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银川120院前急救疾病谱对比研究

2022-04-06 02:14刘学芳李海艳韩自华魏凤霞
宁夏医学杂志 2022年3期
关键词:酒精中毒心脑血管月份

刘学芳,李海艳,韩自华,乔 毅,魏凤霞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老龄化及交通工具等因素的变化,院前急救患者疾病谱也发生了变化。本研究通过对银川地区2015—2020年院前急救患者疾病谱特征及动态变化的对比分析,为改进急救工作、优化院前急救医疗资源的配置、提高院前急救水平和完善院前急救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2015—2020年银川120调度指挥系统受理呼叫事件记录的疾病类别数据库作为研究对象,以银川120调度数据库、院前急救电子病历数据库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将疾病类别进行编码、分类、整理、统计。

1.2 方法:参考国际疾病分类的方法(ICD-10)[1]进行分类。对疾病诊断分类参考院前急救医师的初步印象,按照患者的第一诊断进行编码、分类、整理,统计疾病谱的构成比。

1.3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构成比,采用描述性方法对疾病构成比及疾病谱顺位进行描述,对比分析同期疾病谱趋势特征。

2 结果

2.1 疾病谱构成: 2015—2020年六年间总疾病谱比例排序无变化;2020年1—3月份的疾病谱构成排在前4位的发生了变化,从4月份开始的各个月份疾病谱排序与2015—2019年同期相同,见表1至表2。

表1 2015—2020年银川120疾病谱构成情况(%)

表2 2020年1—3月份疾病谱前4位分布(%)

2.2 发热患者构成变化: 2015—2019年各个月份发热患者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20年1—3月份发热患者比例与2015—2019年同期相比较明显增多(P<0.05),见图1(目录后)。

2.3 创伤患者构成变化:2015—2019年各个月份创伤患者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20年1—3月份创伤患者比例与2015—2019年同期相比较明显减少(P<0.05),见图2(封二)。

2.4 酒精中毒患者构成变化:2015—2019年各个月份酒精中毒患者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20年1—3月份酒精中毒患者比例与2015—2019年同期相比较明显减少(P<0.05),见图3(封二)。

2.5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构成变化:2015—2020年各个月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20年1—3月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比例与2015—2019年同期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015—2020年1—3月份心脑血管疾病所占百分比(%)

3 讨论

创伤患者是院前急救患者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每年因创伤所致的死亡人数高达75万,因创伤致残的人数超过50万[2]。本研究结果显示,2015—2020年总疾病谱排第一位的是创伤患者,其中以交通事故造成的创伤患者为主,这与国内杨万广[3]、宛云英[4]、王亮[5]的研究结果一样,考虑原因可能与我国机动车数量增多,司机的不规范驾驶、疲劳驾驶、酒驾等交通事故增多有关。本研究结果显示,2015—2019年各个月份创伤患者和酒精中毒患者相对趋于平稳,2020年1—3月份创伤患者和酒精中毒患者明显减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创伤患者、酒精中毒患者较以往明显减少,考虑与以下因素有关。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引发的疫情暴发后,政府要求疫情期间居民居家、减少外出、减少走亲访友、停工停产、关门歇业、延时复工、封城断路、延迟开学等一系列阻断疫情传播的强有力措施实施后,人群流动量明显减少、人群密集度活动减少;②随着疫情波及的范围越来越大和新闻媒体的宣传和科普,广大群众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染病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好多病情轻微的创伤(或酒精中毒)患者拨打120电话去医院就诊的意向有所下降;③疫情也让很多其他轻微伤患者因害怕被感染,不愿呼叫120;④互联网就医软件的使用,患者可以通过网上或电话咨询就诊,使不需立即来医院进一步诊疗的患者可以在家观察或就近药店买药在家治疗,减少了患者不拨打120到医院进一步救治的次数。

本研究结果显示,2015—2020年总疾病谱排第二位的是脑血管疾病,这与国内杨万广[3]、宛云英[4]、王亮[5]的研究结果一样;排第三位的是心血管疾病,这与国内杨万广[3]的研究结果一样。2020年1—3月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比例与同期(2015—2019年)趋于平稳。考虑原因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日益明显,老年人又多伴有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等心脑血管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急、病情变化快的特点,且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急、危重症较多,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不能耽误时间,所以群众还是会在第一时间拨打120电话求救。

本研究结果显示,2015—2019年各个月份发热患者相对趋于平稳。2020年1—3月份发热患者明显增多,且2020年2月份、3月份发热患者疾病谱排在第1位和第2位、2020年1月份发热患者疾病谱排在第4位。临床研究证实,发热是新冠肺炎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6],表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120急救患者疾病谱中发热的呼叫事件产生了明显影响。本研究提示,如果短期内120院前急救系统中发热患者呼叫事件异常明显增多,提示有发生类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这样以发热为常见症状传染病疫情的可能。

发热是新冠肺炎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6]。可疑症状监测是传染性疾病的重要防控方法[7]。症状监测系统能早期识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增强公共卫生监测预警能力[8]。院前急救系统的出车数据由于发生时间早、统计收集及时,因此在症状监测系统中具有重要意义[9]。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症状监测系统也已经被应用于城市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当中,并显示出有效性[10]。纽约一项院前急救系统症状监测研究显示,所选呼叫类型(发热伴咳嗽等)对预警临床流感疫情的敏感度为58%,预测值为22%[11]。我国目前症状监测系统尚不完善,并且存在传染病甄别能力有限、监测数据预警滞后、数据来源不够广泛、基层推广困难等问题[12]。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系统应将症状监测体系纳入120日常急救工作中,并与疾病控制中心和医疗系统相关科室在公共卫生监测方面相互积极联系配合,积累相关基线资料,对目标任务的地点聚集性、时间聚集性、频率聚集性进行预设计和深入分析,提高预测的精准性和完整性[13],最终实现早期预警、监测传染病暴发的预警、预测等功能。

猜你喜欢
酒精中毒心脑血管月份
药品带量采购政策下某院心脑血管类药物的采购情况分析
心脑血管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探究
MRI,CT检查诊断酒依赖致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的效果对比
急性酒精中毒的内科急诊治疗分析
12月是最残酷的月份
心脑血管12个问答
吸烟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致澳大利亚平均每天17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