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护士为主导的分组管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对血管通路并发症的影响

2022-05-22 11:50李雯
医学前沿 2022年5期
关键词:血液透析

李雯

摘要:目的:分析以护士为主导的分组管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对血管通路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自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70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以护士为主导的分组管理模式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血钙、血磷水平及血管通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血钙、血磷水平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血钙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血磷水平及血管通路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采用以护士为主导的分组管理模式干预,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机体钙磷代谢,还能降低其血管通路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护士为主导;分组管理模式;血液透析;钙磷代谢;血管通路

血液透析是急慢性肾衰患者最常用的肾脏替代疗法之一,虽有有效延长患者生存周期和提高其预后生存质量,但是,长期血液透析也易引发患者出现钙磷代谢紊乱及血管通路相关并发症,从而会对其预后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就需要临床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干预[1]。由于护理人员是患者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的主要参与者,我院采用以护士为主导的分组管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干预,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现将以护士为主导的分组管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对血管通路并发症的影响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本项研究取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的前提条件下,选择我院自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70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血液透析适应症者,(2)自愿加入本研究且依从性良好者;排除标准:(1)预计生存期≤3个月者,(2)存在认知功能障碍、沟通障碍和精神疾病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5例,对照组男女患者比例为20:15,年龄分布:34-70岁,平均年龄(48.98±1.04)岁,研究组男女患者比例为21:14,年龄分布:35-70岁,平均年龄(48.96±1.0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主要给患者提供常规血液透析穿刺、置管和导管管理等相关知识宣教护理。研究组采用以护士为主导的分组管理模式干预,将护理人员划分为血管通路组、营养组等小组,血管通路组主要负责给患者选择合适部位进行穿刺置管和做好其血管通路维护相关知识宣教护理,如注意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避免置管部位受压,负重等,预防和降低血管通路并发症发生率。营养组主要负责对患者宣讲营养相关的健康知识,如指导患者多摄取优质蛋白,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等,减少高磷食物的摄入,将每日磷摄入量控制为800-1000mg,并对患者宣讲低磷饮食的重要性和指导其掌握低磷饮食烹饪方法等[2]。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血钙、血磷水平及血管通路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用()、(%)表示,用t、x2进行检验,采用SPSS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钙及血磷水平对比

干预前,两组患者血钙、血磷水平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血钙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血磷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血管通路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患者血管通路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本研究中,对两组血液透析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及以护士为主导的分组管理模式干预,结果显示,干预前,两组患者血钙、血磷水平对比无显著差异,干预后,研究组患者血钙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血磷水平及血管通路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以护士为主导的分组管理模式干预效果确切。

以护士为主导的分组管理模式干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的作用机理为:以护士为主导的分组管理模式是一种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常见问题及护理需求进行分组管理的科学管理模式,通过对护理人员合理进行分组,不仅能促进护理人员更好地明确自身管理职责,从而规范地实施各项护理管理内容,还能促进其给患者提供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护理干预,如血管通路相关知识宣教护理、合理饮食知识指导护理等,其中,通过血管通路相关知识宣教护理能强化患者对血管通路维护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从而由助于降低其血管通路并发症发生率。对患者施行饮食指导护理,能促进患者根据磷/蛋白质壁纸合理选择进食食物,一方面能有效增强其机体血钙水平,另一方面还能避免其机体磷负荷增加,从而能维持磷钙代谢处于正常水平[3]。并且,有研究指出,磷钙代谢失衡可导致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破坏加速和残余肾功能丢失加重,从而会增加其心血管和血管通路并发症发生率,为促进患者磷钙代谢处于正常水平和降低其血管通路并发症发生率,就需临床指导患者每日摄入富含蛋白质且低磷食物,如牛奶、虾皮、海带、小白菜、油菜、芹菜等,另外,還需补充含钙磷结合剂、含铝磷结合剂、含铁含镁磷结合剂等肠道磷结合剂。

综上所述,对血液透析患者采用以护士为主导的分组管理模式干预,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机体钙磷代谢,还能降低其血管通路并发症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刘瑞珠.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对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钙磷代谢的影响[J].中外医疗,2021,40(10):156-158+162.

[2]王文静.以护士为主导的分组管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及血管通路并发症的影响[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13):118-119.

[3]贺丹,葛俭俭,万梓鸣,等.钙磷代谢紊乱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球囊扩张术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9,40(08):1147-1150.AAD34D9F-9CBC-4919-A12C-2D25DC0AB417

猜你喜欢
血液透析
烟酰胺在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高磷血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护理干预在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效果分析及护理
血液透析中应用永久性深静脉留置导管的护理效果评价
阿法骨化醇冲击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疗效观察
综合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导管并发症的影响
预见性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观察
优质护理用于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老年患者中的效果评价
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循证护理干预效果研究
心理社会因素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