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术益心汤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细胞因子影响*

2022-05-06 08:55刘晓川王姗姗
中国中医急症 2022年4期
关键词:内皮细胞因子心肌梗死

及 跃 刘晓川 王姗姗

(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辽宁 沈阳 110002)

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主要是因冠状动脉急性闭塞或狭窄,心肌供血持续下降引起的心肌严重坏死和缺血[1]。急性心肌梗死主要是因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引起的部分心肌急性坏死,具有发病凶险、发病急及病死率高等特点,严重影响人们生命安全及身心健康[2]。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氧化应激反应、细胞因子造成心肌细胞变性,各种炎性因子大量释放,造成心肌微循环受阻、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而导致心功能损伤及心肌细胞凋亡。因此,血管内皮功能和炎症反应是近年来急性心肌梗死研究热点[3]。目前,西医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主要采用对症治疗,包括抗凝、抗血小板聚集、β受体阻滞剂、调脂稳斑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等治疗,但仅采用西医治疗效果并不十分理想。随着近年来中医药深入研究,研究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取得良好疗效,且不良反应少[4-5]。本文旨在探讨参术益心汤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细胞因子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西医诊断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6]标准。中医诊断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7]标准,辨证属气虚血瘀证。纳入标准: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辨证属气虚血瘀证;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单支或多支血管闭塞,且均行经皮冠脉介入术(PCI)治疗;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其他心血管疾病者;免疫系统、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及肝肾功能严重异常者;精神疾病者;合并急慢性感染者;过敏体质者。

1.2 临床资料 选择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我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4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观察组男性26例,女性21例;年龄43~74岁,平均(59.74±7.91)岁;发病至入院3~35 h,平均(19.89±4.35)h;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为单支25例,多支22例。对照组男性27例,女性20例;年龄46~75岁,平均(59.34±8.84)岁;发病至入院 3~32 h,平均(20.14±4.78)h;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单支26例,多支21例。两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于PCI术后常规治疗,术后3 d给予低分子肝素钠(阿尔法西格玛,国药准字HT20140281)4 000 IU,每12小时皮下注射;口服拜阿司匹林(拜耳医药,国药准字J20171021)100 mg/次,每日1次,替格瑞洛(南京正大天晴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93177)90 mg/次,每日2次;口服倍他乐克(阿斯利康,国药准字H32025390)起始剂量12.5 mg/次,每日2次,逐渐加量;口服瑞舒伐他汀(阿斯利康药业,国药准字J20170008)10 mg/次,每日1次;口服雅施达(天津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4053)2 mg/次,每日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参术益心汤:人参12 g,白术15 g,黄芪30 g,白芍15 g,川芎15 g,丹参15 g,延胡索15 g,三七10 g,桃仁 15 g,降香10 g,全蝎10 g,甘草6 g。水煎取汁450 mL,每日1剂,分3次温服,其中三七、降香和全蝎用粉冲服,上述中药均由我院中药房鉴定及提供。两组疗程均为14 d。

1.4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主要症状积分变化[7],包括胸闷胸痛、倦怠乏力、气短懒言,按照症状严重程度积分0分(无)、1分(轻度)、2分(中度)、3分(重度),积分越高症状越明显。2)观察两组心功能变化,采用美国HP公司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3)观察两组血管内皮功能变化,采集外周静脉血5 mL,离心采集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内皮素-1(ET-1)水平,采用硝酸还原法测定一氧化氮(NO)测定。4)观察两组细胞因子变化,采集外周静脉血5 mL,离心采集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变化。5)观察两组不良反应。

1.5 疗效标准 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7]标准。显效:患者心电图稳定,且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有效:患者心电图基本稳定,且患者临床症状好转。无效:患者心电图无改善,且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5.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比较 见表2。两组治疗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胸闷胸痛、倦怠乏力和气短懒言积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胸闷胸痛、倦怠乏力和气短懒言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比较(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下同。

组 别 时间 胸闷胸痛 倦怠乏力 气短懒言观察组(n=47)对照组(n=47)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2.17±0.27 0.53±0.14*△2.18±0.32 0.98±0.21*1.97±0.24 0.46±0.13*△2.01±0.22 0.91±0.18*1.94±0.28 0.46±0.13*△1.96±0.34 0.85±0.17*

2.3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 见表3。两组治疗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LVEDV和LVESV较治疗前降低,而LVEF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LVEDV和LVESV低于对照组,而LVEF高于对照组(P<0.05)。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s)

组别观察组(n=47)对照组(n=47)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LVEDV(mL/m2)193.54±14.35 148.92±8.95*△192.65±17.87 165.41±16.90*LVESV(mL/m2)145.32±13.54 98.97±12.14*△146.17±16.48 118.98±15.51*LVEF(%)36.85±2.97 57.65±5.42*△37.18±3.05 46.72±4.86*

2.4 两组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比较 见表4。两组治疗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ET-1水平较治疗前降低,而NO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ET-1水平低于对照组,而N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比较(±s)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比较(±s)

组别观察组(n=47)对照组(n=47)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ET-1(ng/L)91.72±6.58 72.32±4.89*△92.53±7.69 81.95±7.13*NO(μmol/L)45.53±4.12 68.98±5.64*△45.12±4.83 57.04±3.89*

2.5 两组治疗前后细胞因子水平比较 见表5。两组治疗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IL-1β、IL-6和TNF-α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IL-1β、IL-6和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

表5 两组治疗前后细胞因子水平比较(ng/mL,±s)

表5 两组治疗前后细胞因子水平比较(ng/mL,±s)

组别观察组(n=47)对照组(n=47)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IL-1β 23.08±3.51 8.97±1.65*△22.35±4.65 14.68±3.10*IL-6 12.23±2.71 5.45±1.29*△12.02±2.13 8.97±1.75*TNF-α 456.32±28.97 138.92±15.45*△460.13±37.65 289.93±23.13*

2.6 不良反应 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

3 讨 论

急性心肌梗死基本病因主要是不稳定的粥样斑块破坏,继而出血造成管腔内血栓形成、管腔闭塞[8]。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时可出现心肌、胸闷气短及胸骨后剧痛等症状。PCI术虽能够解决血管梗死的问题,但因术中球囊扩张亦可造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并且术后会造成血管内皮结构和功能损害及炎性因子水平升高[9]。因此,寻找安全有效的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方法尤为重要。

中医学认为急性心肌梗死属“真心痛”范畴[10]。《医宗必读》指出“气血者,人之赖以生者也”。《素问·调经论》曰“人之所在者,血与气耳”。气、血是形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二者相辅相成,并且能够保障机体的基本活动。而在心血管方面,血液流动与心脏活动均与心气的推动作用息息相关,血流通畅、心气充沛是心脏发挥正常生理功能的物质基础。中医理论认为急性心肌梗死多见虚实夹杂之象,其根本病机是气虚血瘀,久病耗气,正气亏虚,而气虚则会使血行瘀滞,瘀血渐聚,而堆积于脉管,造成脉络闭阻,不通则痛;血瘀则气行无力[11-12]。因此,应以益气活血为治疗法则。参术益心汤中人参大补元气,复脉固脱,生津养血;白术益气健脾;黄芪善补中气,益气以助血行,瘀去络通;白芍养血调经止痛;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丹参活血化瘀止痛;延胡索活血理气,散瘀止痛;三七散瘀止痛消肿;桃仁花活血祛瘀;降香化瘀止血,理气止痛;全蝎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甘草调和诸药。纵观全方可奏益气活血化瘀止痛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13],参术益心汤可有效抑制中性粒细胞趋化,减轻炎症介质的释放和浸润,减轻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提高心肌收缩功能,改善微循环。本文研究表明,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胸闷胸痛、倦怠乏力和气短懒言积分低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参术益心汤可减轻症状,提高疗效。

血管内皮功能损伤与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发展密切相关。ET-1和NO是评价血管内皮功能重要指标。血管内皮损伤可出现NO水平下降,而ET-1水平升高,两者比例失衡的异常现象[14]。本文研究表明,观察组治疗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ET-1水平低于对照组而NO水平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参术益心汤可通过降低ET-1水平及提高NO水平而减轻血管内皮功能损伤。急性心肌梗死不是简单的冠状动脉内粥样斑块破裂,而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发展中局部或全身慢性炎症起到重要作用[15]。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均在斑块成分中高表达,而当发生心肌梗死时,由免疫造成的炎症反应激活,而这些激活的炎症细胞能够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如IL-1β、IL-6和TNF-α等,其中IL-1β、IL-6和TNF-α能够抑制平滑肌细胞胶原分泌,加速纤维帽纤维降解,从而阻止纤维帽的胶原修复,使得斑块不稳定,引起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同时IL-1β、IL-6和TNF-α等炎症因子大量释放会造成心肌重塑和疤痕形成,扩大心肌梗死范围和加重心肌损伤[16-17]。本研究表明,观察组治疗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IL-1β、IL-6和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可以推测参术益心汤通过降低IL-1β、IL-6和TNF-α水平而抑制炎症状态。

综上所述,参术益心汤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疗效良好,可显著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且抑制炎症状态,保护心功能。

猜你喜欢
内皮细胞因子心肌梗死
CMR single shot true-fisp-PSIR序列在心律失常伴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血清IL-12、SAA水平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治疗预后的影响
成人HPS临床特征及多种细胞因子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
抗GD2抗体联合细胞因子在高危NB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不同浓度镁离子干预对妊娠糖尿病妇女内皮祖细胞的影响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和急诊急救护理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Wnt3a基因沉默对内皮祖细胞增殖的影响
内皮衍生超级化因子对脑缺血损伤大鼠脑血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