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美丽而神秘的“托迦”

2022-05-30 04:52沈云遥
西藏人文地理 2022年3期
关键词:物件物品西藏

沈云遥

在西藏除了天珠之外还有一类物品被赋予了神秘的传说,那就是“托迦”天铁。六年前因为一块极为特殊的天铁让我开始了对这类物件的收藏及探索之旅,从这类物件的来源到物件隐藏的含义都深深吸引着我去发现背后隐藏的历史与故事。同时这类物件也与西藏早期金属时代密切相关,就如图齐先生所述“这些物品中许多带有古老的标志,并指向了一种早已消失的艺术与信仰”。

早期学者研究概述与“托迦”来源

20世纪初,著名意大利藏学家朱塞佩·图齐(下文简写为图齐)在西藏阿里地区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考察,在其《西藏考古》一书中展示了几十种金属物件,其中有一些来自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神山、玛旁雍措区域及札布让区域,对于这些物件图齐做了简单的介绍,内容大致为出自哪里、谁收藏的,与伊朗卢里斯坦青铜件很像,可能具有宇宙学意义。来自西藏东部地区的唐卡画师N.G.容格(Namgyal.G.Ronge)曾在20世纪80年代初撰写了一篇名为《西藏托迦》的文章;美国著名藏学家、探险家约翰·文森特·贝勒扎(John Vincent Bellezza)教授(下文简写为贝勒扎)曾在1998年《亚洲艺术》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讲述西藏护身符的文章;德国作者古德伦·约翰(Gudrun John)女士于2006年出版了书籍《西藏天铁护身符》(Tibetische Amulette Aus Himmels-Eisen),对于每一类物件做了简介,以上是目前我们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找到的部分关于此类物品较早的研究资料。

这些被藏族百姓在当地野外放牧及在田地间劳作时发现的金属物件统称为“托迦”或者“托迭”(藏语发音),在藏族神话传说里,这些物件是打雷闪电后从天上掉下来或者从地里生长出来的物品;也有人说这类物品是从宇宙飞来地球的,不是地球人制作的,在藏语中“南姆迦”或“南迦”就特指這类物品,意为从虚空落下的铁。又据贝勒萨在田野调查所述:“这些物件是天上龙族嘴里掉落的,或是巫师与咒师在雷电天气中互相扔冰雹攻击对方而掉落的。”

无论在当今西藏自治区还是在青海、甘肃、四川及云南,甚至是目前被认定为纳西族、摩梭人和普米族所在的地区都有关于“托迦”的传说故事。当然这些都是神话传说,而我们要用科学的方法与知识来解释这种物品的真正来源。我有幸采访到了三位捡拾到“托迦”的藏族人,其中有一位来自青海安多地区,据他所述在小时候放羊的一天,突然一个闪电劈到了他附近,他晕了过去,醒来周围死了几只羊,地上出现了3个大坑,他好奇地回家问父母,父母告诉他在雷击的地方很可能会找得到“雷剑”(托迦同义),所以他母亲就经常提醒他,每当路过那个地方的时候就去找一下,当时那里炸了3个坑,还有好几条裂缝。“最终在最大的一个坑里发现了一个小金属物件,他家人说这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要好好珍藏(后经辨识为纽扣)。另两位来自西藏阿里地区神山脚下小镇塔钦及象泉河流域的曲龙村,他们在附近放羊时捡拾到了一个托迦,分别是一个小佛塔和一个金属扣(后辨识为经书扣)。”

通过实地采访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并理解“托迦”来源的神话,由于这类物品常由金属制成,在夏季西藏阿里、藏北大片荒芜的草原上雷暴特别多,金属物品容易吸引雷电,所以也就对应了藏族老人们所说闪电劈过和出现的地方就能找到“托迦”的故事。那这类金属物件是从哪儿来的呢?人类在新石器时代—铜石并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的过程中完成了从磨制打制石器到铸造金属物件的过渡,伊朗地区出土的卢里斯坦青铜物件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所以我们有理由将这些物件归为曾经古代人民使用的金属物件,它们可能是身上的配饰、衣物纽扣,也可能是装饰物、器具、兵器及马车的零件等,由于日常工作、迁徙及战争等原因掉落遗失在田野之中,随着时间慢慢被风沙与土壤覆盖,在被雷电击中从土中暴露出来后成为神话传说中的“托迦”。现在藏族人们把找到的金属物件全部称为“托迦”,而真正的托迦则是使用雷电击中了的天然铜或铁矿石为原材料制作,这种金属矿石我在藏北纳仓部落的牧民家里见过,它被人们捡到,再将这样的矿石后期加工制造成各种形态的护身符佩戴使用;最后一种则是上文所说的“南姆迦”,幸运的人在野外捡拾到了陨石铁,然后后期加工成护身符,传说在很少一部分藏传佛教寺院中就会有被称之为“南迦”的法器,一些为金刚杵形态,但至于是否为陨石铁,只能经过仪器分析后才能准确判断。

空中观神山圣湖

年代与材质

这类神奇的物件中有很多图案至今无人知晓它们的含义。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张建林老师曾给我展示了一些他在吉尔吉斯斯坦见到的小青铜件的照片,其中一些与甘南玛曲牧民手里捡拾到的托迦有着相近的元素,并且在纳西族超度亡灵的神路图中也有类似的图案;另一位收藏家向我展示了几件从巴基斯坦商人那里购得的青铜件,其中一个蟾蜍物件和贝勒萨文章封面的蟾蜍型托迦非常相似。尽管从中亚及南亚到西藏的贸易之路很久之前就已存在,沿途必然存在文化与物质上的交流与流通,但是近十多年有一部分巴基斯坦商人将当地古老的金属小件通过新疆喀什、乌鲁木齐及北京、成都、西宁的藏族、回族、汉族文玩商之手带到了西藏,这使得如今我们去判定这类物件的真正来源变得困难重重。

幸运的是,图齐在20世纪初的收藏并未受到过多类似的影响,根据他文章的内容来看他明确地指出这类物件在西藏阿里香孜、多香等地被发现,并且我在阿里地区实地走访村民时,证实了这类物件他们在几十年前都曾经见过,外国人很喜欢这些东西,所以早期当地老百姓都卖给了他们。这类中央带有开口的圆孔且上面有鸟类和未知生物的托迦非常神秘。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市亚洲艺术博物馆、中国青海省西宁市藏文化博物馆及拉萨象雄古玩店中都有类似的实物。前些年在象雄古玩店则介先生及拉萨藏色艺术龚小饭女士的协助下,我收藏到了一件类似物件,并陆续收藏了多件同类藏品。令人惊讶的是这类物品的中央都有一个带有开口的圆圈,且每一个图案都独一无二,很显然这些特征排除了是近几十年手工艺人仿制的可能性,图齐曾提出这类物品与伊朗青铜件有着极大的相似性,在其《西藏考古》一书中特意列举了一个伊朗青铜件进行了对比。

尼泊尔出土的青铜件

阿里地区札达县达巴乡的物件具有极为类似的纹饰

关于此类物件的年代,图齐定义为佛教传入之前 ,由于目前缺乏考古出土的证据,我们只能从喜马拉雅地区的考古报告、古老的文献及博物馆收藏中寻找蛛丝马迹,唯一与年代相关较为接近的线索是在吉奥万尼·马萨(Giovanni Massa), 马克·奥登德弗(Mark Aldenderfer)与马科斯·马丁农·托雷斯(Marcos Martinón-Torres)三位教授共同发表的关于尼泊尔木斯塘萨穆宗地区的考古报告Of gold masks, bronze mirrors and brass bracelets: Analyses of metallic artefacts from Samdzong, Upper Mustang, Nepal 450–650 CE中找到了一些证据,那就是该报告中一件编号为SMZ 5-12的青铜装饰品或镜子,将此物件上的纹饰与我在阿里地区札达县达巴乡所见到的一件物品进行对比,它们具有极为类似的纹饰。根据参考报告提供的数据来看,这一类似物品在公元4—6世纪就出现了,当然依据这个方法来判断目前西藏民间出现的类似物件的年代还是不够科学准确。根据几位教授对金属成分的分析,该物件锡含量超过了21%,认为该物件可能与南亚或中亚有关,由于他们对中亚地区高锡金属缺乏资料,所以现在还无法定结论。我个人认为其中一部分物品的确锡含量较高,因为在冶炼青铜时加入较多的锡金属导致制作出来的青铜件容易断裂,这些物品被完美保存至今的非常之少。另外一些物品轻轻丢在玻璃台面上发出的并不是金属清脆的声音,而是较为闷的响声,就如银材质的物件掉落在地面发出的声响,我推断那是因为物品中锡含量导致的,因为锡也是一种延展性较好的金属,古德伦女士在书中首次对不同类别的物件都做了金属成分分析,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阅。

图形图像释义

相较于图齐与伊朗卢里斯坦物件的类比,我在美国加州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的在线展品中发现的藏品以及我的个人藏品中找到了与伊朗卢里斯坦铜件及其相似的植物纹饰,这或许可以进一步证明西藏地区发现物件与中亚地区文化的相关性。同时类似的植物纹饰在西藏羌塘西部及印度spiti地区中,一些被贝勒扎定为原始历史时期(公元前100年至630年)的岩画上也有发现,这类植物或许代表了(草、麦穗或者生命之树)可能是繁荣与丰收的象征。

最困扰我的问题是伊朗卢里斯坦物件中央的圆环与西藏西部地区青铜物件的圆环有着明显区别,那就是西藏这类物件的圆环每一个都有一个小开口。它们的形状让我想起了无花果,一种古老并有几千年栽培历史的果实,盛产于中亚地区,在埃及、中亚及印度地区具有生育及长寿的寓意,曾经印度与西藏交界区域的坦特罗教中就有对生育符号尤其是女性外阴的崇拜;古德伦女士也认为这类图案具有女性生殖器外观的特征,并将中央符号确认为具有生育含义,但这个形状之后发生了一些变化,在下文中会再次提到。

线描图上方为伊朗卢里斯坦物件

2016年《华夏地理》的一篇报道中提及,有一件头上有3个塔型且带有头冠与面部的托迦被定义为象雄遗物,我认为这样的认定是不够准确的,因为我们没有足够确凿可信的证据来证明这是象雄时期的东西。这類头部图案的特征我在一套记载有雍仲本教智者辛饶米沃生平传记的经书《塞米经》中找到了类同之处。这套早期的经书现存于欧洲,在该套经书第二册288—289的中间页出现了几位人物形象,在此很感谢一位藏文学学者为我做的翻译,左侧两位为这本经书撰写提供支持的神职人员:供养人赛充(Gsas akhrum)与赞松(Tsan gsum),供养人的穿着打扮可以看出他们不是普通人,并且道具也与神职人员相似:羽毛、铃与鼓是摧毁恶魔的武器,我曾在川滇交界一场古老的仪式中见过类似的神职人员与仪式。藏文学学者又帮我分析了这两个人名中的确还有辛、神祇、巫师角色的隐喻,我们讨论后认为他们的身份是神职人员的同时也参与了这本经书的编写或者创作过程,画像则非常生动地描绘了他们的穿着与打扮,这样的资料实在太珍贵了。我们来看其中一位人物头冠下部的3个方框,与几件托迦人物面部上的图形非常类似,这或许可以佐证它为雍仲本教神职人员佩戴使用的物件。在《本教史纲要》中关于“辛”的解释为举行宗教仪式的神职人员,在象雄部落和吐蕃王室中有各种“辛”,统称“古辛”,所以我们无法准确地区分这是象雄还是吐蕃的“辛”,甚至是十世纪之后“辛”所佩戴的。德米特里·埃尔马科夫(Dmitry Ermakov)在其Bo and Bon: Ancient Shamanic Traditions of Siberia and Tibet in Their Relation to the Teachings of a Central Asian Buddha一书中对这位人物的形象做了分析,他猜测头冠可能是模拟了鹿角,这值得后续思考。

《塞米经》经书

另一些样品中有一些生物的形象,我想先从青藏高原的原始宗教来进行分析。有一些可以归为萨满教在青藏高原的一种表现形式,他们是人类早期对超自然力量认知的表现。所以早期原始宗教通过后期人们流传下来的关于宇宙及创造世界的神话非常重要,下面列出了一些我认为与这类金属物件相关的早期文献记载内容:

一,南喀诺布教授著作《苯教与西藏神话的起源》 中提到关于世间起源所述,世间第一位王名叫“斯巴桑波奔赤”,他从一个巨大的卵中诞生。

二,才让太与顿珠拉杰合著《本教史纲要》中所述,斯巴本对宇宙的共同认识为三界宇宙观,分为上界、中界、下界,也就是天、地、水下。

三,《嘉言宝库智者所悦甘露》记载辛饶米沃去传播雍仲本教时,在琼鸟、狮子和鲁的保护下降落到人间,但也有经书里没有写狮子,狮子被牦牛所替代;辛饶米沃向穆赤赞普传授了本教的密法,能够把自己变成鹰、狮子、鲁。

四,雍仲本教《十万鲁经》:鲁的头上部变成太空,鲁的右眼变成月亮,龙的左眼变成太阳,鲁的四颗上门牙变成四颗行星。当它睁开眼睛的时候,白天就出现了;当它闭上眼睛的时候,黑夜就降临了。……鲁的声音形成了雷,鲁的舌头形成了闪电,鲁的呼吸之气形成了云,鲁的眼泪形成了雨。它的鼻孔产生了风,它的血液形成了宇宙的五大洋,它的血管形成了无数的河流,它的肉体形成了大地,它的骨路变成了山脉。

五,德国藏学家霍夫曼在《西藏的宗教》一书中写道:“这些鲁的最初的住所是河和湖,甚至是些井;他们在水底有家,守卫着秘密的财富。有一本本教著作上说,鲁住在一个奇怪的山尖上,在黑岩石上,它的峰顶像黑乌鸦的头一样,也住在像猪鼻子似的坟堆上,像卧牛山上;也住在柏桦树和云杉上;也住在双山、双石和双冰川上。”

该面具头冠上可以找到三个塔与对鸟元素。西藏阿里出土的黄金面具 摄于2018年西藏阿里象雄文化节。青海西宁藏文化博物馆中的两件样品就有特征非常明显的琼鸟形态

青藏高原上古老的灵魂仪式

通过上述文献的记载我们就可以将这类金属物件中的元素与内容联系起来,首先,“鲁”这个生物它掌管着下界与水中的生物,同时《十万鲁经》中对于“鲁”的阐述是它可以起到呼风唤雨、掌管大地与海洋河流的作用,“鲁”口中流出了水及成对的“鲁”或许表示循环、永恒的概念,在这众多样本中我们可以发现“鲁”的形象,有早期也有后期的摩羯、纳伽。

其次,琼鸟是在天空中飞翔的神鸟,它是可以制服“鲁”的神灵,在青海西宁藏文化博物馆中的两件样品上就有特征非常明显的琼鸟形态。除了琼鸟之外还有另一种风格的鸟和塔这两种元素,我们可以参考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曲踏墓地出土的一件大型黄金面具图案。

我曾经有幸在2018年西藏阿里象雄文化节上拍摄了该面具,它的头冠上可以找到3个塔与对鸟元素,经查阅相关资料得知这件物品是公元1—2世纪的,我有一件托迦样品的对鸟与塔非常类似。鸟我认为又分为两种,后期在佛塔两边经常出现的鸟是孔雀,而西藏并没有孔雀,所以这是从印度传来的一种动物形象,例如在萨迦寺顶部的佛塔边孔雀的作用是守护佛塔,传说孔雀可以吃有毒的东西,而且吃了之后羽毛反而会变得更为漂亮,而早期的鸟并不是孔雀。通过翻阅资料我找到了一种鸟类,现在的名称是雪鸡,南喀诺布教授列举了一段古老的颂歌,其中提到在冈底斯山下雪鸡会唱解毒的歌,它的羽毛还可以用来净化除晦,所以我认为早期的鸟类应该是雪鸡。有一些样本的圆环上有六只鸟,它们的具体含义目前还不得而知。狮子在这些物品中所见较少,有些狮子的形象與吐蕃及藏传佛教后弘期时期的风格非常接近,它们常常以尾部相对,头部回转相望的形象出现。狮子会不会是权力与威严的象征呢?

西藏阿里多香遗址中的狮子画像

金属件上带有点的圆也是一直困扰我的问题之一,按目前当地信众的说法,这些是咒点。但是我总觉得可能有别的含义,张建林老师让我去查阅土耳其恶魔之眼的故事。根据日内瓦美索布达米亚遗产协会网站上所展示的资料,对邪恶之眼的信仰是所有信仰中最古老和普遍的,它起源于苏美尔人,利用石头的天然条纹,将玛瑙雕刻成类似眼睛的形状,这些宝石具有某种内在的力量,可以帮助保护人的生命。土耳其人相信,被邪恶之神盯上就会有厄运上身,于是他们随时带着模仿恶魔之眼的蓝色眼状护身符,用以吸引邪恶之神的注意,逃避厄运。所以在中亚甚至埃及都有眼睛图案的玛瑙等宝石,西藏瑟珠中的眼睛符号极有可能与这些也有关系。伊朗13世纪的一本名为The Wonders of Creation的书籍让我了解了西藏远古神话中与眼睛相关的故事,作者是来自伊朗的Zakariya al-Qazwini,书中记载了古老的西藏有一种神奇生物,名为“萨纳迦”,它特别巨大(我觉得可能就是水界生物“鲁”中的一类),它的特征是致命凝视,当它看见你时,你便会死去,但要是你提前发现它,它就会慢慢死去;另一个说法是当哪个动物首先看见了即将被萨纳迦袭击的生物时,它反而是会立刻死亡的。所以这类金属物件上的圆点与眼睛必然有关,这种眼睛纹饰在伊朗卢里斯坦青铜件上也可以找到,一些物件上甚至有9个或13个眼睛图案,这与藏族人对于数字9与13的喜爱有关联,参见文章封面图中的两件样本。

我认为这类物件在象雄吐蕃并存时期就存在了,直到古格时期经历了一些风格图形上的改变。西藏阿里地区的百姓并不知道这类物件的真正含义,但是却对其称呼为“噶当巴”,意为噶当早期的物件,在噶当的壁画、唐卡和古格现存的佛像遗迹上,可以看见类同的元素。其中变化最大的就是中央带有开口的圆。注意该图形的演变,类似于希腊欧米伽Ω,表达了最初代表了最终,最终也意味着最初,永生循环的含义。动物的形态以图齐所收藏的样本来看可能代表了十二生肖,目前发现有一个样本有13个元素,可能下部中央元素为植物花朵。

图齐所收藏样品中的图案可能代表了十二生肖,这个物件则有十三个元素,可能下部中央元素为植物花朵

早期神灵面部线条非常简洁

金刚杵、摩羯也出现在一些物件中

第二个图案变化就是这些神灵面部的形态,早期面部为非常简洁线条勾绘的眼睛、鼻子与嘴巴,有些样本没有发现鼻子的痕迹,有可能是长期佩戴磨损导致的,而后期的面部显然比早期更注重细节。大家可以仔细观察,其中有一件我认为是早期的样本,面部非常奇特且神秘,头部还有带角的头冠。

第三就是金刚杵、摩羯也出现在一些物件中。参考西藏阿里古格风格佛像的背光与这些元素的位置都一样,我认为这是佛教传入后藏风格化的产物,将佛放置于中央位,背光上依然有三界的动物元素。对此我推断,由于后期佛教得到吐蕃王室的支持并在朝政及社会中占有主导地位,这些来自印度的佛替代了雍仲本教中众神的地位,而这三种神兽由于佛教中神兽融合,“鲁”极有可能被印度佛教中的摩羯所替代,更多佛教与邻国的艺术风格被融入。但这种演变是在尼泊尔及印度与中国西藏的接壤地区还是在西藏发生的我们不得而知,因為在这些区域早期也是佛教本教并存之地。

为了观察更多的样本,我找到了全球目前公开的相关物件的照片,发现其中有两件物品的特殊之处使我们可以分析这类物品曾经的作用,注意黑色皮壳的这件中央部分的金属针与上面带有狮子那件图的小金属环。 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这类物品中央部分很多样本内圈环都是断裂或有严重的磨损?为什么一边会有一个小凹槽或者凸起?这个金属针与环的出现可以解释这个现象,那就有物品曾经被佩戴或别在织物上使用,长期使用必然造成磨损甚至断裂。回想国外研究者对于这类物件直接定义为Fibula胸针,这或许与他们见过较为完整的样本有关吧。另外一些样本上有小孔,我认为是曾经镶嵌绿松石或其他宝石起到装饰点缀的作用。

西藏阿里古格遗址

综上所述,这是一类古老且极为特殊的护身符,或许从象雄与吐蕃并存时期一直到古格王朝时代都存在,它们可能是“辛”gShen神职人员佩戴或者仪式上迎请神灵下降的物件,也可能是佛教仪式中使用的法器甚至是王室成员佩戴象征身份的物件。中心带有缺口的圆则是孕育生命的含义,这个缺口就是卵的出口,斯巴本及雍仲本中记载宇宙世界及生命就是从卵中诞生的,它孕育了神灵与魔鬼。“托迦”上的动物常以成对的形态出现,这可能是受到了中亚草原对兽纹饰形态的影响。外层圆的上部两端有一对张开嘴的“鲁”,口中流出的水滋润了我们的星球与大地,带有面部的神灵在这些圆环之上,意为掌管了地球三界。整个护身符所代表的就是曾经青藏高原上人类关于神灵统治及我们对所在星球空间结构认识的神话。对于研究佛教早期在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传播并与本土宗教的融合以及图案艺术风格的演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最后我惊叹于青藏高原上先民们的智慧,斯巴本中有许多各司其职的人,他们观察天体的运行、四季的交替等,让他们对自己所在的宇宙、生活的星球、自然万物有着如此深刻的认识与理解,就如大圆满是“生命的本质”的体现。我跑遍了西藏及四川、云南、青海和甘肃等地,历时六年对这类物件的探究、收藏与实地寻访,希望可以引起全球藏学界对这类物件的关注与探讨。

猜你喜欢
物件物品西藏
都是西藏的“错”
称物品
打开话匣子的好物件
老物件
“双十一”,你抢到了想要的物品吗?
旧元素,新物件
谁动了凡·高的物品
一个人的西藏
西藏:存在与虚无