中没有的巨大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这种对自然界的改造就是人的劳动创造性的体现,是专属于人类的独特的创造性,也是人主观能动性以及本质作用发挥的体现。正如恩格斯认为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一个基本条件,他指出:“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单纯地以自己的存在来使自然界改变;而人则通过所做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这便是人同动物最后的本质的区别,而造成这一区别的还是劳动。”[2]518因此,劳动既是人从自然界中独立出来的前提条件,是动物一般性升华为人性的根据,也是人区别于自然界特征本质的标志。劳动创造了社会文明,可以说在人和人类社会形成发展过程中起了决定性作用,是人类生命和社会存在的基础与源泉。人类通过劳动逐步创造出当今世界,劳动是人创造社会的手段和途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劳动是建构社会的实践基础。同时,人通过劳动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通过一次次劳动工具和手段的升级将农业社会推进到工业社会,又将工业社会推进到科技社会、信息社会,运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推动整个历史长河浩浩荡荡向前发展。此外,在劳动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产生一系列社会关系,将不同的个体联系起来成为一个整体。每个劳动者都在社会关系网络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因此,劳动也是人社会关系产生的媒介。综上所述,劳动是人本质作用发挥的体现,是社会关系产生的介质,劳动创造了人类世界和人类历史,是建构人类社会和人类历史的实践基础。

二、智能时代的人与劳动本质

智能时代,由于劳动弱化,劳动意识、劳动能力也逐步弱化,劳动属性面临消解,人的主体地位逐步弱化,人的本质属性也趋于异化。

1.人的劳动意识日益淡化

劳动意识包括对劳动性质、劳动作用的看法,是劳动认知、情感及意志的统一。在《全球化陷阱》一书中提到的“奶头乐理论”认为,由于智能时代生产力的不断提升与竞争加剧,“二八法则”将会应验:为了使世界上不必也无法参与产品的生产和服务的80%处在社会边缘的人口得到安慰,避免阶层冲突,就需要制造大批充满感官刺激并能够使人沉迷、消遣的“奶头”。现实中,网络和移动设施的普及无疑助推了“奶头乐效应”,生活中到处充斥着抖音、直播、短视频等令人沦陷的娱乐产品,这些不用付出或只需要付出极小代价就能获取极大愉悦刺激的产品,填满了人们的生活,洗脑式地影响了人们的认知和情感,将人们的注意力和不满情绪转移到虚拟世界,令人在虚假且毫无营养的垃圾信息中逐渐丧失对现实问题的思考能力,消磨人的意志。智能时代,人的日常生活中充斥了很多毫不费力就能得到的短暂愉悦刺激,这些滑梯式的娱乐麻醉人的神经,占据人大量的精神空间和日常时间,逐步蚕食人的理想与斗志。而且,当人们发现不用辛苦劳作,仅仅通过制造这种短视频就可以获取生活资料又能享受精神愉悦时,人对劳动的认知便发生了改变,将不再愿意面对劳动,逐渐排斥劳动,劳动情感和意志逐渐退化,认为劳动对人类而言可有可无,最终导致劳动意识淡化。

劳动情感和意志的逐渐退化导致劳动不能给人带来正面的、积极的情绪体验和价值,最终结果就是输出的劳动行为逐渐减少。人的大脑通过情绪感受判断一件事的好坏,从而趋利避害,这也是人和动物的本能。当劳动时内心的不悦情绪体验使大脑不能分泌令人快乐的“多巴胺”,而是产生令人抑郁的“痛苦激素”,人便会本能地逃避劳动,反感劳动,讨厌劳动。所以,正因为人的劳动意识普遍淡化,从内心深处认为劳动不重要、不必要,从而导致人的劳动能力普遍弱化。此外,任何能力都是在不断的实践锻炼中培养出来的,实践是能力提升的关键,然而,在智能时代,人的劳动参与率普遍下降,尤其是青少年学生以及生活在大城市的年轻人。劳动分工的细化减少了人们参与不同劳动的机会,过于便捷、安逸的生活使人产生了惰性、拖延症等不良习惯。“劳动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但是使一部分工人回到野蛮的劳动,并使另一部分工人变成机器。劳动生产了智慧,但是给工人生产了愚钝和痴呆。”[4]53所以,在劳动机会变少、劳动意识淡化的大背景下,自然产生了部分人劳动能力缺乏、劳动能力弱化的后果。

2.劳动本质不断虚化

劳动是人类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独有方式,是人的本质属性以及生命活动。恩格斯说:“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5]550劳动之所以能够产生是因为需要,劳动作为人特有的活动,满足人不能在自然里得到的生理和心理需要,同时也是人类社会进行价值交换的需要。因此,劳动是人本能的运动,也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同时具有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人通过劳动理解社会、参与社会从而完成人的社会化过程,促使个体社会性的发展,让人通过身体丈量物理以及心灵世界,是劳动具有社会性价值的体现。但在智能时代,一些人开始习惯了远离甚至躲避体力劳动,借口从事更有价值的创新活动,劳动作为创造人类文明的“永动机”,正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消减。在这样的逻辑下,劳动的属性开始消解,智能机器的使用和劳动力的解放反而使体力劳动逐渐成为社会进步的负担,成为人类在获得便利后摈弃劳动的理由。

当人类不再通过劳动获得物质和心理上的满足,也不再通过劳动完成社会化的进程,劳动的本质开始虚化,原本属于人的部分体力、脑力劳动被机器代替,也就意味着机器已经可以代替人创造出价值。马克思认为,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因此,人通过劳动来获得价值,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价值交换,从最早的以物换物到货币的出现,其实都是在劳动基础上进行的价值交换。当人既占有社会资源又停止劳动时,就意味着人不但没有任何价值输出还要消耗社会上的存量价值,那这些人就对社会发展没有任何好处,成为对社会发展毫无用处的人。因此,人的劳动是构成现实世界的基础,当劳动的主体不再是人,劳动的本质发生了变化,世界将进入到“魔幻现实主义”,对社会“无用”的人将在时代进步中被淘汰。因此,智能机器的生产会逐渐消解劳动属性,虚化劳动本质。

3.人的主体地位逐步弱化

作为社会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与劳动的主体,人通过智慧、主体性意识和创造性劳动创造了整个社会。因此,社会是依人的存在而存在,是由人创造的;人是整个社会的主人,是社会中核心的资源,并且具有价值增值的能力。人在劳动过程中也在不断表现人的内在力量,并通过各种手段实现和证明人的主体性,即人的自觉、自主、自由、自立、自新,以及有意识地活动的地位和特性。所以,不论何时,只有人类才是劳动者和创造的主体,其他任何动物或器物都只是劳动工具,都不能替代人类在社会中的主体性位置。但智能机器使得生产方式自动化、个性化、智能化、数字化,生产方式的改变让人类面临新的挑战。智能时代,人存在于现实空间和由数据组成的虚拟空间之中,虚拟空间正全方位地对现实空间渗透,使人的身体和意识在现实和虚拟空间来回撕扯,以致出现了数据机器操控人类意识的现象。这种对人类意识的控制,将对人的主体性、主体地位进行全方位的撕裂、消解,最终导致人类主体意识的崩塌。

在劳动要素中,人是其中唯一能动的因素,也是首要的生产力,离开人,劳动的其他要素功能就无法发挥,因此,人的主体性制约着劳动的方向,制约着劳动的广度和深度,制约着劳动的效果和性质。智能产品虽然将人类从枯燥无味的机械劳动中解放出来,但也导致人过度依赖机器,劳动的实际主体由人转向智能机器。长此以往,劳动力数量将大幅下降,人的劳动能力将开始退化,甚至丧失工作能力,更多依赖外来资源,可以说智能时代剥夺了人类自由劳动的机会。俗语说,技多不压身,但在现代社会,人的技术反而被机器的技术挤压到无处可用。根据达尔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在历史的长河中,所有的物种都在不断进化,自然界也一直秉持着这种优胜劣汰的规律。因此,当人类的全部生活由更先进的机器接管时,机器掌握了世界的主动权,最终逐渐演变为机器控制人的身体,压制了人作为主体的能动性、创造性、主导性,人开始退化并失去生活的意义,同时也失去对自己人生的把控,逐渐被现实世界抛弃,从而挑战人的主体性地位。人可以有缺点,但却不能没有自我主体;社会机制可以不完美,但却都应以支持每个人的主体性地位为要义。因此,智能时代对人的发展造成的压制和僭越,使得人类主体意识和主体地位的双重消解,最终将导致人的主体性危机。

4.人的本质属性趋于异化

自然界中所有的物质均是以某种基本运动形式存在着的,人就是以“劳动”这种特殊的运动形式存在着的物质体。劳动是人独特的、本能的、本质的运动形式。人的变化、发展过程也是劳动的变化发展过程,劳动的历史继承性,是人类变化发展的最好表征。自有人生便有劳动,没有劳动的人是不存在的,只要是人就必须会劳动,也只有人才能劳动。人的生理、心理、情感、思想、传承、创造等,以及人对自然、社会变化发展的影响,都是不同劳动的具体表现和结果。人除了劳动一无所有,也只有通过劳动者体脑结合地进行付出,才能使生产要素结合起来,使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并使简单的劳动力变为复杂的劳动力。因此,智能时代,劳动的缺失将会影响人的劳动本质。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首次提出异化劳动的概念,认为劳动在私有制条件下发生了异化,即人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及其产品变成异己力量,反过来统治人。”[6]在智能时代中表现为机器统治人,使劳动能力不再是人类的专属,逐渐把人排挤出劳动市场,进而剥夺人的劳动机会。机器超越了人类,让人类处在尴尬的窘境,使人在劳动市场上逐渐沦为“无用阶级”,挑战以往人作为社会的主体和创造一切生产资料的地位,社会的主人发生了变化,经济和社会发展也将失去生机和活力。劳动作为一切起源的前提,没有劳动,任何文明和社会都无法存续。因此,劳动的缺失将导致社会本质发生变化。

作为社会发展的“永动机”,劳动同时起着创新源泉和精神凝聚的作用。通过劳动凝聚起的劳动精神有助于推动社会进步,是时代发展的跫音,是鼓舞人类勇敢向前、奋力拼搏的强大精神动力。失去劳动精神,人类的精神面貌、精神氛围也将随之变化,无论在生活还是工作中都不能用良好的精神状态去应对,从而表现出敷衍塞责、消极怠工、漫不经心、死气沉沉等问题。因此,劳动的缺失将会导致精神本质异化。

劳动给人以生命的真谛,劳动是生命在世界的独特表现形式。同时,人的劳动是自由的劳动,通过意识对自身肉体和创意来共同决定劳动成果,并拥有自由对待劳动果实的权利。法国著名思想家卢梭曾在《爱弥儿》中提到,文明使人腐败,随着文明的发展,人会成为自己制造物的奴隶。智能时代,“异化劳动”的奴役使人的个性不能全面发展,只能片面甚至畸形发展,从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对人进行全面压制,使得人类自由本性和能动性丧失,导致人的劳动本质、社会本质、精神本质异化,最终演变为人的本质属性异化。

三、智能时代需要劳动创造

1.智能迭代升级离不开人的劳动创造

在智能时代,机器代替了人的部分体力劳动,人工智能代替了人的部分脑力劳动,但机器、人工智能都只是劳动工具的升级,人在智能时代依然具有重大的价值。人类智慧创造的智能机器仍属于“物”的范畴,包括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技术化的器具等。智能机器作为一种生产工具,最终目标不是取代人类,而是将其应用于现实生活的多个场景中,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人是万物之灵,人创造了人工智能,智能设备只是人类劳动的延伸,是人类为了解放自己而主动创造出来的一种工具,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应该反哺人类而不是取代人类。而且智能机器的迭代升级更新同样要依靠人的力量,借助人的智慧,引领未来的不是智能,而是智能背后的人的智慧性劳动。“因为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任何人工智能的成功运行都离不开进行复杂劳动的工程师的维护”[7],因此,没有人就没有智能机器,没有人也不会有智能机器的进化和维护,智能领域离不开人的劳动创造。

自从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技术的迭代革新使机器大量取代人力工作,导致了全球范围内就业结构与工作性质的改变,但也催生了一批全新概念的工作岗位。无论技术革命如何发展,人作为世界主导者的地位从未改变,反而因为工具的进化帮助人类实现了一次次的飞跃。况且,我们目前处于弱智能时代,智能机器只是在某些领域具备人的能力,擅长于单个方面的人工智能,比如声音识别、图像识别等,仅仅是通过大量数据和算法建立模型,并利用模型进行预测。因此,智能机器只适用于规则清晰、容易量化、可计算的领域,且在工作中是缺乏灵活性与主观性的,不具有人类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不能像人一样进行创新创造工作,社会的进步最终还是要靠人类的劳动来完成。简言之,智能机器的从无到有需要人类的劳动创造,智能机器的从有到优更需要人类的劳动创造。

2.非智能领域更需要人的劳动创造

从农耕时代、工业时代,到现在智能时代,劳动者一直在绞尽脑汁地解放自我。人工智能是人类自我解放的工具之一,是人类智慧的延续和扩展,尽管在某些具体能力上会比人类个体更强大,但人工智能不可能完全代替人类的脑力劳动、体力劳动、交往活动、人际合作互动等。没有人类给人工智能的原始积累,人工智能就无法开始工作——人工智能的重要基础是数据,没有数据人工智能就无法进行机器学习和建立模型。所以,人工智能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是可数字化的处理对象,并且在数字化的基础上,还必须提供足够多的数据样本让机器进行学习建立模型。换言之,无法数字化或者数据样本不够的领域,就是未来人工智能难以涉及的领域。人工智能的所谓“智能”是有限的,局限于外部条件是否满足以及人类所设定的范围之内,不是所有领域都可以智能化,且即使是已经智能化的领域也承载了人的劳动的意志和动机。

在智能时代,无法智能化的工作通常是工作过程变化较大,难以按照事先规定的计划进行的工作,“比如需要高层次的文化水平、分析能力、想象力或者需要高度的人际间互动、灵敏的环境反应能力以及灵活的肢体动作等非程序化的工作”[8],这些工作总体来说需要人的情感、创新、审美、文化认知等人工智能不具备的能力。例如,由于人工智能不擅长提出新概念,所以,医学研究员、作家、公关、企业家、艺术家等创意性的工作,智能机器是无法进行的。智能机器虽然很聪明,但却不具备人类的情商,也不能完全让人们“信任”,像社工、教师、心理咨询师等人性化的工作,即使再智能的机器都无法胜任。智能机器能够高效工作的前提是足够的数据输入,没有数据的输入,机器即使理解常识都很困难。执行官、资源整合专家、谈判专家等需要具备多领域知识,且能够进行战略决策,这些工作具有挑战性、复杂性、战略性,智能机器无法胜任。

因此,就目前情况来看,人工智能的角色更多定位在“协助”人工及提升生活品质方面,架空人、让人变得多余的情况并未发生。“离开了人类这个主体,工具或机器不可能独立去创造财富,即使是现代化的机器也必须有人类为其编程,机器只是按照人类的意图,根据程序来运作。”[9]但值得注意的是,人工智能的发展确实倒逼人类提高自己的劳动能力和水平,人类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智慧水平和能力,以便从事更加智慧且不能被取代的新型劳动。历史的车轮是一直向前的,不能随时代进步的人只能被碾压。根据劳动的本质来看,无论什么时代,劳动都被人需要,甚至被自己需要。人在劳动的时候会有一种幸福的满足感——满足感来源于本能,来源于创造,来源于人的智能得以表达。因此,即使智能时代的劳动不再以生产物质资料为目的,但仍然可以使人通过劳动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能够体现人自身存在的价值。无论何时,劳动都将伴随人类的终身发展,劳动仍是智能时代的核心支撑。

四、智能时代需要劳动教育

没有完整体验过劳作过程,就很难理解劳动对人类的意义及其宝贵的价值,正如古人所说:“不知稼穑之艰难,乃逸乃谚。”(《尚书·无逸篇》)想要解决智能时代人机合并衍生的诸多问题,就必须进行劳动教育。在这里,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劳动教育并不仅仅指体力劳动、生产劳动等技能型、生产性劳动教育,而是基于体力劳动与生产劳动基础上的生命实践活动,是一种积极生存方式的教育。通过自在的、体脑结合的劳动教育,“以劳促全”提升青少年的心志和内在生命力,使他们拥有充实的人生,勇于追求社会正义,最终成为具有自由的、全面发展的人。

1.劳动教育可以培养人的劳动情感

随着生产生活的智能化,人类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并惯于乐享其成,必然少了奋斗动力和奉献精神,看淡劳动的意义与价值。通过劳动教育,可以重塑劳动意识,培养劳动习惯,强化劳动观念,弘扬“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10]的劳动精神;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具体规定了劳动教育的内容,几乎涵盖了青少年的全部生活,主要包括日常生活劳动教育、生产劳动教育和服务性劳动教育。日常生活教育主要通过将日常生活中的事务和校园爱国卫生相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及生活能力,帮助学生树立自立自强意识。生产劳动教育主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工农业生产过程,经历从简单劳动到创造性劳动的过程,体验直接创造物质财富、劳动创造价值的过程,从而能够正确使用工农具,掌握相关技术,在平凡的劳动中体会劳动的伟大。服务性劳动为他人、社会提供服务,既学以致用,又能够服务社会,从而强化社会责任感[12]。从《指导纲要》中对劳动教育内容的具体规定来看,对学生实施的劳动教育主要包括对劳动的知、情、意、行四个方面。知即认知,通过劳动教育,学生能够认识劳动、理解为什么要劳动以及劳动的意义;情即情感,通过劳动教育,学生能够具有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的情感;意即意识、意志,通过劳动教育,培养学生愿意劳动并且能够主动劳动的意识以及磨练其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意志;行即行为,即通过劳动教育最终使学生养成动手操作、自力更生、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其中,劳动意识的培养在四个方面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支撑作用,在实施劳动教育过程中应着重对待。

与“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不同,智能时代的劳动教育并非仅是流汗、吃苦、受累、艰辛的体力劳动,而是通过劳动使人的体脑与世界的充分接触。人类不能把劳动只放在心上,装在意识里,也要放在身体力行上,由此发展成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即劳动教育不同于劳动,也不同于一般的教育,而是通过劳动让人深刻体验劳动的价值与意义,培养主动劳动的意识和热爱劳动的情感,手脑并用,全身心参与,亲身经历劳动过程;劳动教育不仅是为获得某种劳动技能、致力于劳动意识培育而进行的教育,劳动教育的终极价值还在于教会人们从劳动中体验生活的意义,享受劳动的乐趣,培养对劳动的情感;并通过劳动实践唤起人对自身主体价值的觉知,在劳动中感知完整生活的意义,从而培育一种现代社会的“新生活”方式。“劳动教育应更多地着眼于劳动的日常性、生活化、智慧性和创新性,充分激发被教育者的主动性、积极性。”[11]法国思想家、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儿》中说:“一个小时劳动教育给他的,比终日向他讲述所记住的东西还要多。”[12]即劳动教育所带来的价值不是物质、经济所能衡量的,其收获应该是多方面的。

2.劳动教育可以强化人的社会担当意识

当今教育还存在应试教育的遗留问题,即重成绩而不重成长,重小才而不重大德。但有大德才能有大智慧、大格局,大德是国家情怀,是社会担当意识,是承担民族复兴重任的责任意识。通过劳动,使青少年明白自身劳动对他人和社会的重要意义,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生活、照顾他人的能力,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是现代劳动教育和劳动素养培育的重要意义。在劳动教育实践过程中,可以重新思考如何处理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从而提高人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责任意识、合作意识、团队意识、大局意识。这些能力正是人工智能时代人所需要具备的核心素养,是使人在智能时代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核心支柱。

根据实施范围和主体的不同,劳动教育划分为学校劳动教育、家庭劳动教育和社会劳动教育。学校劳动教育以学校组织的劳动实践为主,目标是培养具备符合当下和未来时代发展需求的劳动者,以培养劳动素养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使其体验劳动价值。家庭劳动教育主要是指家长和长辈对孩子施加劳动习惯、观念、生产劳动技能等内容的教育活动,目的在于培养孩子良好的劳动习惯,获得一般生活所需技能,具备独立生存的能力,能够理解劳动者的辛苦,做到珍惜劳动成果,从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社会劳动教育主要指充分调动社会资源为劳动教育提供保障,各级政府、企业、工厂、农场等履行各自社会责任的义务,对学校和学生开放实践场地,支持学生结合志愿服务参加感兴趣并且力所能及的劳动,使学生与一般劳动者共同经历劳动创造价值的过程。劳动教育无论对个人、家庭还是社会,都具有重要的发展意义,家庭、学校、社会劳动教育的统一联动,能有效缓解劳动教育在学校中被弱化、在家庭中被软化、在社会中被淡化的问题,从而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认识社会,强化其社会责任以及担当意识,彰显固有的社会属性与社会本质。

3.劳动教育可以提升人的主体意识

自人类诞生之初,劳动就是人们为了获得物质资料、创造物质世界的手段,这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同时,在劳动创造工具和产品的过程中,人可以清晰地感知到自己的存在,从而确证自己的主体性地位。劳动越自主,人的主体性与存在感越强。智能时代,由于机器代替人类的具体劳动,劳动主体和社会主体机器化,人的劳动主体与社会主体性都难以得到充分展现。同时,“劳动将不再是人的谋生手段,劳动对于人来说其所具有的物质价值和经济价值就不复存在,奠基于其上的人类生存意义似乎荡然无存。”[13]但必须明确的是,劳动对于人类的价值远远不止生存与生产的意义,没有了谋生手段的牵制和羁绊,劳动及其意义就升华了,不但是人自主自觉的实践活动,也是人施展能动性、创造社会历史体现主体性的过程,因为彻底解除了谋生对人主体性的压制,也就完全彰显了自主性劳动的主体属性,人的劳动越自主、越主动、越积极,越能体现其主体性。

现代著名哲学家楼宇烈先生曾说:“上薄拜神教,下防拜物教。”意思是说,生活既不应该寄托在虚无缥缈的神身上,也要防止自己下坠到无止境的物质追求,既不要唯心主义,也不要过度唯“物”主义。人应该关注的核心是“自我”的“永恒”,物质、技术等是短暂的、有限的。人区别于世间万物的特殊能力是自觉的意识、反思的能力以及主动改造世界的劳动创造性,所以,我们要用劳动来协调人的身心关系以及与宇宙万物的关系,夯实人的主体性地位,确保人的主动权。通过劳动,让人感知到生命的进程、生活的点滴,以及通过双手脚踏实地创造幸福生活的踏实感;通过劳动教育,培养人积极、主动、创造性劳动的习惯和意识,使人在劳动、进取中改造主客观世界,增强自律、自信、自立、自强的品格,提升独立自主的主体意识,展现人的社会主体地位。

4.劳动教育可以促进人的本质全面彰显

劳动是价值的源泉,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人的本质之源。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不是自然属性。“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5谈人的本质,不能离开一定的社会关系,而人的社会关系是在劳动中产生的。因此,“劳动作为人为自身生存而进行的社会生产活动,不仅是人赖以生存的前提,更是人的本质和人存在的根本方式。”[14]正因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所以,劳动应该是对人的类本质的确证。也就是说,人只有通过劳动创造才能被确证为人的存在,通过自己的亲身劳动才能获得人的属性。劳动如果完全让位于机器,会导致人的劳动本质虚化。“劳动作为通向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媒介,是实现人性至美至善、彻底自由的必由之路。”[15]劳动作为人感受客观世界的方式,是人文精神、文化创造的源头活水。

劳动是人生的必修课,劳动教育则应成为人生教育的必修课而不是选修课。劳动教育是在现代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增强劳动品质、培养新劳动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助力培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重要一环。通过有效的劳动教育,让人参与到日常生活、生产实践等劳动活动过程中,可以让人充分体认劳动创造价值、创造物质和精神生活、创造社会历史的意义,感受人的类本质确证过程,体验劳动者被尊重被认可的喜悦,收获在劳动过程中结成的和谐美好的人际关系。在劳动实践中,磨练青少年自强不息、持之以恒、矢志不移的性格,使他们切实发现自我,赢得自信,提升素质,完善人格,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11]的理念主导人生,全面彰显人的本质。

猜你喜欢
机器劳动人类
机器狗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机器狗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人类第一杀手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未来机器城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