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atSnap的我国卒中领域专利发展态势分析

2022-05-09 01:56王凌王昊王伊龙
中国卒中杂志 2022年4期
关键词:申请量专利申请申请人

王凌,王昊,王伊龙

2018年我国脑血管病的死亡率为0.149%,是我国居民的第3位死亡原因[1]。如何有效预防和治疗卒中是我国面临的重要问题。目前我国已经研发多种药物和器械用于卒中的预防、辅助诊断、治疗和康复等领域[2-5]。通过专利文献分析,可以发现新兴的技术领域及其发展态势,以及在该技术领域领先的国家和机构。本研究旨在通过国内卒中领域近20年的专利文献分析,研究其发展态势,为相关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和医疗机构的战略决策和科技创新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通过智慧芽(PatSnap)全球专利检索数据库检索中国受理的卒中领域的专利文献。检索字段为标题/摘要/权利要求,中文检索词为“卒中”“脑出血”“脑缺血”“脑梗死”“偏瘫”“缺血性中风”“出血性中风”,英文检索词为“cerebral hemorrhage”“cerebral infarction”和“stroke AND(brain OR cerebral)”。另外,在检索结果基础上限定检索词“影像”或“image”,检索卒中领域影像相关专利文献。限定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和澳门等地区申请的专利,申请时间为200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

去重规则为每件申请显示一个公开文本。根据我国专利法规定,专利从申请到公开通常需一年半时间,这期间专利尚未公开,因此2020年的专利数据仅作参考。

1.2 分析指标 对检索得到的专利文献进行申请趋势、主要技术和发展趋势、主要申请人、卒中领域影像相关专利分析、重要专利、专利许可等维度的分析。具体专利技术分类根据国际专利分类(international patent classification,IPC)编码。

专利申请趋势分析包括各年专利申请量、授权量、不同类型专利申请量、发明比例和技术来源国/地区分布。主要技术和发展趋势分析包括主要技术分支各年申请量分析。主要申请人分析包括对申请量排名前10位的申请人技术分布和新进入者的分析。卒中领域影像相关专利分析包括各年申请量及主要申请人专利关键词分析。重要专利分析包括规模最大的专利家族、权力要求数量最多的专利和市场价值最高的专利分析。专利许可分析包括对各年专利许可数量和许可百分比进行分析。主要指标的定义见表1。本文中申请人名称均采用2021年5月6日检索智慧芽专利数据库时的标准名称。

表1 主要指标的定义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WPS表格(10.8.2.6784)进行整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率(%)表示,并绘制柱状图或饼图。各年度专利发明比例及主要技术的专利数量变化趋势采用线图描述。

2 结果

检索得到2000-2020年我国卒中领域相关专利申请共15 160件,其中影像专利260件。

2.1 专利申请趋势 卒中相关专利申请量在近20年中呈现增长趋势(表2,图1),从2000年的174件增长到2020年的1561件,累计总申请量达15 160件,其中专利授权累计7192件,同样呈增长趋势。

图1 2000-2020年我国卒中领域相关专利申请趋势

表2 2000-2020年我国卒中领域相关专利申请数量

卒中领域发明专利总计12 578件,实用新型2432件,外观设计150件,发明比例在2017年之前保持在80%以上,2018年后略有降低,仍保持在59%以上(图2)。

图2 2000-2020年我国卒中领域不同类型专利申请趋势

卒中领域相关专利申请人主要来自国内,其次是美国、欧洲专利局、日本、英国、韩国和德国等(图3)。

2.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清扫个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阴道长度显著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图3 2000-2020年我国卒中领域专利申请技术来源国/地区分布

2.2 主要技术及发展趋势分析 卒中领域申请量排名前10位的专利技术中,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药物(IPC:A61P9)、含有机有效成分的医药配制品(IPC:A61K31)、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药物(IPC:A61P25)这3种技术分支近20年在卒中领域专利中一直保持在前列,并呈增长趋势。含有来自藻类、苔藓、真菌或植物或其派生物(IPC:A61K36)的申请量在2014年达到高峰,之后呈快速下降趋势(图4)。

图4 2000-2020年我国卒中领域主要专利技术申请趋势

2.3 主要申请人分析 卒中领域前10位申请人中除中国药科大学和首都医科大学外,其他申请人均为国外医药公司(表3)。国外申请人研究领域广泛涉及医学或兽医学(A61)、卫生学及有机化学(C07),而国内申请人在有机化学领域(C07)的专利申请仅有4件。

表3 2000-2020年我国卒中领域专利主要申请人分布[单位:件]

新进入者包括郑州大学、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等。

2.4 卒中领域影像专利分析 2000-2020年卒中领域影像相关专利共260件,最早出现在2003年,2015年申请量开始增多,2020年申请量最高,为59件。该领域内申请量排名前2位主要申请人为强联智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和首都医科大学(表4)。卒中领域影像相关专利的关键词,包括脑出血、CT图像、图像处理、康复训练、磁共振、计算机、预测方法、卷积神经网络等。

表4 2000-2020年我国卒中领域影像相关专利关键词及申请数量[单位:件]

2.5 重要专利分析 规模最大的10个专利家族中美国3件,德国、瑞士各2件,丹麦、以色列和西班牙各1件(表5)。

权利要求数量最多的10件专利,美国6件,瑞士2件,俄罗斯联邦和澳大利亚各1件,权利要求数量最高547项,最低388项(表6)。卒中领域最有市场价值的10件专利的申请人均为国外公司(表7)。

表6 权利要求数量最多的10件专利列表

表7 市场价值最高的专利列表

2.6 专利许可 卒中领域从2004年开始出现专利许可,共计119件,各年许可百分比最高仅为3.12%(表8)。

表8 我国卒中领域专利许可趋势

3 讨论

本研究显示近20年来我国卒中领域专利申请量呈增长趋势,其中发明专利占全部专利的比例每年均在59%以上,反映该领域研发成果的市场价值、竞争力和创新程度较高。美国、欧洲专利局、日本、英国、韩国、德国等都在我国进行了广泛的专利布局。一项研究数据同样表明,近年来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医药和医疗器械技术专利布局目标区[6]。

目前我国受理的卒中领域专利主要申请人以国外医药公司为主。国外申请人研究领域涉及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及有机化学,而国内申请人在有机化学领域专利申请较少。这与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2008-2013年中国专利文献引证统计分析的结果一致,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及有机化学这2类中国发明专利引用的国外专利数量大于引用国内专利数量[11]。表明在这2个领域,国外专利技术对我国技术创新的影响高于国内,我国在关键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较高。

专利家族大小可以反映专利质量,同时可用于了解特定公司潜在布局市场。权利要求数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专利质量,数量多其保护范围也就越大。市场价值最高的专利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和利润潜力。目前,规模最大的专利家族、权利要求数量最多和市场价值最高的专利均来自国外申请人。专利质量是制约我国该领域发展的短板。

提高专利质量,促进专利运用需要多方努力。为促进我国卒中领域专利发展,根据本研究的统计想结果,提出以下建议:

政府和学术研究机构进一步完善学科评估、职称评审和相关激励政策[12],鼓励科研人员研发科技含量高、实用价值大的专利。我国研究者除了创新改良原有的技术之外,还应注重未开发领域的研究,重视在新兴技术领域进行创新,从而找到并掌握下一代核心技术、关键技术,例如影像的判断结果、预测方法/模型、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等[13-14]。同时应关注国外相关企业的专利布局,提前做好侵权风险的规避及应对。

申请人应积极利用各种转化平台,促进专利技术的转化运用,提高专利利用效率。政府相关部门应鼓励专利许可,引导创新主体、技术需求方、政策制定者、第三方机构等利益相关者制定有效的专利许可政策[15],优化知识产权评估、专利融资、高新企业认定、税收减免等配套政策[16]。

我国卒中领域专利,以药物为主,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较高,影像系统可能是潜在发展热点。专利信息对于预测一项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潜在市场具有一定的价值,但也有局限性。例如,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类专利文献没有经过实质审查,不能保证其技术的可靠性。出于专利布局的需要,申请人可能在一个特定领域申请一定数量但非重要的专利。要准确判断某个技术领域的发展,还需要结合国际国内政治局势、经济发展等多因素综合分析。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点睛】我国卒中领域专利,以药物技术为主,关键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较高,影像系统可能是潜在发展热点。

猜你喜欢
申请量专利申请申请人
7月1日起澳洲签证费将全面涨价上调幅度达到5.4%
日经AI专利申请排行榜:中国AI专利申请超美国
澳大利亚7月1日起移民签证新规将生效
2018年河南省各省辖市及直管县(市)专利申请量统计表(1月)
2017年河南省各省辖市及直管县(市)专利申请量统计表(12月)
德国专利商标局发布2017年度报告
韩国AI内容专利申请数5年激增10倍
全国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9.8件
我国商标注册申请量突破500万大关
2016年英国外观设计申请量增加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