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神解晕汤联合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眩晕的疗效观察

2022-05-06 08:55田瑞雪马慧伦
中国中医急症 2022年4期
关键词:规管阵发性安神

田瑞雪 马慧伦 刘 慧

(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山东 济南 250031)

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又称耳石症,是一种外周性眩晕疾病,多因重力作用下头位变化所致,临床表现为特征性眼震、眩晕及恶心、出汗、心动过速等自主神经症状,老年人、女性是其高发人群。尽管大多数患者预后较好,但眩晕反复发作,甚至晕厥可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1]。耳石复位是目前临床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首选方法,其中以Gufoni法复位比较常用,可有效缓解眩晕症状,但患者的远期复发率较高[2]。

中医学理论将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归纳于“眩晕”“眩转”“郁证”等范畴,其病位在脑,多因气血不足,脑失所养而致病。治则以补气养血、安神解晕为法[3]。酸枣仁汤出自《金匮要略》,是中医补益剂之经方,具有养血安神、清热除烦之功效[4]。本研究以此方为基础化裁得到安神解晕汤,观察安神解晕汤联合Gufoni法复位治疗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对患者眩晕量表评分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纳入标准:符合《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断和治疗指南(2017)》[5]中的标准,且Dix-Hallpike试验和垂直悬头位试验均为阴性;年龄≥18岁,≤75岁;中医辨证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6]中气血亏虚证的标准;单侧发病;临床资料完整;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影像学提示存在内耳占位及炎症,并存在中枢神经病变者;合并其他内耳疾病者;合并心、肝、肾等脏器疾病者;妊娠期女性;病程>30 d者;易敏体质者;合并严重的颈椎疾病者;哺乳期女性。

1.2 临床资料 选择本院2018年4月至2020年6月经临床明确诊断为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男性26例,女性19例;年龄38~75岁,平均(53.12±11.05)岁;病程2~30 d,平均(16.02±8.41)d;其中左侧发病12例,右侧发病33例。观察组45例,男性23例,女性22例;年龄40~75岁,平均(52.96±11.56)岁;病程2~30 d,平均(15.58±8.35)d;其中左侧发病15例,右侧发病3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3 治疗方法 1)对照组:给予Gufoni法复位治疗[6]。患者取坐位,正视前方。向地性眼震者迅速向健侧卧位,维持2 min,待眼震减弱或消失后,头迅速向地面方向转动45°,维持2 min,待眩晕消失后缓慢坐起。离地性眼震者迅速向患侧侧卧,维持2 min,待眼震减弱或消失后,头迅速向天花板方向转动45°,维持2 min,待眩晕消失后缓慢坐起。2)观察组:给予安神解晕汤联合Gufoni法复位治疗。Gufoni法复位法同对照组,安神解晕汤组成:党参15 g,黄芪15 g,酸枣仁15 g,知母10 g,茯苓10 g,当归 15 g,丹参 15 g,川芎 6 g,甘草6 g。心烦不寐者加远志、柏子仁;痰浊较甚者加法半夏、泽泻。上药每日1剂,水煎2次,共取汁300 mL,分早晚2次温服。连续服药5个疗程(1个疗程7 d)。

1.4 观察指标 于治疗前、治疗5个疗程后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采用赛科-希德SA-5600全自动血流变仪检测全血黏度(高切、低切)、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Fib)、红细胞聚集指标(RAI)等血液流变学指标。

1.5 疗效标准 1)疗效标准:参考中华医学会制定的疗效评估标准(2017年)的标准[5],通过主观位置性眩晕和客观位置性眼震共同评定。临床痊愈:眩晕、眼震、呕吐、出冷汗等位置性眩晕症状消失。有效:位置性眩晕中除眼震外上述其他症状消失,但眼震发作频率较前减少,程度减轻。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2)中医证候积分: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7]制定,包括头晕目眩、面色淡白、心悸气短、身倦乏力、恶心呕吐等,单项症状根据轻至重计为0~3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8]:总分范围0~56分,分数越接近56分,平衡能力越好。3)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9]:包括情感、功能及躯体3个方面,分值范围0~100分,分值越低,生活质量越好。4)记录两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时的复发情况。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描述,比较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例数(%)描述,比较应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见表2。治疗后两组全血黏度(高切、低切)、血浆黏度、Fib、RAI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均大幅下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较对照组更低(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下同。

组别 时间RAI观察组(n=45)对照组(n=45)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全血黏度(mPa·s)高切5.11±1.54 3.67±0.85*△5.02±1.63 4.23±1.02*低切11.97±3.05 7.69±1.86*△11.45±2.96 9.18±2.13*血浆黏度(mPa·s)1.86±0.47 1.26±0.31*△1.82±0.41 1.53±0.35*Fib(g/L)4.63±1.41 3.42±0.91*△4.58±1.66 4.02±1.17*2.82±0.51 2.31±0.32*△2.87±0.54 2.45±0.41*

2.3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的比较 见表3。治疗后两组头晕目眩、面色淡白、心悸气短、身倦乏力、恶心呕吐等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

表3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s)

组别观察组(n=45)对照组(n=45)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头晕目眩2.28±0.36 0.78±0.21*△2.32±0.32 1.24±0.25*面色淡白2.36±0.35 0.82±0.24*△2.41±0.29 1.35±0.25*心悸气短2.25±0.33 0.81±0.26*△2.21±0.34 1.17±0.28*身倦乏力2.07±0.33 0.68±0.22*△2.06±0.29 1.02±0.24*恶心呕吐2.08±0.36 0.64±0.21*△2.13±0.31 0.98±0.24*

2.4 两组治疗前后BBS评分、DHI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BBS评分大幅提升(P<0.05),DHI评分大幅下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BBS评分较对照组更高,DHI评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

表4 两组治疗前后BBS评分、DHI评分比较(分,±s)

表4 两组治疗前后BBS评分、DHI评分比较(分,±s)

组别观察组(n=45)对照组(n=45)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BBS评分9.48±2.23 51.74±6.03*△9.56±2.14 41.28±5.96*DHI评分65.01±6.74 18.41±4.32*△63.56±7.98 29.23±5.02*

2.5 两组复发情况比较 见表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复发2例,6个月复发3例,总复发率为11.11%;远低于对照组复发率31.11%(P<0.05)。

表5 两组复发情况比较(±s)

表5 两组复发情况比较(±s)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n 3个月6个月45 45 2 5 3 9总复发率(%)5(11.11)△14(31.11)

3 讨 论

根据发病部位不同,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可分为前半规管、后半规管、水平半规管和多半规管4种类型,其中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占5%~33%。与其他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相比,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发病机制最复杂,临床表现多样[10]。其发病机制复杂,已有的研究认为脱落的耳石颗粒黏附于壶腹嵴嵴帽,导致嵴帽密度增加,对重力变化敏感而引起发病。西医临床对此并无特效治疗药物,多采用手法复位治疗,借助外力转动头部,帮助脱落的耳石回到椭圆囊,从而改善患者症状,但其引起疗效并不理想[11]。

中医学理论认为眩晕多为本虚标实之证,其基本病机为气血亏损,髓海不足,脑失所养,中医典籍《灵枢·口问》有云“故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目为之眩”“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景岳全书》则认为“无虚不作眩”。《临证指南医案》中则认为内风是引起眩晕的致病因素“眩晕者,非外来之邪,乃肝胆之风阳上冒耳”[12]。现代人生活和工作压力大,饮食不节、偏食肥甘厚味、思虑过度、过逸或过劳等导致心脾两虚,水谷运化失司,气血生化乏源而导致气血两虚,气虚则清阳不升,血虚则脑窍失养,治疗时应以补气养血为基本大法[3]。

本研究所用之安神解晕汤是由酸枣仁汤化裁而得,方中以党参、黄芪共为君药,补中益气、养血生津。酸枣仁养血补肝、宁心安神;知母滋阴润燥、清热除烦;茯苓健脾渗湿、养心安神。3药共为臣药,增强安神除烦之功。佐以当归活血化瘀、养血和营;丹参活血祛瘀、养血宁心;川芎行气活血、化瘀止痛。甘草为使药,调和药性。心烦不寐者加远志、柏子仁以宁心助眠;痰浊较甚者加法半夏、泽泻以化痰祛浊。诸药共奏补气养血、安神解晕之功效[14-15]。

本研究发现,安神解晕汤联合Gufoni法复位治疗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可有效减轻患者症状及中医证候,提高疗效。并采用BBS评分评价患者平衡能力,采用DHI评分评价眩晕障碍程度,发现安神解晕汤联合Gufoni法复位治疗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可有效改善眩晕障碍和平衡功能。这是由于安神解晕汤中黄芪、党参所含的多糖类成分具有调节免疫功能、改善凝血功能[16]。茯苓中的三萜类成分可改善血管通透性,抑制毛细血管渗出,减轻耳蜗肿胀[17]。酸枣仁皂苷类、黄酮类成分具有抗惊厥、镇痛、降温、调脂等药理作用[18]。知母多糖、皂苷等成分可解热、抗炎、抑制交感神经[19]。当归、丹参、川芎等活血化瘀类中药可改善局部微循环,保护血管内皮、改善血流变[20]。法半夏提取物具有中枢镇吐作用,并能改善血流变、抑制血栓形成[21]。本研究中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提示,安神解晕汤联合Gufoni法复位治疗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可更好地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这是其缓解眩晕的重要机制之一。

本研究通过随访发现,安神解晕汤联合Gufoni法复位治疗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可降低复发风险,可弥补单用手法复位时复发率高的不足。

综上所述,安神解晕汤联合Gufoni法复位治疗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可有效减轻患者症状,改善血液流变学和平衡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复发。

猜你喜欢
规管阵发性安神
眩晕宁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80例临床研究
小鼠半规管造模的实验技术优势及其应用
床头挂香囊,安神又助眠
阵发性高血压暗藏危机
国家药监局关于修订安神补脑制剂说明书的公告
嵴帽结石的临床特征及诊治策略
Dix-Hallpike 诱发试验双侧阳性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分析
动物也会晕车吗
安神补脑和补脑安神,不是一家
肺癌症状早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