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真气及相关气概念解析*

2022-04-28 03:16张维波宋晓晶
中医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真气内经邪气

张维波,宋晓晶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北京 100700

气是《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的核心概念,其中又包含很多子概念,如真气、邪气、经气、谷气、营气、卫气、宗气等,看上去杂乱无章,其实各有归属,内涵不同。《内经》的理论框架由一系列概念及其之间的关系所组成,重要的概念都有专篇论述,如经脉概念主要是在《灵枢·经脉》中阐述的,《灵枢·经筋》则主要阐述经筋,找到了某概念的专篇,就比较容易把握其内涵了。

“真气”是《内经》气概念家族的重要成员,在《内经》中共出现22次,《灵枢经》与《黄帝内经素问》各11次,排名第6位(见表1)。阐述真气概念的专篇在《灵枢经》为《灵枢·刺节真邪》,共出现5次;在《黄帝内经素问》为《素问·离合真邪论》,共出现4次,这两篇的篇名中都有“真”字,实指“真气”,因此,《灵枢·刺节真邪》与《素问·离合真邪论》可视为论述“真气”概念的专篇。另外在《灵枢·邪客》中,“真气”一词也出现了3次,而其篇名与专论真气的两篇类似,都含有“邪”字,即邪气,因此,真气是相对于邪气的一个概念,应与“邪气”概念共参,《内经》正是这样处理的。

表1 《黄帝内经》常用气概念统计 (次)

1 从《灵枢·刺节真邪》看真气的本质

《灵枢·刺节真邪》是讨论针刺治疗疾病机制的一篇文章,该篇引入了多个气的概念,如真气、正气、邪气、谷气、宗气、卫气,并对前3种气概念进行了统一定义,十分重要。

“黄帝曰:有一脉生数十病者,或痛、或痈、或热、或寒、或痒、或痹、或不仁,变化无穷,其故何也?岐伯曰:此皆邪气之生也。黄帝曰:余闻气者,有真气,有正气,有邪气,何谓真气?岐伯曰: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正气者,正风也,从一方来,非虚风也。邪气者,虚风也,虚风之贼伤人也,其中人也深,不能自去。正风者,其中人也浅,合而自去,其气来柔弱,不能胜真气,故自去。”

“……者,(所以)……(者)也”是《内经》定义概念的标准语式,两个括号中的字都是最完整的定义格式,多数地方省略“所以”,不少地方省略“者”“……者……也”是最简单的形式,通常是对此概念某个方面的说明。查《内经》中有“真气者……也”的地方,只有《灵枢·刺节真邪》和《素问·离合真邪论》两篇,证明这两篇在论述真气中的核心地位。在《灵枢·刺节真邪》中,黄帝将真气、正气和邪气并列提出,分别定义,说明真气有别于正气与邪气。从正气和邪气的定义来看,都是自然界的因素——风,正气为正风,邪气为虚风。正风是从一方来的风,邪气是虚风,在这里没有更具体的定义,但两者都是外来因素,可作用于人体,正风作用浅,虚风作用深,真气可与这两种气相对抗,由此可知真气在人体内部,非外来之气。因此,真气的“所受于天”可能指先天,而非人体之外的天空和空气,否则真气就与正气(正风)和邪气(虚风)同源了。真气与谷气“并而充身”,说明其与谷气运行在相同的部位,但又与谷气不同,由此可理解《素问·离合真邪论》中真气的另一个描述“真气者,经气也”。经气即经脉中运行的气。在《素问·通评虚实论》中有“络气不足、经气有余”的说法,证明经气是相对于络脉之气而言的经脉之气。经气中目前比较确定的有营气和卫气。《灵枢·营气》阐释营气沿十二经脉的经隧以及内脏之间流注的规律,《灵枢·营卫生会》则描述了卫气沿十二经脉分肉(经分)流注的规律,十二经脉的分肉也称经分,是卫气运行的通道[1],营气则运行在较深的经隧之中。无论深浅,营气和卫气都是沿经脉运行的经气。但为什么又说“真气者,经气也”,能否推论真气就是营气和卫气呢?这里的关键是谷气。谷气即水谷之气,是吃到胃里的饮食精华,谷气在胃里经消化后变成营卫之气,行于经脉中,故营卫之气有时也称谷气。《灵枢·五味》中细致描述了这一过程:“谷始入于胃,其精微者,先出于胃之两焦,以溉五脏,别出两行,营卫之道。”因此,真气与谷气“并而充身”,说明真气是与营卫之气并行于经脉中的另外一种气。古文的表达方式与现代不同,“真气者,经气也”,并不是说真气就是经气的全部,可以跟经气画等号,而是说真气属于经气,是经气的一部分,用逻辑符号“⊃”(包含)表示,经气⊃真气,更为准确。真气和谷气(营卫之气)都是经气的组成部分,主要沿经脉运行,再通过络脉和孙脉遍布全身,所以是“并而充身”。

明白真气是经气的一部分,又不同于营卫之气,而后者由饮食变化而生,仍属外源性物质,由此推论真气可能是人体的内源性物质。所谓“所受于天”可理解为真气是通过基因编码控制在人体内合成的物质,能促进人体正常生长发育,而基因是人体的遗传密码,来自父母,是人的先天因素,由自身基因合成的内源性物质符合“所受于天”的逻辑关系。

人体能够不断生成的内源性物质主要是蛋白质,它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是组成人体一切细胞、组织的重要成分。机体所有重要的组成部分均需要有蛋白质的参与。蛋白质占人体质量的16%~20%,即一个60 kg的成年人其体内约有蛋白质9.6~12 kg。人体内蛋白质的种类很多,性质、功能各异,但都是由20多种氨基酸按不同比例组合而成的,并在体内不断进行代谢与更新。人体的生长、发育、运动、遗传、繁殖等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体内的一些生理活性物质如胺类、神经递质、多肽类激素、抗体、酶、核蛋白以及细胞膜上、血液中起“载体”作用的蛋白均为各种类型的蛋白质,对调节生理功能,维持新陈代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机体内的蛋白质有10万种以上,具有维持细胞组织的生长、更新和修补的功能;参与体内多种重要的生理活动;可作为能源物质氧化供能。其功能主要分为以下几类:①催化和调节功能:此类蛋白质可以是酶,催化生物体内的物质代谢反应;还可以是激素,具有一定的调节功能,如胰岛素调节糖代谢、体内信号转导也常通过某些蛋白质介导。②转运功能:如血红蛋白,转运氧气和二氧化碳;血清白蛋白可以运输自由脂肪酸及胆红素等。③收缩或运动功能:如骨骼肌收缩靠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可赋予细胞与器官收缩的能力,可以使其改变形状或运动。④防御功能:如免疫球蛋白,可抵抗外来的有害物质,保护机体。⑤营养和储存功能:如铁蛋白可以储存铁。

营卫之气来自饮食,其主要成分是水,另外还有从食物分解而来的营养物质,共同组成被现代医学称为组织液的人体体液[2]。人体内部合成的真气-内源性蛋白质也是组织液的成分之一,通常产生于各种分泌腺,其运输依赖血液(营血)和组织液(营卫之气)为载体。

2 《灵枢·刺节真邪》对邪气的阐述

由《灵枢·刺节真邪》的篇名可以看出,真气与邪气为一组对立概念。紧接在真气的定义之后,《灵枢·刺节真邪》继续指出:“虚邪之中人也,洒淅动形,起毫毛而发腠理。其入深,内于骨,则为骨痹。抟于筋,则为筋挛。抟于脉中,则为血闭不通,则为痈。抟于肉,与卫气相抟,阳胜者则为热,阴胜者则为寒,寒则真气去,去则虚,虚则寒。”

当邪气进入肌肉层次,与位于分肉之间的卫气相互作用(抟),这时如果人体的免疫物质(阳)强盛,则对病菌等邪气形成正常的免疫炎性反应,表现为发热(阳胜者则为热);但如果病菌数量(阴)较多,免疫系统不足以克制,则邪气会进一步侵入,消耗身体能量,形成寒的症状(阴胜则为寒)。当病毒大量进入细胞,复制出非人体自身的蛋白质,或细菌大量繁殖,消耗细胞能量,就会减弱正常内源性物质的合成,出现“真气去”的现象,机体得不到内源性活性物质的供养,则表现出更加虚弱的症状(去则虚),使病邪进一步侵入,寒证加重(虚则寒)。邪气是进入人体内的疾病因素,主要是病菌,也可以是有利于体内微生物繁殖的理化因素。

《灵枢·刺节真邪》进一步指出:“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荣卫,荣卫稍哀,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其邪气浅者,脉偏痛。”

真气的载体是荣卫之气,故荣卫组织液的衰少会导致所载的真气内源性活性物质数量的减少。通常在病菌入侵的急性期,会有炎性渗出、组织液增多的现象,但如果免疫物质不能有效清除病菌,病邪进一步深入,则会形成气滞血瘀的虚寒之证,可表现出偏枯的半身不遂症状。如果邪气位于浅表部位并堵塞了络脉,其积累的致痛物质可刺激浅表组织丰富的神经末梢,形成痛证。

邪气和正气都是自然之气,可理解为自然界的某种物理因素,比如风,当这种因素为季节正常出现的风时,称为“正风”,人体能很快对其适应和化解,如通过迅速产热将寒气中和,使之不会扰乱人体的内环境,这种作用就自然消失了(合而自去)。但如果某种自然因素不是本季节该有的特殊变化,则被称为邪风、贼风或虚风,当它作用于人体时,人常疏于防范,未能及时中和与消解,导致该因素深入体内,使细胞周围的微环境紊乱并滋生病菌或其他病理物质,引起免疫反应和症状。这些体内不该有的致病因素是邪气在体内的存在形式。因此,邪气有体外和体内两种存在形式,在体外时称邪风、虚风,在体内则称为邪气、虚邪、客等,其所在部位与真气和营卫之气相同,都在经络之中。外邪的侵入途径为腠理孙脉→络脉→经脉→脏腑。

3 《素问·离合真邪论》对真气的进一步论述

《黄帝内经素问》比《灵枢经》晚出[3],其中的很多篇是对《灵枢经》内容的拓展,与《灵枢经》有对应关系,《素问·离合真邪论》就是一个典型。该篇的主题与《灵枢·刺节真邪》类似,主要阐释了真气与邪气的关系,其中真气出现4次,另有两处有“真”字,实为真气;而邪气或“邪”字也出现了6次之多:“真气者,经气也,经气太虚,故曰其来不可逢,此之谓也。故曰候邪不审,大气已过,泻之则真气脱,脱则不复,邪气复至,而病益蓄,故曰其往不可追,此之谓也。”

上文是对《灵枢·九针十二原》中“空中之机,清静而微,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的进一步阐述,佐证了《黄帝内经素问》晚于《灵枢经》的观点。大意是,当真气较弱时,不可用迎而夺之的泻法(其来不可逢)。这里的“大气”是对邪气的另一种描述,即较强大的邪气。如果对邪气的审查不清,邪气已经离开了再行泻法,则泻去的不是邪气,而是真气(真气脱失)。真气一旦脱失就很难再恢复,这时若邪气再来,则会与之前的邪气合并,使病情加重(而病益蓄)。因此对于邪气已经离开的情况,不可用将其追回来的泻法(其往不可追)。

《素问·离合真邪论》进一步阐述了如何泻邪气、复真气的方法:“帝曰:补泻奈何?岐伯曰:此攻邪也,疾出以去盛血,而复其真气,此邪新客,溶溶未有定处也,推之则前,引之则止,逆而刺之,温血也。刺出其血,其病立已。帝曰:善。”

进攻邪气的方法是迅速释放异常旺盛的血液(盛血),使真气恢复,由此可见,真气不是脉内之血,而是脉外之气。泻掉脉中多余的血,可使血管周围间隙恢复正常,使间隙周围的组织液恢复流动。这时的邪气刚刚进入人体,就像水一样不固定,一推就走,若在此时逆着邪气运动的方向针刺,放出此处的温血,破坏推动邪气运动的温度和压力梯度,可阻止疾病的侵袭。

《素问·离合真邪论》又提到用三部九候的多点脉诊辨别真气与邪气的方法:“帝曰:善。然真邪以合,波陇不起,候之奈何?岐伯曰:审扪循三部九候之盛虚而调之,察其左右上下相失及相减者,审其病脏以期之。”

真气与邪气合并一起,不再相互斗争,形成一种特殊的休战状态,无法用局部脉诊获得真邪的信息(波陇不起),这时就要用三部九候的脉诊法,检查人体经络气血的失衡情况,再进行调理。最后讲到过度泻法对真气的影响:“诛罚无过,命曰大惑,反乱大经,真不可复,用实为虚,以邪为真,用针无义,反为气贼,夺人正气,以从为逆,荣卫散乱,真气已失,邪独内著,绝人长命,予人天殃,不知三部九候,故不能久长。”

不应用泻法(诛罚)的地方如果用了,反而会扰乱经脉,使真气无法恢复。这段文字说明真气运行与经脉的密切相关,印证了真气是经气组成部分的判断。邪气在某种情况下也构成经气的一部分,与真气和营卫之气并行于经脉之中,如果不能正确判断真气和邪气的实时所在,将补泻用错,反而会使正气流失(反为气贼),并使经脉中的荣卫之气散乱。真气一旦失去,邪气就会长期占居经脉通道,使人的寿命缩短。这里又一次出现了正气的概念。

“正气”有两层含义,一是天气中的正常气候,即“正气者,正风也,从一方来,非虚风也。”二是作为人体的正常之气。在《灵枢·九针十二原》中,有“毫针者,尖如蚊虻喙,静以徐往,微以久留,正气因之,真邪俱往,出针而养,以取痛痹。”“因之”是靠近的意思,为毫针的一种补法,故这里的正气和《素问·离合真邪论》中的正气都是人体之气。与真气相比,正气的含义更广,在《灵枢·小针解》中有“上守神”者,守人之血气有余不足,可补泻也。“神客”者,正邪共会也。“神”者,正气也。“客”者,邪气也。“在门”者,邪循正气之所出入也。

这里的神为血气有余不足的状态,可理解为血气的动力[4],神与正气的关系和真气与经气的关系相同,即正气⊃神(气)。正气还包括真气,《灵枢·终始》中有“泻虚补实,神去其室,致邪失正,真不可定”。《素问·离合真邪》有“夺人正气,以从为逆,荣卫散乱,真气已失”。都说明正气中含有真气。正气还有“荣卫运行正常”的含义,如果荣卫逆乱,则邪气可乘虚而入。因此,正气是神气、真气和正常运行的荣卫之气的复合体,可保护人体免受邪气的侵犯,故有“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刺法论》)的著名中医思想。

由于《内经》各篇由不同年代的不同作者所完成,在概念上不可能像现代教科书那样高度统一。《内经》编纂者在归纳这些文献时,除保留原文用词之外,还阐述了各概念之间的关系,用心良苦。

4 《灵枢经》其他篇章对真气的论述

《灵枢·邪客》和《灵枢·官能》分别有3次和1次出现真气,其与《灵枢·刺节真邪》分别是第71、73和75篇,三篇形成了论述病邪的一组文章。在《灵枢·邪客》中的三处真气分别是:“故本腧者,皆因其气之虚实疾徐以取之,是谓因冲而泻,因衰而补,如时者,邪气得去,真气坚固,是谓因天之序。”“黄帝曰:持针纵舍,余未得其意也。岐伯曰:持针之道,欲端以正,安以静,先知虚实,而行疾徐,左手执骨,右手循之,无与肉果,泻欲端以正,补必闭肤,辅针导气,邪得淫泆,真气得居。”“岐伯曰: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髀关),肾有邪,其气留于两腘。凡此八虚者,皆机关之室,真气之所过,血络之所游,邪气恶血,固不得住留,住留则伤筋络骨节,机关不得屈伸,故拘挛也。”

此三处在真气出现时,都有邪气(邪)概念相伴,而且都是当邪气被去除后,真气才得以保存,这就是天的秩序,与真气“所受于天”的定义相呼应。“淫泆”是溃散的意思,进一步说明真气与邪气不两立的关系。如果真气丧失,邪气留在肘、膝、肩、髋关节时,会出现关节僵硬,无法屈伸的现象。人体关节由神经肌肉所控制,神经肌肉的活动需要神经递质等人体内源性活性物质的支持,当这些活性物质被邪气病理性物质所代替,就会出现关节活动困难的症状。

《灵枢·官能》阐述的思想与此相似:“泻必用员,切而转之,其气乃行,疾而徐出,邪气乃出,伸出迎之,摇大其穴,气出乃疾。补必用方,外引其皮,令当其门,左引其枢,右推其肤,微旋而徐推之,必端以正,安以静,坚心无解,欲微以留,气下而疾出之,推其皮,盖其外门,真气乃存,用针之要,无忘其神。”

该篇主要讨论针刺补泻手法,其中泻法的目的是泻除邪气,补法的目的是补充真气。当出现真气时,针下会有感觉(气下),此时要立刻出针,并推皮肤盖住针孔,勿使其从针孔逃逸,由此也说明真气的物质性。

另一处在《灵枢·根结》:“阖折则气无所止息而痿疾起矣,故痿疾者取之阳明,视有余不足,无所止息者,真气稽留,邪气居之也。”

这里讲到痿疾的原因是“真气稽留,邪气居之”,是对“气无所止息”的进一步说明。气需要不断地流动,这是所有实在之气的特征,所谓“气之不得无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灵枢·脉度》),因此真气稽留是一种不正常的状态,可导致邪气进入,甚至自身即可转化为邪气,形成痿疾,该病也是运动功能的障碍,与《灵枢·邪客》中的拘挛类似,但更多的是肌肉营养不良所致。

还有一处在《灵枢·周痹》:“岐伯对曰:风寒湿气,客于外分肉之间,迫切而为沫……帝曰:善。余已得其意矣。此内不在脏,而外未发于皮,独居分肉之间,真气不能周,故命曰周痹。”

这里,真气所在的部位与荣卫之气相同,都在分肉之间,如果邪气也到了分肉之间,引起炎性渗出,导致局部组织液压增高(迫切而为沫),则含有真气的组织液就不能在经脉中周行,“真气不能周”再次证明真气就是能在经脉中循环周流的经气的一部分。

5 《黄帝内经素问》其他篇章对真气的论述

除了《素问·离合真邪》,《黄帝内经素问》中还有6篇涉及了真气概念。在《黄帝内经素问》首篇《素问·上古天真论》中,不仅篇名含有“真”,文章一开始就谈到真气:“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这里的“真”就是真气。随后又讲:“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里,真气再次与邪气(虚邪之风)相提并论。即在没有虚风侵犯且情绪又安稳的时候,人体自身合成的蛋白质可沿经脉正常运行(真气从之)。邪气在没进入人体前常称为虚风,进入人体后就称为邪气。真气的运行比营卫之气更为重要,没有真气,神经肌肉就不能正常活动。在这篇公认的道家养生文献中,作者强调了真气的运行,而非源于水谷的营卫之气,可能是因为道家有辟谷不食的修炼,故营卫谷气可暂时缺乏,但真气在人体中是不可或缺的,没有真气,生命将停止活动。

《黄帝内经素问》第二篇论述真气的是《素问·评热病论》:“真气上逆,故口苦舌干,卧不得正偃,正偃则咳出清水也。”

真气上逆会导致口苦舌干,说明真气过度活跃会产生味觉的异常及对口腔黏膜水分的过度吸收。口苦也可能是胆汁上逆所致,从后面咳清水的症状看,这种可能性较大,是胃肠过度活动(热)所致。说明真气作为一种信息物质,也不是越多越好,而是需要平衡分配。

第三篇是《素问·疟论》:“夫疟之未发也,阴未并阳,阳未并阴,因而调之,真气得安,邪气乃亡,故工不能治其已发,为其气逆也。”

这里表达的仍然是邪气与真气的关系,真气安则邪气亡。“气逆”可能指真气相逆,不按正常次序运行,原因是阴阳相并,此时治疗的难度较大。

第四篇是《素问·调经论》:“帝曰:刺微奈何?岐伯曰:按摩勿释,出针视之曰,我将深之,适人必革,精气自伏,邪气散乱,无所休息,气泄腠理,真气乃相得。”

这里使用了一种暗示法,目的是让患者保持一种紧张的状态,肌肉收缩,肌间隙变窄,邪气无法在组织间隙中停留(休息),从腠理泄出,真气得以恢复正常的运行。

第五篇是《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是王冰所加运气七篇之一:“必抑其运气,资其岁胜,折其郁发,先取化源,无使暴过而生其病也。食岁谷以全真气,食间谷以避虚邪,岁宜咸以软之,而调其上,甚则以苦发之,以酸收之,而安其下,甚则以苦泄之。”

能够补全真气的谷物称为岁谷,即得岁气的谷物,其意深奥,说明真气的生成也需要合适的谷物作为原料,佐证了真气的物质性。

最后一篇是《黄帝内经素问》遗篇《素问·刺法论》:“详天数,差的微甚,微即微,三年至,甚即甚,三年至,当先补肝俞,次三日,可刺肺之所行。刺毕,可静神七日,慎勿大怒,怒必真气却散之。”

此篇说明真气的正常运行与精神状态相关,大怒会使真气涣散,这与《素问·调经论》中的暗示法有异曲同工之处,可使邪气涣散,说明真气与邪气有类似的性质。从现代科学的角度看,若以邪气为致病的病毒或细菌,则其与真气都由蛋白质组成,确实具有相似的性质。

6 真气与宗气

氧气是人体所需的重要物质,根据《内经》对各种气的划分,人体吸入的气体和饮食水谷,都属于后天之气,呼吸之气是用宗气来定义的。

宗气在《内经》中共出现8次,其高频出现的专篇与阐述真气的《灵枢·刺节真邪》和《灵枢·邪客》相互重合。《灵枢·邪客》指出:“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故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肺,而行呼吸焉。”《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也指出:“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其宗气上出于鼻而为臭。”同时出于喉咙和出于鼻的东西只有呼吸之气,三隧中出糟粕的是肠道,走津液的是脉管,出宗气的应该就是气管和食管了。食管从横隔穿出,通过心和肺到达喉咙,食物所含的气体以及进食过程中吞入的空气可通过打嗝从口腔排出体外,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在细胞能量代谢后,形成二氧化碳,则通过肺和气管排出体外。

在真气的专论《灵枢·刺节真邪》中还有:“宗气留于海,其下者注于气街,其上者走于息道。故厥在于足,宗气不下,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调,弗能取之。”这里的海即称为气海的膻中,是呼吸运动的中心;其下注的气街应该是《灵枢·卫气》所说的胸气街,为纵隔与横膈形成的胸部空间,膈肌的升降对呼吸有重要的辅助作用。宗气上走的息道为呼吸之道,对应现代的气管。在膈膜上有腔静脉裂孔,腔静脉有此穿过,膈肌如有紧张(宗气不下),可影响下腔静脉血的回流,(脉中之血,凝而留止),这种紧张是由足部之气厥逆所致(厥在于足)。由于气的厥逆多为寒所致,故只能用火来调解(弗之火调,弗能取之)。

总之,宗气是人体各种气体的总称,包括吸入的含氧空气。“宗”有“总”“多种”的意思,“宗”与“脉”和“筋”字组成“宗脉”和“宗筋”的概念,为脉和筋的汇聚之处。

神气也是一种常见的气,在《内经》中出现14次。由于神气与神密切相关,故将在神的解析中加以论述。简言之,神是生命的动力,神气特指推动血液运动的动力和血管的搏动传导[4]。

7 《内经》中的气概念

《内经》各篇中的真气概念含义相似,绝大多数与邪气相提并论。真气源自先天,与后天的水谷之气共同运行在经脉之中,是不可缺少的生命要素。《内经》使用气的概念描述人体和大自然中难以直接观察到的作用因素,它与有形的物质对立存在,《内经》讨论的“形气”关系证明了两者的区别。在看不见的作用因素中,有些是物质性的,像真气、谷气、精气、营气、卫气等,有些是物理因素,如风气、火气、寒气等,有些则是功能性的,如肝气、胃气、神气等。现将真气和与真气相关的部分气概念的解析总结于表2。

表2 《黄帝内经》真气及相关气概念解析简表

在两千年前科技水平并不发达的情况下,智慧的中华祖先不仅从解剖可见的组织器官角度阐述生命的规律,还大量运用了一般人肉眼看不到的气来解释生命的活动、疾病发生与治愈的原理。研究发现,《内经》中各种各样的气分别代表身体中的各类精微物质或物理因素,它们既有联系,又相互区别,形成了中医理论的范畴体系。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很多中医的气概念已经可以通过先进的仪器观测到,从不可见变得“可见”,它们与当代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和生物物理学等学科的概念有颇多交集,体现了中医理论的先进性与超前性,值得深入挖掘与运用。

猜你喜欢
真气内经邪气
人无疵,不可与交
人无疵,不可与交
从幽门螺杆菌感染视角新解“邪之所凑 其气必虚”
人无疵,不可与交
人无疵,不可与交
幸福来自感动
别轻易拔罐刮痧
《内经》理论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明代医家芮经墓志铭考释
浅谈“生病起于过用”与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