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促进共同富裕中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022-05-24 12:56彭劲松
晨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共同富裕差距发展

彭劲松 王 曼

党的百年艰辛奋斗,以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而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赞叹认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远景目标,提出要促使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这承接了邓小平在上世纪的呼吁,把共同富裕作为一个专门的重要追求目标更加具体化,明确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着力点,进一步回答了“中国将向哪儿去、将如何顺利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如果说过去对于共同富裕的认识更多地停留于概念、理论、抽象层面,那么处于更高历史基点和历史交汇点的今天,对于共同富裕的认识越来越进入了实质层面,越来越具有了确定性和现实性。发生这种明显的历史性转换,是因为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一系列实质性成就,经济、科技、国防实力和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79亿元增长到2020年突破100万亿元,占世界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1.8%上升到2021年的超过1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21年突破1.2万美元;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人类社会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惠及人口最多的精准扶贫进程,开启乡村振兴的普遍行动;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形成了世界上最为健全的产业体系和物流体系,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市场化,充分印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旺盛生命力和现实包容力。在此基础上,全面总结升华实践经验,以更加理性系统的姿态和战略继续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最终顺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促进世界共同发展共赢,值得进行前瞻性深化细化研究。从五中全会所强调的共同富裕视角,找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契合点,对当代中国和人类文明共生包容发展作出战略重点分析,探究普惠共享式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质、意义、方向和路径,无疑是亟待关注解答的关系全局和长远、关系何去何从的重大前沿课题。

一、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

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超越过去的一切理论而具有科学性、实践性、可行性,是因为通过对过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平等现象及其全面异化后果进行本质分析、辩证分析,定位于以无产阶级为主体的广大人民群众立场,崇尚为人类求解放的大同境界,从而明确提出尊重客观规律、扬弃私有制、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升人的道德和文化境界的具有现实性的社会理想。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进行了设想,认为通过制度和文化上的变革,通过采取一系列打碎旧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步骤和措施,可以消除官僚主义、资本统治逻辑,消除各种异化,实现普通人民群众人格上的平等,进而实现更加公平的生产和分配,最终消灭各种不合理的差别。《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这是在新型政党的党纲中明确宣示了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价值立场,提出了促进每个人自由发展的联合体的理想目标。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建立共产主义实际上具有经济上的性质,并不意味着共同贫困,而是要以一定的物质生产力的充分发展为基础条件,这显然是人人尽量得益的共同富裕。忽视或离开了这一点,一味提倡完全市场化的自由竞争,以利益衡量为唯一法则,不仅不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根本偏离,在理论上是有害的,在实践上也是会导致严重后果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任何其他的主义,不是民主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福利资本主义,必须始终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共同富裕的方向和原则。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导向的改革在现实中得以深入推进,社会利益原则得到前所未有的公开承认,各种经济成分得到合理发展,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和人的积极性。在此过程中,利益主体的独立性得到公开承认和保护,各种利益主体的合理合法利益得到差别化发展,利益差距的扩大化趋势日益明显。同时,在市场公开竞争的强力驱动下,一些利益主体为了实现自身的利益,采取了一些违背社会诚信、侵蚀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做法,而在市场化条件下精神文化事业的发展难以完全跟上社会深刻发展的步伐,可能形成一定的精神文化堕落。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人们之间的利益差距日益明显,少数人获得巨大社会财富并畸形炫耀,与一些人处于贫困状态形成鲜明对照,这部分贫困群体由此对社会公平正义产生了质疑,改革发展的共识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弱化。这种现实状况,凸显了坚持促进共同富裕的迫切必要性。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共同致富,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如果搞两极分化,情况就不同了,民族矛盾、区域间矛盾、阶级矛盾都会发展,相应地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会发展,就可能出乱子。”[2]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十分重视民生建设,始终把实现公平正义和共享发展摆在更加重要位置,他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3]

理解把握共同富裕的内涵,首先要把握其“共同”的内在要求。这就是说,在社会主义社会,无论在什么样的制度框架和路径选择中,社会利益的实现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的一致性,能够在可能范围内实现利益共享,而不只是利益明晰化、差别化和竞争化,不是让差别任意扩大。共同不是量上的精确要求,只是代表一种鼓励的方向和理念,在现实条件下充分促使最大多数人能够共同参与和享有改革发展的历史进程,能够以自己的能力和贡献获得应有的好处,形成改革发展的最大合力。如果不注意共同推进、共同获益、共同幸福,不注意时间和程度上的均衡,过于偏重某一部分人的利益,置其他人利益于不顾,社会结构会逐渐失衡,社会成员会有严重的时间失落感,那么所采取的改革发展措施可能会得不偿失,甚或引致和加剧社会冲突。当然,共同不等于完全同步,不等于人为的整齐划一,只是代表社会进步允许的差距不是无限度的,而是要始终致力于满足最大多数人利益,需要大家的共同协力,需要利益的适当平衡,需要解决各种非正常的错位倒置问题,需要想方设法扩大社会合作共进。

理解把握共同富裕的内涵,还要把握其“富裕”的内在要求。搞社会主义,不是为了共同贫穷,而是为了不断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为了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不仅在于制度,而且在于这种制度解决了社会内在矛盾的根本冲突而能够促进生产力的不断解放和发展,进而促使人民群众现实利益的实现。这就要求社会主义努力创造现实生产力得以发展的空间,利用一切形式的制度机制,在切实发展生产力过程中使得人民群众享有美好生活。如果不能充分发挥这种比较优势,那么社会主义的发展就失去了真实意义,就会失去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支持,就难以发挥竞争力。社会主义的衡量标准不是低的,而是高的,是要用更富裕的幸福生活来吸引人、鼓动人、发展人。富裕的内涵是综合的、全面的,不是狭窄简单的,是包含人们丰富层次和级别需要的社会状态。达到这种状态,当然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条件,需要艰辛的奋斗付出。邓小平同志指出:“根据我们自己的经验,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表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空讲社会主义不行,人民不相信。”[4]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以前我们要解决‘有没有’的问题,现在则要解决‘好不好’的问题。我们要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多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5]

理解把握共同富裕的内涵,需要从价值和制度的有机结合上建构其保障发展机制。把“共同”和“富裕”这两个要求落到实处并有机结合起来,既要从价值取向上牢固树立起坚持共同富裕的观念,坚持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上,以之为重要标准来衡量改革发展实践的真实成效,纠正那些偏离共同富裕的倾向和现象,同时又要从制度规范上尽量体现共同富裕的要求,尊重每个人的生存权、发展权、分配权、享受权,加强对不同收入人群的科学调控,理顺动力激励机制和整体协调机制。这两个方面对于促进共同富裕都是必不可少、相互促进的,由此同时入手才能把共同富裕的社会导向推广到位并通过强化制度保障而产生持续效能。如果将它们割裂开来,忽视其中一个方面,对共同富裕的理解可能脱节失联,那么对于共同富裕的倡导必然走向表面化形式化抽象化,难以达到时空条件动态变化的各种可能要求,难以取得实际效果。

理解把握共同富裕的内涵,需要从中国实践经验的反思总结中认识运用其内在逻辑。共同富裕是将来的理想追求,同时也是当下的现实导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缘于对共同富裕原则的坚持而产生的合力作用。在此过程中,中国样本创造了不少坚持共享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重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一系列宝贵经验,取得巨大的实际成效,为世界上那些想实现自身发展而又不想、不能走西方道路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种可供参照的选择。需要认真总结、借鉴中国实践经验,从中归纳出一些规律性认识,全面把握其对坚持共同富裕原则的方法论意义,并努力将其运用于实践中去,加大改革发展力度,推动共同富裕一步一步转化为在现实生活中产生强大作用的生动历史性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6]

二、促进共同富裕需要着力考虑和解决的主要问题

从共同富裕的要求来看,当前我国改革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值得注意、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在综合评估对比基础上,找到并解决这些“堵点”“难点”“焦点”“突破点”,确定今后的重点工作方向,是制定和实施未来共同富裕战略的重要依据。

发展不平衡现象比较严重。经过多年的快速改革发展,我国总的发展水平上升了一个大的台阶,经济总量已经多年稳居世界第二位,科技实力大幅上升。但是,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同群体之间、不同经济成分之间仍然存在较大的发展差距,社会发展、精神文化发展、自主创新能力相对不足。这些不平衡现象的存在,凸显了发展短板仍然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更值得注意的是,与发展不平衡现象相比,导致这些不平衡的深层次因素和机制在短时期内难以完全消除和完善,由此引发的还有人们从各种不平衡中产生的对于社会公平正义缺失的担忧。发展不平衡性的凸显,不只是表明发展中某些方面的缺陷和不足需要加快弥补,而且表明与之相关的对于社会公平正义观念的质疑需要下大力气加以关注。

发展不充分现象比较突出。与人民群众的美好需要相比,经济社会发展虽然取得了明显巨大成就,但发展水平仍然有待提高,无论就总量还是就人均来讲,发展指标的继续提升依然有较大空间,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在某些关键指标上差距仍很大。与经济快速发展相比,社会发展、人的发展和精神文化发展的程度都还十分不够,需要追赶跨越的空间距离还很大,需要抓紧弥补的缺陷还很多。发展不充分导致的必然结果就是综合实力上的差距,在不少领域,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们仍然长期处于落后地位,而且在可预见的历史时期内难以有根本的改观,由此影响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和能力,影响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整体提高。在社会事业的发展上,人的主体性的充分发挥上,精神文化、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建设上,如果仍然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必然影响整个社会的得益程度。

各种显性或隐性社会差距需要遏制。虽然整个社会的受益程度在改革发展中得到了普遍提升,但人们反映最为强烈的问题还是集中于各种社会差距的日益拉大。由于机会、政策、禀赋等因素的复杂影响,不可能每个人、每个群体的受益程度、时间、方式完全一样,在市场机制的强化影响下,不同群体间的收入和财产差距在竞争加剧过程中不断拉大,能者愈富、富者愈富的倾向不断强化。在市场面前,每一个主体以平等身份参与竞争、获得收益,但市场看似公平,其结果却是残酷的,必然导致一部分人抓住机会先富起来,成为市场中的更多获益者并不断将这种优势强化。久而久之,这种差距会越来越大。在市场发展中,各种负面因素也以自己的方式起作用,想方设法实现自身的诉求,体现到结果中就是差距的人为加大,一些人能够凭借特权享有别人难以企及的利益。另外,一些隐性的因素如习惯、文化素养等也使人们的收益发生变化,导致一些本可避免的差距。对所有这些差距,如果听之任之、调控不当,任其蔓延扩大,最终就会冲破极限,引发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

机制性差距难以根除。社会差距可以适当缩小,但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完全消失。在各种差距中,最容易引起社会公平感缺失的应当是机制性差距的存在,就是因为机制设计上的不公、不当而导致的差距加大。中国从总体上建立了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但为了增强社会活力,在现阶段需要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合法发展的政策,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顺畅发展。在这个总的制度框架下,还有一些具体的体制机制需要加以完善,如加快建立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体系并使之不断提升、理顺不同行业的收入分配机制、加大不同地区之间的公平税收转移支付、反不正当垄断等。在现实中,这些方面的体制机制存在过渡性,有的弹性太大,有的尚有漏洞,有的改革不到位,有的难以照顾到新形势,使得在现有体制框架内造成一些人有机会获取不当红利乃至暴利并意图在此基础上加以扩张,引起一些不必要的社会差距。这种机制性差距,最容易引起人们对于现有社会秩序的不满,只有通过体制上的进一步改革完善才有可能从根本上缩小。

社会保障不全面不坚实不均衡。社会保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屏障,随着发展水平的提高而提高。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了突破性成就。但就现状来看,离社会保障高水平一体化的目标尚远,社会保障投入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社会保障层次有待提升,社会保障资金渠道有待拓展,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这些都使得现有的社会保障体系难以完全满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既要避免养闲人懒汉过多,又要避免必要保障的缺失,加快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体化建设,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和层次,避免因社会保障不到位而致贫、返贫。更好发挥社会保障资金促进国民经济循环的作用,通过社会保障资金的科学运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代际公平,使社会保障更好惠及更多的人。

相应基础保障制度不足。在制度体系中,一项重要的制度是针对弱者的公平保护制度。如果这方面的基础制度不健全,那么就会放任社会差距的扩大。这种公平保护制度包括合理的税收制度、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创业优惠、社会保障体系、特殊困难人群保障等制度。税收方面,对高收入者的累进税制和对低收入者的适当减免税优惠如果实行不及时不到位,则会使收入差距更为不合理。财政转移支付方面,如果不规范不透明,则难以发挥抑制不正常差距的作用。创业优惠方面,如果不能照顾到那些就业能力较差的低收入群众,也难以达到支持弱势群体增强自身发展能力的初衷。社会保障体系方面,要真正下大力气织密织好覆盖所有人口的保障网。特殊困难人群保障方面,如果有所忽视,则会使一些生活困难的群体陷入窘境,成为整个社会的尴尬。对这些方面的制度加以补充完善,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适时适当促进收入水平。从历史经验来看,很少有发展中国家或者中等收入经济体能够成功跻身为高收入国家,这些国家往往经过一定时间的快速发展以后,便由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社会动荡等原因陷入了经济增长的停滞期,从而无法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领导人民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我国从人均不足300美元的低收入国家起步,到2021年人均国民总收入达到1.2万美元,迈入中高收入国家行列,但离高收入国家尚有差距。能否采取正确的经济和社会政策,克服来自国内外的各方面障碍,使得经济社会进一步合理发展,尽快顺利实现向中高收入国家的稳定转变,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景。

继续加强贫困治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采取了许多具有原创性、独特性的重大举措,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打下坚实基础,极大增强了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彻底改变了贫困地区的面貌,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群众生活质量,“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实现。由于中国的现实国情,当前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任务依然艰巨,要继续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健全制度性长期扶贫机制,持续发展壮大扶贫产业,提高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

防止社会心理失衡。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各方面的社会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能够享受的生产生活资料前所未有的丰富,整体生活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但与此同时,社会贫富差距明显加大,不同群体之间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出现水平式、垂直式、交叉式分化,由此引起的心理攀比更加严重普遍。人们对于自身的利益给予强烈关注,对于先富群体的炫耀式消费十分反感。在网络、人工智能、仿生等新技术的广泛影响下,人们对于社会差距的不满会以不同方式宣泄出来,从而造成社会心理的不稳定趋势。由于社会心理的后果是软性隐性的,对其全面关注始终不足,相关的制度措施比较缺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社会心理不平衡倾向的累积加剧。

三、促进共同富裕的整体战略和政策建议

根据共同富裕的理论要求和现实中需要突破的瓶颈性问题,从现在出发,着眼于长远,应该抓住一些关键的突破点,点线面结合用力,切实加快推动实施共同富裕战略,在改革发展中充分利用和发挥社会主义的优势,以使更多人获得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以共富程度的不断提升带动社会效率与公平的双向促进。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发展导向。提倡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的历史性任务,同时也是一项现在不能忽视、必须迅速推进的事情。这就意味着,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必须在现实中的政策和制度框架内有所体现。但是,不能将之理解为政策上的转向,以为可以采取脱离实际的冒进措施,人为抹杀一切社会差别,置现实条件于不顾而强制推行过于理想化简单化的政策,那明显将会得不偿失、反而损害长期发展的基础。因而,要以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经验为理为据,牢牢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发展导向,允许人们追求自身的正当利益和美好生活,允许社会活力的释放,允许各种生产要素获得合理报酬,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和政府调控作用,把市场竞争与宏观调控充分结合起来,市场和政府各在其位、各尽其责、相互协调。这既是持续融入国际大市场的需要,也是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势的需要。只有经过长期努力,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范围内建构完善一种有效调动发挥各种社会要素、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整体性体制机制并不断以之规范现实政策体系,才能以制度效能的提升切实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

重视以人为核心的现代化。在踏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刻,需要对改革发展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方略进行综合定位,以人为指向、主体和核心,加快推进人的现代化及在此基础上的经济社会全面现代化,使得现代化的内涵更加符合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要求。现代化为了人、尊重人、依靠人,人是其唯一主体和受益归宿,促进以人为核心的现代化不仅是其重要内容和途径,而且也是其现实战略。忽视人、离开人、缺少人,现代化会名不符实,也难以真正达成。在改革发展全过程中,要更加重视人的主体作用,加大满足人的正当需要的力度,充分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构建人的合理利益得到保护和实现的有效机制和氛围,使得现代化更加符合人本身的发展要求,为推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强大动力。

注重效率与公平的兼顾互促。对共同富裕的追求和强调,实际上是对于效率与公平之间辩证关系的全面处理。从理想状态上讲,二者之间并不存在根本的冲突,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效率与低效率、无效率相对应,公平与不公相对应,二者本来就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效率更多关注的是社会资源的最优化利用和配置,是去除那些短视的观念和行为,在此导向下社会公平程度当然会得以提高,在减少社会资源的浪费中实现社会共同进步。公平更多关注的是人们对于社会分配结果的价值评判,包含主观上的衡量和选择,越公平意味着人们的接受度、满意度越高,也就意味着社会现实状态更加趋于一个合理状态,当然也更有效率。当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提高,由于社会物质基础得到了大幅提升,生产力边界得以有效扩充,蛋糕做大了,人们会适当关注分配秩序和分配结果,对公平问题的关注相应突出起来,人们力求把蛋糕分好,尽量共享发展成果。为此,要把公平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建构最大限度促使社会公平的政策体系,发展更加公平合理的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社会保障、应急事业,通过公平的努力实现而积极推动共同富裕。

促使收入分配政策合理化。分配事关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收入分配政策是影响共同富裕程度的直接因素。分配不当不公,会使贫者愈贫,富者愈富,人为拉大社会差距。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收入分配,首先要将劳动贡献和能力大小放在重要位置,牢固树立和实行正确的分配导向,坚持按劳分配基础上的多种要素参与分配,引导大家各尽所能、各得其所,以合理合法方式获得和享受自己应得的分配份额,通过分配政策的合理引导打通生产与消费之间的阻滞环节,不断扩充收益的可能性边界并不断提升收益层级。其次要使收入分配得到合理的监测调控,避免放任自流,适当照顾低收入者,扩大中等收入者,限制高收入者,形成更加合理均衡的社会结构。最后要发挥第二次分配的作用,形成适当的税收政策,对高收入适当多征税,适时开征遗产税、赠与税、房地产税等新税种,条件成熟时出台一些专门管理法规,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对特殊群体实行专项补贴,防止低收入地区和人群陷入贫困的循环,使最终分配结果能够得到及时合理的调整。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生产资料所有制直接决定着社会分配格局,决定着社会组织形式和交往形式。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解决社会化大生产与私有制之间的内在矛盾,是科学社会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的重要设想。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所有制结构的选择上必须采取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的态度。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我们对于这一问题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全面。一方面,必须牢牢维护扩大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始终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另一方面,必须利用一切经济形式来确保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在就业、创新、税收、贸易、金融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充分认识非公有制经济在现实中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统一属性,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这两个毫不动摇有机联系在一起,共同推动现有社会分配秩序的完善,更好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向和基本原则。既不走照本宣科的老路,以为搞社会主义就是只搞“一大二公”“纯而又纯”的一切收归公有的彻底公有制,也不能走放弃底线的歪路邪路,尝试搞所谓私有化、“去国有化”、资本主义化和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

处理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的关系。在现代经济条件下,收益的来源应该是适当多样化,不可偏废一方。要坚定不移鼓励实体经济的发展,通过形成完整顺畅的产业体系,完善产业链价值链,使人们在参与各种产业发展中获得正常收益。对于一个发展中大国来说,这对于增加回旋余地、形成产业互补、应对国际挑战来说十分必要。在实体经济发展中,要去除水分,力求精简高效,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要着力促进产业适时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自主创新,抢占产业竞争的制高点,加大管理流程再造,降低运转成本,以成本节约提高综合竞争力。与此同时,不能忽视虚拟经济的适当发展,而要尽可能利用现代金融形式为实体经济服务,做强做大金融实力。发展多种融资形式,降低信贷成本,为中小企业创业和农村发展提供优惠融资,为缩小收入差距提供支撑。促使直接融资健康可持续发展,创新直接融资工具,适当增加投资收入,加大监管力度,杜绝非法操控,防止系统性金融风险。防止隐性的汇率风险,实行稳定可控的货币政策,适当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在参与金融全球化中始终保持国家金融安全。

强化社会差距的主动到位调控。对于现实存在的各种社会差距,要予以正视并全面分析评估,找到造成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以有补无,以强补弱,以高补低,防止地区、行业、城乡差距的无限扩大,有效遏制那些过大的差距。这种缓解对于整个社会都是有益的,能够在补短板中及时扩大社会受益边界,形成公平相容的社会机制。建立对于社会差距进行经常性监测调控的有效机制,对影响社会差距的主要指标进行全时跟踪调研分析,找出临界性问题,及时调整各项政策以引导差距适度合理化。梳理现有政策体系,加大法治化规范化引导力度,对于那些以非正常方式造成的差距扩大现象,实行更加严格的奖惩措施,让钻空子者无机可乘,让违法犯罪者无利可得。在救济政策上,留下一定的弹性空间,防止差距过大导致的社会分散离心倾向。引导人们树立和弘扬更加合理的差距观念,提高对于合理差距的接受度,消除对于社会差距的敌视情绪,积极参与社会价值创造的总体过程并在此过程中参与分享社会发展红利。

加强社会心理和精神文化建设。事实证明,对于社会差距和富裕状况的感受,对于共同富裕的急切期盼,不少是心理层面的对照和感受。在走向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中,加强社会心理和文化的建设,能够引导全社会树立和弘扬正确的价值观,塑造健康的国民心态,从而正确认识和处理日常生活中面对的各种利益关系,正确认识客观存在的社会差距,在人生追求上更加全面均衡,相互之间更加包容理解。这在某种程度上是缓解社会冲突的必要手段,能够使人们形成更加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消除各种社会病态,把关注重点放在通过自身的行为创造社会价值上面而非狭隘利益的一味追求,从而使更多的社会成员能够正确定位并发挥自身的作用,协力推动共同富裕的逐步实现。在出现矛盾时,也能正确对待忍让,不至于因为利益上的局部得失而引发严重事件,导致社会整体利益受损进而也必然导致个体利益受损。对于整个社会的政策和制度及其改进,也能更加平和地理解包容,对共同富裕的整体安排能更加理性地接受,不会提出超出现实条件的过分要求。心理素质的提高反映了社会整体文明素质的提高,反映了物质基础上社会成员的身心和谐互促,本身会逐渐成为共同富裕的重要内涵。

猜你喜欢
共同富裕差距发展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难分高下,差距越来越小 2017年电影总票房排行及2018年3月预告榜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